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上海市浦东新区区2015年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5年浦东新区三模卷1浦东新区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质量测试卷(5月)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一、选择题(共75分)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迈向永生的必经过程。……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保存肉身完整,因为肉身的毁坏代表永远不能复生。”历史上,该种观念曾一度盛行于A.尼罗河流域B.阿拉伯半岛C.印度河流域D.巴勒斯坦地区2.中国上古史留下了很多“治水”的神话传说和文献,这主要是因为治水A.给文人骚客以很多的想象力B.与传统的农业生产密切相关C.治水可以展示“王”的作用D.迎合中国传统“龙”的崇拜3.有人把文明的演进,分为部落(聚落)、部落联盟和国家三个阶段。下列属于部落(聚落)时期的考古遗址是A.黄帝陵B.姜寨遗址C.殷墟遗址D.二里头遗址4.使商王对政治、宗教等问题拥有充分解释权,进而获得最高统治权力的是A.文字的使用B.青铜器的制造C.占卜的掌控D.礼乐制度的确立5.“诸侯王或欲推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条上,朕且临定其名号”。这一决策应定于A.内朝B.外朝C.政事堂D.枢密院6.梁朝名将陈庆之曾说:“长江以北,尽是夷狄。”当时统治“夷狄”的民族是A.匈奴B.鲜卑C.吐蕃D.女真7.浦东严桥早在唐代已经成陆。可以佐证此观点的是,在该地区曾发现唐代A.陶罐B.开元通宝C.独木舟D.村落遗迹8.右表是小王以主题整理的历史专题,表中的“?”应是A.御史大夫B.参知政事C.行中书省D.军机处9.“中国与辽虽为兄弟之邦,然百余年间,彼之扰我者多矣。今辽已衰弱而不取燕、云,女真即强,中原故地将不复为我所有。”此言发表于A.澶渊之盟后B.宋夏和议后C.靖康之变前D.绍兴和议前10.下图是12世纪宫廷画家刘松年的《皇宋中兴四将图》,该画的创作背景是内朝中书省内阁?2015年浦东新区三模卷2A.陈桥兵变B.丝路复兴C.两宋易代D.王安石变法11.他们只是皇帝的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他们是A.秦朝丞相B.汉朝刺史C.唐朝六部尚书D.明朝内阁学士12.下列历史事件由社会底层民众推动而出现的是A.十二铜表法的制定B.基督教的兴起C.查理·马特采邑改革D.马丁·路德改革13.观察右侧世界地图,有此空间观念并愿按图旅行的是A.13世纪的意大利传教士B.16世纪的西班牙航海家C.17世纪的印第安土著人D.18世纪的中国士大夫们14.“我们的政治体制最完美,政府由国王、贵族、平民三者组成,互相制衡,法律保障人人平等,以确保社会秩序,人民享有自由。”文中所说的“政治体制”出现在A.前3世纪的罗马B.8世纪的法兰克C.17世纪的法国D.18世纪的英国15.英国驻华公使文翰于1853年4月抵达“天京”,与东王杨秀清互通书信;江苏巡抚得讯后也特别行文照会英、美两国领事。以下是当时三方往来的书信,与其对应的人物是①希念两国通商和好已久,今商民被扰,贸易不通,希速发火轮来江剿击。②尔远人愿为藩属,天下欢乐。既忠心归顺,是以降旨尔头人及众兄弟,可随意来天京。③来书言语无状不能理会,中国既准吾通商,则无论何人,有损我商务,我国惟以兵戈从事。A.巡抚-公使-东王B.公使-东王-巡抚C.东王-巡抚-公使D.巡抚-东王-公使16.康有为曾上书光绪皇帝言“西服未文,然衣制严肃,领袖洁白,衣长后衽,乃孔子三统之一”。对此解读恰当的是,康有为2015年浦东新区三模卷3塞尔维亚奥斯曼帝国A.认可西服的款式与源流B.认为西服符合中学传统C.阐述中学较西学有优势D.附会古制减少改革阻力17.“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制造业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在1800年以前,欧洲肯定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据此推测,作者认为1800前世界贸易中心有可能是A.长安B.广州C.上海D.北京18.“自添设五口以来……迄今未廿年,又欲添设海口,甚至有长江口岸之请。是其贪得无厌,竟无止足之时矣。”该折奏于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观察右图,它所反映的形势是A.一战前B.一战后C.二战前D.二战后20.某官员在呈文中写道:“领判权一经撤废,租界之收回即不成问题,其余不平等各点自更迎刃而解矣。”该文最可能是呈给A.晚清政府B.南京临时政府C.北洋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21.1916年,留辫学者辜鸿铭在袁世凯举丧期间,却在家里大开堂会庆祝。这表明辜鸿铭A.同情革命B.忠于满清C.赞成共和D.反对帝制22.“若尽废古书,行用土语为文字,则都下引车卖浆之徒所操之语,按之皆有文法……据此则凡京津之稗贩,均可用为教授矣。”对此感到忧虑的是A.胡适B.陈独秀C.鲁迅D.梁漱溟23.从世界视角看,有人把20世纪某段几乎连续的30年战乱与动荡,称作“大灾难时期”。这三十年应是A.1900-1930B.1914-1945C.1919-1949D.1929-195924.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逢10纪念,也是历史传统。今年,不在此列的是A.甲午战争结束B.新文化运动兴起C.北伐战争开始D.抗日战争胜利25.某国曾因社会发展不均,爆发革命,推翻既有政府;新政府为巩固政权,开创出一条与众不同的现代化道路,实行计划经济,受经济危机影响相对较小。该国是A.法国B.日本C.俄国D.英国2015年浦东新区三模卷4年中華民國26.观察右图,孙文聘任外国友人鲍罗廷的主要目的是A.策划二次革命B.筹谋护国运动C.应对巴黎和会D.推动国共合作27.有学者认为在德国崛起之后,美国工业称雄之前,清王朝曾有短暂的转型机遇。这段时间大体是指A.马戛尔尼来华至鸦片战争前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至甲午战争前C.甲午战争后至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前D.辛丑条约签订后至辛亥革命爆发前28.右图美国军报《星条旗报》刊登了美英苏三巨头聚首留念的照片。该报道纪念的是A.联合国成立B.欧洲恢复和平C.世界大战结束D.雅尔塔体制确立29.二战后,首次由亚非国家自发举行的国际会议是A.万隆会议B.京都会议C.第26届联合国大会D.亚太合作组织会议30.近来希腊政府为摆脱“欧债危机”,可寄望援助的国际组织不包括A.北约B.欧洲央行C.欧盟D.世界银行以下每小题3分,共15分。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31.《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内侍)或告丞相,丞相后损(减少)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自是后莫知行之所在。”这则材料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A.秦皇多疑暴虐B.丞相统驭百官C.秦时崇尚简朴D.皇权至高无上32.据史载:明太祖时期有17个国家遣使135次前来中国;明成祖时期共有60个国家遣使245次来中国。对此现象解释较为正确的是,诸国A.被迫来朝,效忠大明B.朝拜天子,讨得赏赐C.依附天朝,获得政治庇护D.仰慕中华,获取更多利益33.观察右侧漫画,它所揭示的主题是A.美国人非常关注黑奴问题B.黑人奴隶制将使美国分裂C.美国南北社会发展差异较大D.北美人民团结抗击英殖民者34.在1450年之后的300年间,西方文明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欧洲社会内部的变革是在诸多内2015年浦东新区三模卷5在冲突中展开的。在这些冲突中,居于深层地位的因素是A.商品货币关系发展B.资产阶级力量壮大C.君主权力的扩大D.工业革命的兴起35.晚清学者辜鸿铭说:“自严复译出《天演论》,国人只知物竞天择,而不知有公理,于是兵连祸结。自从林纾译出《茶花女遗事》,莘莘学子就只知男欢女悦,而不知有礼义,于是人欲横流。以学说败坏天下的不是严、林又是谁?”由此看出,言者A.反对洋务运动举措B.质疑西学东渐影响C.否定变法维新思想D.批评西方文明成果二、非选择题(75分)36.自负的文明中国民族的同一性不但远超过其他许多国家——94%的人口为汉族——并且作为一个单一的政治实体(虽然其间或分裂中断),至少可能已有两千年历史之久。在绝大多数关心天下事的中国人心目中,中国是世界文明的中心与典范。……中国的古典文明、艺术和文字,以及社会价值系统,是其他国家公认的精神鼓舞及模仿对象。……于是中国人的优越感,更获得进一步的肯定,这种心态使得它在面对西方帝国的扩张时,一时措手不及。——摘自[英]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1999年问题:(1)依据材料,概括铸就“中国民族同一性”的主要因素(4分)。(2)从历史看,文中“其他国家”主要指哪些国家?从哪些方面“模仿”中国?(6分)(3)作者是怎样看待中国传统文明的?说明理由。(4分)37.西方文化的变迁自希腊以至二十世纪,西方的文化曾过了三个大变迁。最初之时,为希腊及罗马的文化时代,其中希腊文化的精神,为和谐与审美的态度。罗马文化的精神,则是侧重在实行方面的秩序和组织。这两派的文化虽不同,但他们的以入世眼光来观察及处置人生,却是一样的。——引自陈衡哲《西洋史》问题:(1)为什么说“希腊的文化精神”是“和谐与审美的”?(4分)(2)“罗马文化的精神”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3)“希腊罗马文化的时代”是怎样结束的?(2分)38.家族的变迁老罗伯特·皮尔(1750—1830年)原本是一个自耕农,业余从事家庭手工织布。他发明白布印染工序后放弃农业,举家迁往他处专门从事印染业。在几个儿子的协助下,皮尔生意兴隆,1801年被加封为从男爵,跻身英国上流社会。小罗伯特·皮尔(1788-1850年)是2015年浦东新区三模卷6老罗伯特·皮尔长子,1809年,其父为他买下了爱尔兰蒂珀雷里郡一座城市里的议员席位,21岁成为英国下院议员。1832年,小罗伯特·皮尔创立保守党,并成为保守党领袖,在1834年和1841年两度出任英国首相。——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工业文明的兴起》问题:(1)从材料看,罗伯特·皮尔家族在百年间发生了怎样变化?(4分)(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概述皮尔家族发家的背景与条件。(8分)39.战争与国际地位一百多年来中日间战争共有三次,不仅影响了两国现代化的进程,而且还深刻地改变了中日两国的国际地位。问题:(1)一百多年来中日间爆发了哪三次战争?(3分)(2)这三次战争是如何改变中日两国国际地位的?(12分)40.中国史上的天下观材料一:像今天我们常说的“国家”“社会”等等,原非传统观念中所有,而是海通以后新输入的观念。旧用“国家”两字,并不代表今天这涵义,大致是指朝廷或皇室而说。自从感受国际侵略,又得新观念之输入,中国人颇觉悟国民与国家之关系及其责任。——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材料二:梁漱溟提到“国家”、“社会”是中国原来没有的观念。这一回忆颇能说明清季的实况。就以“国家”的观念来说,近代学者曾引述了一个故事说的是1839年鸦片战争爆发之前,一位满清官僚和一位英国贸易代表在广东的对话。当英国贸易代表提到中国是一个“国家”时,满清官员显然不知所云。即使在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以后,清廷的一些官僚依然不相信西方国家的数目可能超过二三个。到了1872年,里雅各在《左传》英译本的前言中仍然提到,中国人不能明白他们只是世界上许多国家中的一个。一直到陈独秀幼年时他仍然不能清楚意识到中国只是世界上许许多多国家中的一个。——王汎森《引论:晚清的政治概念与“新史学”》问题:(1)梁漱溟所言的今天之“国家”“社会”基本内涵是什么?(4分)(2)依据材料,请概述晚清国人的“国家”与“世界”观念。(6分)(3)基于以上材料,你怎样看待晚清时期的“国家观念”?(15分)2015年浦东新区三模卷7浦东新区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质量测试高三历史参考答案(2015.5月)一、选择题(共75分)1-10ABBCABDDCC11-20DBADDDBBAD21-30BDBCCDBCAA31-35D(AB)D(BC)B(AC)A(BC)B(CD)二、非选择题(75分)36.自负的文明(1)中国的汉族构成民族主体;历史悠久,延绵不断;长期实行君主专制的中
本文标题:上海市浦东新区区2015年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834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