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中国经济减速原因及应对策略刍议
中国经济减速原因及应对策略刍议一、经济发展减速是必然趋势,企业经营环境复杂化。任何领域经济增长,一是来自于重复消耗产生的量与价上的新需求,二是来自于开发的领域空间。在中国经济这一个大的生态系统中,各个行业和企业的表现,凝结为最终的经济表现。而政府部门的投资、财税及政策杠杆,对企业生态产生着各种各样的影响,特别在中国这样一个“官本位”的国家。中国经济增长减速是必然趋势,核心有两大原因:(一)经济发展基数达到一定规模,增长空间必然变小。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2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从增幅来看,创下了14个季度以来的新低:实际结果来看,增速放缓成为必然趋势。过去,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是三驾马车,投资、出口和消费。投资方面,过去中国经济的发展,房地产投资、交通建设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及农业水利基础设施投入等,极大程度的拉动了以钢铁、水泥、建材等生产及相关行业发展,目前,投资主体中的房产、交通及基础设施已经达成一定阶段,只有不同区域尚有一定拉动空间,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总体而言,三大产业投资及房产投资会进入相对低缓阶段;进出口方面,2012年前3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2.84万亿美元,同比仅增长6.2%。其中,出口1.5万亿,增长7.4%;双边贸易中,中欧0.41万亿,下降2.7%;中美0.36万亿,增长9.1%;东盟双边贸易0.28万亿,增长8.1%;中日0.25万亿,下降1.8%。与俄罗斯和巴西分别为661.7亿和654.2亿美元,分别增长14.2%和5%。从后续增长结构及动力上看,欧洲债务危机持续发酵,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及歧视性贸易保护主义,中日因政治引发的贸易问题等,使得出口总体缺乏大幅回升的内力。可以看到,在中国主体贸易中,欧盟及美国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双反调查、重税制裁包括对中国企业投资调查及业务限制等贸易保护措施抬头,必将进一步影响中国外贸的增速。消费方面是三大增长动力中唯一尚存的有增长可能的动力,宏观经济的增幅放缓必将对就业及消费领域产生翘尾式的后续影响,消费是经济的晴雨表,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的增幅收窄,必将在消费领域体现。(二)经济结构调整需要时间。过去中国经济的增长,很大程度源于各个行业都处于相对空白期,因此产生出很多跟风投资、重复投资及产能过剩等问题,行业及企业创新力不足,随着市场需求的萎缩及竞争的加剧,部分企业必然会在竞争中被淘汰或者寻求转型,社会产业价值链上的整合、转型、创新需要有个大浪淘沙的过程,这一过程是经济增幅放缓的结果,也是经济增幅放缓的动因,需要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基于上述两方面原因,任何增长核心来源于有增长的空间,在全球市场都面临着竞争洗底和调整重组的大态势下,中国经济增速也必将放缓。二、政府应对继续从政策、产业结构调整及国家战略实施方面实现经济增长。对政府来说,过去以投资和增发货币为主要手段保增长的政府管理方式,必将面临更大的效果性挑战,政府的财政投入杠杆和财税金融政策杠杆的效率毕竟大打折扣,市场,需要一个阵痛式的自我调整,然后才能重获新生。经济的发展有自身内在价值规律,事实上政府的输血式的投资行为只是短期内给经济一针强心剂,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经济自身的结构和能力问题。从政府的角度,需要从政策上确保经济的创新力:一是进一步强化收入分配机制改革,实施居民收入保障措施;进一步增强居民消费信心和各种社会保障水平,释放消费容量。二是进一步开放国家管控领域的投资,为社会资本提供投资出口;三是制定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确保经济增长活力,包括资金贷款、税收优惠、政策开放等方面;四是加大产业扶持,支持国家战略产业、创新产业及高精技术产业支持力度;五是进一步制定低产能、重复性、高能耗及低技术产业的地方审批管理规范,防止地方无效性投入审批;六是制定东南部企业向中西部转移的国家战略,真正落实中部崛起及西部大开发;协调地区发展水平;七是进一步增强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加大相关政府服务及社会服务水平,对于中国企业在他国进行投资和发展的相关策略及措施进行服务和引导。三、企业应从关注客户,强化自身战略能力并进行务实的战略实施方面应对竞争。对于企业来说,应对经济增速放缓带来的是销售出口的收窄,在企业内部形成销售滞涨及成本增加从而盈利空间减少的风险,同时,行业竞争也将不断加剧,同质化及价格竞争将成为主要手段,各个行业都将迎来新一轮的关停、并购及转型等行业整合行为。不同的行业,经营目的都是利润和价值,因此,企业的核心是要围绕“收益-成本=利润”即开源节流两大支点开展工作:(一)关注客户,深入推进顾客的研究。当行业环境变化时,任何自我调整的核心都必须围绕顾客需求进行选择,关注顾客的需求,关注未来的满足。事实上,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议题。顾客在哪、需求的未知性、手段及方式的深入度等都是顾客研究最为实际的问题。然而,解决困惑,需要的是企业的组织系统保障、需要组织文化的认同,更需要实际措施的丰富。如果在市场的黄金期可以坐在办公室看看企业的财务报表,困难时期,则需要走出办公室,与你的顾客深入接触,并形成一种长期性的风气,企业一定有更大的提升空间,原来都很普遍的被忽略。企业成长的空间来自于顾客的需求,企业可以了解竞争对手做了何种动作,但无法左右,唯有提升自己的行动能力,获得顾客的更大支持,才能获得增长空间。(二)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卓越营运成为目前各个企业的内部管理要求,发挥长处,改进弱势,企业成长才更有空间。强化内部管理,多数是克己式的,特别在成本控制方面,通过流程改造、工具投入、考核激励方式调整等,达成内部效率再进一步的目的。(三)专注内部战略能力培养。困难对任何一个在红海中竞争的企业来说都是痛苦的,以至于需要去做很多短期的经营管理决策。在经济增长减速的情况下,企业应该关注战略能力培养,在这些方面应当比竞争对手更加注重投入,否则,一旦形式优化,企业抓住形式的能力必将大打折扣,许多资源又将成为市场的稀缺,只有持续专注内部战略能力培养,既是强化现阶段竞争优势,同时也能为未来发展储备能量。所谓战略能力,无非是企业竞争中的关键要素进行强化,专注核心业务及核心能力,实现突破是关键。困难时期,绝大多数企业会选择缩减开支,减少投入以确保利润空间,可能是无奈之举,但很多时候是封堵了企业的未来。(四)拓展新业务方向,开拓新市场,实施新的业务发展战略。企业实现增长,新的业务空间应当打开突破口,实施新业务、开拓新市场、施行新的发展策略是企业在现有市场停滞情况下的必然选择。当然,新的业务及市场意味着投入和风险,企业只有与相对充足的财务支持或新业务投入不大时实施,但行业竞争者采用相似的经营策略时,市场风险可能进一步加大,核心的还是需要企业内部管理系统的价值。四、结尾事实上,当前经济增速减缓的局面,是08年次贷危机在全世界范围的延续性影响,也是世界经济在消化库存存量之后的病兆体现,也是经济规律自身作用的结果。从过程来看,只有将经济发展的垃圾或病体因素清除,经济发展才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活力,作为世界经济体中的一部分,在全球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情况下,由于市场巨大但总体基础仍然薄弱,中国经济减速可以看作是小恙,但总趋势必然是增长滞缓,并会有相当长时段的持续。只有当消费容量充分释放、世界经济总体复苏之时,中国经济增速才能迎来新一轮的春天。
本文标题:中国经济减速原因及应对策略刍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895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