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东辽一高选修4热化学学案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课时1:焓变、反应热【目标导学】:知识点: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认识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而且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的,能量的多少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3、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重点: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2、△H的“+”与“-”。难点:△H的“+”“-”【课前预习】1、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常伴有,在一般化学反应里,常表现为。从能量角度将化学反应分为和2、常见的放热反应有:常见的吸热反应有:3、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1)从微观:物质结构角度分析(即化学键角度)(2)从宏观:(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遵循能量守恒)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时为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时为吸热反应4、画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自我测评】:1、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C6H12O6(葡萄糖aq)+6O26CO2+6H2OB、CH3COOH+KOH=CH3COOK+H2OC、A+B=C+D;△H0D、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能量小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能量2、由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C和B+C→A两个反应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不等B、A→B+C△H0C、A具有的焓高于B和C具有的焓总和D、A→B+C△H0,则B+C→A△H03、已知某反应的焓变小于零,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B、该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该反应需要加热才能发生4、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铝片和稀盐酸反应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C.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5、当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时,△H0,为反应当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时,△H0,为反应;当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时,△H0,为反应当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时,△H0,为反应【课堂练习】1、已知:①1molH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436kJ的能量②①1molCl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243kJ的能量③由H原子和Cl原子形成1molHCl分子时释放431kJ的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是H2(g)+Cl(g)=2HCl(g)B、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2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183kJ/molC、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2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183kJ/molD、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1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183kJ/mol2、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①Sn(s、白)+2HCl(aq)=SnCl2(aq)+H2(g)△H②Sn(s、灰)+2HCl(aq)=SnCl2(aq)+H2(g)△H2③Sn(s、灰)Sn(s、白)△H3=+2.1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1>△H2B、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C、灰锡转化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D、锡制器皿长期处于低于13.2℃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3、已知氯气、溴蒸气分别跟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Q1、Q2均为正值):H2(g)+Cl2(g)=2HCl(g)+Q1H2(g)+Br2(g)=2HBr(g)+Q2有关上述反应的叙述正确的()A、Q1>Q2B、生成物总能量均高于反应物总能量C、生成1molHCl气体时放出Q1热量D、1molHBr(g)具有的能量小于1molHBr(1)具有的能量【课后作业】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易发生C、反应是放热的还是吸热的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D、吸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发生2、白磷与氧可发生如下反应:P4+5O2=P4O10。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P—PakJ·mol—1、P—ObkJ·mol—1、P=OckJ·mol—1、O=OdkJ·mol—1。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H,其中正确的是()A、(6a+5d-4c-12b)kJ·mol—1B、(4c+12b-6a-5d)kJ·mol—1C、(4c+12b-4a-5d)kJ·mol—1D、(4a+5d-4c-12b)kJ·mol—13、已知:H2(g)+F2(g)2HF(g)+270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L的氢气和1L的氟气吸收270kJ热量B、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C、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4、已知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KJ,且氧气中1mol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KJ,水蒸气中1mol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KJ,则氢气中1molH-H键断时吸收热量为()A、920kJB、557kJC、436kJD、188KJ5、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一定发生变化的是()A.颜色B、状态C、化学键D、原子核【高考链接】1、(09年上海理综·10)右图是一个一次性加热杯的示意图。当水袋破裂时,水与固体碎块混和,杯内食物温度逐渐上升。制造此加热杯可选用的固体碎块是()A、硝酸B、生石灰C、氯化镁D、食盐2、已知:CH3CH2CH2CH3(g)+6.5O2(g)→4CO2(g)+5H2O(l)+2878kJ(CH3)2CHCH3(g)+6.5O2(g)→4CO2(g)+5H2O(l)+2869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丁烷分子储存的能量大于异丁烷分子B、正丁烷的稳定性大于异丁烷C、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D、异丁烷分子中的碳氢键比正丁烷的多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课时1:焓变、反应热答案【课前预习】1、能量变化,热量,放热吸热2、中和反应所有的燃烧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大多数的化合反应。C+CO2的反应C+H2O的反应氯化铵晶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大多数的分解反应。3、大于小于【自我测评】1.D2、D3、A4、B5.吸热;放热放热;吸热【课堂练习】1.C2.D3.A【课后作业】1.C2.A3.C4.C5.C【高考链接】1.B2.A课时2: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及中和热的测定【目标导学】学习目标:知识点:1.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2.中和热概念及中和热的测定重点: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难点:中和热的测定【课前预习】一、热化学方程式1、概念:2、书写要点:3、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二、中和热1、概念:2、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1)、实验仪器:(2)、实验药品:(3)、实验步骤:(4)、实验的关键(5)、实验原理:Q=cmΔt【c水=4.18J/(g·℃)】Q:反应放出的热量m:反应混合液的总质量c:溶液的比热容Δt:反应前后温度差(6)、数据处理:3、中和热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自我测评】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O2=CO2放热393.5KJB、C(s)+O2(g)=CO2(g)△H=+393.5KJC、2Na+Cl2(g)=2NaCl(s)△H=-822KJD、Na(s)+1/2Cl2(g)=NaCl(s)△H=-411KJ/mol2、下列各项与反应热大小无关..的是()A.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B.反应物量的多少C.反应物的性质D.反应热的单位3、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Q2Q1的是()A.H2(g)+Cl2(g)=2HCl(g)△H=-Q11/2H2(g)+1/2Cl2(g)=HCl(g)△H=-Q2B.C(s)+1/2O2(g)=CO(g)△H=-Q1C(s)+O2(g)=CO2(g)△H=-Q2C.2H2(g)+O2(g)=2H2O(l)△H=-Q12H2(g)+O2(g)=2H2O(g)△H=-Q2D.S(g)+O2(g)=SO2(g)△H=-Q1S(s)+O2(g)=SO2(g)△H=-Q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可以表示分子的个数B.热化学方程式中只需标明生成物的状态C.反应热指的是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D.伴随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5、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来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4)实验中改用60mL0.50mol/L盐酸跟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所测中和热(填“相等”或“不相等”),简述理由。(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6)实验时所用盐酸及NaOH溶液的体积均为50mL,各溶液的密度均约为1g/cm3,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实验起始平均温度为T1℃,终止平均温度为T2℃。试推断中和热的计算式:△H(7)(填“能”或“不能”)用Ba(OH)2和硫酸代替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理由是【课堂练习】1、已知中和热的数值是57.3kJ·mol-1。下列物质反应时,产生57.3kJ热量的是()A、稀HCl和稀NaOHB、1.0mol·L-1HCl和1.0mol·L-1NaOHC、500mL2.0mol·L-1HCl和500mL2.0mol·L-1NaOHD、500mL2.0mol·L-1H2SO4和500mL2.0mol·L-1Ba(OH)22、已知强酸与强碱在稀溶液里反应的中和热可表示为:H+(aq)+OH—(aq)==H2O(l)△H=-57.3KJ/mol,有以下三个反应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l)△H=-Q1KJ/mol1/2H2SO4(浓)+NaOH(aq)==1/2Na2SO4(aq)+H2O(l)△H=-Q2KJ/molHNO3(aq)+NaOH(aq)==NaNO3(aq)+H2O(l)△H=-Q3KJ/mol上述反应均系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Q1、Q2、Q3的关系正确的是:()A、Q1=Q2=Q3B、Q2>Q1>Q3C、Q2>Q3>Q1D、Q2=Q3>Q13、(06年南京一模)下列化学反应ΔH的数值(放热)最大的是()A、NaOH(aq)+HCl(aq)=NaCl(aq)+H2O(l)△H1B、NaOH(aq)+21H2SO4(aq)=21Na2SO4(aq)+H2O(l)△H2C、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l)△H3D、NaOH(aq)+21H2SO4(浓)=21Na2SO4(aq)+H2O(l)△H4【课后练习】1、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A、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B、会产生新的物质C、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D、必然伴随能量的变化2、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A、2H2(g)+O2(g)=2H2O(l)△H=-142.9KJ/molB、2H2(g)+O2(g)=2H2O(l)△H=-571.6KJ/molC、2H2+O2=2H2O△H=-571.6KJ/molD、2H2(g)+O2(g)=2H2O(l)△H=+571.6KJ/mol3、热化学方程式:S(g)+O2(g)=SO2(g)ΔH=-297.3kJ/mol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S(g)+O2(g)=SO2(l)ΔH-297.3KJ/molB、S(g)+O2(g)=SO2(l)ΔH-297.3KJ/molC、1molSO
本文标题:东辽一高选修4热化学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822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