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习题课(精选)答案(8-9章)
习题第八章1.标准电极电位值越大,其氧化态氧化能力越强,为氧化剂。其还原态还原能力越弱,为还原剂。2.条件电极电位是在特定条件下,电对氧化态、还原态的分析浓度都为1mol/L的实际电位。3.因为条件电位考虑了离子强度和副反应等的影响,所以用条件电位代替标准电极电位处理问题时,较为符合实际情况。4.影响条件电位的因素很多,若氧化态生成沉淀,条件电位将降低;若还原态生成沉淀,条件电位将升高。5.何为条件电位?影响因素有那些?答:在特定条件下,电对的氧化型、还原型分析浓度均为1mol/L时或其比值为1的实际电位。影响条件电极电位的因素即为影响物质的活度系数和副反应系数的因素,主要体现在盐效应、酸效应、配位效应和生成沉淀四个方面。6.在下列反应中,lgK´应≥(A)反应才完全。MnO4-+5Fe2++8H+=Mn2++5Fe3++4H2OA.18B.15C.10D.57、均由对称电对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若电对的电子转移数均为1,欲使此反应的完全程度不小于99.9%,则此反应的lgK'应,而两电对的条件电位之差应不小于。8.用相关电对的电极电位可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些情况,但用它不能判断(C)。A.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B.氧化还原反应的次序C.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D.氧化还原滴定突跃的大小9.VCeCe44.1/33/,VFeFe68.0/23/,当用Ce4+标液滴定Fe2+时,化学计量点的φsp=1.06,电位突跃范围是0.86~1.26。10.在氧化还原滴定中,影响突跃范围的主要因素是两个氧化还原电对的条件电位差。11、氧化还原滴定中,常用的指示剂类型有自身指示剂、特殊指示剂和氧化还原指示剂等。12、氧化还原指示剂变色的电位范围是'Re0/dOxInIn±n059.0,选择该类指示剂的原则应该是使指示剂的_变色范围_处于滴定的_突跃范围____范围内,并尽量使指示剂的变色点与计量点一致,以减小滴定终点误差。13.碘量法误差的主要来源是碘分子的挥发性和碘离子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14.间接碘量法的滴定反应要求在(D)溶液中进行。A.弱酸性B.弱碱性C.中性或弱碱性D.中性或弱酸性15.剩余碘量法适用于测量(B)A.电极电位比II/2高的氧化性物质B.电极电位比II/2低的还原性物质C.电极电位比II/2低的氧化性物质D.电极电位比II/2高的还原性物质16、间接碘量法测定CuSO4的过程中,加入过量KI的作用是(C)A、氧化剂、配位剂和掩蔽剂B、沉淀剂、指示剂和催化剂C、还原剂、沉淀剂和配位剂D、缓冲剂、配位剂和预处理剂17.间接碘量法滴定至终点后,若放置较长时间后出现“回蓝现象”,则可能是由于(B)引起的。A.试样中杂质的干扰B.空气中O2氧化溶液中的I-C.淀粉指示剂变质D.放置时间不够,反应不完全18.在间接碘量法中,淀粉指示剂应在近终点时候加入,滴定至溶液的蓝色消失即为终点。19.在间接碘法测定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B)A.边滴定边快速摇动B.加入过量KIC.在70-80℃恒温条件下滴定D.滴定开始前加入淀粉指示剂20.在间接碘量法中,防止I–被O2氧化的方法有哪些?答:防止I–被O2氧化的方法有:①溶液酸度不宜太高。酸度越高,空气中O2氧化I-的速率越大。②I-与氧化性物质反应的时间不宜过长。③用Na2S2O3滴定I2的速度可适当快些。④Cu2+、NO2-等对空气中O2氧化I-起催化作用,应设法避免。⑤光对空气中O2氧化I-亦有催化作用,故滴定时应避免长时间光照。21、碘分子的挥发是间接碘量法误差的主要来源之一,减免的措施有对于直接碘量法,配制碘标准溶液时,应将I2溶解在KI溶液中;对于间接碘量法,应加入过量KI(一般比理论值大2~3倍)、反应需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反应容器用碘量瓶,且应在加水封口的情况下使氧化剂与I-反应等。22.配置Na2S2O3标准溶液时,错误的操作方法是(D)A.使用新煮沸放冷的蒸馏水B.置入棕色瓶中保存C.加入少量的Na2CO3D.配制后立即标定23.配制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应注意哪些事项?答:配制Na2S2O3溶液时应注意的问题:①蒸馏水中有CO2时会促使Na2S2O3分解。②空气中O2氧化S2O32-,使Na2S2O3浓度降低。③蒸馏水中嗜硫菌等微生物作用,促使Na2S2O3分解。此外,蒸馏水中若含有微量的Cu2+、Fe3+,也会促使Na2S2O3分解。24、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Na2C2O4溶液,下列说法中的(B)是错误的。A、用H2SO4调节溶液酸度B、反应应在室温下进行B、KMnO4自身可作指示剂D、Mn2+对反应有催化作用25.常用来确定KMnO4溶液准确浓度的基准物质是(C)。A.Na2CO3B.Na2B4O7·10H2OC.Na2C2O4D.K2Cr2O726.K2Cr2O7标准溶液一般采用直接法配制,而HCl标准溶液只能采用间接法配制。27.亚硝酸钠法常用的外指示剂是(C)。A.中性红B.二苯胺磺酸钠C.KI-淀粉D.酚酞第九章1、pH玻璃电极的响应机理与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C)A、氢离子进入玻璃膜的晶格缺陷而形成双电层结构B、氢离子穿透玻璃膜而形成双电层C、氢离子在玻璃膜表面进行离子交换和扩散而形成双电层结构D、钠离子在玻璃膜中移动而形成双电层结构2.一般认为pH玻璃电极膜电位产生的机理是(B)A氢离子穿过玻璃膜B氢离子的交换和扩散C电子得失D电子扩散3.pH玻璃电极的电极电位与试液pH值的关系的数学表达式为12.3032.303lgRTRTKaKpHFF玻内参比膜。4.普通pH玻璃电极适用的pH范围是(D)。A.0~14B.1~14C.0~9D.1~95、碱差也称为钠差,是指当溶液的pH9时,测得pH值低于真实值而产生的误差。6.在较强的酸性溶液中(pH1),pH的测定值大于真实值,这种现象称为酸差。7.某一试样溶液pH约为6,定位缓冲液最好应选择(C)A.酒石酸氢钾(3.56)B.邻苯二甲酸氢钾(4.00)C.混合磷酸盐(6.86)D.硼砂(9.18)8.测定溶液的pH值时,为了消除玻璃电极的不对称电位,酸度计上均有(B)A.零点调节器B.定位调节器C.温度补偿调节器D.量程选择开关9、在溶液pH测量中,不对称电位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消除其影响?答:不对称电位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制作时内、外膜受热不同,所受张力不同;使用时内、外膜的水化程度不同,以及膜外表面受到机械磨损、化学腐蚀、脱水、沾污等作用而导致内、外膜表面结构和性质不完全一致所造成。干玻璃电极的不对称电位很大,在使用前将电极敏感膜置纯水中浸泡24小时以上(复合pH玻璃电极玻璃膜浸泡在3mol/LKCl溶液中)可充分活化电极,减小并稳定不对称电位。10.溶液pH的测定常用什么方法?什么仪器?测量过程是怎样进行的?答:溶液pH的测定常用直接电位法。测定采用酸度计和pH玻璃电极。测量过程是先将复合pH玻璃电极插入与待测溶液pH值相差小于3个pH单位的标准pH缓冲溶液中,用定位旋钮调节至标准pH缓冲溶液的pH值。再将复合pH玻璃电极插入待测溶液中,酸度计直接显示出待测溶液的pH值。11、离子选择性电极一般由电极管、电极膜、内参比溶液和内参比电极四个部分所组成。12.根据IUPAC的建议,离子选择性电极分为两大类,即基本电极和敏化电极。13、根据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分类,玻璃电极属于(B)A、晶体电极B、非晶体电极C、气敏电极D、酶电极14、离子选择电极的电极选择性系数可用于(B)A、估计电极的检测限B、估计干扰离子的干扰程度C、计算电极响应斜率D、估计电极的线性响应范围15.TISAB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答:TISAB是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剂。常有三个方面的作用:第一,高浓度电解质溶液保持试液与标准溶液有相同的总离子强度;第二,缓冲剂控制溶液的pH;第三,配位剂掩蔽共存的干扰离子。16、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剂中不含有(D)A、电解质B、pH缓冲剂C、配位剂D、氧化剂17、在直接电位法中使用标准加入法定量,加入标准溶液的体积要小,浓度要高。18.非水酸碱电位滴定法最常用的电极对为(B)。A.双铂电极B.pH玻璃电极和SCEC.铂电极和SCED.锑电极和SCE19.在电位滴定二级微商法中,曲线上二级微商等于0时,对应的体积即为滴定终点。也可通过简单的计算得到滴定终点,这种计算方法称为二阶微商内插法。20.在永停滴定法中,用Ce4+滴定Fe2+,简要说明电解电流是怎样变化的。21.在永停滴定法中,用Na2S2O3滴定I2,在滴定刚开始阶段,随着滴定剂的加入,(C)A电解电流受[I-]的控制,不断增大。B没有电解电流产生。C电解电流受[I-]的控制,不断减小。D电解电流恒定不变。22、在永停滴定法中,用I2标准溶液滴定Na2S2O3试液,(A)A、滴定剂属可逆电对,被测物属不可逆电对B、滴定剂属不可逆电对,被测物属可逆电对C、滴定剂与被测物均属不可逆电对D、滴定剂与被测物均属可逆电对23.在永停滴定法中,用I2滴定Na2S2O3,滴定曲线为(A)A、B、C、D、24.比较说明电位滴定法与永停滴定法的异同点。答:电位滴定法与永停滴定法的相同之处是他们都是利用滴定过程中电化学参数的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的滴定分析法。不同之处是,电极不同,电位滴定法为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而永停滴定法为双铂指示电极;化学电池形式不同,电位滴定法为原电池,而永停滴定法为电解池;测量的物理量不同,电位滴定法为电压,而永停滴定法为电流。25.在下述情况中,何种情况对测定(或标定)结果产生负误差?(1).偏高(2).偏低(3).无影响(4).平行结果混乱A.以HCl标准溶液滴定某碱样。所用滴定管因未洗净,滴定时管内壁挂有液滴。(1)B.用于标定标准溶液浓度的基准物,在称量时吸潮了。(标定时用直接法测定。)(1)C.测定H2C2O4·2H2O的摩尔质量时,草酸失去部分结晶水。(2)D.以失去部分结晶水的硼砂为基准物,标定盐酸溶液的浓度。(2)E.用吸潮的基准Na2CO3标定盐酸溶液时(以甲基橙为指示剂)(2)F.用佛尔哈德法测定氯化物时,若未加硝基苯等阻止沉淀转化(2)G.在用EDTA法测定Al(OH)3时,在用锌标准溶液回滴过程中,锌标准溶液用量稍多(1)H.以K2Cr2O7为基准物质,用置换碘量法标定Na2S2O3溶液浓度,常以淀粉液为指示剂,其加入的适宜时间是滴定至近终点时加入,若滴定开始时加入则(1)
本文标题:习题课(精选)答案(8-9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740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