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中国经济思想史专题研究1
1中国经济思想史专题研究概论一、本课程的研究对象经济思想是社会经济生活在人们头脑中的直观反映。但只有那些与大多数人有着直接利害关系的社会经济生活现象才会引起大多数人的关注。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社会经济现象会有不同意见(如当前是先做大蛋糕还是先解决公平问题?抑或能否既做大蛋糕又兼顾公平),不同经济利害关系的人们会提出各种各样的主张或方案。在和别人的争论中,需要的是“以理服人”。这个理就是“共识”,当这些“共识”从表面、外部的联系深化为内在的逻辑联系之时,即产生了经济学说。本课程主要讲授中国人在经济学领域中做出过的历史成就。扼要介绍中国本土经济思想的产生及其在近代、当代的演进过程。在古代经济思想史中,我们着重讲授围绕“富国”问题而展开的学术讨论;在近代经济思想史中,我们着重讲授与“发展”问题有关的学术讨论;在当代经济思想史中,我们着重围绕着转变“发展方式”而展开的学术讨论。富国之学是一个以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为基础,以统一的中央集权的专制王朝统治作为政治上层建筑以及儒家思想为意识形态的政治文化背景,在基本未受外来经济思想影响的情况下,从中国本土孕2育成长起来的中国固有的经济思想。它在富国的口号下,从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宏观角度考察一切经济问题,从而压抑了从微观角度研究经济问题的治生之学。1840年以后,中国对外部世界封闭的局面被打破,在对停滞落后的国民经济进行根本改造之时,发展的问题成了有着决定意义的问题。中国能不能迅速地得到发展?有效地发展途径和方法是什么?中国经济发展需要什么样的社会历史条件?…环绕这些问题所进行的探讨、议论、思考、分析产生了中国近现代的发展之学。1949年以后,当中国发展的外部制约条件得到解决,围绕着经济如何发展这个中心问题,党和国家确立了“富国强兵”的战略目标,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通过“一化三改造”奠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建立起了对国民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生活实行全面干预的计划经济体制。由于激励机制不足,导致了中国从1978年开始由“国富”向“民富”的战略转移,并由此带来了“改革”与“开放”。“改革”的实质是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多层次性,由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改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生产关系。“开放”是打破在“独立自主”的口号下所掩饰的“闭关锁国”,参与国际分工、交流与合作,主动将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2003年,“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开始由量向质的转变。新中国建立以来的经济思想即是围绕着这条主线展开讲授。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3本课程按照以上三个体系展开讲授。在《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主要成就》部分,我们以富国为中心,按富国的意义,富国、富民和富家的关系,富国的基本途径,富国和分工,富和均,货币在富国中的作用,赋役在富国中的作用,富国和人口,富国和国家政权的经济作用以及体现传统经济思想要求的理想社会制度模式等问题,把中国传统社会中关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种经济问题的探讨、议论加以整理、分析、揭示其内在的、有机的联系,把握其形成、发展和演变的规律。在《1840年以后经济学领域中的新探索》则以发展问题为中心,按发展问题在中国近、现代的意义,发展的途径和发展的社会历史前提以及商本和实业救国,国家工业化,土地制度和农业发展,经济发展和货币金融制度的改革,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的目标模式等问题,把中国人关于发展之路的认识、思考以及由此形成的各种发展方案和相应的理论说明,进行剖析、概括,作为一个完整的、有规律的过程加以把握。在建国六十年中国经济思想的发展部分,我们大体按照计划经济准备阶段、计划经济阶段、在计划经济框架内引入市场经济体制阶段、有计划商品经济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以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的学术思想讨论展开讲授。三、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方法要了解从古到今中国人在经济学领域中成就的主要脉络,必须从4纵的历史走向进行考察;但是,本课程主要是从经济学的角度考察,研究的基点就应该按照经济学说、观点以及有关的经济范畴由简至繁、由浅及深、由不完整到较为完整的发展、演进的轨迹来加以把握。因此,本课程坚持以学为纲,以史为目。在教学中,我们首先确定以富国之学、发展之学、发展方式的转变作为体现中国人在经济学领域中的成就的三个基本体系,再把相关的思想、学说以及由此构成的众多原理、观念和范畴,从纵的、历史的角度,论述其怎样从简单的、零散的、直观的形式,逐渐发展到复杂的、完整的和具有内在因果联系的形式。这既体现了认识的逻辑发展进程,又体现了历史发展由古及今、自先而后的进程。这种研究方法同经济思想史的研究方法的区别在于:经济思想史的一般叙述是以史为纲,以学为目,先纵后横;本课程是以学为纲,以史为目,先横后纵。这种探讨、论述虽然在总体方面同历史发展的先后顺序大体一致,但并非与历史前进的具体过程完全吻合。当某一类经济论点发展到某一历史时期已基本完成,对其进行的历史考察也就到此为止。若一种思想学说发展到某种水平后,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处于停滞,然后才又有新的发展,就这可以跨越过很长的历史时期。这从历史的研究来看是不连续的,但从学说体系来看却反映了理论认识的逻辑进程。经济思想史的教材多是把各个历史时期有典型代表性的思想家作为研究对象。本课程是论述各种经济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而不会涉及某一代表人物包罗万向的各种思想。5本节讨论题:1、思想史、学说史、政治经济学三者之间的关系?2、为什么中国古代强调“富国”,近代强调“发展”,当代强调“转变生产方式”?3、请谈谈您对“改革、开放”的理解与认识?关于本课程的参考书目:1.赵乃抟《披沙录》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2.胡寄窗《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上、中、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1964.1978年出版3.赵靖《中国经济思想史简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4.赵晓雷主编《新中国经济史纲》,上海财大出版社,2010年6第一讲:围绕“富国”问题而展开的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一、中国古代经济思想成长和发育的社会条件所谓社会条件,是从社会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分析它们与经济思想的产生、国家经济政策制定之间的密切联系。1、社会经济基础对经济思想产生与发展的影响(1)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主要决定地位人类经济活动经历了从渔猎到农耕、畜牧的转变。至少从西周开始,农业己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生活的命脉所系。此后三千年,中国都是“以农立国”,农业的发展状况,农业收成的丰歉决定着社会剩余的多少,从而对国力的强弱,国运的盛衰以及广大人民的饥饱贫富,有着至为重大的影响。因此,农业是被历代王朝视为头等地位的问题。西周时期就产生了“民之大事在农”(《国语·周语上》)的说法。秦汉之际,人们提出了“民以食为天”(《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的口号,成为家喻户晓的“至理名言”。(1978年前我们反复强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与命脉”,时至今日,我们许多人仍有对粮食安全问题的担忧)。在此具有广泛的民众普遍意识的基础上,历代王朝的君主、官吏以及学者、思想家,在其“治国策”中无不强调农政。举凡国家的田制、劝农、治水、荒政、漕运等,都是同农业直接有关的大政;赋税、徭役,乃至军制等,也经常是从它们同农业的关系来考虑。这就必然使中国传统经济思想方方面面都会直接间接地同农业问题联系。7(2)土地私有制是占主要地位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在使用木石工具时代,土地集体共耕并为集体公有。牛耕和铁制农具的出现,单家独户可以从事农业生产,导致了土地私有制的出现。从春秋时代鲁国的“初税亩”到战国时代的商鞅变法,再到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全国范围中“令黔首自实田”(《史记·秦始皇本纪》),土地私有从不合法到合法,从局部地区走向全国并得到了自下而上的普遍承认。但由于地旷人稀,仍有国家分配土地的情况。唐中叶均田制废坏以后,土地私有获得广泛、普遍的发展。土地私有意味着土地可以自由转让,这就为兼并和集中提供了可能性。土地兼并和土地集中会牵涉到各方面利益,因此,成为农业社会人们在经济方面关注的焦点问题。(3)农民家庭经营使自然经济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居主要地位牛耕和铁制农具与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民个体经营方式相互适应。由于生产经营规模小,剩余有限,农民的交换能力弱小;农业生产活动有忙闲之分,农民家庭经济有主业与副业之分,农民家庭成员中男女老少有劳动力强弱之分,自给自足是大多数农民个体经济的最佳选择。只有靠近城市的田庄,较多地进行着一些供应城市的商品农作物生产。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农户自身,整个农村以至各个地区、整个国家,也基本上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这就限制了工商业的生存空间。自然经济同商品经济是此涨彼消的绝对对立还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成为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中一个长期聚讼纷纭的问题;而对商品经济自身有关问题的探讨,则相对处于歧视状态。82、国家政权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农耕社会,以个体家庭为经营单位的农户在面临天灾人祸无力自保之时,需要依靠以血缘为纽带维系的社会组织--家族;当单个家族也无为自保而需要依附强宗豪族或联合之时,产生了地方政治。面对更大范围的天灾人祸,在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基础上通过中央集权,才能产生与相抗衡的更为强大的社会力量。中央政权要行使这种作用,势必要建立一个庞大的国家政权机构,要供应人数众多的官吏和军队。在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建立自身经济基础之时,相应地产生了一整套复杂、完备的赋税、徭役制度;为了使赋税、徭役有可靠的来源,势必会对国民经济实施多方面的干预和控制。因此,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主要是从宏观的、国家的角度考虑问题并具体地现为赋税、徭役方面的经济思想资料特别丰富。一些为中国传统经济思想所特有的内容,如轻重思想、漕运思想、屯田思想、盐铁、榷酤思想等,也无不是和中央集权的特殊经济作用有直接联系。3、经济思想形成和发育的文化背景儒家学派出现以前,中国经济思想大多还是一些零散的、互不联系的观念、原理和范畴,一些直观性的陈述。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涉及到了富与均,即生产与分配、消费之间的内在联系,奠定了儒家经济思想的基础,也标志着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开始具备了自己的雏形。儒家学说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受到墨、道、法等诸子百家的批评和攻击,到战国秦汉之际,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以儒为主,广泛吸收9融合墨、道、名、法、阴阳各家思想内容的学派。它从理论上论证了天道即人道、人道亦天道,社会秩序的建立是以自然秩序为基础、为依据、为模板。广泛存在于人际关系中的血缘亲疏远近关系与社会政治地位的尊卑长幼具有同一性。天不变,道亦不变,特别适合建立在农业社会基础之上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政治需要,成为官方意识形态。自此以后,中国古代学术领域中的斗争,不仅表现为某些学派同儒家学派的公开对立,更多地也表现为儒家学派内部不同见解之间的交锋。佛教传入中国,中国固有的神仙方士之术也在依托道家思想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为道教,在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形成了儒、释、道三教鼎峙的局面。宋以后,出现了以儒为主,吸收、融合佛、道而形成的新的儒家学派――理学(由向外在的天地转向人內在的良心寻找建立社会秩序的依据)在思想界长期处于支配地位。在佛、道盛行的情况下,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也会受到它们的影响。但佛、道都是主张出世的宗教,而经济思想所关心的问题却是物质的、世俗的和当下的。因此,和哲学、文学、艺术相比,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受佛、道的影响要少得多。二、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几大要旨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无论任何社会经济现象都会被归纳到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这四个基本范畴之中。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有所侧重。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中的富、均、庶、义,初步涉及到了生产、10分配、消费以及经济活动与伦理道德的关系。富:即拥有和支配更多的物质财富。富是中国传统经济思想评价经济方案及其指导思想的首要标准,处于主流的倾向是对物质财富的肯定。谈论经济问题的人一般总认为富比贫好;在评价各种解决经济问题的方案及其指导思想时,大多认为能致富去贫的方案是好的、正确的。均:物质财富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问题。财富生产出来后,怎样在社会成员之间分配,才能使各类社
本文标题:中国经济思想史专题研究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896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