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中国药企的全球化之路
中国药企的全球化之路2015-05-1615:33:00来源:经济观察报(北京)导语:在国内药企中,不仅仅复星医药是这样的公司,越来越多的药企也已经在走国际化的路上,涉足国际医药市场。而就目前全球医药市场分析,或许正是中国药企国际化的好时机。在医药市场格局愈发激烈的眼下,中国药企国际化、如何国际化正在成为一个课题。或许先行者们的脚印能告诉后来者们一些蕴藏的经验和风险。“我们的研发模式在机制和体制上,在控股和VC上方方面面都不断地进行国际化。”5月15日,国药励展倾力打造的首届健康产业领袖峰会上,复星医药集团高级副总裁李东久在谈到国际化发展策略时说。如今的复星医药显然已经是一家国际化的药企。就复星医药集团高级副总裁李东久的观点来说,一家国际化的药企,研发的速度和效率意味着在行业竞争中的地位。复星的全球研发团队中,有风险投资的研发、合作团队的研发,甚至还让科学家和管理团队持股。而当一家国际化的公司深度聚焦竞争力时,或许制药已经不仅仅是制药,更是大健康的重要环节。在李东久看来,如果说在政策改革上要进行医、药分家,在企业的价值管理和价值创造上就更应该坚持医、药结合。当一个原本极具实力的企业,又在全盘的医疗、大健康市场中游刃有余时,或许未来的空间更广阔。而事实上,在国内药企中,不仅仅复星医药是这样的公司,越来越多的药企也已经在走国际化的路上,涉足国际医药市场。而就目前全球医药市场分析,或许正是中国药企国际化的好时机。复星医药的国际化模式据李东久介绍,国际化不是复星医药想做而做的,而是不得不做。因为,复星医药想成为一家在国际上优秀的公司,所以必须要走国际化。但国际化不是目的,是手段,它的核心就是如何利用全球资源为企业的快速发展增加翅膀。在企业本身的实力上,李东久称,复星医药已经在医药行业链上重要的环节战略性覆盖了,如制药、销售、医院等。放眼目整个医疗大健康市场来说,一个药企如果仅仅有制药,或许竞争力已经远远不够。因此,众多的药企将制药板块纳入到了大健康领域中。“在产业链的延伸上,现在我们已经在国内控股8家医院。同时,控股了葡萄牙最大的医药连锁。我们已经在延伸大健康产业链,在医疗领域服务里向前发展,把从零售、分销、医院,整个产业链和价值链打通。”李东久称,如果说在政策管理上要进行医、药分家的话,在产业链上,复星医药已经是医、药结合。“复星医药的发展,我们在不断探索、不断寻求快速的路径,包括国际化路径。实际上我们的发展分两轮启动,一个是内生的增长,一个是外延的扩张。”张东久介绍,内生的增长就是产品驱动力、管理各个方面。在这种情况下,和许多企业一样,复星医药增加研发投入,在企业管理,营销扩张方面提升效率。在内生式发展的同时,也在思考另一件事情,“如果仅仅内生增长,如何赶上国内的优秀企业?如何赶上国际的优秀企业?”李东久称,内生的增长如果10%的话,外延的扩张能给复星医药带来10%,那就比别人高10%,复星医药的发展模式就是内生增长加外延扩张。事实上,从从1994年成立至今,复星医药去年的销售收入已经到了120亿,净利润21亿,市值650亿,就得益于这种发展模式。这些年来,复星医药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增长了28倍,每年的复合增长率都超过30%-40%。在李东久看来,认为双轮驱动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双轮驱动的结果使大家清醒地认识到,120亿的销售收入,21亿净利润的企业,如果仅仅作为一个国内发展的企业过日子是够了,但是如果跟国际优秀的企业比起来的话,差异还太大,“不仅是数量级的差异,更重要的是核心竞争力的差异。在此我们又提出来要进行国际化,国际化是不得不做,因为你要想成为一个国际上的优秀的企业,就必须要走国际化。”李东久称。全球市场格局药企们想国际化,而不得不考虑的一个情况是全球的医药市场格局。据艾美仕大中国区管理咨询负责人张猛认为,最大的市场无非还是美国。从历史上看,美国也能占到全球一半的医药市场份额。而眼下看,由于美国全球其它地方的发展,使得医药市场份额存在有所减少的趋势,因此,美国依然是最大。“欧洲,随着近几年经济的减缓和经济危机的加深,所占到世界的医药比例会进一步缩小。”张猛分析,在2019年欧洲会占到15%左右的市场份额。在医药市场领域,有新兴市场之分,如大中华区(中国)的市场。在中国,历过去5年中,医药市场增长非常迅速,达到16%的份额。张猛预测,未来增量将会放缓。因为新进的一些政策,包括招标政策,医保控费,在这些因素背景下,中国医药市场未来的走势会趋缓,历史上第一次会降到10%以下。张猛分析,另外的二级市场,金砖四国的巴西、墨西哥等等其它国家,会为世界带来新的增量,也会不断带来新的惊喜。但是总体医药市场来说还是大的发达市场占据主导力量。“如果市场按产品进行一些消费分类的话,在仿制药领域,从过去几年的发展速度来说,整体市场增长5%,仿制药超过这个速度,仿制药的速度超过了总体的原研和品牌药的发展速度,这在全球来说也是一个趋势,我相信中国也是差不多符合这个趋势。”张猛说,或许这个增长趋势也会更快,因为全世界各个地方费用控制的增加,不断的变化会促使这一趋势。而如果再看全球,只看增量,未来5年北美依然能够贡献很多未来增长的金额。张猛言下之意,特别是未来新药的上市,美国医改进一步成功,会带动北美包括加拿大的发展。欧洲明显趋缓,主要是在经济危机之下,财政进一步紧缩,医疗负担进一步加大,导致欧洲增速的放缓,这跟他们对整体经济的观察也相符合。其实,医药市场未来的增长将更多来自于亚非拉,亚洲的增量未来跟美国保持相当的数量级,主要是中国等一些新兴国家所带动,由于目前这些国家的基础比较弱,所以给未来的发展留了很多空间。以致,张猛及医药企业人士预测,未来在所有亚非拉地区还持续保持相当的增长范围。事实上,新兴国家目前发展较弱的背景,也是放眼全球增量市场而迅猛成长的动力。“看看全球医药市场,比较一下,我们的差距还是蛮大的,强生、辉瑞、罗氏这样的公司都是千亿美元计的,相关的数据不见得是今天的市值,但是它足以说明问题,就是我们的优秀企业跟他们比差距还很大。”张东久认为,中国医药企业排名前十的企业市值现在最多的还不到1000亿人民币,拿国内药企销售收入和净利润跟他们比,不仅是货币的差异,而且还是素质的差异。如何让中国的医药企业和民族企业未来能够达到千亿美元的市值?如何在全球医药十强里面看到中国的医药企业?国际化是不得不走的路径,国际化是必须要发展的一个方向。国际化路径壮大、国际化既然是必然趋势,那么国际化的路径如何实践。实际上,在多年发展中,在复星医药、天士力、广药等等大药企的国际化路径中,主要有四种方式。一种是产品,产品注册,出口后达到欧美国家的标准,FDA、TDA等等在这些地方产品国际化,使产品符合国际化。第二是技术的国际化,第三是渠道的国际化,“我们现在渠道的国际化更重要的在中国医药企业更多的是做OEM,而不是我们有能力在国际上进行销售,我们更多的是作为OEM的贴牌国际化。”张东久称,第四个是资本的国际化,这几年中国的企业在试水、在发展,并且在突飞猛进。但是不得不说,中国医药行业里的子领域、制药的国际化速度比较慢,器械的国际化速度在加快,医药的国际化也比较慢。显然,每个路径都有它的优势和劣势。中国经验分析下来发现,如果想快速发展,得到好的回报,加快资源的整合,资本的国际化是最高的境界,并且是最快的速度。其它的国际化是必须的,也是应该的,但是时间、收益跟药企们的预期差异都比较大。“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当你们通过FDA,尤其是制剂通过FDA、TDA,你的成本和回报比,你的收益是多高,我现在不太清楚,但是我敢讲,跟你的预期肯定差异很大。”张东久认为,这样的话也就是说中国企业现在的国际化究竟如何国际化,要进行思考。事实上,产品的国际化是企业国际化的一部分,不是全部,如果一个企业仅仅做产品国际化,远远不够。因此中国医药企业国际化的路径,团队、市场、产品、技术、品牌、资本都非常重要。张东久认为,如果一个企业在产品方面实行国际化,市场方面想进入,但是在团队、品牌、资本、资源整合方面较差,那就会遇到较大问题。据了解,近些年中国的部分医药企业的研发国际化方面速度较快,已经迈出了一只脚,在国外建立研发基地的基础上,还吸引优秀科学家、科研人员在国外进行研发。一些企业在国内也跟国际企业进行合作,在研发方面,制药企业在不断探索和试水,并且加快了相关速度。本文来源:经济观察报作者:温鈊
本文标题:中国药企的全球化之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711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