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主管检验自选试题六1、新生儿的CK和LD活性常为成人的A.2~3倍B.1~2倍C.3倍D.3~4倍E.4倍答案:A»»参考资料2、在正常妊娠过程中血清酶增高最明显的是A.LDB.ALPC.CKD.AMYE.LPS答案:B»»参考资料3、乳酸脱氢酶属于A.氧化还原酶类B.转移酶类C.水解酶类D.连接酶类E.异构酶类答案:A»»参考资料4、酗酒可引起哪一种酶明显升高A.GGTB.ALTC.ASTD.ALPE.AMY答案:A»»参考资料5、LD的四聚体构成为答案:A.H4B.H3MC.H2M2D.HM3E.M4B»»参考资料6、与心脏是否受损关系不大的血清酶是A.ASTB.α-HBDC.CK2D.LDE.ALP答案:E»»参考资料7、在纤溶过程中可使纤溶酶原变为纤溶酶的物质是A.UKB.α-纤溶酶抑制物C.α-巨球蛋白D.α-抗胰蛋白酶E.PAI答案:A»»参考资料8、下列凝血因子中,肝脏和肝外组织都可合成的是A.因子ⅠB.因子ⅡC.因子ⅦD.因子ⅧE.因子Ⅹ答案:D»»参考资料9、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促止血物质是A.vWFB.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C.前列环素D.硫酸乙酰肝素E.血栓调节蛋白答案:A»»参考资料10、血液凝固是诸多凝血因子逐个被激活的A.合成反应B.聚合反应C.联接反应D.酶促反应E.混合聚集反应答案:D»»参考资料11、有关血小板膜的结构,下列哪项是错误的答案:B»»参考资料A.含糖蛋白B.含单层磷脂C.含Ca-Mg-ATP酶D.含有关受体E.含Na-K-ATP酶12、正常的止血过程依赖的结构不包括A.血管壁的结构和功能B.血小板的数量和质量C.血浆凝血因子活性D.正常的止血调节功能3E.纤溶系统答案:E»»参考资料13、下列哪一组在维持血小板的形态、释放和收缩中起重要作用答案:A.骨架系统和收缩蛋白B.致密颗粒、α-颗粒和溶酶体颗粒C.ADP、β血小板球蛋白D.ATP和纤维蛋白E.微管、微丝和膜下细胞丝A»»参考资料14、除钙离子外,参与可溶性纤维蛋白聚合物形成交联纤维蛋白过程的凝血因子是A.因子ⅢB.因子ⅧaC.因子ⅩaD.因子ⅪaE.因子Ⅻa答案:E»»参考资料15、关于血液的理化性质。错误的叙述是A.成人全身血量约为3~4LB.约占成人体重的7%~9%C.血液的比重主要取决于所含红细胞的百分比D.健康人血液pH值为7.35~7.45E.血浆渗量为290~310mOsm/kg·HO2答案:A»»参考资料16、关于血沉,正确的叙述是A.男性血沉比女性血沉快B.儿童血沉常比老年人血沉快C.良性肿瘤患者的血沉加快,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沉正常D.妇女月经期血沉加快E.高原地区居民的血沉比平原地区居民快答案:D»»参考资料17、不易见到靶形红细胞的疾病是A.缺铁性贫血B.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C.Hbs病D.阻塞性黄疸E.脾切除后答案:C»»参考资料18、对于网织红细胞计数的叙述,错误的是A.油镜下计数100个红细胞中网织红细胞所占的百分数B.显微镜计数法中,试管法优于玻片法C.使用Miller窥盘辅助显微镜计数可提高精密度4D.WHO推荐的染料是新亚甲蓝染液E.网织红细胞绝对值计数比百分率的临床应用价值更大答案:A»»参考资料19、典型的缺铁性贫血,红细胞与Hb浓度间的关系为A.红细胞数量与Hb浓度平行减少B.红细胞数量减少比Hb浓度减少更明显C.红细胞数量减少,而Hb浓度在正常范围内D.Hb浓度减少比红细胞数量减少更明显E.Hb浓度升高,红细胞数量减低答案:D»»参考资料20、对肝脏疾病所致贫血,错误的说法是A.可以是正常细胞性贫血B.可以是大细胞性贫血C.胆道阻塞患者外周血涂片中能见到靶形红细胞D.酒精中毒性肝病患者外周血涂片中不能见到棘形红细胞E.合并脾功能亢进者,全血细胞减少答案:D»»参考资料21、Hayem稀释液中,硫酸钠的主要作用是A.调节渗透压B.提高比密,防止细胞粘连C.防腐D.抗凝E.防止血小板聚集答案:B»»参考资料22、对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用VitB治疗有效后,外周血中最先观察到的是A.RBC升高B.Hb升高C.网织红细胞升高D.血小板升高E.杆状核粒细胞升高答案:C»»参考资料23、关于嗜碱性点彩红细胞,错误的说法是A.属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B.常用新亚甲基蓝染液染色C.正常人血涂片中罕见(约占0.01%)D.胞质内可见大小和数量不一的黑蓝色颗粒E.可作为铅中毒的诊断筛查指标答案:B»»参考资料24、微量高速离心法测定血细胞比容.其相对离心力(RCF)要求为A.≥5000gB.≥7500gC.≥10000g5D.≥12000gE.≥15000g答案:C»»参考资料25、关于魏氏法测定血沉,正确描述的是A.枸橼酸钠按1:9比例抗凝血液B.应于37℃条件下测定C.室温(25℃)测定结果需进行温度校正D.需用专用的魏氏血沉管,内径为2.5mmE.血沉管用后经水冲洗即可再次使用答案:D»»参考资料26、嗜多色性红细胞实质上就是A.染色质小体红细胞B.嗜碱性点彩红细胞C.有核红细胞D.网织红细胞E.衰老红细胞答案:D»»参考资料27、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常见于A.伤寒或副伤寒B.肝癌C.大面积烧伤D.铅中毒E.急性溶血答案:A»»参考资料28、外周血涂片经瑞氏染色后,胞核通常为不规则形、肾形、马蹄形或扭曲折叠的白细胞是A.中性杆状核粒细胞B.中性分叶核粒细胞C.淋巴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E.单核细胞答案:E»»参考资料29、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最常用于A.诊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B.诊断变态反应性疾病C.诊断黏液性水肿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的鉴别诊断E.以上都不是答案:B»»参考资料30、通常情况下,显微镜下计数白细胞的区域是料A.一侧计数室,四角四个大方格B.一侧计数室,对角两个大方格6C.两侧计数室,对角共四个大方格D.两侧计数室,共十个大方格E.一侧计数室,中间一个大方格答案:A»»参考资31、显微镜下计数嗜酸性粒细胞的区域是A.一侧计数室,四角四个大方格B.一侧计数室,对角两个大方格C.两侧计数室,对角共四个大方格D.两侧计数室,四角共八个大方格E.两侧计数室,共十个大方格答案:E»»参考资料32、对嗜酸性粒细胞起正向趋化作用的物质是A.肝素B.组胺C.慢反应物质D.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血小板活化因子答案:D»»参考资料33、异型淋巴细胞增多主要见于A.化脓性胆囊炎B.急性胰腺炎C.阑尾炎D.心肌梗死E.各种病毒感染答案:E»»参考资料34、白细胞胞质中出现棒状小体即可确诊为A.急性白血病B.慢性白血病C.类白血病反应D.各类贫血E.细菌感染性疾病答案:A»»参考资料35、退行性核左移可见于A.急性中毒B.急性失血C.急性溶血D.急性化脓性感染E.败血症答案:D»»参考资料36、下面哪种疾病中性粒细胞常不增多A.药物及毒物反应B.溶血性贫血7C.风湿热D.转移癌E.感染答案:D»»参考资料37、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常见于A.伤寒或副伤寒B.肝癌C.大面积烧伤D.铅中毒E.急性溶血答案:A»»参考资料38、正常情况下,外周血中中性杆状核细胞与分叶核细胞的比值为A.1:14B.1:13C.1:12D.1:11E.1:10答案:B»»参考资料39、关于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不正确的叙述是A.是指粒细胞的核分叶情况,分为核左移和核右移两种B.可反映粒细胞的成熟程度C.核象变化可反映某些疾病的病情和预后D.正常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核以2~3叶居多E.正常外周血中杆状核与分叶核粒细胞数量之比为1:10答案:E»»参考资料40、白细胞分类计数时发现有核红细胞,白细胞校正值的计算公式为(Y为100个白细胞中有核红细胞的数量)A.白细胞的校正值/L=100×校正前白细胞数/(100+Y)B.白细胞的校正值/L=(100+Y)×校正前白细胞数C.白细胞的校正值/L=100×校正前白细胞数/(1十Y)D.白细胞的校正值/L=(100/Y)×校正前白细胞数E.白细胞的校正值/L=100×校正前白细胞数/(100-Y)答案:A»»参考资料41、当机体处于感染或其他应激反应时,外周血中增加的粒细胞主要来自A.分裂池B.成熟池C.贮备池D.循环池E.边缘池答案:C»»参考资料42、显微镜下分类计数白细胞时,应选择血涂片的A.尾部8B.头部C.体尾交界处D.体部E.头体交界处答案:C»»参考资料43、白细胞显微镜计数时,外周血通常被稀释A.10倍B.20倍C.40倍D.100倍E.200倍答案:B»»参考资料44、中性粒细胞的减少见于A.扁桃体炎B.急性风湿热C.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消化道恶性肿瘤晚期E.伤寒或副伤寒答案:E»»参考资料45、白细胞显微镜计数法的稀释液主要为A.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10g/L结晶紫3滴B.2%的冰醋酸溶液中加入10g/L亚甲蓝3滴C.等渗的生理盐水溶液中加入10g/L结晶紫3滴D.伊红丙酮稀释液溶液E.乙醇-伊红稀释液溶液答案:B»»参考资料46、生理情况下,不同年龄白细胞数量变化曲线中,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有几次交叉A.0次B.1次C.2次D.3次E.4次答案:C»»参考资料47、临床常用中性粒细胞的特定改变来了解病情进展情况、估计预后的指标是A.大小不均B.中毒颗粒C.空泡D.毒性指数E.退行性变答案:D»»参考资料48、急性溶血时外周血中增高的中性粒细胞主要来自9A.分裂池B.贮备池C.成熟池D.边缘池E.循环池答案:B»»参考资料49、化脓性关节炎的滑膜液在显微镜下可见到A.狼疮细胞B.滑膜细胞C.大量中性粒细胞D.含铁血黄素颗粒E.大量淋巴细胞答案:C»»参考资料50、正常滑膜液中可见下列细胞,但除外的是A.红细胞B.单核巨噬细胞C.淋巴细胞D.中性粒细胞E.软骨细胞答案:A»»参考资料51、下列哪一项检查不符合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A.抗核抗体阳性B.类风湿因子阳性C.狼疮细胞阳性D.出现脂类结晶E.蛋白质含量减低答案:E»»参考资料52、参与体液免疫的细胞是A.NK细胞B.单核细胞C.中性粒细胞D.T淋巴细胞E.B淋巴细胞答案:E»»参考资料53、通常情况下,白细胞计数的白细胞主要来自A.成熟池B.分裂池C.贮备池D.循环池E.边缘池答案:D»»参考资料54、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见于10A.风疹感染期B.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感染期C.百日咳感染期D.猩红热感染期E.流行性腮腺炎感染期答案:D»»参考资料55、中性粒细胞从哪个阶段开始不再具有分裂能力A.原粒细胞B.早幼粒细胞C.中幼粒细胞D.晚幼粒细胞E.杆状核粒细胞答案:D»»参考资料56、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自细胞总数通常为A.(10~20)×109/LB.(20~30)×109/LC.(30~40)×109/LD.(50~100)×109/LE.(100~600)×109/L答案:E»»参考资料57、若患者的中性粒细胞的毒性指数约为0.75,提示患者的病情进展情况为A.极度B.重度C.中度D.轻度E.极轻度答案:B»»参考资料58、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A.广泛组织坏死B.脾肿大C.门脉性肝硬化D.SLEE.非白血性白血病答案:A»»参考资料59、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而单核细胞增多的疾病是A.过敏性鼻炎B.牛皮癣C.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D.伤寒E.哮喘答案:D»»参考资料60、关于TD抗原和TI抗原引起的免疫耐受,以下说法错误的是11A.TI抗原高剂量才能诱导B细胞耐受B.TD抗原低剂量与高剂量均可诱导耐受C.TD抗原低剂量仅能诱导T细胞耐受D.TI抗原低剂量也能诱导T细胞耐受E.TI抗原低剂量不能诱导T细胞耐受答案:D»»参考资料61、再次应答能迅速产生效应是因为机体内有A.被激活的巨噬细胞B.一定水平的致敏淋巴细胞C.记忆细胞的存在D.初次应答的残留抗原E.T淋巴细胞的存在答案:C»»参考资料62、抗原抗体结合力中作用最大的是A.静电引力B.范德华力C.氢键结合力D.疏水作用力E.分子间结合力答案:D»»参考资料63、抗原抗体反应分为几个阶段A.2个B.3个C.4个D.6个E.7
本文标题:主管检验自选试题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676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