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东莞中学对课外体育活动试行俱乐部模式的可行性研究
东莞市2007年中小学体育卫生论文征集1东莞中学对课外体育活动试行俱乐部模式的可行性研究东莞中学朱浩林摘要:随着21世纪的到来,新课程改革在普通高中带来很大的冲击,尝试以俱乐部的模式开展体育教学,是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手段。俱乐部模式就是根据学校育人为目标,结合学生的需求,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使学生掌握一两项长期从事体育锻炼的技能和方法为目标,发挥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与爱好,以俱乐部模式组织教学和开展课外活动,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的一种教育模式。关键词:课外活动俱乐部模式可行性有效性1.前言为全面贯彻“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思想,推动学校体育改革上一个台阶,在普通高中课外活动中尝试实施学校体育俱乐部制模式,旨在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地区高中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2.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东莞中学高一、二学生:共536人;2.2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查阅各种相关资料,为课题提供背景依据和资料。2.2.2问卷调查法:对东莞中学高一、二级学生发放问卷536份,回收率100%。2.2.3个别访问法:对部分学生,教师进行了访谈,并对结果进行了归纳、分析。2.2.4观察法:结合俱乐部学生的表现和观察并进行交谈。3.结合调查意问卷进行分析3.1实施学校体育俱乐部的可行性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具有多面性,既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也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威胁,“健康第一”的思想已被越来越多人们所接受。在课外活动中尝试实施学校体育俱乐部制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锻炼身体的主动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选择感兴趣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在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普通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发育的中期或晚期,身体的发育水平虽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同时,高中阶段仍然是一个塑造强健身体的重要时期,所以,在这个重要阶段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终身锻炼身体的意识和能力是非常重要。(表1)随机访问的学生、教师对实施俱乐部的支持百分比学生教师访问人数支持人数支持百分比访问人数支持人数支持百分比53644382.60%333090.90%从(表1)可以得出,随机访问的学生、教师对实施俱乐部的支持百分比分别为82.60%、90.90%,由此可见,赞成实施学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在学生中占的人数比例较大,说明开展俱乐部是符合学生对课外活动的需求;同时,也得到教师的普遍支持。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最后阶段,学生已具备独立的生活能力、扎实的体育基础和东莞市2007年中小学体育卫生论文征集2较好组织纪律性,学生身体机能也处在最佳时期;另一方面学校对学生管理有一套完整的管理措施,这就为俱乐部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表2)随机访问的学生、体育教师对现行学校的体育资源满意度统计内容学生(536人)体育教师(14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体育器材配备32.552.814.726.255.718.1运动场地设施36.244.219.629.248.322.5运动场地使用率29.645.325.133.246.320.5体育师资配备49.841.68.653.242.54.3(1)体育场地及器材资源制约俱乐部发展:从(表2)中数据对比可以得出学生对学校体育场馆场地设施及体育器材使用状况满意度29.6%、基本满意度45.3%、不满意25.1%;这是什么原因呢?据本人对学生进行个别访问总结得知:由于学校场地所限,在课外活动中,往往集中同一个时间很多人参加活动,如篮球场只能十多个同学在半个球场里进行比赛,排球场也存在这样的情况,所以体育场地设施是影响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体育器材配备满意度为32.5%,基本满意度为52.8%,体育器材配备的较为充足也缓解了场地不足所带来的影响。(2)体育师资配备是关键:学校自2007年1月开展羽毛球俱乐部以来,深受学生欢迎,结合举办阶段的比赛,同学们在技战术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首先,学校对体育教育资源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坚持不懈地抓师资队伍的建设,促进教师的不断学习更新教学水平;从(表2)中看出学生对体育教师满意度为49.8%、基本满意度为41.6%;体育教师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都有显著的提高,这就为体育俱乐部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综上所述,尽管当前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从整体方面来说,说明我校在普通高中实施学校体育俱乐部是可行的,俱乐部的发展前景是乐观的。3.2实施学校体育俱乐部方法的可操作性我校在实施学校体育俱乐部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体现在如下方面:3.2.1以先进教育思想为指导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的好习惯。概括为一句话,就是以“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终身体育”理论为依据。3.2.2科学的管理体系(1)管理体系机构:学校体育俱乐部由学校主管副校长、教导处、总务处和学生会共同负责,组成俱乐部领导核心,下分设若干专项俱乐部。体育俱乐部中所有职位全部由学生骨干担任,通过学生选举产生。课外主要由教导处、总务处、专项体育教师负责管理协调,安排教师、教学时间、教学场地、协调学生选择各单项俱乐部等,由体育教师指导学生组织各单项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让学生自主完成,形成科学的管理体系。(2)灵活操作、科学选项:俱乐部在开学前,向学生及学生家长公布俱乐部的项目设置、教师授课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身的条件,自由选东莞市2007年中小学体育卫生论文征集3择和确定参加俱乐部活动的项目,真正做到科学选项、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考虑体育课程的特殊性,紧密联系本校实际开展活动。(3)学生俱乐部经费的主要来源:①学生俱乐部活动经费主要由通过社会赞助经费,并通过学校批准。②学生俱乐部活动部分经费由学校财政支出。3.2.3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在教学组织形式上,要求打破传统教学组织形式,以专项俱乐部的组织形式开展课外体育活动,而且,同一专项俱乐部要按学生性别、年龄、身体条件、运动技能水平,分初级、中级、高级3个层次,采用分层教学法,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参加,每个层次的教学,在区别对待的原则基础上,由教师分开进行教学并指导,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实现学生“一帮一”对口指导、相互学习,转变学习方式。3.2.4新型的师生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组织者,教师是指导者。3.3实施学校体育俱乐部的有效性3.3.1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表3)结合课外篮球体育俱乐部的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时的心理感受调查统计表题目学生(115人)同意不同意参加选项课外体育活动时感到心情愉快、轻松96.83.2参加选项课外体育活动有利于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82.617.4参加选项课外体育活动有利于团队精神的培养86.213.8参加选项课外体育活动有利于与同学相处得更好78.421.6参加选项课外体育活动能提高学习的效率80.119.9从表3中可以看出,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心理感受非常良好,由于俱乐部式教学模式采用多类型、多层次的组织形式,确定多层次、多维度的体育教学目标,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体育教学的单调、乏味的形式,能使学生充分实现自己的价值,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更好地得到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体育需要,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更加自觉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最大化地提高了学习的效果。3.3.2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的发展(表4)上体育课的态度与参加课外(篮球为例)体育俱乐部的态度进行对比统计表题目学生(115人)自觉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喜欢一般不喜欢每天隔天有时从不去对上体育课的态度29.645.325.133.235.825.45.6对参加课外篮球体育俱乐部的态度63.436.6076.218.35.50调查结果表明,(表4)参加课外篮球体育俱乐部的态度优于上体育课的态度,在培养“终身体育”的目标上,有着重要意义;主要原因有两方面:(1)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主动练习,教学单元以学生现有水平为出发点,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自主学习,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更灵活的选择,可以使学生个体在“独立或自主”行为中展示出来,这种模式更能体现创造性、选择性相结合,从客观上为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条件。东莞市2007年中小学体育卫生论文征集4(2)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生长发育,体质的增强,基本活动技能的掌握,与学生日常身体锻炼习惯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而学生身体锻炼习惯的养成,很大程度上在于学生对体育活动价值充分认识。俱乐部教学计划的安排,结合学生参与下制定,教学的透明度增强,学生可根据计划的安排,有目的、有步骤进行活动,在身体活动实践过程中,对锻炼的价值、体育的内涵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积极锻炼的动机,养成锻炼的习惯。3.3.3推进俱乐部升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1)多类型、创新的良性比赛竞争机制:首先,俱乐部的发展方面要非常明确,这些目标的实现主要来源于比赛,在比赛中检验教学训练的效果,因此,我校在开展羽毛球俱乐部前期,把更多的比赛融入训练当中,让学生体现比赛带来的快乐,而且可以在比赛中巩固技能。(2)以总目标引领俱乐部持续升级发展:学校俱乐部始终以创建“广东省传统体育项目学校”为总目标,丰富师生课余生活、陶冶情操、增强体质,并且能在俱乐部会员中逐步培养一批拥有较高水平的业余羽毛球队员,为了配合东莞市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满足广大羽毛球爱好者娱乐和健身的需求。4.实施学校体育俱乐部的价值性建立中学课外体育活动俱乐部将对学生进行各种体育技能的训练,同时还有利培养“一技之长”。在班、年级和学校各个层次上都有条件普遍建立各自的运动代表队,推动学校各种运动竞赛的广泛开展,促进学校体育整体协调发展,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5.结论与建议5.1学校体育俱乐部是符合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受到学生和社会的支持,在普通高中实施学校体育俱乐部是可行的。5.2体育俱乐部已成为高校体育的一大阵营,相信在中学课外体育活动俱乐部也将有广阔的前景,应大力推广,在广泛开展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完善。5.3学校体育基础设施、体育师资队伍的素质是制约学校体育俱乐部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有计划、不断地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5.4要始终以创建“广东省传统体育项目学校”为总目标,以总目标引领俱乐部持续升级发展。主要参考文献:1、《体育俱乐部在中学体育活动课中的应用研究》上海体育科研2003年2、耿培新等.体育教师怎样尽快适应新课标,中国学校体育2003年第6期3、陈小蓉.体育教学俱乐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01(2):64—66.4、郑志豪.体育教师如何走进新课标,体育教师网2003.2.285、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本文标题:东莞中学对课外体育活动试行俱乐部模式的可行性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816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