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复习提纲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复习提纲一、经世致用1、【兴起的背景】①清朝的没落和鸦片战争,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动荡,中国的阶级结构和社会的主要矛盾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除了原有的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又增加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②鸦片战争是剧烈的社会变动,阶级矛盾和民族危机的加深,引起中国社会思潮的变化。一部分封建士大夫在社会危机和民族危亡的刺激下,开始面对中国和世界的现实,寻求挽救封建末世厄运和御辱强国的途径。③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主张务实和解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经世致用”学说逐渐兴起。2、【兴起】①“经世致用”之学是作为清朝统治者所推崇的儒学、程朱理学的对立面兴起的。②“经世致用”之学的兴起,是这个时期中国社会思潮变相的主要标志。③其代表人物:龚自珍、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一部分开明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他们勇敢的举起了“经世致用”的旗帜,向占据统治地位的汉学和理学发起挑战。代表思想: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④主要的主张:他们提出,应当注意社会现实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治学的目的是“经世致用”,还揭露清王朝的腐败,提出变更法度,实行社会改革的主张。他们还主张抵抗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反对闭关锁国,主张学习西方技术。二、龚自珍的更法改制主张1、【龚自珍】:字璱人,号定庵。后人将其著作编纂为《龚定庵文集》《龚自珍全集》2、【龚自珍的思想】:一是对清王朝面临“末世”的揭露和批判;二是提出了更法、改制的社会改革思想。①对封建“末世”的揭露和批判龚自珍大胆的指出,当时的社会已是“日之将夕”的衰世。龚自珍对清朝吏治的腐败和黑暗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他认为以皇权为绝对权威的封建专制制度,必然滋生腐败的、麻木不仁的官僚制度。他对并没有停留在对封建官僚制度的揭露和抨击上,他认为造成封建官僚制度腐败的原因在于帝王专权和僵化的科举取士制度。龚自珍从封建末世的黑暗和吏治的腐败中,预感到社会动荡和变乱为期不远了。社会郁积的问题越多,越久,就越有可能引起暴乱。②更法改制的思想:政治改革:修礼仪、便科考、重臣诚。主张适当的限制君权,提高臣僚的权利,理顺君臣关系。在君臣关系上,废除跪拜制度,增加官员的俸禄,废除八股和破格提拔人才的主张。【局限:根本用意在于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经济改革:提出“田相齐”的主张。龚自珍看到了土地兼并给清王朝造成的危害,故在《农宗》中提出,按宗法家族授田的土地分配办法。但这种复古的思想,在现实中是行不通的。【局限:恢复宗法制度的复古思想】③龚自珍还提出应在新疆设置行省;主张禁烟,抵抗外国侵略者。3.、【评价】①积极:龚自珍作为晚清时期地主阶级进步的思想家,其思想的可贵之处在于在于他的批判精神和变革精神,打破了由于清政府的高压政策所造成的思想文化界的沉寂局面,开创了晚清思想解放的风气。对后来的资产阶级改良派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②局限性:龚自珍毕竟是地主阶级的思想家,其揭露批判封建制度的目的,在于改善封建统治,而不是反对封建制度本身。这种枝节的补救改良和复古的空想,只能在治国平天下的封建正统思想体系里打转。三、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1、【魏源】:字默深,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1844年编纂了《海国图志》,这部书在当时的中国和东方都是划时代的世界史地著作,成为东方各国了解西方的经典。魏源的强国御辱的思想主要反映在这部著作中。2、【“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西方国家的船炮比中国先进,中国的旧式武器显然已经落伍了,因此学习西方的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必要的。魏源指出师夷长技有三:即战舰、火器、养病练兵之法。中国只有把这些长技学到手,才能以夷制夷,为此,他提出了具体的方法:设译馆翻译西书;聘请外国技师传授造炮舰的技术;请外国军官教驾驶军舰,训练士兵,培养工匠学习铸造等;建立船局、制炮厂,制造枪炮军舰。允许民间商人自造,除了制造武器以外,凡事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外国先进技术都可以仿造。总之,达到“尽得西洋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3【主张社会改革,提倡经世致用】1)首先,他从社会历史无时无刻发展变化的发展观出发,指出历史上任何一个王朝都在不断的变更法度。2)其次,魏源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主张。即变法愈彻底对人民愈有力。魏源提倡经世致用的学风,提出必须“以事实求实功,以实功从事实”,反对专从书本中寻求知识的治学方法。魏源虽然没有提出什么切实的内政改革方法,但它的这种注重实际的的研究学风,对后世起了积极影响。四《天朝田亩制度》1.【基本内容】它是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为核心,包括社会组织,军事,文化教育诸方面的纲领性文件,被公认为太平天国思想的总纲。1)基本思想: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一切土地和财物统归天朝所有,将土地分给农民。它的最高社会理想是“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并且希望把“无人不保暖”建立在“无人不均匀”的分配基础上。它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纲领的形式,规定了平分土地的原则和方法,从根本上否定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制度。2)分配制度:在土地国有的基础之上,《制度》规定了“通天下皆一式”的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制定了严格的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以便达到人人不受私,物归上主,人人饱暖的理想境界。3)社会组织上:以25家农户构成太平天国公有制经济的基层单位—两。两司马为行政长官,负责民政。这样,两就成为行政宗教合一,兵农合一,政治与经济合一,即工,农,兵,政,教合一的村社结构,实质上,这是理想化的庄园经济的政治投影。4)官吏选拔制度:太平天国的各级官吏实行保举和委任相结合的制度。一般情况下,乡官由本地人保举,守土官由上级委任。从最基层的两司马到师帅都要由民选产生,群众有保选权和被保选权。5)文化教育:各村设教堂,作为文化教育场所和机关。少年儿童每天要去礼堂接受教育,成年人则按男女性别每个礼拜到教堂听讲。6)婚姻制度:提出男女平等的思想,禁止婚姻买卖,提倡一夫一妻制。设立女官,允许女性参加考试,建立女军。2.【评价与认识】---革命性和空想性并存。1)革命性:①《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运动发展的历史产物。它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历代农民战争“均田”“均贫富”“均田免粮”等主张,在清中叶以来土地高度集中,百姓苦不聊生的情况下,将农民平均主义思想制度化,并发展到新阶段。它所提出的平均土地的主张,既适应了农民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需要,也是历代农民运动思想和经验的升华,是将历代农民起义积累下的经验理想化和规范化的结果。②《天朝田亩制度》作为封建土地制度的对立面,具有强烈的革命性。《天朝田亩制度》将农民对土地的迫切需要用制度规定下来,具有挖掉封建制度的墙角,铲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根基的历史意义。它是近代民主革命的先声。③《天朝田亩制度》所宣扬的平均主义思想及实施在客观上包含了为中国资本主义因素开辟道路的内核。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彻底否定为萌芽中的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2)空想性:《天朝田亩制度》作为平均主义的纲领,只是农民小生产者的思想结晶,它要求在小农经济分散的个体生产上均贫富,消灭阶级,财产公有,这只能是一种空想。实践证明,在没有出现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条件下,农民阶级不可能找到彻底解放的道路。五.张之洞的“中体西用”说【中体西用思想的提出】1、是对冯桂芬等人思想的发展和继承。2、甲午战败,维新变法活跃,张之洞为了维护纲常名教向皇帝提出了《劝学篇》,阐述这一思想。【表述】张之洞在《劝学篇》中对“中体西用”做了基本的表述: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在张之洞看来,所谓“旧学”即中学,是指四书五经,即以孔孟之道为中心内容的封建主义文化,主要指纲常名教,封建道德。“新学”即“西学”,就是他所提出的“西艺”“西政”。西艺包括,算术、绘图、矿冶、医学、物理、化学等;西政并不包括西方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学校、地理、财政、武备、律例、通商、工业等。张之洞认为旧学为体,是立国之根本,四书五经,纲常名教是正人心、治国家之大经大法,是不能变的。西学为用,是巩固根本的权益手段,不得与中体混为一谈。【两重性】“中体西用”论是张之洞的一种广泛的社会政治思想,也是一种中西合璧的救国方案。他否定了固守本国文化传统、反对学习和引进西方科技的态度,为中外文化交流和观念的更新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在一定的程度上加快了西学东渐,荡涤了人们的传统观念,这应该说是历史的进步。但是,它的社会改革方案,局限在不从根本上突破本国的传统文化的基本框架。这种思想的本质是在维护中国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引进西方生产手段和科技文化,并达到强化这一本体的目的。封建主义的目的与资本主义手段之间的矛盾,决定了洋务运动的现代化不可能成功。六、早期改革派的革新主张1、【主张】他们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科学知识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要求把西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引进中国,建立和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是中国成为富强的国家。为了给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提出了一些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主张,并企图在不触动清王朝的政权和地主阶级土地制度的前提下,通过自上而下的变法改革来提高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和分享某些政治权利。具体而言,他们的四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鲜明的反侵略爱国思想。揭露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种种罪行,抨击清政府同外国资本主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认为不平等条约,是外国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的的根源。第二、振兴商务的思想。他们认为富是强的基础,中国必须先富然后才强,而求富必须以商务为中心来建立和发展中国自己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并以此来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第三、变革封建专制制度,实行君民共主的议院政治。他们一方面深刻的批判封建官僚政治,一方面积极介绍西方的议会民主并产生了改革政治体制的要求,设想在中国建立“君民共主”的政治体制。【评价】早起改良派对西方议会政治的介绍和提倡,在当时并没有触动君主专制制度。他们要求实行君民共主的政治主张的实质,仅仅是已承认封建君主的最高统治地位为前提,要求赋予资产阶级一些参政的权利和机会。但是这种思想有力的冲击了束缚人们思想的封建主义正统观念,具有重要的思想启蒙作用。为后来的戊戌变法运动做了必要的理论准备。2、【郑观应的商战思想】①郑观应:字正翔,号陶斋,代表作《盛世危言》,此书是在《易言》的基础上扩充而成的,该书的中心思想是“欲攘外,亟需自强,欲自强,必先致富,必首在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②提出:郑观应生活在中国日已沦为半殖民的悲剧时代,他目睹了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所造成的民族危机,为寻找救民的道路,他根据自己对西洋各国的了解,认识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强国之本,不仅在船坚炮利,而在于“以商立国”,“富国于商”。由此,郑观应产生了商战的思想,即在国家保护之下,以商业为中心,全面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以抵制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实现中国的独立和富强。③“商战论”的主要内容第一,习兵不如习商。第二,“商战”与“兵战”并举,标本兼治。第三,“以商为本”,“以商立国”。第四,建立资本主义的机器工业。④决胜于商战的政策和措施第一,抛弃“重本抑末”、“贱商”、“轻商”的传统观念,以营造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环境。第二,设立商部、制定商律第三,改革关税制度,裁撤厘金,实行护商政策。第四,开议院,实行君民共主的议会政治。第五,引进西学,培养新式人才。七、康有为的维新思想【维新变法及其主张】①【政治主张】废除君主专制,实行君主立宪,开民权,设议院,实行三权分立。君主立宪乃强国之制。康有为指出:国家的盛衰强弱决定与其政治制度和政体是否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具体方案:第一,选“议郎”,“设议院”。第二,实行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康有为试图以三权分立的方式限制君主专制,保护资产阶级的利益。第三,设立制度局与十二局。制度局主要任务是“审定权规,重立典法”。在制度局下,分设法律局、度支局、学校局、农局、工局、商局、铁路局、邮政局、矿务局、游会局、陆军局、海军局等十二局,“凡制度局所议定之新政,皆教十二局实行”。这是与清政府旧的封建政权机构对立的一种新的政权机构
本文标题: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复习提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901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