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二十五味珍珠丸针对脑水肿的实验
脑血栓与二十五味珍珠丸脑血栓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血液中的脂质等物质附着在血管壁,使血管内腔逐渐狭窄,一旦脑血管斑块增多,血管狭窄,血流缓慢,加上血液粘稠度的增加,即血管病变和血液病变同时作用,导致脑血流阻断而发生缺血、坏死和软化,就形成了脑血栓。脑血栓是多发生在55-65岁的中老年人身上,男性多于女性。多在安静状态下发病。初期可有肢体麻木、无力、头晕、头痛等表现,2—3日内可出现半侧肢体失灵、失语、意识障碍、昏迷等情况,严重者造成死亡。二十五味珍珠丸系藏药经典成方,具有活血化淤、舒经活络、通窍醒脑、开启关节等功能,适用于白脉病、中风、半身不遂、癫痫、口眼歪斜、昏迷不醒、神志紊乱、谵语发狂等症的治疗。为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基础,笔者采用脑缺血大鼠模型研究了二十五味珍珠丸对脑缺血所致脑水肿的影响。实验材料试药二十五味珍珠丸(西藏金珠雅砻藏药有限公司,批号Z54020108);尼莫地平(西安博爱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批号:20030612);甲酰胺(北京化工厂,批号:980811)。动物Wistar大鼠,♂♀均有,体重220g—280g,合格证号:医动字14—006号,由兰州医学院实验动物室提供。仪器VIS一7220型分光光度仪(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厂);BS一110型电子天平(北京塞多利斯有限公司)。方法与结果-对大鼠脑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取大鼠60只,♂♀各半,按体重和性别均衡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模型组、阳性药尼莫地平组和二十五味珍珠丸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尼莫地平组灌胃给以尼莫地平0.059/kg,二十五味珍珠丸高、中、低3个剂量组分别灌胃二十五味珍珠丸0.92、0.46、0.239/k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以等容量蒸馏水(各组根据成人日用量按体重剂量换算系数折算大鼠给药剂量)。各组给药均1次/d,连续给药3d。末次给药后30min,各组大鼠用乙醚麻醉后,颈部手术分离两侧颈总动脉,假手术组于股静脉注射5%伊文氏蓝0.1ml/kg,不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其余各组则在结扎颈总动脉前5min由尾静脉注射5%伊文氏蓝0.1ml/kg。结扎后45min,将大鼠断头处死,开颅取脑,用生理盐水冲洗,滤纸吸干,称重,将脑组织浸泡于脑重量5倍体积(g/m1)的甲酰胺中,在45℃培养箱中温育72h,取上清液于分光光度计在波长620nm波长处测光密度(OD)值。记录各组结果以互±S表示,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各组OD值测定结果详见表1。各组大鼠脑毛细血管通透性测定结果(x±s)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VS.modelgroup:*P0.05,**P0.01由表1可知,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OD值显著升高,表明大鼠经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后,可能由于脑缺血后血流量减少,脑组织COz积聚,导致大鼠脑毛细血管通透性明显增加。尼莫地平组、二十五味珍珠丸3个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OD值明显降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别剂量(g/kg)OD值假手术组-0.021±0.006**模型组-0.045±0.008尼莫地平组0.0050.030±0.012**珍珠丸高剂量组0.920.033±0.010*珍珠丸中剂量组0.460.035±0.010*珍珠丸低剂量组0.230.037±0.007*对模型大鼠脑含水量和脑指数的影响取大鼠60只,♂♀各半,分组和给药方法同“2.1”项。末次给药后30min,各组大鼠用乙醚麻醉后,颈部手术分离两侧颈总动脉,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后45min,各组大鼠断头处死,开颅取脑,生理盐水冲洗,滤纸吸干,将左右脑组织切开,分别称重,再将脑组织置于烘箱中,于11012烘至恒重后称重,计算脑指数和含水量。记录各组结果以x±S表示,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各组大鼠脑指数及含水量测定结果详见表2。各组大鼠脑指数和脑含水量测定结果(x±s)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vsmodelgroup:*P0.05,**P0.01由表2可知,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脑指数和脑含水量显著升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尼莫地平组、二十五味珍珠丸3个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脑指数和脑含水量明显降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别剂量(g/kg)脑指数(%)脑含水量(%)假手术组-0.667±0.040**77.70±1.28**模型组-0.823±0.09782.32±2.27尼莫地平组0.0050.691±0.099**78.86±2.28**珍珠丸高剂量组0.920.711±0.089*79.03±2.19*珍珠丸中剂量组0.460.716±0.103*79.13±2.14*珍珠丸低剂量组0.230.729±0.099*79.45±2.22*二十五味珍珠丸可减轻脑水肿脑水肿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基本病理变化之一,可导致脑容积变大、颅内压升高。在脑缺血的早期首先出现脑细胞内水肿,继以血脑屏障破坏引起脑细胞外水肿。大鼠颈总动脉结扎后可造成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继而可导致脑水肿和血脑屏障损害。脑水肿时脑组织含水量必然增加,故脑含水量的测定至今仍是反映脑水肿的重要指标。尾静脉注射伊文氏蓝后其能与血浆中自蛋白完全结合,在血脑屏障遭到破坏时,伊文氏蓝则可进入脑组织,脑组织经甲酰胺浸泡后,通过比色法检测脑组织浸出液中伊文氏蓝含量的高低可反映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的程度。观察药物对缺血后大鼠脑组织毛细血管通透性、脑含水量和脑指数等指标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药物对脑缺血导致脑水肿的影响。本文采用实验性脑缺血大鼠模型研究了二十五味珍珠丸对脑缺血所致脑水肿的影响,结果显示,二十五味珍珠丸可明显降低缺血性大鼠脑毛细血管通透性、脑指数和脑含水量,减轻脑缺血所致脑水肿。二十五味珍珠丸对脑水肿有预防作用藏医理论认为,现代医学中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在内外综合因素影响下“隆”的功能失常,引起的脑供血异常性疾病,在藏医理论中归于“白脉病”(藏医学所称的“白脉病”包括很多现代医学的脑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以理气活血通络为原则。二十五味珍珠丸藏语称“母地尼安”,是在著名藏医药著作《四部医典》收载的“二十五味山珍”的基础上,经历代藏医学家长期I临床实践、总结和完善,逐渐演变发展而成的藏医经典名方。该药主要由珍珠、藏红花、牛黄、麝香、沉香、木香、檀香、短穗兔耳草等25种动、植物药组成,在临床用于治疗脑梗死等取得了较好疗效,近年来受到广泛的重视,但鲜见有关该药实验研究的报道。本文通过动物实验从影响脑缺血所致脑水肿的角度对二十五味珍珠丸的药理作用进行了一定的探讨,结果提示,该药对脑缺血所致脑水肿有明显的预防作用,认为这可能是二十五味珍珠丸用于脑缺血性疾病临床疗效的作用基础之一。近年来,藏医藏药由于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对一些疾病的显著疗效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但有关藏药的研究报道仍较少见。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二十五味珍珠丸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探明其作用机制,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本文标题:二十五味珍珠丸针对脑水肿的实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758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