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期末考试大纲(20042005学年)
1《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期末考试大纲(2004—2005学年)本复习大纲适用于本学期的期末考试,所列题目为期末试卷试题的出题范围。本次期末考试题型分为三种:判断;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以下是大家在备考时需要特别注意的知识点,但请大家在复习时不能只关注这些知识点,应该尽可能理解教材所涉及的全部内容,否则做题时会感到模棱两可,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同时,这些知识点可能无法直接从课件中找到答案和全部解释,需要大家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总结和概括。涉及题目本身的具体问题,请通过答疑信箱向本课答疑教师提出。第一章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对外贸易一、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特点二、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1、对外贸易在社会再生产中所处的客观地位。2、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辅助地位的原因。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三、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第二章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主要理论依据一、国际分工理论1、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原因。2、简要分析国际分工、国际贸易与社会生产力发展之间的关系,我国利用国际分工发展对外贸易应坚持的原则。3、用马克思主义国际分工理论论证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客观必然性和必要性二、国际价值理论1、国际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2、简要分析在怎样的条件下国际贸易双方才能实现互利。3、用马克思主义国际价值理论论证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必要性。三、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从实物形态上论证我国发展对外经贸的必要性1、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基本含义。2、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论证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必要性。第三章实行对外开放与发展开放型经济一、对外开放的内涵1、对外开放政策的含义。2、对外开放政策的主要内容。二、对外开放的格局1、1992年以前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22、1992年以后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三、对外开放战略的主要内容第四章出口贸易一、中国发展出口贸易的战略意义二、中国出口贸易发展概况1、改革开放后出口贸易增长速度。2、中国出口贸易在世界出口贸易中占的比重及位次。3、外贸依存度的含义。三、中国出口商品战略1、出口商品战略的含义。2、中国“六五”计划时期、“七五”计划时期、“八五”计划、“九五”计划时期出口商品战略的主要内容。四、中国科技兴贸战略1、科技兴贸战略的含义。2、中国贯彻科技兴贸战略的主要措施。五、中国出口市场战略1、出口市场战略方针。2、简要分析中国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必要性。3、中国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具体措施。第五章进口贸易一、中国进口商品战略1、进口商品战略概念。2、分析并说明现阶段中国进口商品战略的主要内容。二、中国引进技术1、技术的含义、引进技术的含义、引进技术的内容和方式。2、分析并阐明中国引进技术的意义和作用。3、中国引进技术的战略和基本方针三、中国利用外资1、中国利用外资的方式。2、简要说明中国各阶段利用外资的特点。3、分析利用外资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4、中国利用外资的总方针。5、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措施。第六章对外贸易价格一、进出口商品的国内外市场价格1、对外贸易价格的概念。2、国内外市场价格的区别。二、中国进出口商品对外作价原则1、国际市场价格的含义。2、为什么要按国际市场价格水平作价。3.中国出口商品对外作价原则。34、中国进口商品对外作价原则。(一)影响对外贸易价格的因素简要分析影响对外贸易价格的主要因素。第七章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一、外贸经济效益的概念1、外贸经济效益的概念。2、外贸宏观经济效益的概念。3、外贸微观经济效益的概念。二、影响外贸经济效益的因素1、影响外贸宏观经济效益的因素。2、影响外贸微观经济效益的因素。三、提高外贸经济效益的途径1、提高外贸宏观经济效益的途径。2、提高外贸微观经济效益的途径。第八章对外贸易宏观管理一、中国实行对外贸易管理的必要性二、中国对外贸易管理的法制手段1、外贸法制手段的概念。2、中国对外贸易立法体系。3、《对外贸易法》通过和实施的时间。4、《对外贸易法》的立法宗旨。5、《对外贸易法》的主要内容。三、中国对外贸易管理的经济调节手段1、外贸经济调节手段的概念和特点。2、中国现行汇率制度的主要特点。3、中国关税税种、征税标准、税率、税则。4、中国实行进口征税的目的、原则、税种和税率。5、出口退税的概念、中国实行出口退税制度的目的、原则、退税税种。6、中国进出口信贷政策和进出口信贷机构。四、中国对外贸易管理的行政手段1、各种外贸行政管理手段的概念。2、中国运用行政手段管理对外贸易的必要性。3、各种外贸行政管理手段的概念、具体措施和实施要求。第九章对外贸易体制改革一、对外贸易体制的概念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对外贸易体制1、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外贸易体制的基本特征。2、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外贸易体制的评价。三、对外贸易体制的初步改革措施四、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41、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的主要内容。2、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的评价。五、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外贸体制改革1、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方向。2、深化外贸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3、深化外贸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4、建立外贸协调服务机制的措施。第十章中国对外贸易国别(地区)关系一、中国对外贸易国别、地区关系的基本政策和原则1、中国对外贸易国别、地区关系基本政策的内容。2、全方位协调发展的国别地区政策的具体含义。3、独立自主,平等互利,互惠、对等原则的含义。二、中国与主要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关系1、中日贸易关系四原则,中美贸易关系的基本原则。2、中日贸易发展的基本特点,中美贸易发展基本特点,中欧贸易发展基本特点。3、中美贸易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和纠纷。4、欧盟一体化进程对中欧贸易的影响。三、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关系指导原则四、中国与独联体国家贸易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问题五、中国与香港、澳门地区、台湾省的贸易关系1、香港回归后内地与香港地区贸易的性质及原则,内地与台湾省贸易的性质和方式,内地与台湾省贸易的总方针和原则。2、内地与香港贸易发展特点,内地与澳门贸易发展特点,内地与台湾省贸易发展特点。3、内地与香港发展贸易关系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期末复习思考题(请和本学期公布的大纲核对,答案供参考)答案来自2007.12.15答疑系统(一)判断√1、我国的对外贸易性质是社会主义的。×2、对外开放的最根本内容是引进外资。×3、旧中国对外贸易长期出超和等价交换。√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对外贸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处于调剂余缺的辅助地位。×5、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前提×6、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从价值形态上论证我国发展经贸事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7、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中的“绝对差异”是指两个国家,两种商品的5国际贸易模型中,两国中有一国两种商品的国内价值均绝对低于国际价值。×8、无论是存在绝对优势还是比较优势,都必须同时进行进出口双向循环一国才可以在国际贸易中获益。√9、根据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发展对外贸易可以实现对外事物形态的转换,满足扩大再生产的要素比例要求,实现高水平的国民经济综合平衡。×10、按照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如果一国参与国际贸易,则必是因为其在某种商品生产上具有绝对高于其他任何国家的劳动生产率。√11、我国对外开放首先开放的领域是经济√12、对外开放的最根本内容是发展出口贸易。×13、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仅仅是沿海地区的任务,而不是一项全国性的战略决策。×14、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个层次是沿海开放城市。×15、1987年底中央制定的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要求全国经济发展以沿海地区为中心,内地的原料、市场要充分共沿海地区调拨使用。√16、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海南。√17、外贸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指主要依靠提高质量、效益和优化商品结构,实现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18、为了适应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我国于1987年开始开展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战略要点即:吸引外商投资;大力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19、出口贸易是我国外汇收入的最重要来源。×20、“八五”计划时期我国制定了“以质取胜”战略。×21、到“九五”期末,我国已经实现了由主要出口初级产品向主要出口制成品的历史性转变。√22、创汇农产品与传统农产品出口的不同之处在于实行“以产定销”。√23、发展创汇农产品最积极的意义在于有助于促进我国农业的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24、实行市场多元化战略目的是减少于发达国家的经济联系。×25、我国出口创汇的最大类出口商品是纺织品。√26、出口贸易是我国引进技术和利用外资的物质基础,制约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规模和进程。×27、由于纺织品频频遭遇反倾销,因此我国已不再支持纺织品出口。×28、当前国际反倾销、反补贴频繁出现,可以看出产品价格是当前国际竞争的焦点,产品质量不需要太重视。√29、90年代我国利用外资的重点放在东部沿海地区√30、“十五”期间我国利用外资的重点领域由加工工业向服务领域推进。×31、引进技术一定要保证是国际先进水平技术。×32、目前我国引进技术的重点是重要原材料。×33、进口是手段,出口才是目的。√34、后发优势是指后进国家通过引进发达国家的成熟的先进技术,可以迅速提高本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实现劳动生产率水平的大幅提高,缩短与先进国家的差距。×35、引进先进技术是对外贸易政策的最根本内容×36、影响一国投资环境最重要的是自然资源条件。6×37、我国借用的国外资金主要用于中小型企业的扩建和改造。×38、地理位置的远近直接关系到运费和保险费的大小,与商品的价格无关。×39、参考价格就是由买方向卖方作出的要约价格。√40、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也可以表述为通过对外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所节约的社会劳动。×41、国际市场价格是由各国国内市场价格加成而来,因此与各国国内价格关系相同,联系紧密程度相同。×42、参考价格是一种实际成交价格。×43、对外贸易价格即国际市场价格×44、根据国际市场价格水平作价是我国进出口商品作价的首要原则,因此不能因为贸易对象国不同而改变商品价格。×45、企业流动资产与速动资产是同一概念×46、出口每美元成本,反映企业出口商品每一美元所获得的收入。×47、一国可以通过进口劣势产品,出口优势产品获得国际价值增值。√48、对外贸易企业经济效益直接形成于国内外市场价格差。√49、我国对进口商品实行于国内产品同等征税原则。×50、我国管理对外贸易就是对外贸易的领导权、经营权、所有权归国家所有。×51、行政命令管理对外贸易,立竿见影,容易控制因此,我们应该坚持用行政命令对对外贸易进行宏观管理。×52、出口退税是指将出口货物在国内生产与流通中所缴纳的增值税和营业税退还给出口企业,以增强出口竞争力。×53、我国出口产品的应退税中为增值税和营业税×54、《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的宗旨是保证货物与技术自由进出口。×55、《对外贸易法》的首要原则是货物与技术自由进出口原则。×56、为合理的控制外债规模,我国还本付息额一般不超过当年出口收汇的10%。×57、我国的关税计征标准主要采取从量征税。×58、配额管理是我国对外贸易行政管理最主要的手段×59、除少数原材料和重要物资外,我国对大多数商品都征出口税。×60、1994年出台的《反倾销法》是我国对外贸易的根本大法,它标志着我国外贸的发展进入法制轨道。√61、我国对出口商品实行“征多少,退多少”、“未征不退”和“彻底退税”的原则。√62、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银行是我国提供进出口信贷的主渠道。√63、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对部分出口商品实行配额管理。×64、保税货物是指经海关批准不许缴纳关税就可以出口的货物。×65、我国加入WTO后,已实现了资本项目下的人民币可兑换。√66、自1985年起经贸部不再编制下达外贸收购计划和调拨计划。缩小指令性计划范围,扩大指导性计划范围,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67、高度集中的对外贸易经营管理体制只会妨碍对外贸易健康发展,没有任何可取之处,因此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放弃这种管理模式。×68、我国直至1992年十四大召开后,才打破了原来以
本文标题: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期末考试大纲(20042005学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873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