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中国文学(4)离线作业答案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中国文学(4)》课程作业答案第1-2讲1949-1978年间文学的社会文化背景一、填空题1、1949;2、郭沫若;3、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4、武训传;5、社会主义现实主义;6、红楼梦研究、胡风;7、胡适;8、百花齐放,百家争鸣;9、论人情、论“文学是人学”;10、干预生活;11、新民歌;12、红旗歌谣;13、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14、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15、文艺黑线专政论;16、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17、革命样板戏;18、三突出;19、“伤痕文学”、班主任。二、名词解释1、第一次文代会1949年7月2日到19日,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后通称“第一次文代会”)在北平召开;茅盾和周扬分别总结了国统区和解放区文艺的成绩;大会选出了由郭沫若任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的全国文联领导机构;毛泽东文艺思想被确定为新时代为工农兵服务、与人民大众相结合的文艺总方针;大会起到了继承革命文艺传统,动员广大文艺工作者为创造新时代文艺而奋斗的重大历史作用;第一次文代会被视为当代文学的起点。2、“双百方针”1956年5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同月,中共中央召开知名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参加的会议,会上,中宣部部长陆定一作了题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报告,代表中共中央对这一方针作了权威性的阐释。“双百方针”极大鼓舞了当时的知识分子,短短几个月,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文艺理论批评文章。文学创作也呈现勃勃生机,文坛提出“干预生活”的口号,涌现出一批在题材和深度上都有所拓进的作品。3、伤痕文学伤痕文学是新时期的第一个文学思潮,其提法源于1978年8月卢新华发表的短篇小说《伤痕》,而真正的发轫之作是刘心武1977年发表的《班主任》;同属“伤痕文学”的重要作品还有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遇罗锦的《一个冬天的童话》,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这些作品揭露了“文革”灾难,描述了人们在“文革”中的悲剧性遭遇及其在人们灵魂深处留下的难以弥合的内在创伤,具有强烈的情感冲击力。三、简答题1、“伤痕文学”的文学史意义作为新时期发出的第一声真实的呐喊,“伤痕文学”在当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对“人道主义”的继承:“伤痕文学”对“文革”进行了全面、整体彻底的否定,使人性得以复归,“人”地位得到重新确认,继承了“五四”人道主义传统,最好地诠释了“文学是人学”的意义。第二,在“伤痕文学”中,人们发现了久违了的悲剧精神。在极“左”路线严格规定下,几十年来,悲剧意识在文学中已经被迫消失。而到了“文革”结束后,蒙受了巨大灾难的人民萌发的第一种情感就是对这场具有深刻社会性的大悲剧的悲哀与愤懑。第三,在“伤痕文学”中,开始注重对普通人的刻划,从而摆脱了十七年和“文革”中文学只能反映“工、农、兵”甚至只能以“英雄人物”为创作重心的教条规定,在表现对象上,出现了空前的广泛性,从而恢复了文学的“真实性”,恢复了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第3-4讲1949-1978年间的诗歌一、填空题1、何其芳、时间开始了;2、政治抒情诗;3、致青年公民;4、郭小川;5、战士诗人;6、新辞赋;7、回延安;8、贺敬之。二、名词解释1、“新辞赋体”:吸取了楚辞、汉赋的某些特点,融进民歌的优点,运用比兴相结合的“赋”的铺陈手法,而形成的一种格律化诗体――。“新辞赋体”格局比较严谨,章节大致对称,大量采用铺陈排比、音调铿锵的长句体和短句体,铺张渲染、反复咏叹,增强了诗歌内部的严整,强化了诗的形式美、节奏美和抒情气氛,形成一种宏阔彭湃的气势。“新辞赋体”是郭小川对当代诗歌的一大贡献,在我国诗坛上产生了广泛影响。2、《望星空》是郭小川创作于50年代的诗作。诗歌表达了宇宙永恒,人生渺小的哲理性主题,体现了郭小川诗歌对人生和事物立意深远的哲理倾向。再50年代文坛,围绕此诗曾有过较大规模的讨论。三、简答题1、郭小川诗歌的艺术特色①鲜明的时代色彩和浓烈真挚的激情。这是郭小川诗歌的灵魂所在,他的诗往往从内心世界出发,去思考和表达一个活生生的、充满战士激情的青年人的情怀和精神状态,形象性与政治性相辅相成,使其诗不但有较强的思想冲击力,而且也具有相当强的艺术感染力。如《投入火热的斗争》《致青年公民》等。②立意高远,哲理性强:他善于将从生活中领悟到的哲理加以诗意的表现。从他的诗中,读者不仅能感受到时代的脉搏,历史的风云,而且可以咀嚼诗人关于人生、理想、生活、幸福的精辟见解。如《望星空》《团泊洼的秋天》和《秋歌》等。③继承感物言志的古代诗词传统,并在诗体格式上进行了多方面尝试,楼梯式、自由体、新辞赋体等在他的诗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致青年公民》采用“楼梯式”的形式;《白雪的赞歌》《祝酒歌》等运用的是半自由体、自由体诗体;厦门风姿》、《甘蔗林—青纱帐》等,则创造了“新辞赋体”的诗歌格式。2、贺敬之诗歌的艺术特色①善于表现重大主题,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时代感:贺敬之总是密切关注重大社会问题,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注视时代的发展,迅速把握时代脉搏,从现实中提炼重大主题,抒写对党、对祖国、对人民无限热爱的强烈感情。②格调高昂奔放,气势磅礴,具有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贺敬之的不少抒情诗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把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深切感受和思考通过想象同理想加以融会贯通,从而显示出崇高的革命理想和无畏的英雄气概,洋溢着鲜明的浪漫主义气息。③兼收并蓄,探索创新的诗歌形式:贺敬之的诗歌既有民歌风味、古诗遗风,又明显地接受了外国优秀诗歌的影响,早期的诗《乡村的夜》、等是自由体;《回延安》《桂林山水歌》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和“爬山调”形式;《三门峡歌》吸收古诗优点近似乐府歌行;而《放声歌唱》、《雷锋之歌》等抒写重大题材与主题的政治抒情诗,则较多地采用了马雅可夫斯基“楼梯式”和“凹凸体”。第5-6讲1949-1978年间的散文一、填空题1、1961;2、谁是最可爱的人;3、刘宾雁;4、燕山夜话;5、三家村札记;6、吴晗;7、杨朔;8、秦牧;9、知识性;10、刘白羽。二、名词解释1、《谁是最可爱的人》是50年代初一篇著名的报告文学作品,作者魏巍,表现抗美援朝的英雄事迹,在同类题材的报告文学作品中,影响最大,“谁是最可爱的人”因之成为了志愿军战士的代名词。2、燕山夜话是60年代初的一个杂文专栏的名称。作者邓拓,他是这时期杂文写作的代表作家。他以“马南邨”为笔名,从1961年3月起在《北京晚报》上开设了《燕山夜话》专栏。3、“三家村”杂文1961年,由邓拓发起,他与吴晗、廖沫沙以共同的笔名“吴南星”在北京市委机关刊物《前线》上开辟的《三家村札记》杂文专栏。“三家村”杂文主要是指三位作家在60年代前期创作的杂文。三、简答题1、秦牧散文的艺术特色①题材广泛、知识丰富是秦牧散文的一大特色。②采用谈天说地,旁征博引的形式,在重视思想性的前提下,讲究文章的趣味性、哲理性。③善于运用联想、比喻等手段组织材料,化抽象的材料为具体可感的形象。2、刘白羽散文的艺术特色①刘白羽的散文被称为“诗化的政论”,其最大的特点在于感情充沛,气势豪迈。②文笔气势恢弘,句式上多长句铺陈,形成一种壮美的风格。四、论述题1、谈谈你对杨朔诗体散文艺术风格的认知和评价构思上通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来构建诗的意境,创造意味,如《荔枝蜜》《茶花赋》;结构讲究“起笔”,起势不凡;中间行文跌宕起伏、往复三折,见“曲径通幽”之妙;最后“卒章显志”,骤然翻出新意;但同时又力求变化多姿,讲究修饰文辞,注重锤炼语言,如《雪浪花》《香山红叶》。由于时代与个人的原因,杨朔诗体散文在思想艺术上也有明显的缺憾。主要表现为在对意境的倾力经营中出现了模式化乃至僵化的倾向。其散文的“意”基本上是一套既定僵化的时代理念,“境”则多半是新人新事、新面貌,“意境”则是将上述两者生硬拼凑起来。在谋篇布局上,先写景物,再借喻比人,最后点明哲理、抒发情感的“物—人—理”的前后雷同的构思模式。第7-8讲1949-1978年间的小说(上)一、填空题1、峻青;2、王愿坚;3、李双双小传;4、山乡巨变;5、陆文夫;6、李国文;7、红豆;8、陈翔鹤;9、广陵散;10、萧也牧;11、洼地上的“战役”;12、保卫延安、红日;13、红旗谱、孙犁;14、曲波、铁道游击队;15、青春之歌、欧阳山;16、杜鹏程;17、林海雪原;18、赵树理;19、上海的早晨;20、三家巷;21、红岩;22、冯德英;23、野火春风斗古城。二、名词解释1、《林海雪原》是十七年时期一部著名英雄传奇类的长篇小说,作者曲波,小说将传奇性、通俗性融会在革命历史斗争的叙写中,塑造了少剑波、杨子荣等传奇英雄形象。小说一问世即引起强烈的反响。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可谓是家喻户晓,并搬上京剧舞台,成为文革时期“革命样板戏”之一,也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红色经典的代表作之一。2、《红岩》是十七年时期一部著名革命历史题材长篇小说,小说描写重庆解放前夕残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革命者的英勇斗争的事迹,塑造了许云峰、江姐等革命者形象,成为十七年时期红色经典小说的代表作。小说带有强烈的政治宣传性,是为了“教育下一代”而由“革命传统报告”改写而成的。创作方式上,它的署名作者虽然只是罗广斌和杨益言,但实际上它是多方面人员集体创作的产物。由于政治宣传的力量,也由于故事高度的传奇性,作品60初版后,在社会上产生很大的反响,先后发行达700多万册,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海外,并被改编成电影、歌剧等其他艺术形式。三、简答题1、简述“十七年”时期的短篇历史小说60年代初文艺政策的调整,催生了一批历史题材的短篇小说。它们以1961年陈翔鹤的《陶渊明写〈挽歌〉》为发端,相继有黄秋耘的《杜子美还家》、冯至的《白发生黑丝》、陈翔鹤《广陵散》、和师陀的《西门豹的遭遇》等。这股短篇历史小说的创作潮流一直持续到1963年春,数量达四五十篇之多。这批小说多出自老作家之手,比起“百花时期”直接揭露社会矛盾的那批青年作家,老作家们显然更多地采用象征、隐喻等手法,以曲笔来表达感情,寄托自己的社会政治理想人格理想。2、十七年时期长篇小说创作的特点长篇小说在五六十年代文学史中处于重要的地位。由于意识形态与文学观念的原因,长篇小说的创作大受鼓励,许多重要的作家拟定了庞大的长篇创作计划,这种“史诗”情结催生了众多多卷本长篇。在小说观念上,“典型”的塑造成为这一时期众多作家在艺术创作追求上的最高目标。但是,由于阶级概念的引入和颂歌写作的现实政治要求,“典型”的塑造实际上已经变形为“革命英雄”的塑造,于是,“典型”便从文学范畴移入政治范畴。这时期的小说创作整体上看,“革命历史题材”与“农村题材”显然占了主导地位,就长篇而言,无论数量或是影响力,前者又明显较后者为重。3、十七年时期革命历史题材长篇小说的题材类别十七年时期,在革命历史题材的长篇创作中,构成了几种不同的类别:一、正面反映战争的“军事文学”,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和吴强的《红日》是此类作品中影响较大的两部长篇。二、反映农民革命斗争的史诗,以梁斌的《红旗谱》和孙犁的《风云初记》为代表;三、革命英雄传奇类小说,以曲波的《林海雪原》、冯志的《敌后武工队》、刘知侠的《铁道游击队》、刘流的《烈火金刚》等为代表。四、反映革命者成长历程的小说,以杨沫的《青春之歌》、欧阳山的《三家巷》等为代表;五、取材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小说,以李劼人的《大波》和李六如的《六十年的变迁》为代表。4、十七年时期英雄传奇类小说的艺术特色十七年时期的长篇小说创作中,以曲波的《林海雪原》、冯志的《敌后武工队》、刘知侠的《铁道游击队》、刘流的《烈火金刚》等为代表的英雄传奇类小说,具有巨大的影响力。这批英雄传奇小说直接承继了40年代《吕梁英雄传》和解放前夕的《新儿女英雄传》的创作套路,主要是延安文学所提倡的大众化普及的结果。在创作手法上,借鉴了中国传统小说的艺术手法,英雄人物都带有强烈的传奇性,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一目了然,作家的爱憎表现的相当外化。在整体结构上,多采用传统的线性结构模式,以人物贯穿起不同的叙
本文标题:中国文学(4)离线作业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878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