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现代文学史重点一、填空1.“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是晚清时期维新派梁启超出于“新民”目的和改良社会的需要而提出的。2.黄遵宪提出“我手写我口”,最早提出“言文合一”。3.梁启超的小说观:《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1902)4.提倡戏剧观念更新的代表有陈独秀。5.真正体现出现代意义上的文学观的,有王国维——《人间词话》。6.清末翻译小说代表人物林纾,周树人兄弟《域外小说集》,徐念慈,包天笑;民初小说以鸳鸯蝴蝶的宴请结合休闲通俗的《礼拜六》风格为主流;民初言情小说的代表作是徐枕亚的《玉梨魂》。7.中国现代文学,以五四文学革命为标志全面步入文学现代化历程。8.五四文学革命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兴起了“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思想启蒙运动。9.四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对风格主义的批判必然地回转向对封建主义文学的攻击,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成了一场文学革命运动。10.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国民文学”,“写实文学”,“社会文学”。--即脱胎于欧洲19世纪显示主义文学。11.胡适发表了《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12.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人道主义为本。《平民文学》--提出“为人生的文学”的口号。13.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提出“文章八事”。胡适从“意象派”诗人庞德关于诗歌要靠具体意向的主张,提出写“具体性”,“能引起鲜明扑人的影象”的“新诗”,倡导白话新诗运动。14.周作人《人的文学》主张“灵肉合一”,来自于西方人道主义思想。日本文坛兴起的“白桦派人道主义文学理论,影响了整个”五四“时期的文学创作的走向。15.鲁迅小说集《呐喊》汲取象征主义,浪漫主义等多种手法。郭沫若的《女神》也受到泰戈尔,歌德,惠特曼,雪莱,斯宾诺莎等外国作家,思想家的多元影响。郁达夫的”自叙传”抒情小说则是兼取19实际欧洲浪漫主义与日本“私小说”的产物。16.南国社是出自创造社的田汉领导创立的一个综合性艺术社团,以戏剧的成就与影响最大。17.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18.《狂人日记》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型短篇白话小说,发表在《新青年》,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伟大开端,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一问世就引起巨大的反响。运用“油滑”手段,在穿插性的喜剧人物身上,赋予现代化细节,为“借古讽今“服务,这是《故事新编》的重要手段。19.叶绍钧代表作:《潘先生在难中》《倪焕之》20.许地山的小说最引人注目的特点就是异域色彩。21.作为宗教学者,许地山小说创作受到印度文学与佛教思想影响,他接受了泰戈尔的宗教思想与文艺观。1934年《春桃》的发表,标志着他走上切实沉着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22.冰心《超人》--“爱”的哲学。23.郁达夫式的抒情小说,主要特征是(填空):自我的写真,感伤的抒情,结构的散文化,流丽,清新的文笔。24.从五四文学革命到抗战爆发,中国新诗的发展大致经过了词曲化的新诗,自由诗,小诗,格律诗,象征诗,现代诗几个阶段。25.胡适《尝试诗》是新文化运动中的第一部白话新诗别集。26.象征主义诗歌在中国出现时,“纯诗化”特征被强调,代表人物:李金发。27.徐志摩是“新月”诗派最具有代表性的诗人。他诗的主要内容是:追求光明与自由的理想抒唱爱与美的追求。28,《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新诗集,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具有杰出成就和巨大影响的新诗集。29.周作人是语丝社重要的散文作家。30.周作人的散文历来就有浮躁凌厉和平和冲淡另种风格。五四前后及20年代谈时事的战斗的杂文属于浮躁凌厉的一类,而五四时期的杂感、读书随笔及20年代他称之为“美文”的艺术性散文,则属于平和冲淡的一类。31.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大量尝试散文诗创作的第一人。31.郭沫若是中国现代历史剧的开拓者。32.20年代戏剧创作中,成绩最丰的是田汉。田汉是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也是该社最重要的剧作家,他领导了南国戏剧运动。33.现代文学的第二个十年,即从1928年到1937年抗战前的这一阶段。特点是:革命文学思潮及其文学创作和人文主义美学思潮及其文学创作。人文主义文学思潮是传承了五四文学的个性主义、人道主义、“人的文学”的潮流,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则是新兴的。34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主张是由后期创造社和太阳社成员首先提出的。35.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在上海成立。1930年3月2日,鲁迅、冯雪峰、柔石、蒋光慈、田汉等40余人出席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大会。郭沫若、矛盾、郁达夫都参加了左联。鲁迅作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重要讲话,对无产阶级文学倡导期的经验教训作了科学总结。鲁迅的讲话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文艺运动实践相结合的第一个理论上的收获。36.矛盾的《蚀》三部曲,分别是《幻灭》、《动摇》、《追求》,《农村三部曲》分别是《春蚕》、《秋收》、《残冬》。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37.三十年代小说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就是“革命+恋爱”的小说模式出现,被称为“革命的罗曼蒂克”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精神。38、填空30年代小说流派的形成,地域文化起了相当大的作用。39、填空丁玲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最早以明确强烈女性意识写作的女作家,是二十世纪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先驱。40、1931年丁玲在《北斗》杂志上发表了短片小说《水》,它标志着丁玲创作的明显改变,受到左翼理论家的热情的欢迎。41、.张天翼写的最多的也是最成功的是他的“灰色”人物系列,他们由小知识分子、小市民、小官僚们组成,对他们的庸俗、可笑、可怜、愚昧、空虚的生活进行了多方位的剖析。代表作品《华威先生》。最具特色的是讽刺手法。42.张恨水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现代通俗小说史上的集大成作家。他的作品有《金粉世家》、《啼笑姻缘》、《八十一梦》。二、名词解释1.文学研究会1921年成立,1932年初结束。以周作人,郑振铎,孙伏园,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为代表。文学研究会宣称要“研究介绍诗杰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人们习惯称文学研究会的创作为“人生派”或“为人生”的文学。在创作方法上,强调写实主义,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为人生”的文学主张是作为针对,破除鸳鸯蝴蝶的旧派文学的娱乐,消遣作用而提出来的。较多的受到俄国和欧洲显示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2.创造社创造社主要倾向于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于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最初成员是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业自己“内心的要求”。讲求文学的“全”与“美”,推崇文学创造的“直觉”明显“左”倾,1929年2月创造社被当局查封。3.问题小说指五四时期以反映社会重大问题为主要内容的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个小说群体,标志着中国现实主义新小说的发端,其作家主要由文学研究会的成员构成。最早给问题小说命名的是周作人,1919.2《中国小说中的男女问题》对“问题小说”的阐述。问题小说的主题,题材比较广泛。举凡家庭之惨变,婚姻之痛苦,女子之地位等。“问题小说”是充满各种矛盾的社会现实和写实派作家热心上下求索的创作心态碰撞的产物,也是五四启蒙精神和作家的人生思考相结合的产物,它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精神心理的需求。问题小说在五四时期的兴盛,也是借鉴外国文学的结果,这种节俭主要源于三个方面:有“提出问题的文学”之称的俄罗斯文学以及东北欧文学;五四初期作过较多介绍的挪威作结易卜生的问题剧;印度作家泰戈尔的哲理小说。4.乡土小说乡土小说的崛起,是写实派作家在坚持“为人生”文学观念的前提下,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克服“思想大于形象”的通病,逐渐走向成熟的必然归趋。这些来自乡村,寓居于京沪等大都市的游子,目击现代文明和宗法制农村的差异,在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启迪下,带着对故乡和童年的回忆,用隐含着乡愁的笔触,将“乡间的生死,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以其刚健,清新,质朴之气使创作界面目一新,又由于挟带着各地乡情民俗的纪实和描写,显示了鲜明的地方色彩,从整体上呈现出比较自觉而可贵的民族文化追求。乡土小说在艺术上无疑比问题小说更趋于成熟,成就更高。与“为人生”的写实派小说相对峙的,是前期创造社和与之相近的其他社团的一些小说家。他们不注重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再现,而是力主忠于自己“内心的要求”,标举自我情绪的审美表现,在20年代的小说界,别立新宗,另辟蹊径,开拓出现代小说新的园地--浪漫抒情的小说创作。这一流向的代表性作家首推郁达夫。5.新月诗派新月诗派与新月诗友联系却不等同,作为诗歌流派它始于1926年4月1日的《晨报副刊·诗刊》,参与了编辑工作并以诗文创立流派的有徐志摩,闻一多等人。新月诗派反对伤感主义,反对放纵,主张理性和节制;在艺术上要求艺术和“和谐”,“均齐”,强调诗人戴着镣铐跳舞,变现为追求诗歌的格律,它是倾向于古典主义的。在创作中,强调不再感情强烈时作诗,而在“感触已过,历时数日,甚至在数月之后”,将记忆的“最根本最主要的情绪的轮廓”用想象来表现。6、东北作家群1931年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件发生后,对这一事件最敏感最直接也最激烈的当推东北的一批青年作家。他们日益思念被侵略者的铁蹄肆意践踏的故土,一部又一部的作品在他们笔下问世,传达出作家们对侵略者仇恨和对故乡人民誓死保卫家乡的激愤之情。他们被称为东北作家群。代表人物有萧军、萧红、端木蕻良、舒群、白朗、罗烽等。代表作品是被鲁迅编入“奴隶丛书”的《生死场》和《八月的乡村》。7.新感觉派小说上海的新感觉派是一个活动于20年代末至三十年代前半期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三十年代的新感觉派是在横光利一、片冈铁兵等为代表的日本新感觉派和法国都市主义文学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所以又被称为“都会主义小说”。30年代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是施蛰存。三、简答题1.1917—1949五四文学革命迅速发展。划分为三个明显阶段:一,1917—1927年以五四为代表的20年代文学;二,1928--1937年左翼革命文学,人文主义文学并存的30年代文学;三,1937--1949年以全民族的抗战文学开端以及承继,发展的多地域,多元化,大众化的文学。2.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其一,在内容上彻底批判、否定整个封建制度及其思想文化体系;始终贯穿、体现现代“人”的观念不断解放的思想,以个性解放、民主与科学、探索社会主义解放道路为启蒙思想主题:以农民、平民劳动者、新型知识分子等人物形象代替旧文学主人公帝王相、才子佳人。其二,文学观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文学语言获得了解放,文体形式经历了全面革新,奠定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审美价值取向和多元并存的接受心理基础。其三,建立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密切联系,自觉地借鉴、吸收外国及文化的营养,形成了面向世界的而又不脱离传统的开放性现代文学。3.五四文学的基本特征:1.理性精神的张扬;2.感伤的精神标记;3.个性化的追求;4.创作方法的多样化探索。4.20年代小说的三种类型:1.以“文学研究会”作家为主体的“问题小说”;2.以“文学研究会”为主体的“乡土小说”;3.以“创造社”作家为主体的“自叙传”抒情小说及其他主观抒情小说。5.浪漫抒情派小说在艺术表现上的特征:1.侧重自我表现,主管色彩浓厚。这派作家多把小说作为作家的“自叙转”;2.不注重事件的外部描写,侧重宣泄,表现作家的情绪,感受,心境,心态(特别是变态性心理和肉欲苦恼);3.在创作方法上,这类小说以浪漫主义为主,同时又兼采某些现代主义技巧;4.浪漫抒情派小说是五四文学中最明显受西方文学影响的文学现象。6.“冰心体”的语言特点:“冰心体”的文学语言,典雅秀透,清丽淡远。她以白话为主,糅杂古今中外,努力实践“白话文言化”,“中文西文化”,把率真的自我和童真的个性,自然地渗入流利,凝练的文字之中,呈现出诗情洋溢,含蓄不露的闺秀风范,从这一点看来,“冰心体”实是冰心文学创作的最大成就。7.郁达夫小说的内容和特征:郁达夫的小说突出表现了五四青年队人性解放的追求和被生活挤出轨道的“零余者”的哀怨;郁达夫的小说还鲜明地表达了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情
本文标题:中国现代文学史重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689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