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中国艺术简史复习重点纲要(整理稿)
中国艺术简史复习重点纲要红色可能考论述蓝色可能考名解一、绘画艺术史(填空、名解、论述)1.半坡文化彩陶艺术特征(人面鱼纹彩陶盆)P1中国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属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是北方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因1952年发现于陕西西安市半坡村而得名,从出土的陶器上发现二十二种符号,可能是一种原始文字,距今约6000年左右,是继承老官台文化发展起来的。半坡文化以动物图像为主,鱼纹是其最有代表性的纹样。半坡早期彩陶上鱼纹的形象较写实,以单独的鱼纹为主,形象多为展开的侧面形象,造型上以直线塑形,比例准确但形象质朴;另一种具有特色的纹样是人面纹。半坡早期的彩陶上有两种形式的鱼与人面结合的形象:一种是人面寓于鱼的结合形象,将人面图像以适合的方式添加在鱼纹头部圆框中;另一种是鱼寓于人面的结合形象,人面嘴两旁对称的各自衔一鱼,鱼头与人嘴外轮廓共构成整鱼形。描绘人面与鱼相连的图像,人面皆呈圆形,眼鼻形象明确,头像似戴着尖顶高帽,双眼眯成一线。这类带有神秘色彩的人面纹在学术界一般被认为是与某种原始信仰有关。典型的代表就是人面鱼纹彩陶盆。2.马家窑文化彩陶艺术特征(舞蹈人物彩陶盆)P2-3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向西发展的一种地方类型,出现于距今五千七百多年的新石器时间晚期,历经了三千多年的发展,有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等四个类型。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地区及甘肃,青海境内的洮河、大夏河及湟水流域一带。继承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爽朗的风格,但表现更为精细,形成了绚丽而又典雅的艺术风格。○1石岭下类型:距今5000年左右,地域分布在甘肃省东部。彩陶以鲵鱼纹为特色。早期的鲵鱼纹多为单独纹样,形象写实呈弯曲状。甘谷县王家坪出土的彩陶上的鲵鱼图像,形象写实逼真,细部画得较具体,脸部、鱼爪和身上的花纹都用劲挺的细线勾勒,绘画水平较前期有了明显提高。○2马家窑类型:距今约5000~4500年,地域分布在甘肃省中部青海省东北部。此类彩陶的艺术特点可归纳为:点和螺旋纹。点的运用成为这个时期的装饰特点,在点的外面绘制螺旋纹,产生动的感觉。因此,马家窑类型彩陶的艺术风格流畅,富有动感。与半坡的庙底沟型相比,显得更为精致美观。1973年初,在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了一件舞蹈纹盆,内壁绘舞蹈花纹,五人一组手拉手面向一致。彩陶盆的装饰独具匠心,舞蹈队列在盆的内壁上部,如盆中盛水,舞蹈群则似舞于池边、柳下,并和池中倒影相映成趣。这里展示的原始舞蹈,尽管非常简略,但那明朗质朴的动作,仍然透露着原始人的纯真的感情和炽热的情绪。这种舞蹈或许属于原始巫术活动,或许仅是劳动之余的游戏歌舞。○3半山类型:半山型彩陶的装饰,其图案组织大体可以分为两种□1用螺旋纹组成装饰;□2用葫芦形纹作面的分割,把装饰面区分为数个单位。并流行运用锯齿纹,彩绘的线条红、黑相间,产生了一种富有变化的节奏美。○4马厂类型:马厂型彩陶的装饰纹样,大体是从繁到简。常见的有回纹、折线纹,而以人形纹最有特色。3.帛画(人物龙凤帛画人物御龙帛画汉代T字形帛画)帛画介绍:帛画主要流行于战国中晚期直至西汉前期,出土的地点大都位于当时的边远地区。帛画的主题思想一般认为是“引魂升天”,但也有人认为是“招魂”。西汉早期帛画延续战国时期楚国帛画传统,是丧葬出殡时张举的一种在绢帛上绘有图画的旌幡,入葬时作为随葬品将其覆盖在棺上。在墓中所出的“遣策”中奖这种帛画称为“非衣”。a)汉代T字形帛画: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13号汉墓,内容丰富,色彩绚烂,以左右对称、上下连贯的格局分三段描绘了天上、人间、地下的景象。这幅帛画是这一时期绘画中的杰出作品之一,它全面而充分地体现了汉代的绘画水平。b)人物龙凤帛画:1949年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高31厘米、宽22.5厘米,画面中一贵妇着宽袖细腰长裙,侧身向左,合掌而立,上有展翅扬尾的凤鸟和仅现一足的腾龙。该画表现的是一楚国贵妇的“灵魂”被龙、凤引导下向天国飞升的情景。c)人物御龙帛画:1973年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高37.5厘米、宽28厘米。画面中一位侧身向左而立头戴高冠,身着长袍,腰悬宝剑的男子正手执缰绳,驾驭者一条巨龙弛进。该画表现的也是死者之魂乘龙升天的情景。4.画像石、画像砖p14-15汉代厚葬之风极盛,墓室的建造十分考究,在祠堂或墓室里使用的这些画像石和画像砖,便是当时雕塑家们留下的艺术珍品。画像石画像砖概述画像石是我国古代美术中继彩陶和青铜器后最重要的美术作品。西汉模印图案多为“四方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布主要山东地区、河南南阳地区、陕北绥德地区和四川地区。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画像砖,出土于陕西咸阳一带,多为模印有图案的大型空心砖。功能画像石是为丧葬礼俗服务的一种功能艺术,主要用于装饰墓室、祠堂和墓阙。画像砖在汉代广泛用于构建房屋和墓室。艺术特色画像石最早可追溯至汉武帝时期。这个时期反应生活题材的图像日益丰富,神鬼迷信和伦理道德内容也在画像石中被表现出来,但多为描绘生活场景的图像,其功能是随葬品的代替和延伸。画像砖艺术在东汉时期发生了较大改变,题材多样,画面故事情节完整。画像砖内容多为神兽、异禽、神仙羽人、宴饮乐图。画像砖风格缜密细致,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内容多为车骑、宴乐、狩猎、采桑、收获、酿酒、煮盐等各种社会生产场景。分类○1社会生活类:重在纪念死者生平,有出行、宴饮、乐舞、攻战等。○2历史故事类:重在宣扬儒家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观念。○3神鬼迷信类:重在表现祈求神明保佑、辟除不祥和死后升天的美好愿望。5.谢赫六法○1气韵生动、○2骨法用笔、○3应物象形、○4随类赋彩、○5经营位置、○6传移模写6.顾恺之p21-227.曹仲达以细劲的线条表现紧贴在身躯之衣纹,称之为“曹衣出水”是来自中亚曹国的北齐画家,他以画梵像著称,被誉为“曹家样”。8.敦煌莫高窟壁画壁画主题为宣扬慈悲佛祖救苦救难、超度众生,宣扬“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也曲折反应出了当时社会现实斗争的状况。9.隋唐人物画(阎立本吴道子张萱周昉)阎立本作品举例:《步辇图》《职贡图》《历代帝王图》张萱:盛唐仕女(充满欢乐情绪,展现出盛唐时代的精神风貌)《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周昉:晚唐仕女(惆怅、幽怨)《挥扇仕女图》《簪花仕女图》,同时,周昉又是一名宗教画家,他画的形象“衣裳劲简,彩色柔丽。菩萨端严,妙创水月之体。”,这就是为后世广为承传的“水月观音”之体,被称为“周家样”。吴道子:p3010.隋唐山水画(展子虔李思训父子)展子虔(开创了青绿山水):《游春图》以青绿勾填法描写山川、人物、尚无皴法,树木直接用粉点染,体现出朴拙而真切的描绘自然的能力,展示出山水画已经由六朝以来的萌芽状态而趋向成熟。画面取俯瞰式构图,重叠的山冈,平远的河水,确实取得了“远近山川,咫尺千里”的效果。李思训(发展了青绿山水):《江帆楼阁图》他的画风突破了单纯以线勾勒填色的画法,以富有变化的勾斫表现山石树木的结构,再以青绿重彩填染,使画面富丽堂皇。11.五代人物画(周文矩顾闳中)同为南唐宫廷画师,擅长画人物。周文矩:《重屏会棋图》《宫中图》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12.五代山水四家(荆关董巨)p35-3613.隋唐五代山水画的发展概况隋唐两代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大唐帝国的前期阶段,版图广阔,国力雄厚,经济繁荣,为文化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山水画在隋唐时期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画种,而且形成了两种不同的风格。一种是青绿山水,代表画家如展子虔,李思训、李昭道等。隋代画家展子虔的著名作品《游春图》,以青绿勾填法描写山川、人物,树木直接用粉点染,体现出朴拙而真切地描绘自然景色的能力,展示出山水画已经由六朝以来的萌芽状态而趋向于成熟。另一种是水墨山水,代表画家有王维、王墨等。盛唐期间,山水出现重大变革。王维是著名诗人,同时又是影响深远的山水画家,他提倡以诗入画,诗画一体,对山水画的变革做出了重大贡献。苏轼评价他的作品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五代十国时期的西蜀和南唐,经济繁荣,政局相对稳定,加之统治者对绘画的爱好和对画院事业的重视,使两个地区的绘画特别发达,名手辈出。五代时期山水画家深入自然,创造了真实生动的北方重峦峻岭和南方的秀丽风光。北方以荆浩、关仝为代表,南方以董源、巨然为代表,形成两种不同的风格和画派。14.徐黄异体(徐熙黄筌)黄荃:西蜀宫廷画家,所作多为宫廷中的奇禽名花。黄荃写生功底深厚,以极细的线条勾勒配合以柔丽的赋色,线色相溶,几乎不见勾勒痕迹,情态生动逼真,形式与内容达到统一。代表作品:《五伦图》《写生珍禽图》徐熙:南唐士大夫,终身不仕。他的画注意“落墨”,用笔不拘泥于精勾细描,而是信笔抒写,略加色彩。他所谓“落笔之际,未尝以赋彩晕淡细碎为功”,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唐以来细笔填色表现奇花异鸟的格式,而有所创造,被宋人称为“徐熙野逸”。代表作品:《豆花蜻蜓图》15.北宋山水画(李成范宽郭熙《林泉高致》)p41-42李成喜爱山水,其山水多是寒林平远之景,下笔有神,在宋初极有盛名。李成山水皆是山东平原的特色,其画特点是“烟云远近”和“木石瘦硬”。李成很少用大块的浓墨,可谓惜墨如金。他画山石用“卷云皴”,画松叶谓之“攒针”,画枯树精绝,多为“蟹爪”造型。他卓越的艺术成就使他成为北方山水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读碑窠石图》和《晴峦萧寺图》范宽生性宽厚、豁达大度,固有范“宽”之称。他画山水初学荆浩、关仝,受李成影响更大。代表作有:《溪山行旅图》郭熙,字淳夫,虽是李成画派,但能博采众长,对山川自然有着敏锐的感受。早年他的风格细致秀美,晚年落笔益壮,技巧熟练,构思敏捷。重视意境,无论高山峻岭,还是平原小景,取景布置都富有新意。代表作品:《早春图》、《窠石平远图》、《关山春雪图》等。郭熙的山水画主张,经其子郭思整理成《林泉高致》,全书共分水训、画意、画诀、画题、画格拾遗,画记六篇。16.南宋四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p43南宋山水画开创了刚健俊锐,水墨苍劲的新风格。南宋四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影响直至明清不衰。李唐:他的山水画严谨质朴,气象雄伟,犹存北宋风范,但造型章法以及笔墨上均明显地趋向简括,开创南宋山水画的新风。由于他的成就和影响,他实际上成了南宋画院的领袖和宗师。传世作品有:《万壑松风图》、《清溪渔隐图》等。刘松年:山水皴法明显受到李唐影响,画风严谨不拘,变雄强为典雅,在技法上变李唐的“劈斧皴”为小笔触的“刮铁皴”。兼工山水、人物、山水又兼具水墨和青绿,还精于界画。现存《四景山水图》、《罗汉图》等。马远(马一角):早年学李唐的山水画,晚年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他的山水画构图简洁大胆取舍,往往以山川之一隅作为表现的对象留出大幅面的空白以突出主景。传世作品有《踏歌图》夏圭(夏半边):师承范宽、李唐,喜用秃笔焦墨点染,富有野趣。早年专攻人物,后以山水主城。其构图习惯于把景物集中于一侧,空间旷大,意境渺远,人称“夏半边”。代表作:《溪山清远图》17.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北宋人,该画表现出对汴梁(开封)生活的赞美和怀念。18.赵孟頫与高克恭并成为“南赵北高”在艺术理论方面他把“古意”与士大夫画“不求形似”的主张结合起来,提倡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岁工无益”,为元代文人画的勃兴奠定了理论基础。19.元四家(黄公望吴镇王蒙倪瓒)p54黄公望:在元四家中年岁最长,专工山水,多表现常熟虞山,浙江富春山一带的风景。取法荆浩,董源诸家,加以融化,以水墨或浅绛设色作画,苍润浑厚,为明清文人画家所师法。在后世被誉为“元四家之冠”。传世作品:《富春山居图卷》,《九峰雪霁图》吴镇:他作画吸取董源巨然皴法,笔墨雄秀清润,表现苍茫气象,喜作渔父图。传世作品《洞庭渔隐图》,笔法苍郁,自提“只钓鲈鱼不钓名”等句,抒写其谢绝世事,寄情山水的情怀。《渔父图》笔法凝练坚实,水墨圆浑苍润。王蒙:多以纸作画,追求松石苍茫的效果。《青卞隐居图》是他水墨山水画中的杰作,远景通过紧密的皴擦表现出空间的深度。倪瓒:所画山水主要表现太湖风光,近处树木,远山伏卧,中间大片汪洋湖水,意境清幽而荒寒萧索,带有孤独寂寞的感情色彩。他作画绝
本文标题:中国艺术简史复习重点纲要(整理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711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