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上课用2015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自然灾害与防治.
二轮复习自然灾害与防治之——地质灾害授课人:江伟锋考点统计1考纲展示2备考策略3考点整合4考点演练5考题强化6考点统计考点分布时间地质灾害2014年新课标Ⅰ(43)新课标Ⅱ(43)2013年山东文综(33)浙江自选模块(12)2012年福建文综(40B)考纲展示(1)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分布;(2)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3)地质灾害的危害和防治措施;地质灾害发生时应对灾害方法或应急措施。备考策略从考查内容上,主要涉及地质灾害的分布、成因、危害、预防措施的考查;从形式上,以某重大自然灾害为载体,以图文资料方式呈现信息,让学生结合基本知识作答,多以近年发生的自然灾害的地理事实为背景材料,考查相关内容,具有明显的生活化、时代性特征,题目多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一般不大,但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都紧扣课程标准。因此复习时必须对每一种地质灾害从分布特点、产生机制、造成灾害、防治措施等几方面去掌握。一、主要地质灾害1、地震(1)地震带的分布及形成原因考点整合1考点演练1近年来,大地震频繁发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然而,目前地震预防与预报仍是世界难题。1、(2011上海地理)下列我国省区中,属于地震重点预防区的是()A、湖南、内蒙古B、内蒙古、云南C、台湾、云南D、台湾、湖南考点演练12、(2011上海地理)地震多发生在板块的消亡边界。在下列板块中,与相邻板块形成消亡边界最多的是A、南极洲板块B、美洲板块C、非洲板块D、亚欧板块(2)衡量地震发生时地面受到影响和破坏程度的指标——烈度,其大小受以下因素影响:考点整合2考点演练21、(2011上海综合)地震造成的破坏程度用地震烈度表示。如果只考虑震级大小、震源深浅和震中距远近对地震烈度的影响,下面3幅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地震烈度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乙甲丙丁B、丁乙丙甲C、丁丙甲乙D、乙甲丁丙(3)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原因:①震级大,破坏性大;②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③浅源地震;④地面建筑的抗震能力差;⑤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⑥震区交通不便;⑦诱发其他次生灾害等。(4)减轻灾害的措施:①宣传: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②预警:建立灾害监测和预报体系;③管理: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④工程: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考点整合3考点演练3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2013江苏)芦山地震与2008年汶川8.0级地震震中同处龙门山断裂带,但芦山地震造成的损失较小,主要原因有①震级较低②提前预报③防震意识强④救援及时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考点演练32、(2012年课标文综)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判读甲自然灾害的种类并说明判读的依据?(4分)(2)说明为防范上述自然灾害应采取的措施(4分)考点演练3(2014·南昌模拟)2012年9月7日云南(昭通)贵州(毕节)交界地区发生5.7和5.6级地震,经调查,此次滇黔交界地震造成云南省彝良县人员伤亡较多,经济损失较严重。读图完成下题。(1)指出两次地震发生地所属的地形区和所属世界的地震带名称(2)分析这两次地震震级不高,但造成的灾情较严重的原因解析第(1)题,结合图中云南、贵州等图示信息判断两次地震所属地形区及其所属地震带。第(2)题,从灾害强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防抗灾能力方面进行说明。答案(1)云贵高原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2)一震级较大,破坏性较大;二是震源较浅;三是灾区(云南昭通)人口密度较高;四是灾区(云南昭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防抗灾能力低;五是灾区(云南昭通)多为山区地形,山高坡陡,容易引发次生地质灾害;六是两次强震叠加,危害程度大。2、滑坡和泥石流灾害(1)滑坡的形成原理考点整合4考点演练4(2014重庆文综)右下图示意三峡库区滑坡频率(月滑坡次数占全年滑坡次数的百分比)与月平均降水量的关系。读下图,完成下列2题。1、上图表明该区滑坡多发的诱因是A、年降水量少B、夏季降水多C、冬季降水少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考点演练42、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岸滑坡几率增大,主要是因为水库水体的A、流速减小B、流速加快C、水位涨落D、水位稳定考点演练43、(2011课标文综)长江下游某城市边缘分布着丘陵,丘陵的基岩上游黄土覆盖(如下图所示)。近年来,由于区域的扩展,大量开挖山坡,该地在夏季暴雨后曾发生多起黄土崩塌、滑坡灾害。阅读图文材料,简要分析该地黄土崩塌、滑坡多发的原因?(8分)答案:1、暴雨诱发黄土崩塌2、地势起伏较大,坡度陡3、黄土垂直接节理发育,孔隙度大4、人工开挖边坡,破坏坡面稳定性5、雨水下渗,基岩与黄土之间形成滑动面,造成黄土滑坡2、滑坡和泥石流灾害(2)泥石流形成原理泥石流的形成有三个条件:②大量松散的堆积物③充足的水源①陡峭的沟谷考点整合5下图是“世界泥石流多发地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1)从地形、降雨条件分析泥石流多发区的自然特征?(4分)(2)图中A地山脉分布并不广泛,为什么是泥石流多发地?(4分)(3)图中B地并不是多暴雨地区,却是泥石流多发地,其原因是什么?(4分)考点演练5解析泥石流的形成有三个条件:①陡峭的沟谷;②大量松散的堆积物;③充足的水源。在山区、高原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因风化作用,地表多碎屑物质,如果植被覆盖较差,水土保持能力弱,一旦遇有暴雨或大量冰雪融水,就易形成泥石流。答案(1)泥石流多发区,地势起伏大,坡度陡,且多碎屑物质;泥石流多发生在降雨变率大(多暴雨)的地区。(2)①A地气候干旱,风化作用强,地表植被缺乏,地表多碎屑物质;②气候特征大陆性强,降水变率大。(3)①B地冻融风化作用强,易产生松散物质;②B地夏季冰雪融化易产生较大水流考点演练5(2013·山东卷)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1)对比甲、乙两地,指出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较大的地点,并说明理由。(6分)答案(1)甲地。地形坡度较大;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考点演练5考点整合6(4)滑坡、泥石流治理措施掩埋农田村镇;摧毁桥梁道路;阻塞河道;造成人员伤亡(3)滑坡、泥石流的危害工程性措施:建设岩土体改造工程、疏排水工程,加固、稳定变形土体;建设护坡工程;修建梯田;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非工程性措施: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加强监测和预防;禁止乱砍乱伐;退耕还林;[方法技巧]分析某地地质灾害多发的方法最常发生的地质灾害有地震、滑坡和泥石流,而这些灾害的发生与地质构造、地形、气候和人类活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具体如下所示:考点整合6考点演练61、(2011山东文综)在下图所示的山区自然灾害链中,①②③④依次是:A、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B、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C、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D、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考题强化1、(2014课标Ⅱ)福建低山丘陵区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下图示意该区域1990—2006年地质灾害个月多年平均发生的次数。(1)概括该区域地质灾害月际分布特点?(4分)(2)说明6、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自然原因?(4分)(2014·新课标Ⅰ)下图所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2013年4月20日,这里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2013年4月21日夜至24日,震区出现多次降雨。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发生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考题强化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解析】本题考查地质灾害的成因以及获取、应用地理信息能力。【答案】图示区域(地处断裂带)岩石破碎,山高、坡陡、谷深,强烈地震造成震区岩体松动、破裂,形成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降雨导致滑坡、崩塌加剧,产生大量碎屑物,引发泥石流。
本文标题:上课用2015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自然灾害与防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845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