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园林工程 > 中国皖南古村落黄山市千村保护与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皖南古村落黄山市千村保护与发展研究报告□课题组一、基本情况项目名称:中国皖南古村落黄山市千村保护与发展项目实施区域:黄山市行政区域内的屯溪区、徽州区、黄山区、歙县、休宁县、黟县、祁门县。项目主管单位:黄山市人民政府项目责任单位:黄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二、目的意义1、基本概念“中国皖南古村落”,是指安徽省长江以南,以清末徽州府地域为主体的山区聚落建筑群体,习惯上也称徽州古村落。皖南古村落具有概念的完整性和形式的全面性以及特色的丰富性。“千村保护与发展”,是指皖南古村落分布的面很广,类型也很多,其保护不仅仅局限在世界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而是要在黄山市整个市域更大的范围内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2、研究方法本项目在全面分析皖南古村落的共性特征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在黄山市广泛分布的古村落的个性特征,明确皖南古村落实施全面保护的必要性,并对具体实施保护与利用的古村落进行可能性和可行性的分析,提出总的和各自的保护主题、保护要素和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及利用方式。3、研究目的使皖南古村落这一世界文化遗产品牌更加充实、完整,让历史文化遗产在利用中起到传承文明、开创未来的教化作用;同时在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战略部署中,积极探索黄山市有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模式,是山区农村特别是古村落如何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有益尝试。因此,项目的实施,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一致性,而且将使皖南山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快发展,更具特色性,更充满活力。通过“四个保护”———保护皖南山区村落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皖南山区村落的用地布局和空间结构;保护皖南山区村落的传统建筑风貌;保护皖南山区村落的民俗风情。实行“四大转变”———从注重保护典型文物古迹、名人故居转变到古村落文明所有遗存;从注重保护单体建筑转变到保护古村落的整体环境;从注重古建筑的修复转变到综合性保护和发展经济;从注重政府主导转变到全民参与。实现“四个满足”———满足皖南山区村落的居民现代化生活需求;满足皖南山区村落的居民生产需求;满足皖南山区村落的居民文化生活需求;满足皖南山区村落的居民社会服务需求。达到把皖南古村落打造成世界文化交流的窗口的目的。三、项目背景皖南古村落已于2000年登录世界文化遗产,现已成为全人类共享的宝贵财富。作为皖南古村落的典型代表,黟县的西递、宏村两个古村落已率先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与西递、宏村相类似的古村落在古徽州今黄山市所辖范围内星罗棋布,在“徽州文化圈”的周边地区也多有遗存,号称“徽州五千村”。这些古村落如众星拱月般围绕着世界名山黄山,在中国中部形成世人瞩目的中国最美的乡村。(一)皖南古村落是徽州文化的载体。皖南古村落保留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为研究徽文化提供了众多的实例,是徽州文化的载体。徽州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缩影,以其积淀厚实的丰富内涵,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地位。徽州文化是指发生与存在于历史上徽州本土以及由此发生辐射、影响于外的典型特色文化。从地理区域范围来说,包括当年徽州府所辖的六个县,即歙县、黟县、休宁县、祁门县、绩溪县和婺源县。从历史时期来说,主要指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设立徽州府起至清末,这一时期的文化现象是徽州文化的主体。从影响上来说,徽州文化不仅指在徽州本土上存在的文化,还包括由徽州而发生,由本籍包括寄籍、侨居外地的徽州人而创造从而辐射于外、影响于外的各种文化现象。从内容上来说,徽州文化是一个广义的文化现象的概念,它不仅指学术理论、文化艺术,还包括商业经营、宗法伦理、精神信仰、风俗民情、文献著作、社会经济、土地制度、历史人物等等。(二)皖南古村落享有山区地理环境。皖南山区“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环境,虽然对村落的建设和发展有很大的限制性,但是,又为山环水绕的良好人居环境提供了优越性。从地理条件方面看,徽州古村落大体上分为山地村落和河岸村落两大类型。山地村落多分布在山坞、山麓、隘口、交通要道旁。四通八达的道路交汇点,是物资集散之地,容易发展成较大聚落。山坞和山麓,既便于灌溉,也利于排水,也是形成村落的理想地方。现存村落地名仍有岭南、伏岭、璜尖、凫峰、前山、后山、高山、阴山,以及三阳坑、赤岭、大麦坞等。河岸村落多分布于河流弯曲处或水流汇合处,这类村落地名,多与溪、湖、潭相连。如屯溪、绩溪、临溪、尤溪、瑶溪、溪口、流口、北岸、小溪、昌溪、棉溪、西溪南、蓝渡、深渡,以及阳湖、川湖、漳潭、月潭、冰潭、小姑潭等。从村落形态平面看,主要有块状村落与带状村落两种。无论是块状还是带状,都是因地制宜,就山势、顺水流而发展。但村落多聚族而居,村落之间界限分明,村落环境依据风水理论刻意营造。徽州土著“山越”在汉代末就逐渐与中原同化。现存的徽州古村落大都是中原士族移民的后裔形成的。据有关史料记载,由晋“永嘉之乱”迁入徽州的士族有程、鲍、俞、黄等15个姓氏;唐代黄巢起义时,中原士族避战乱迁入徽州的有陆、陈、叶、孙、洪、罗、舒、赵等48个姓氏,是移民量最大的历史时期;两宋之际,迁来徽州定居的有柯、宋、张、周、蒋、吕、韩等15个姓氏。这些中原移民所聚居的村落,多因其姓氏命名,如陈村、汪村、王村、鲍家庄、柯村、胡村、程家门、黄村、朱家村、许村、苏村、周家村、冯村、郑村等;也有定居后依经典定名或寓意深刻的,如棠樾、斯干、呈坎、南屏、唐模、万安、瞻淇、紫阳、碧阳、槐塘、商山、伦堂、儒村、桃源等。(三)皖南古村落具有优美的环境。皖南古村落是中华民族聚落文化的杰出范例,其保存数量之多,形态之完整,环境之优美,建筑之恢宏,装饰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皖南古村落最大的特色就是村落选址布局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以风水理论为依据,强调天人合一,大多依山临水,既考虑生产、生活上的便利,又突出精神上的需求。如西递村四面环山,村落沿三条溪流呈带状布局,紧凑自然。再如宏村,其东、西、北三面皆山,南面地势开阔,按风水理论谓“阳火太盛”,因而在村南建成大面积的水域———南湖,使村落处于山环水抱之中,营造了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村庄”的环境。街巷幽深宁静、丰富多变是皖南古村落的空间特色。村落建筑群体多由曲折幽深的巷道分割或相通,巷道狭窄,巷内显得宁静、祥和,生活气息浓厚。在炎热的夏天,巷道没有阳光直射,更显阴凉。街巷路面多用石板铺砌,特别雅致。街巷两边的建筑,有大小繁简不同的门楼或门罩,高低错落的马头山墙、曲折的墙面和形态各异的小窗,给人以步移景换的感觉。皖南古村落特别重视村头水口处的建设布局组景,这是风水学说中的“水口”概念在皖南古村落建设中的充分体现。水口处往往是两山夹峙处,仅溪流一线,在水口处广栽树木,构建人工理念建筑物,以求达到“藏风聚气”的效果。通过在风水理论指导下的水口建设,是村落的公共设施,任何人不得随意破坏。所以,皖南古村落至今仍有许多保存较好的水口环境。这种由山水、树木、建筑等构成的水口环境精美组合,被学术界称为“水口园林”,从而填补了认为中国只有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而没有公共园林的空白。(四)皖南古村落是徽州人才的摇篮。皖南山区的灵山秀水,古往今来,不但是优美的人居环境,还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才。当然,这得益于教育发达的基础。徽州历史上一直文风昌盛,宋代,徽州就有书院12所,至清末,已达70所。社学,明初有394所,后来发展到562所,私塾更是随处可见,形成了“远山深谷,居民之处,莫不有学有师”的良好教育环境。“十户之村,无废诵读”,就是当时徽州古村落教育状况的真实写照。发达的教育得以人才辈出。据统计,明、清两代科举及第者,徽州举人有996名,进士有618名。状元也很多,仅休宁一县,历史上曾经出了19名状元,成为“中国第一状元县”。同时,还留下了“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一门九进士、兄弟四尚书”、“同胞翰林”、“父子尚书”等美谈。从徽州大山里、小村中走出来的各类人才,他们的学术成就,已远远超越了徽州的地域,传播于华夏大地,成为中华文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他们的名字,已载入史册,千古不朽。试举其要者:“程朱理学”的创始人和集大成者程颐、程颢和朱熹;创立和发展皖派朴学的江永、戴震、程瑶田;新安画派的奠基人释弘仁(渐江和尚)及近代著名传人黄宾虹、汪采白;“扬州八怪”中的罗聘、汪士慎;徽派篆刻名家程邃、汪关、巴慰祖;“黟山派”篆刻创始人黄士陵;著名新安医家汪机、张杲;集珠算之大成的程大位;我国第一个自制望远镜的物理学家郑复光;方志学家罗愿;创作目连戏的郑之珍;传奇杂剧作家汪道昆、汪廷讷;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提到的唯一中国人王茂荫;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胡适;毕生致力于平民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的陶行知等等。(五)皖南古村落是徽派建筑的集合群体。徽派建筑是南方“干栏式”建筑和北方四合院建筑相结合的产物,既继承了传统的儒家文化理念,又形成了浓郁的地方特色,自成一派,在中华民族汉文化圈内众多的民居建筑流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徽派建筑在工程做法方面,保留了大量的传统手法。随着明清时期徽州经济、文化的发达,徽派建筑工艺从外观造型到内部装饰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徽派建筑成为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徽派建筑的特色在徽州古村落中得到了全面的展现。徽派建筑无论是祠堂还是民居,都是青瓦白墙,给人以淡雅明快的感觉,形成了徽派建筑外观淡雅的整体风貌。历经沧桑,古村落民居原本洁白的石灰粉墙已被风雨侵蚀得成为灰色,青色小瓦也变得墨黑,更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徽派建筑多依山临水,自然布局,借助山水自然形势,不强调一定的几何形式,更没有固定的模式。其依山者循山而建,其临水者沿水而筑,建筑群与周围环境巧妙结合,形成了优美的村落风貌。徽派建筑的个体平面比较简单,一般都是以天井为中心组成方形或矩形。但这种平面在组合上,却有着极大的灵活性。它可因环境之不同,组成各种不同群体平面空间。在立体空间方面也有较大的灵活性,其正房与辅屋在组合数量和体量上也多有不同,形成了不同高度的山墙面,加之房屋随地形自然起伏,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姿、错落有致的群体空间形象。皖南山区木材资源丰富,以木构架为主体的徽派建筑在用材上显示出独特的优势。特别是祠堂建筑,梁、柱都很硕大,可见唐代建筑“肥梁胖柱”的遗风。明、清建筑在屋柱、柱础等建筑构件做法上都有明显变化。外观封闭紧凑,内部通融开放,这是徽派建筑的又一特色。这种内部通融开放是通过设置内天井和庭院来实现的。天井是缩小的自然空间,既是“天人合一”传统理念在徽派建筑中的体现,也是建筑空间的补充。天井除了具有采光、通风的功能外,还可集聚屋面的雨水,徽州人称之为“四水归堂”,寓意财富的积累。徽派建筑最引人注目的是马头山墙的造型。这种建筑形式是将房屋两侧的山墙升高超过屋面及屋脊,并以水平线条状的山墙檐收顶。为了避免山墙距屋面的高差过大,采取了向屋檐方向逐渐跌落的形式,既节约了建筑材料,又使山墙面高低错落,富于变化。马头山墙的建筑造型原本是为了防止火灾蔓延相邻的房屋,所以又称为“封火墙”。马头山墙造型,从功能上有效防止了火灾的蔓延,从建筑美学上,它冲破了一般墙壁面的单调,增加了韵味。由于古村落民居的高低、大小不尽相同,马头墙也就随之出现不同的朝向和不同的高度,形成了更为丰富的空间变化,成为古村落建筑群体形象的“主旋律”。徽派建筑外观朴素简洁,清新雋永,耐人寻味。但在大门及内部装饰上精心设计、施工,砖雕、石雕、木雕工艺精美,充分体现了徽派建筑的装饰风格和技艺。(六)皖南古村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皖南古村落与地形、地貌、山水巧妙结合,村落建筑以堂皇宏丽的祠堂为中心,精致典雅的民居环而拱之,与村前屋后的古木、清溪、小桥、石板路、路亭、宝塔等景物共同组成自然和谐的居住环境。在优美的自然风光基础上,再加上明清时期徽商雄厚经济实力对家乡的反哺,文化教育日益兴旺发达,不少徽州人做官、经商退休返回乡里,以尚文、风雅、清高、超脱的心态构建住宅,使得古村落的文化内涵更为丰富,村落景观更加突出。徽州古民居建筑在基本定式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装饰手法,建小庭院,开凿水池,安置漏窗,巧设盆景,题写堂名,悬挂楹联,创造幽雅的生活环境,充分体现了居住者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特别是小巧玲珑的庭院园林布局,出奇制胜,以小见大
本文标题:中国皖南古村落黄山市千村保护与发展研究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696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