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中央银行学复习资料整理版
中央银行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单一式中央银行:在一个国家内单独设立中央银行,由中央银行作为发行银行、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执行金融政策的银行,全权发挥作用。2、货币发行:货币发行一是指货币从银行的发行库通过商业银行的业务库流到社会;二是货币从央行的流出量大于流入量。3道义劝告:中央银行利用其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通过各种非强制性的方式,诱导或劝说金融机构顺从其政策意图调整业务决策的货币政策手段。4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是银行体系创造货币的基础,包括流通中现金和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两部分。5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买卖有价证券来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的货币政策手段。6二元式中央银行:在中央和地方设立两级中央银行机构,中央级机构是最高权力或管理机构,地方级机构也有其独立的权力。7准备金政策:中央银行通过调节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影响银行信贷和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政策手段。8、再贴现政策:中央银行通过变动再贴现率和再贴现业务其他条件来调节市场利率和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政策手段。9、窗口指导:日本银行经常采用的通过指导性计划贯彻政策意图的辅助性货币政策工具。它类同于一般所谓的“道义劝说”。10、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和信贷总量,调节利率水平和汇率水平,以期影响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从而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11、货币政策时滞:货币政策从研究、制定到实施后发挥作用所经历的全过程。二、简答题1、简述决定中央银行体质选择的主要因素(1)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与信用发达程度。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与信用发达程度高的国家,大多数趋于实行单一的中央银行体制。(2)经济运行机制。以市场经济为主的国家多实行单一型中央银行制度,以计划经济为主的国家多实行复合的中央银行制度。(3)国家体制。联邦制国家多实行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单一型集权国家多实行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2、简述货币政策的功能(1)促进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影响总供给的因素在短期内是比较稳定的,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主要通过对社会总需求的调控来完成。社会总需求的最终表现形式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购买能力,货币供应量同社会总需求发生关联,并成为决定社会总需求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利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货币供应量成为货币政策调节宏观经济的着力点。(2)确保经济的稳定。中央银行利用货币政策稳定经济,一方面要防止货币供给成为经济波动的根源,另一方面也要利用货币政策抵消其他经济因素对经济稳定的冲击。只有这样,才能为经济社会的运行提供一个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3、简述准备金制度的基本内容(1)确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适用对象——哪些金融机构受到准备金制度的约束。(2)规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即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3)规定存款准备金的构成。多数国家规定法定准备金只能是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而不包括其库存现金。(4)规定存款准备金的计提基础,即规定哪些存款应该保留法定存款准备金以及计提的基数。(5)规定存款准备金的付息标准——中央银行是否为其支付利息以及利率水平。(6)规定存款准备金持有期的考核办法。即要确定在一个考核期内,是考核全部时点,还是考核平均余额或者只考核期末余额?4、简述中央银行证券买卖特点中央银行证券买卖特点:(1)从证券买卖的目的来看,中央银行证券买卖的目的是为了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是从整个宏观经济的需要出发的,虽然客观上有盈利,但不是主观意图,而且即使有盈利,必须上交政府,不能直接支配。(2)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目的是从自身利益出发的,是为了增加其自身资产的盈利性或流动性,或者是为了分散风险。从买卖证券的种类来看,根据不同国家的规定,商业银行可以买卖的有价证券种类各不相同,但范围都较中央银行可以买卖的证券范围广的多。(3)从证券买卖的规模来看,中央银行证券买卖的规模一般要远远大于商业银行的买卖规模,这是由各自的资金实力以及证券买卖的目的决定的。(4)从占总资产的比例来看,证券买卖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业务之一,对于中央银行来讲,在发达国家是其最主要的资产业务。5、简述存款准备金的计提基础的内容有哪些存款准备金的计提基础的内容有:(1)确定存款余额的计算,有两种计算方法,一是以日平均余额为基础;二是计算月末或旬末的余额。(2)缴存存款准备金的基期计算,也是两种方法,一是当期准备金帐户制;二是前期准备金帐户制。6.简述央行的制度类型(1)复合的中央银行制。把中央银行的业务和职能与商业银行的业务和职能集于一家银行来执行。又可分为两种形式:①一体式中央银行制:集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全部业务和职能于一身;②混合式中央银行制:既设中央银行,又设专业银行,中央银行兼办一部分专业银行业务。(2)单一的中央银行制。一个国家单独设立专门的中央银行,全权发挥作用。又可分为两种形式。1.一元中央银行制:由总机构和各级分支机构组成的单一法人、高度集中的中央银行制;2.二元中央银行制:在中央和地方设立两级中央银行机构,地方级机构也有其独立的权力。(3)跨国中央银行制。与一定的货币联盟相联系,是参加货币联盟的所有国家共同的中央银行。(4)类似中央银行的机构。或者是一个通货局,不制订和执行货币政策,也不要求商业银行交存款储备金;或者是介乎通货局与中央银行之间的机构。7、简述央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基础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基础(或条件)主要有:(1)银行券发行问题。银行业竞争的激烈和跨地区商品交易的发展要求由一家实力雄厚、信誉卓著的大银行集中发行能在全国范围流通的银行券。(2)票据交换问题。银行之间债权债务关系日益复杂,结算效率降低,信用纠纷增多,要求建立一个统一的银行间票据交换和资金清算中心。(3)最后贷款人问题。银行的头寸管理越来越困难、流动性风险日益增加,客观上要求有人为发生支付困难的银行提供资金支持。(4)金融管理问题。银行业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市场关系的复杂,日益需要政府制定统一、公平的“游戏规则”,并由专门的机构监督执行。8、简述央行货币发行的原则中央银行货币发行的原则(1)垄断发行的原则;(2)有可靠信用作保证的原则;(3)具有一定的弹性原则。9、简述货币政策的主要特征(1)货币政策是一项总量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结构调整主要是由产业政策来完成的。(2)货币政策是调节社会总需求的政策。它通过调节总需求间接影响总供给,实现总供求平衡。(3)货币政策调节机制具有间接性。它主要利用经济手段而非行政手段,间接影响经济主体的利益和决策。(4)货币政策目标具有长期性。其短期操作必须服务于长期目标。三、论述题1.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机制和政策效果作用途径:①通过影响基础货币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②通过影响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来达到调控经济的目的。(2)主要优点:①利用公开市场业务可以进行货币政策的微调;②具有灵活性。中央银行可以用它进行经常的、连续的、日常的货币政策操作,迅速调转方向的操作都是完全可行的;③中央银行具有主动性。(3)局限性:①公开市场业务的开展需要有一个发达的金融市场,特别是发达的国债市场;②如果没有形成一个同政府债券市场相连的、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公开市场业务的政策效力就会受到影响。2.再贴现政策的作用机制和政策效果(1)作用的途径有三条:①它是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一个渠道;②再贴现率的变动对利率和各种资产收益率发生影响;③具有宣示作用。(2)优势在于:①有利于中央银行发挥最后贷款人作用;②可以起到一定的结构调整作用;③作用效果缓和,可以配合其他政策工具,避免引起经济的巨大波动。(3)不足:①具有顺周期特征;②主动权在商业银行,而不在中央银行;③宣示作用模糊。3.准备金制度的作用机制和政策效果(1)存款准备金制度对信贷和货币供应量的控制是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而实现的:①调整法定存款准备率会改变货币乘数,进而改变货币供应量;②改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影响到利率,从而影响支出;③具有直接的宣示效果。(2)优点:①作用速度快而有力;②作用呈中性;③特定条件下可以起到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无法替代的作用;④可以为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顺利运行创造有利条件。(3)不足之处:①作用效果过于猛烈;②易于受到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反对;③受到中央银行维持银行体系目的的制约——降低法定存款准备比率容易,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难。4.试述利率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有点和不足(1)利率指标的优点:①中央银行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观察到货币市场上的利率水平及其结构,因此,利率的可测性极好;②就可控性而言,中央银行对市场利率也有相当大的控制力;③一方面利率水平变动能够反映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另一方面,利率反过来也深刻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因此,利率的相关性也较好。(2)利率指标的不足:①难以准确地区分宏观金融政策的实际效果和偶然性的外生效果;②其决定借款主体行为的根本因素是实际资本损益,而不是名义利率变动。但是,中央银行能够观察和控制的是名义利率,而不是实际利率。(3)货币供应量指标的优点:①货币供应多少与社会经济运行关系密切;②货币供应量有明确的含义和层次划分,构成货币供应量各层次的金融变量随时可以进行测算和分析;③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标的较易操作,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各种政策工具对货币供应量进行调控。货币供应量具有一定的可控性。(4)货币供应量指标的缺陷:①货币供应量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对应关系是非线性的,其变动方向和数量关系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稳定、不一致的;②如何准确地把握货币供应结构变动对经济总量及结构的影响,是到目前为止各国中央银行所面临的最大难题;③总的说来,中央银行在短期内控制货币供应量比在长期内控制其更加困难。5.试述金融监管的国际发展趋势(1)在实施合规性监管的同时,进一步强化风险监管。(2)在不断完善对传统业务风险监管的同时,强化对创新业务风险的监管。(3)强调完善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性。(4)注重建立健全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制度与风险管理体系,积极发挥金融机构的自我约束作用。(5)强化信息披露监管,积极发挥市场约束作用。(6)遵循审慎性会计原则,实施审慎性监管。(7)实施并表监管,加强资本控制。(8)实施和强化反洗钱与防止金融犯罪的监管。(9)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日益加强。(10)强调立足国情选择不同的监管模式。6、试分析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四个)之间的关系(1)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的关系。菲利浦斯曲线的存在,说明失业率与物价变动率之间存在非此即彼的关系。(2)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从长期来看,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一致性。从短期来看,对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理论界有不同的看法。(3)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关系。由于影响国内经济因素与影响国际经济关系的因素各不相同,中央银行同时实现这两个目标较为困难。(4)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关系。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举措会对国际收支带来方向不同的双重影响;解决国际收支逆差,往往需要压缩国内总需求,减少对进口的依赖,会影响国内经济增长。(5)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的关系。根据奥肯法则,在失业率与自然失业率之差和实际国民收入与潜在国民收入之差之间存在一种负相关关系。这说明,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是正相关的。第一章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一、填空题1.如果以集中钞票发行作为衡量中央银行的标志,设立于1694年的英格兰银行是中央银行的鼻祖。2.在英格兰银行逐步成为英国唯一的货币发行机关的进程中,1844年国会通过《比尔条例》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3.“一战”后召开的布鲁塞尔会议和日内瓦会议对中央银行的扩展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4.根据1944年7月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的国际货币金融会议的决议,1945年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或“世界银行”)5.1948年12月,在合并了解放区华北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和北海银行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6.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实施。7.中央银行通过特定业务活动和法律授权的管理方式履行自己的职责,是一国或国家货币联盟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监督管理金融业和防范金融风险、规范金融秩序和维护
本文标题:中央银行学复习资料整理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738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