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投融资/租赁 > 乐山市一调模拟历史试题
乐山市一调模拟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逸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从中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有①西周实行了宗法制度②西周的嫡长子继承制③西周等级制度严格④西周礼乐定制严格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公元前246年秦国修建郑国渠之后,该灌区面积为4万余顷,粮食亩产达到6石4斗,而当时其他诸侯国;粮食单产普遍只有1石5斗左右。这反映出A.粮食在民间的价格随之降低B.其他诸侯国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C.秦国农业生产技术进步较大D.农业发展为秦国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3.宋代至清代我国书院性质状况(%)官办民办其他不明宋代15.2870.69014.03明代57.2129.840.2412.71清代56.6724.110.5618.59A.宋明理学取得官方的正统思想地B.商品经济发展,促进思想观念转变C.明清君主专制加强,思想控制强化D.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的推广与改进4.李约瑟在《中华科学文明史》中说:“史书明确记录了公元前186年吕后当政时发生了一次日食,但现代天文学研究表明,所记日食绝不可能发生。”材料所述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B.天文观测技术的落后C.总结历史教训的需要D.经验总结的推理结果5.从1885到1892年,清政府财政收入中的田赋由38.5%下降到35.2%,而厘金(国内贸易征税)和关税收入则由36.7%上升到43.2%,其中关税收入逐年上升了3.8%。这表明A.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B.清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陷入困境D.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6.中国妇女缠足的陋习由来已久。由于满族妇女不缠足,清政府曾多次下令废除缠足,但屡禁不止。鸦片战争前后,外国传教会组织了各种“天足会”,极力宣讲缠足的弊端,部分人“穿上了简洁的鞋子”。这反映出A.清政府强制推行满族习俗B.外国教会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C.移风易俗任重道远D.西方文明具有优越性7.孙中山说:“共产主义是民生的理想,民生主义是共产的实行,所以两种主义没有什么分别,要分别的还是在方法。”又说,“这种把以后涨高的地价收归众人公有的办法,才是国民党所主张的平均地权,才是民生主义。这种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因为三民主义之中的民生主义,大目的就是要众人能够共产”。“人民对于国家不只是共产,一切事权都要共的。这才是真正的民生主义”。这表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A.本质上就是社会主义的公有制B.绝对平均主义的色彩浓厚C.是国民党实现共产主义的纲领D.反对少数人垄断社会财富8.下图为新文化运动前后两阶段,《新青年》杂志译文国别的比例。这反映出新文化运动A.受政治潮流影响,日益关注社会底层B.始终重视欧美,指导思想没有变化C.学习的对象紊乱,没有找到革命出路D.全盘肯定西学,存在形式主义倾向9.1937年初,近代著名军事学家、国民党陆军上将蒋百里发表《国防论》指出:“中国不是工业国,是农业国……农业是松散的,没有要害可抓。”这说明A.中国抗战是持久战B.必须坚持全面抗战路线C.必须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D.中国具备抵御侵略的有利条件10.“这一制度是中国近现代政治文明转型的历史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政治智慧的结晶,是世界政党和政党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越走越宽广。”该制度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11.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曾在放逐投票时,被一个目不识丁的公民请求其代写上阿氏自己的姓名投入票柜,阿里斯提德问那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有关雅典陶片放逐法的评价,正确的是()A.陶片放逐法对雅典政治家不利B.不利于维护正常的民主秩序C.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公民的情绪D.加剧了公民之间的矛盾,破坏了国家稳定12.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这说明A.罗马法本质上是资本主义法律B.罗马法在近代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运用C.罗马法的某些理念具有普世性的意义D.罗马法内容包罗万象且条理明晰二、材料题(13题22分,14题30分)13、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中,经济结构不断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材料一:(王景)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是岁,牛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摘自《后汉书》材料二:(明代)江南民间丝织业最兴盛时,南京、苏州和杭州的织机为5—5.5万张,盛泽等市镇和乡村约为1.5万张,再加上镇江、嘉兴和湖州,以及乌镇等市镇,总共为8万张,而官营织机大约为3500张。材料三:两次鸦片战争以后,大量外国商品涌入中国各地城乡。时人指出:“中国丝、茶及其商品的出口量不断增加,但价格却在下跌。”在某些地区,洋纱洋布排挤了土纱土布,使中国城乡出现生产凋敝、经济萧条的状况。外国商品大肆在中国倾销,一方面破坏了中国原有的封建经济结构;另一方面又为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限空间。某些地方形成商品市场,农作物商品化趋势加快。材料四: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和结构;二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何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新中国不同时期国民经济成分比例示意图(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征。(6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明代江南丝织业出现的变化,并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经济因素。(4分)(3)依据材料三概括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两次深刻变化,结合所学分别指出促成变化的主要原因。(6分)14、社会力量决定和影响婚姻家庭,婚姻家庭也反映出社会要求。阅读下列材料(30分)材料一:“门当户对”与“郎才女貌”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两个重要择偶标准。男性对女性的要求,首先注重的是妇德,“贤妻良母”就是封建礼教中最“标准”的妇女形象。此外,对女性在家庭婚姻中提出了包括从一而终,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等级传统道德观念。——《中国传统婚姻家庭观念的演变》材料二:蔡元培一生有过三次婚姻。第一次婚姻1889年,迎娶王昭(1900年病逝)可以说完全是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旧式婚姻。第二次婚姻1902年,迎娶黄仲玉(1920年病逝);他提出五个条件:不缠足、识字、男不得娶妾姨太太、若夫先死,妻可改嫁、意见不合可离婚;婚礼:开演说会代替闹洞房。第三次婚姻1923年,迎娶周峻;他再次提出条件:具备一定文化素质、年龄略大、熟谙英文、能成为研究助手;婚礼:蔡元培西装,周峻白婚纱。婚礼的宴席上,蔡元培讲述了他和妻子的恋爱经过。材料三:传统社会中,女性总是在婚姻家庭这个领域中间扮演着主角。总体来看,18世纪以来,西方传统家庭观念逐渐淡化,在家庭中间的性别分工发生变化,许多妇女走出家庭,开始扮演社会角色。材料四:上海、哈尔滨不同年代择偶标准差异表(单位:%)项目年代1948~19661967~19761977~19861987~1996家庭出身、社会关系26.628.812.6615.6本人成份、政治面貌30.523.515.113.9学历10.611.712.625.3材料五:新时期我国农村家庭制度变化杨善华教授把农村家庭变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1991年,特点是人民公社制度废除和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得到普遍推广;第二阶段是从1992-2000年,这个阶段在伴随市场化的加速非农化;第三阶段是2000年至今,是城郊农村的快速城市化及其地域拓展。从总体而言,中国农村的家庭制度在发生变化,从传统父权家庭制度逐步转变为夫妻平权的家庭制度,这一制度转变的动因是农村的非农化,传统的小农生产方式是统父系父权制度的基础,市场化和非农化的力量,既动摇了传统家庭制度的根基,同时也催生了以男女平权为特征的新型家庭制度。———摘自《屋檐下的宁静变革:中国家庭30年》(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的择偶标准。(2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近代中国婚俗经历了怎样的变迁?(6分)(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妇女走出家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概括说明18世纪以来妇女可能扮演的社会角色。(8分)(4)根据材料四,指出人们的择偶观念呈现的基本趋势。(6分)(5)根据材料五,杨善华教授农村家庭变迁阶段划分的主要依据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导致这种变迁的历史因素?(4分)乐山市一调模拟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BDCAD6—10CDADB11—12CC二、材料题13、(1)特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铁犁牛耕、精耕细作。受制于自然环境,具有脆弱性。(4分)(2)变化:民营丝织业超过官营丝织业(居主导地位)。因素:商品经济发展。(4分)(3)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出现了近代商品市场。逐步沦为资本主义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孕育了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走向经济的近代化)。(4分)(4)变化:第一次由私有经济占优势变为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形成;第二次由单一公有制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分)原因:三大改造的完成;苏联模式(或斯大林体制)的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或“十四大”召开)。(任答到3点即可得分)(6分)14、(1)门当户对,郎才女貌,贤妻良母。(2分)(2)由父母之命、媒约之言到中西合璧再到婚姻自由平等。(6分)(3)主要原因:资本主义工业化,政治民主化。(如能够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等方面回答也可,不超过4分,)角色:进入劳动力市场,参与社会政治活动。(表述为参与的具体社会劳动或者社会活动同样给分,每一方面2分,不超过4分)(4)择偶标准的多元化,男女双向性选择,政治色彩减弱,重个人能力。(任一点2分,不超过6分)(5)主要依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2分)历史因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农民自主经营,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性增强;城市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大量农业人口城市就业,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衰落;教育事业的发展,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家庭、社会地位大大提高;思想的解放;(共4分,学生能合理从2个角度分析得满分。)
本文标题:乐山市一调模拟历史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684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