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四章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一、名词解释1、性染色体:直接与性别决定有关的一个或一对染色体。2、染色体组:二倍体生物的配子中所含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彼此不同的一组染色体。用x表示。3、常染色体组:二倍体生物的配子中所含的常染色体。用A表示。4、性染色体异数:雌体和雄体中,性染色体数目不同或形态有差异的现象。5、从性遗传(性影响遗传):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其性状表现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6、限性遗传:只在某一性别中表现的性状的遗传,这类性状多由常染色体基因决定,基因在雌雄个体中均有。7、Y连锁遗传(限雄遗传)Y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性个体中。8、伴Z遗传:位于Z染色体上的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9、伴性遗传(性连锁遗传):指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某些性状总是伴随性别而遗传的现象。一般特指X或Z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10、性反转:个体从原来的性别转变为另一种性别。11、性指数:性染色体X和常染色体组数A的比。二、填空1、指出下列生物的性别决定类型:蚕、鸡属于(ZW)型,鸭子属于(ZO)型,蝗虫、蟋蟀、蟑螂属于(XO)型,银杏属于(ZW)型,乌龟属于(XY)型,猫属于(XY)型。2、蜜蜂的性别由(染色体倍性)决定的,雌蜂是由(二倍体)发育的,雄峰有(单倍体)发育的。职蜂和蜂皇的差异是由(环境或营养)造成的。三、判断题(×)1、人和青蛙都是XY型性染色体决定类型,其后代的性比始终是1:1。(×)2、果蝇和人一样,都是XY型性染色体决定类型,凡是性染色体是XY的合子就发育成雄性个体。(×)3、自由马丁牛是性反转的、象雄牛的不育雌牛。(√)4、黄瓜早期多施氮肥,缩短光照时间,可使黄瓜雌花增多。(√)5、后螠性别的表型完全由环境决定,与受精时的遗传成分无关。四、回答下列各题1、雄蜜蜂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是单倍性的,为什么能形成有功能的精子?1个性母细胞能形成多少有功能的精子?答:雄蜜蜂染色体数是单倍性的,能形成有功能的精子是因为在减数分裂时形成单极纺锤丝,使染色体向同一极移动。1个性母细胞能形成2个有功能的精子。2、伴性遗传的特点?答:(1)正反交F1结果不同,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联系。(2)性状的分离比在两性间不一致。(3)表现交叉遗传(绞花遗传):母亲把性状传给儿子,父亲把性状传给女儿的现象。3、性别决定的类型有哪些?(1)性染色体决定性别:XY型、ZW型、XO型、ZO型、由x染色体的是否杂合决定、性染色体多态性(2)其它类型的性别决定a性指数决定性别b染色体组倍性决定性别2c环境决定性别-后螠的性决定d基因决定性别五、计算题1、一个父亲是色盲而本人视觉正常的女子,与一个色觉正常的男子结婚,但这个男子的父亲是色盲,问这对夫妇的子女表现色觉正常和色盲的可能性各有多少?答:人类色盲是伴隐性遗传,且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该女子父亲是色盲得出:他父亲的基因型为XbY,该女基因型为XBXb.该男子色觉正常其基因型为XBY.所以她们子女中,男的有1/2正常.1/2色盲.女的也有1/2正常.1/2为携带者.2、一个性反转的芦花(B显性基因)“公鸡”,与性反转的非芦花(b隐性基因)母鸡交配,其后代雌鸡和雄鸡羽毛花纹?雌雄比例如何?答:性反转个体从原来的性别转变为另一种性别。性反转的公鸡的基因型仍为ZW,性反转的母鸡的基因型仍为ZZ,交配结果如下:性反转的芦花公鸡ZBW×ZbZb性反转的非芦花母鸡↓芦花雄鸡ZBZbZbW非芦花雌鸡雌雄比例=1:1六、比较题内容伴性遗传限雄遗传从性遗传限性遗传基因的载体及类别性染色体核基因性染色体(Y染色体)核基因常染色体核基因常染色体核基因与性别的关系与性别有关与性别有关与性别有关与性别有关正反交结果不同相同相同相同F1分离比F2出现孟德尔式分离,性染色体决定了表型在两性间表现不同。表型出现孟德尔式分离,仅在雄性中表现。表型出现孟德尔式分离或表型受性别影响,在两性间不同。表型出现孟德尔式分离或表型受性别影响,在两性间不同。七选择题:1C;2B;3D;4A;5A;;6A;7C;8B;9A;10D;11B;八.判断题:1T;2T;3T;4T;5F;6F;九.问答题:1.以人类为例。人类男性性染色体XY,女性性染色体为XX。男性可产生含X和Y染色体的两类数目相等的配子,而女性只产生一种含X染色体的配子。精卵配子结合后产生含XY和XX两类比例相同的合子,分别发育成男性和女性。因此,男女性比近于1:1。2。无答案。3.(1)基因型:等比例的WwVgvg,WwVgvg,wwVgvg,wwvgvg,WYVgvg,WYvgvg,wYVgvg,wYvgvg。表现型:等比例的红长♀,红残♀,白长♀,白残♀,红长♂,红残♂,白长♂,白残♂。3(2)基因型:1WwVgVg:2WwVgvg:1Wwvgvg:1wYVgVg:2wYVgvg:1wYvgvg。表现型:3红长♀:1红残♀:3白长♂:1白残♂。4.家鸡性决定为ZW型,伴性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雄鸡全部为芦花羽,雌鸡1/2芦花羽,1/2非芦花。5.如果子代个体相互交配,它们的子裔的表型分离比为芦花:非芦花=9/16:7/16。若按性别统计,则在雄性个体中芦花:非芦花=6/16:2/16;在雌性个体中芦花:非芦花=3/16:5/16。6.229只幼禽是3只雄禽的子代个体的统计数字。因而,根据题意,这3只雄禽基因型相同,所以,可视为同一亲本。由于雌禽为异配性别,又表现正常,于是推断,其基因型为ZW。雄禽为同配性别,又在子代中出现白化个体,并且全是雌的,所以这3只雄禽肯定是白化基因杂合子,即ZZa。在火鸡中,这种白化症的遗传方式为性连锁隐性遗传。对于上述假定作c2检验:p>0.05,差异不显著。因此可以认为上述结论是正确的。这样,不难看出,184只表型正常的幼禽中,全部雌禽(ZW)可以放心地保留,对于雄禽应进一步与表型正常的雌禽作一次交配,凡子代出现白化火鸡者应淘汰。7.根据题意,该女子的基因型为XXc,正常男子的基因型为XY,这一婚配可图示如下:女XXcхXY男¯1/4XX1/4XXc1/4XY1/4XcY女,正常女,正常男,正常男,色盲。即这对配偶所生的女儿都色觉正常,儿子有一半正常,一半色盲。8.已知血友病为X连锁隐性遗传。因儿子的遗传组成中的Y染色体来自父方。而X染色体来自母方,所以,血友病患儿的表型正常的母亲,一定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即XXh。又因为,Klinefelter患者染色体组成是XXY,故该患儿是h基因纯合体,XhXhY。可见,来自杂合体(表型正常)母亲的成对基因为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不分离而成。9.因为F1都是阔叶,母本的阔叶对父本的窄叶是显性。如果雌株是异配性别(XY),而雄株是同配性别(XX)的话,就可以认为F1雌株半合子XY的X染色体来自同配性别XX的父亲,所以是窄叶。而F1雌株是阔叶,它们一定又从母亲那儿得到一条X染色体,这就是说,F1雌株大概是XX(同配性别),但对阔叶和窄叶基因来说他们是杂合体,而雄株是XY。F2的结果支持这一观点,即F2雄株有两种类型,他们是杂合的雌体的产物。F2雌株都是阔叶,因为他们的两条X染色体中有一条来自F1-XY父亲,F1父亲在X染色体上只携带一个阔叶等位基因。10。这大概是由于X性连锁隐性基因引起的,因为这个家系的女儿中没有一个有病,但女性I-2恰好一半的儿子有病,这女人很可能是杂合体。11.不能(2)不能(3)能(4)不能13.当为机制(1)时,孤雌发育子代全部为雌性;机制(2)中,雌:雄为4/5:1/5;机制(3)发育之予代全部为雄性。(注:这里所示1a,1b,2a,2b和3a,3b,都是随机发生。)14.该突变基因是X连锁显性遗传。用T表示该突变基因,t表示正常基因,则6个杂交的亲代和子代的基因型分别为:(1):♀XtXtхXTY♂¯1/2XTXt1/2XtY弯曲♀正常♂(2):♀XTXtхXtY♂¯1/4XTXt1/4XtXt1/4XTY1/4XtY弯曲♀正常♀弯曲♂正常♂(3):♀XTXTхXtY♂¯1/2XTXt1/2XTY弯曲♀弯曲♂(4):♀XtXtхXtY♂¯1/2XtXt1/2XtY正常♀正常♂(5):♀XTXTхXTY♂¯1/2XTXT1/2XTY弯曲♀弯曲♂(6):♀XTXtхXTY♂¯1/4XTXT1/4XTXt1/4XTY1/4XtY弯曲♀弯曲♀弯曲♂正4常♂15.这三条染色体最可能的特异性变化为(1)HGFEDC区段的倒位(2)DCB和IH两个区段同时发生了倒位(3)AB之间,DE之间,FG之间,IJ之间发生断裂后重新连接。16.345678和876543两个区段形成一个倒位环17.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CcRR18.(A)(1/2)5(B)(1/2)4(C)5(1/2)5(D)(1/2)519.8%;9.6%20.(A)所有这些人的可能的基因型:女人XBHXbH或XBhXbH;女人的父亲XbHY;女人的兄弟XBhY;女人的舅舅XBhY。(B)XBhXbH.第五章、连锁与交换规律一、名词解释1、连锁遗传:同一染色体上的某些基因以及它们所控制的性状结合在一起传递的现象。2、霍尔丹定律:凡是较少发生交换的个体必定是异配性别的个体。3、重组值(率):指重组型配子数占总配子数的百分率。也叫交换值。4、相引组(相):杂交的双亲是显性基因与显性基因相连锁,隐性基因与隐性基因想相连锁的杂交组合。5、相斥组(相):杂交的双亲中,一个是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相连锁,另一个是相对应的隐性基因与显性基因相连锁的杂交组合。6、基因定位:根据重组值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和基因之间的距离。7、干涉(干扰,交叉干涉;I):同源染色体间一个位置上的交换对邻近位置上的交换发生的影响。8、并发率(并发系数;符合系数;C):实际获得的双交换类型的数目或频率与理论期望得到的双交换类型的数目或频率的比值。9、连锁群(基因连锁群):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构成一个连锁群。连锁群数目等于单倍体染色体数(n)。10、连锁图(遗传学图;连锁遗传图):根据染色体上的基因之间的相互交换值和排列顺序制定的、表明连锁基因的位置和相对距离的线性图谱。11、着丝粒作图:把着丝粒作为一个作为(相当一个基因),计算某一基因与着丝粒之间的距离,并在染色体上进行基因定位。12、顺序四分子:每次减数分裂所产生的四个产物即四分子(四分体)不仅仍保留在一个子囊中,而且在子囊中成线状排列。又叫顺序四分子13、单交换: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之间分别发生单个交换。14、双交换: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3对基因之间,同时发生了两次单交换。二、填空1、完全连锁在生物界很少见,只在(雄果蝇)和(雌家蚕)中发现。2、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配对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发生染色体片段的互换,这个过程叫(交换或重组),每发生一次有效(交换),将产生两条含有重组(染色体)的配子叫(重组合配子)。3、每1次交换,只涉及四条非姊妹染色单体中的(2)条,发生1次单交换的性母细胞的百分率是重组合配子百分率的(2)倍。重组值的范围0—50%之间,重组值(越大),基因之间连锁程度(越小)。54、负干扰是指一个单交换发生,可(提高)另一单交换发生的频率,I(≺0)。三、判断题(×)1、链孢霉的基因与着丝粒之间的重组值等于交换型子囊数占子囊总数的百分比。(×)2、测交法适合于自花授粉植物的Rf值的计算。(×)3、自交法适合异花授粉植物的重组值计算。(×)4、符合系数越大,干涉越大。四、问答题1、三点测交与两点测交相比,具有哪些优点?答:三点测交优点:省时省工,精确简便,测试背景一致,严格可靠。无论单交换还是双交换都能测出。2、两点测交与三点测交的主要区别?两点测交是以两对基因为基本单位,通过3次杂交和3次测交,来确定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排列顺序。三点测交是以三对基因为基本单位,通过1次杂交和1次测交,同时确定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排列顺序。五、计算题1、小麦中,基因S、O、H位于第二染色体上。对这三个基因是杂合体的F1,用三隐性纯合体测交,得到下列结果:测交子代表型数目测交子代表型
本文标题:习题45章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710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