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招聘面试 >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哲学政治管理科技)常识
-1-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试题精选1、哲学是()。A.关于自然界和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D.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答案:C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答案:C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表现在()。A.哲学是世界观,具体科学是方法论B.哲学是绝对的,具体科学是相对的C.哲学揭示一般规律,具体科学揭示特殊规律D.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答案:C4、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A.一般方法B.经验材料C.理论结论D.具体方法答案:A5、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A.普遍和特殊的关系B.整体和局部的关系C.代替和被代替的关系D.有限和无限的关系答案:A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是()。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答案:D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A.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达到了顶峰B.科学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C.绝对真理的体现D.人类优秀哲学思想集大成和在更高阶段上发展的起点答案:D8、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A.主要内容B.理论基础C.核心部分D.实质和灵魂答案:B9、马克思主义哲学是()。A.劳动人民的世界观B.无产阶级的世界观C.为全社会服务的世界观D.新兴阶级的世界观答案:B10、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A.提高知识理论水平B.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C.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D.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答案:B11、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在从事地质学研究中,自觉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创立了地质力学的新理论,对我国石油地质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说明()。A.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B.哲学随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C.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D.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答案:-2-D12、哲学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在于()。A.适应时代的需要B.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C.反映劳苦大众的需要D.适应思想创新的需要答案:A13、我党一贯倡导并长期保持的优良学风是()。A.艰苦奋斗B.实事求是C.理论联系实际D.勤俭节约答案:C14、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的特点表现在()。A.实践性B.科学性C.革命性D.开放性答案:A15、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不存在()。A.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B.辩论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答案:A16、“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答案:D17、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观点的根本错误在于()。A.否认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否认了运动具有客观规律性C.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D.否认了物质是意识的根源答案:A18、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共同错误为()。A.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B.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C.仅把运动和某些具体物质形态联系起来D.把物质和运动完全割裂开来答案:D19、把感觉、经验当成第一性的观点是()观点。A.唯物主义的B.主观唯心主义的C.唯物主义经验论D.客观唯心主义的答案:B20、划分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唯一的标准是()。A.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B.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C.世界是否运动变化的问题D.是否承认世界统一的问题答案:B21、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斗争是()。A.又一个哲学的基本问题B.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表现形式C.从属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并同这种斗争交织在一起的D.高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答案:C22、“人的意志高于一切,决定一切”的观点是()。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3-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正确答案:D23、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界定的。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答案:A2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A.运动的绝对性B.存在性C.客观实在性D.实物性答案:C2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A.各种实物的总和B.物质和精神的统一C.多样性的物质统一D.主观与客体的统一答案:C26、认为正确或错误的意识都是对物质的反映是()的观点。A.诡辩论B.唯心主义C.不可知论D.唯物主义答案:D27、“静者,动之静也”的观点是()。A.否认静止的相对性B.否认运动的绝对性C.认为静止是不存在的D.认为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答案:D28、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存在性B.物质性C.意识性D.真理性答案:B29、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A.唯心主义B.二元论C.辩证唯物主义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答案:D30相对主义运动观认为()。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B.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C.运动的形式是多样D.只存在绝对运动而无静止答案:D31、“司马光破缸”的故事是说司马光小时侯看到一小孩掉进水缸后,他没有按常规让人脱离水,而是打破水缸,尽快让水脱离人。这一故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想问题、办事情要学会抓主要矛盾B.外因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C.只要打破常规,有创新精神,就能成功地改造世界D.做任何事情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答案:D32、党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主和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的哲学依据是()辩证关系的原理。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C.同一性和斗争性D.内因和外因答案:D33、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民经济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据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的结构调整,提高国产资产的整体质量。这一论断突出体现了()。A.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原因的道理B.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与质变相统一的观点C.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D.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答案:D34、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观点D.不可知论答案:C35、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是由教师的水平、学校的设施、学生的主观努力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造成的,从因果关系来看,这是()。A.异因同果B.同因异果C.多因一果D.一因多果答案:C36、“苍蝇不叮没缝的蛋”这一说法直接表达的哲学思想是()。A.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C.事物的运动是外力推动的结果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答案:A37、“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逐渐扩展,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这体现-4-了()。A.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原理B.质变形式非爆发式的原理C.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的原理D.质、量、度三者关系的原理答案:A38、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的是()。A.时间、空间可以离开物质自己运动B.时间、空间不随物质运动的速度而变化C.时间、空间是主观精神的表现形式D.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答案:D39、“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体现的哲理是()。A.要重视外因的作用B.要重视内因的作用C.要重视主观和客观的统一D.要重视外因通过内因作用答案:C40、公孙龙的“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的关系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答案:A41、“一个地区的发展会产生全国效益”强调的是()。A.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B.整体和部分有严格的界限C.整体的性能状态与及变化会影响部分D.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答案:D4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A.是否整体地看问题B.是否承认事物在运动C.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D.是否承认事物的质变答案:C43、事物发展的源泉在于()。A.人的主观能动性B.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C.事物的内部矛盾D.外力的推动答案:C44、唯物辩证法否定的“扬弃”是指()。A.全盘抛弃B.绝对否认C.全盘肯定D.既克服又保留,既批判又继承答案:D45、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是()。A.保守和进步关系B.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C.主要与次要的关系D.对立统一的关系答案:D46、量变和质变的辩证转化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A.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B.前进性和重复性的统一C.连续性和阶段性(飞跃性)的统一D.直线性和循环性的统一答案:C47、否定方面是指()。A.保持事物自己存在的方面B.促使事物走向死亡的方面C.事物内部好的方面D.事物内部坏的方面答案:B48、实际工作中的“一刀切”的错误是由于忽视了事物的()。A.矛盾的普遍性B.矛盾的特殊性C.矛盾的同一性D.矛盾的斗争性答案:D49、联系是指一切现象、事物()。A.都有共同点B.都没有确定的界限C.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D.都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答案:D50、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A.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系统规律D.否定之否定规律答案:B51、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原因和结果的关系问题上,结果是指()。A.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B.先于某种现象的现象C.被一定现象所引起的现象D.后于某种现象的现象答案:C-5-52、事物的质是指()。A.构成事物内在要素的总和B.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C.一事物区别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D.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和速度等规定性答案:C53、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A.辩证统一的关系B.因果关系C.内因和外因的关系D.等同关系答案:A54、否定之否定规律侧重于揭示()。A.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C.事物发展的状态D.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答案:D5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B.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D.对立统一的观点答案:A56、“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这是()。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答案:C政治常识1.关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受到严重挫折B.标志着雅尔塔体系的解体C.俄罗斯不再是世界政治舞台中重要的一极D.对世界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答案C2.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要把()。A.实行真正的不结盟放在首位B.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C.对国际问题采取客观公正的态度放在首位D.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放在首位答案B3.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A.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B.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C.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D.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答案A4.实现“一国两制”的前提和核心是()。A.港、澳、台享有高度自治权B.港、澳、台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C.中国坚持社会主义D.国家的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答案D5.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于()。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坚持改革开放D.坚持执政为民答案D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A.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6-C.具有公有性质的经济D.逐步向公有制过渡的经济答案B7.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十六大提出的一个战略举措是()。A.兴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高潮B.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采集者退散C.兴起学习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新高潮D
本文标题: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哲学政治管理科技)常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750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