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本本科科毕毕业业论论文文工工作作记记录录题目直接序列扩频系统仿真分析成绩(百分制)83.8(五级计分制)良好学院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通信工程年级2011级9班学生姓名安南学号2011201886指导教师罗青龙2015年5月教务处编2填表须知1.请在封面成绩上加盖学院公章。2.表格中打印内容请用宋体5号字填写,1.5倍行间距。3.选择性项目请在选项前的□内划“√”。4.指导教师、评阅人、答辩小组分别参照“评分内容、要求及标准”,按百分制给出“评定成绩”(请逐项给出得分)。5.毕业论文(设计)百分制总成绩=指导教师评定成绩×(30%)+评阅人评定成绩×(30%)+答辩委员会评定成绩×(40%)。6.毕业论文(设计)五级计分制成绩分为: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7.表格填写完毕,沿左侧装订。3聊城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2015届本本科科毕毕业业论论文文开开题题报报告告书书((学学生生用用表表))学生姓名安南专业通信工程班级11级9班学号2011201886题目直接序列扩频系统仿真分析指导教师罗青龙职称讲师学位硕士题目来源□√指导教师推荐□自选□其它题目类别□√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其它【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及可行性分析】选题意义:人类社会进入到了信息社会,通信现代化是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怎样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保证通信有效地、准确地、迅速地进行,是当今通信工作者所面临的一大课题。扩展频谱通信是现代通信系统中的一种新兴的通信方式,其较强的抗干扰、抗衰落和抗多径性能以及频谱利用率高、多址通信等诸多优点越来越多的为人们所认识,并被广泛的应用于军事通信和民用通信的各个领域,从而推动了通信事业的迅速发展。直接序列扩频系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扩频通信系统。当前各个国家都在大力发展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就采用了扩频通信方式,而直接序列扩频通信是目前使用最典型的扩频工作方式。直接序列扩频系统最突出的优点是当扩频增益足够大时,系统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直接序列扩频是高安全性高抗扰性的一种无线序列型号传输方式。英文全称DirectSequenceSpreadSpectrum,简称直扩方式(DS方式)。通过利用高速率的扩频序列在发射端扩展信号的频谱,而在接收端用相同的扩频码序列进行解扩,把展开的扩频信号还原成原来的信号。研究现状:1967年H.Urokowitz提出了能量检测法,错误的认为只要选择合适的门限就能解决信号的检测问题。然而背景噪声过大时这一门限是非常难选择的。1979年R.A.Dillard等人提出了将雷达中的脉冲检测和二元滑窗技术与能量检测算法相结合。1989年S.Davidovici等人提出了使用干扰消除的辐射计来检测直扩信号。但这些都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能量检测算法中的基本矛盾。1986年C.A.French、W.A.Gardner提出了直扩信号时域相关的盲检测法,利用直扩信号的延时自相关,要求知道伪码周期和码片宽度。1990年J.F.Kuehls等人提出了时域延时相关的方法来检测直扩信号的伪码速率,并提出了若干PFDM检测结构。1992年C.M.Spooner、W.A.Gardner提出了采用高阶频谱环累积量分析方法来对直扩信号进行检测并估计信号的时延,做出了可行性研究。2001年G.Burel等利用直扩信号的自相关函数不同,采用分段迭加的策略估计接收信号自相关函数的平方来检测信号与估计扩频码周期。2005年沈振惠等利用高阶统计量抑制高斯噪声的较强能力,提出了四阶累积量2-D切片法,有效降低了高阶累积量4的计算复杂程度,能够实现载频和扩频码周期的估计。可行性分析:扩频通信技术由于采用了伪随机编码作为扩频调制的基本信号,使它具有很多独特的优点用于通信中,抗干扰能力强,发射功率谱密度低,具有低截获率,不易被发现,对其他通信影响小,能实现码分多址功能和任意选址功能。由于这些优点,从50年代中期到现在的多年时间里,扩频技术迅速发展,并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通信、数据传输、信息保密、定位、测距和多址技术等方面显出它极强的生命力。近年来扩频通信技术的理论和实践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民用通信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现在已经普及到一些民用的高端产品如信号基站、无线电视、蜂窝手机、无线婴儿监视器等。如今的第三代、第四代移动通信都要使用以扩频通信技术为基础的技术,它是一种可靠安全的工业应用方案。【论文的结构内容】(写至三级标题)1.直接序列扩频系统1.1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介绍与工作原理1.1.1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概念与发展1.1.2扩频系统简介1.1.3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基本原理1.2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分析1.2.1直扩通信的处理增益和抗干扰容限1.2.2直扩系统的抗干扰性1.3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特点2.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仿真2.1MATLAB简介2.2直接扩频MATLAB仿真组成框图2.3m序列发生器2.4模块源代码及调试过程2.4.1直扩系统的调制模块2.4.2加噪模块2.4.3直扩系统的解调模块3.结论5【主要参考文献】[1]朱近康.扩展频谱通信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3.[2]王秉钧,居谧,孙学军,沈保锁.扩频通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3.[3]赵新,直序扩频技术[M].陕西: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出版社.986[4]邬国扬.CDMA数字蜂窝网[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5]R.c.狄克逊,王守仁等译,扩展频谱系统[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2:67-78[6]樊昌信,通信原理[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7]陈怀森等主编,MATLAB及在电子信息课程中的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8]黄华生,蒋泽.TD—SCDMA系统中联合检测的原理和实现[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l[9]李建新,刘乃安,刘继平.现代通信系统分析与仿真一MAT_LAB通信工具箱[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10]李颖,朱伯立,张威.SIMULINK动态系统建模与仿真基础[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11]曾兴雯,刘乃安,孙献璞.扩展频谱通信及其多址技术[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12]仇佩亮,陈惠芳,谢磊.数字通信基础.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13]沈连丰,叶芝慧.信息论与编码.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4]陈显治.现代通信技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15](美)彼得森,沈丽丽.扩频通信导论.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写作进度安排】2014年12月20日-2015年3月15日选题、调研、收集资料2015年3月16日-2015年3月20日论证、开题2015年3月21日-2015年5月11日写作初稿2015年5月11日-2015年5月15日修改、定稿、打印【指导教师意见】(对文献综述的评语,以及对选题意义、研究深度、广度、工作量的意见)该同学通过查阅和阅读文献,了解通信系统和直序列扩频技术各自的特点,对于直序列扩频系统有了深入认识,具备了开展课题的基本知识,同时对论文下一步所要进行的工作有清醒的认识。通过该论文的开展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当前无线通信领域前沿技术,仿真的直接结果可以加深对具体技术的认知学习。本论文的课题选择有一定的深度、广度,工作量适中,也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建议该同学在前期开题的基础上,继续加深对直序列扩频系统的全面认识,对于其中的关键技术可以基于具体的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分析。按时按量完成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签章:罗青龙2015年3月16日6【学院意见】经审查,符合开题要求,同意开题。主管院长签章:孙长勇2015年3月21日7聊城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2015届本本科科毕毕业业论论文文指指导导教教师师检检查查及及指指导导记记录录表表学生姓名安南专业通信工程班级2011级9班学号2011201886题目直接序列扩频系统仿真分析指导教师姓名罗青龙职称讲师学位硕士【记录内容】(写作进展、资料搜集和利用情况,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工作建议等。须注明指导时间)该同学针对论文内容查阅了一定数量的文献,结合所做课题方向对文献进行了分析、理解。在此基础之上给出了解决直序列扩频仿真问题的具体实现思路,对于具体实现方法有待进一步细化。指出该课题涉及的知识,指导学生如何借助工具书和网络查找相关内容。探讨了可能遇到的主要问题,指出研究方向及实施手段。指导学生制订论文写作计划,定出进度表。给予该生相关的资料和仿真系统的说明分析,便于日后仿真分析和研究。指导教师签章:罗青龙2015年3月20日该同学在前期查阅参考文献的基础之上,积极开展了直序列扩频系统的仿真工作,搭建了系统的结构框图,利用仿真软件实现了部分系统功能。建议下一步继续完成全部系统的仿真工作,并在此基础之上开展仿真分析,着手论文的撰写。指导教师签章:罗青龙2015年4月20日该同学在前期系统仿真的基础之上,对仿真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进一步熟悉了MATLAB软件的使用和直序列扩频系统的构建。同时论文撰写过半,符合最初进度要求。建议在下面的论文撰写中严格按照学校格式要求认真完成论文撰写。同时深化仿真分析,修改相应的参数设置得出不同结果,横向进行分析,充实论文内容,完善系统功能。指导教师签章:罗青龙2015年5月15日8
本文标题:中期表格例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760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