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一课时)北师大励耘实验学校王淑华课题名称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一课时)教学指导思想核心思想:关注官能团对有机物化学性质的决定作用,充分认识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本课时知识的侧重点是乙醇的化学性质,在进行本节课教学设计时,除了要关注“乙醇的燃烧”、“乙醇的催化氧化”等具体知识的落实,还要同样关注官能团对乙醇化学性质的决定作用,充分认识结构与性质的相互关系。通过对乙醇结构式的介绍,特别是对乙醇的两个化学性质(与钠的反应、氧化反应)中化学键断裂的部位的分析,说明—OH决定了乙醇的化学性质,从而紧扣官能团决定有机物性质这一主线。指导思想: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关注“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即要让学生经历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探究的过程;要让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要让学生敢于质疑、勤于思考、善于与人合作等。因此,教师在进行本课教学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注意从实验或学生已有和生活背景知识出发组织或设计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有机化学就在他们的实际生活中。按照"结构-性质-用途"认知关系,主要运用讲授法,实验探究法,启发式教学法,使学生掌握学习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本节课以实验教学为突破重点,难点的手段,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掌握有机化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课堂上由学生自己进行知识总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采用学生自主实验,总结的教学法,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学内容分析必修有机模块是以典型有机物的学习为切入点,让学生在初中有机物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加深对有机物的认识。本节课是高中化学必修《化学2》(人教版)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节课通过介绍乙醇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激情,教材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出发,帮助学生学习乙醇的组成及性质,了解它的结构特点,以及在日常饮食及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乙醇是我们生活中一种非常熟悉的有机物,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初中课本上介绍了乙醇的结构简式和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并且通过前两节的学习,学生对有机物的结构和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于从有机物的结构分析有机物的性质的观点还不是很熟悉,还没有形成学习和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及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初步掌握了乙醇的组成、乙醇的燃学生情况分析烧及乙醇的主要用途等知识,在此基础上,本课时教材把知识的侧重点放在了乙醇的化学性质上,教材先介绍了乙醇的结构式,并着力分析了乙醇的两个化学性质(与钠的反应、氧化反应)中化学键断裂的部位,目的是要说明—OH决定了乙醇的化学性质,从而紧扣官能团决定有机物性质这一主线。本节课采用“启发——探究”式的教法,通过“创新情景,提出假设,探索问题”,以实验为核心,启发为手段,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实验探究,体验科学家的发现过程,使学生初步了解自然科学研究的科学思维方法,同时,运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动画形象直观地展现学生发现的“新知”和微观结构,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创设一个更为广阔的施展创造力的空间。本校学生成绩较差,是本区高中入学分数较低的学校。通过观察发现,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够好,其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是非智力因素,具体表现在学习毅力、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问题。为此,教师要从课堂教学入手,通过学生活动让学生有深入思考、深入理解、完整表达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体,使学生对学习内容记忆、理解得更深刻。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知识与技能(1)从日常生活中乙醇的应用能说出乙醇部分物理、化学性质;(2)通过实验掌握乙醇的化学性质(与活泼金属反应、氧化反应);(3)通过模型展示,推出乙醇的分子结构,并从化学反应中得出官能团和烃的衍生物概念。过程与方法(1)通过了解物质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推测其可能具有的物理、化学性质;(2)通过实验,规范学生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学会由事物的表象分析事物本质的方法;(3)通过对典型物质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官能团对物质性质的重要作用,体会由点及面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生活中乙醇用途的列举,培养学生体验生活和热爱生活的良好品质;(2)通过模仿乙醇在人体中发生化学变化的片断,使学生了解大量饮酒的危害。教学重点:官能团的概念,乙醇的结构,乙醇的主要化学性质教学难点:使学生建立乙醇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并能从结构角度初步认识醇与活活泼金属的反应和醇的氧化两个重要反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试管、酒精灯,乙烷、乙醇的分子结构模型,小烧杯,注射器针头,铜丝,火柴,澄清石灰水,学生的乙醇催化氧化分组实验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环节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魔术表演】烧不坏的手绢。【播放图片】乙醇的应用。思考问题:您知道乙醇的哪些性质和用途?学生好奇观看。观察、分析视频和图片,思考问题。学生回答,相互补充。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激活学生已有经验,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乙醇性质的欲望。环节2乙醇的物理性质【展示乙醇】观察乙醇,闻气味,你能找到哪些物理性质?【演示实验】碘水中滴加乙醇的实验。引导学生说出实验现象并加以分析:开始时乙醇在水面上,说明了什么?振荡后,分层现象消失,说明了什么?【小结】引导学生归纳乙醇的物理性质。【板书】一、物理性质学生回答。学生观看。学生观察说出现象,分析原因,得出结论。总结归纳得出物理性质;填写学案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归纳总结环节3结构推断【展示】乙醇分子的球棍模型【板书】二、乙醇的结构分子式:C2H6O结构式:(略)结构简式:CH3CH2OH或C2H5OH;观察分析模型写出乙醇的分子式、结构式及结构简式;填写学案练习有机物四个式子的书写,加深对乙醇分子空间结构的认识。环节4乙醇的燃烧反应【展示】固体酒精燃料图片【设问】乙醇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判断出是什么类型的反应?【板书】三、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⑴燃烧学生观看,理解。书写乙醇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判断出氧化反应;填写学案与学生已有知识衔接,从氧气参与的角度,分析有机反应中重要的反应类型。环节5乙醇的催化氧化【模仿】乙醇在人体内发生化学变化的片断。倾听理解乙醇催化氧化的本质,同时加深C2H5OH+3O22CO2+3H2O点燃【学生实验探究】取一支大试管,倒入约3mL乙醇,闻一下它散发的味道;将一端弯成螺旋状的铜丝在酒精灯的外焰部分灼烧至红热,插入乙醇中,稍后取出,再将铜丝灼烧至红热,插入乙醇中,观察铜丝的变化,并小心地闻试管中液体的气味。【设问】1.铜丝变黑是什么变化?2.伸入乙醇中有什么现象?3.铜在反应中起到什么作用呢?4.闻一闻液体的味道。【板书】⑵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观察思考回答填写学案对催化剂概念的认识。了解顺序观察法,培养学生观察的深刻性和精细性品质。环节6模仿酒后驾车的检测【学生实验】取约1ml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滴加少量乙醇,振荡,观察现象。【小结】实验观察填写学案用实验解决生活问题,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学生进行交通法规教育。环节7乙醇与金属钠反应【设问】乙醇转化为乙醇钠的过程。【追问】与金属钠反应的常见物质还有什么呢?【演示实验】乙醇和金属钠反应的实验。【板书】2.与金属钠反应思考联想回答观察实验现象,对比钠和水的反应;填写学案培养学生分析、观察能力。通过引导,使学生认识到-OH对化学反应的重要影响。形成官能Cu2CH3CH2OH+O22CH3CHO+2H2O2CH3CH2OH+2Na→2CH3CH2ONa+H2↑【设问】请你分析上述两个反应中发生化学反应的部位。【讲授】官能团、烃的衍生物概念思考回答团决定性质的观点。环节8整理、小结【设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思考回答培养学生总结问题能力七、板书设计一、物理性质二、乙醇的结构结构式:略;结构简式:CH3CH2OH或C2H5OH;分子式:C2H6O三、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⑴点燃:⑵催化氧化2.与金属钠反应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本文标题:乙醇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689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