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西北地区(定位:80°E-120°E;昆仑山以北-50°N)一、地理位置特征:纬度位置: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海陆位置:深处亚欧大陆内部;相对位置:位于我国的西北部二、最主要特点——干旱1、成因①深处亚欧大陆内部,受海洋影响小,水汽少②有山岭阻隔,海洋湿润水汽难以深入③多晴热天气,日照时间长,蒸发大2、表现——温带大陆性气候①特点:气温日较差大;降水少;太阳辐射强②空间差异(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由西向东逐渐减少,后又逐渐增大A.逐渐减少:降水主要受西风气流影响,西端的山口有利于西风气流深入,在山地迎风坡形成降水(地形雨),水汽含量由西向东逐渐减少;B.逐渐增加:主要受东南季风(夏季风)影响,由于海陆位置的差异(距海远近不同),来自太平洋的水汽由内陆向沿海(由东向西)逐步增加3、影响(1)水文·河流特征:①少②多为内流河(例外:额尔齐斯河,流入北冰洋)·河流的水文特征:①流量小,上游流量大于下游②以山地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汛期短(春夏季节,冰雪融化)③径流季节变化大④冬季有结冰期⑤含沙量较小(夏季大于冬季)(2)植被·特点:①分布稀疏②地带分异——温带草原、温带荒漠(3)农业Ⅰ绿洲农业(灌溉农业)·自然优势:地形平坦;夏季热量充足,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临近水源(山地降水;冰雪融水;地下水);土质疏松·限制因素降水稀少,水源缺乏;水源过渡灌溉——土壤盐碱化——》》土壤盐碱化A.成因:土地盐碱化(土地盐渍化):人类过度灌溉导致地下水上升,在强烈的光照下,上升至地表附近的地下水被大量蒸发,致使大量盐分在地表集聚B.抗盐碱措施: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改善排灌条件;提高灌溉技术(喷灌、滴灌);研制推广耐盐碱的农作物品种·分布:①塔里木盆地冲积扇附近(长绒棉)——》》山麓冲积扇A.形成原因:河流上游位于山地地形区,坡度大,流速快,河流侵蚀能力强,加之干旱地区植被破坏较严重,因而河流携有大量泥沙;河流下游位于山麓较平坦地区,河流流速减缓,流水沉积能力强,上游携带而来的泥沙在此处大量沉积,形成冲积扇B.优势: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深厚肥沃(主要的农耕区、聚落区)——》》山麓坎儿井(新疆)A.山麓地带地下水丰富,引地下潜流灌溉农田B.优势:不因炎热、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因而流量稳定,保证了自留灌溉②甘肃“绿色走廊”——主导因素:水源A.形成原因:内陆干旱地区或气候干旱,由于有祁连山的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在山麓地带形成许多绿洲,这些绿洲彼比相连,形成了绿色走廓B.开发强度超出承载能力,会出现的自然环境问题:如果农业开发超过水资源的承载力)耕(土)地得不到足够的水源灌溉(祁连山的冰雪融水非常有限),(因气候干旱)在强烈的太阳辐射、蒸发和风力作用下,将出现土地荒漠化问题(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恶化、沙尘暴加剧)。——》》西北地区瓜地铺砂砾的作用(地膜)——一般使用时间为春季A.保水(减少土壤水分蒸发)B.加大地表的昼夜温差(比热小)C.保土(减轻强风对土壤的侵蚀)③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塞上江南(引黄河水自流灌溉)Ⅱ畜牧业·分布:①新疆地区山地牧业(转场)上为夏季牧场(冬天会积雪);下为冬季牧场;山的地理位置看山底②内蒙古草原(我国最大的天然牧区)——呼伦贝尔草原(4)生态①土地盐碱化(见上)②土地荒漠化·成因:自然:气候干旱,风化及风蚀作用强烈人为:过垦、过牧、过樵(植被破坏)、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危害:气候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农田聚落被毁,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加剧等·措施:退耕还林(草),合理控制农业规模,植树种草(京包线——草方格)协调上下游的用水量,提高利用率(灌溉技术),选种耐旱作物,减少浪费三、丰富的资源(以资源开发为依托的工业)——见工业专题
本文标题:中国西北地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713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