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期末复习综合版
“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期末复习综合材料一、重点名词:1、中央银行:是以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为其主要职责的国家宏观经济、金融管理部门,是一国最高地位的金融管理机构。其职能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尽同的分类,按其业务活动的特殊可以归纳为服务职能、调节职能和管理职能。中央银行的作用在于稳定货币、稳定金融;调节国民经济,促进经济正常发展;集中清算,加速资金周转;推动国际金融合作。2、单一制中央银行(包括一元中央银行制和二元中央银行制):单一制中央银行就是在一个国家内单独设立中央银行,由中央银行作为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执行金融政策的银行,全权发挥作用。单一制中央银行又分为一元中央银行和二元中央银行。一元中央银行制:是一国只设立独家中央银行和众多的分支机构执行其职能,它是由总分行组成的高度集中的中央银行制度。二元中央银行制:单一中央银行制度中的一种。是指在中央和地方设立两级中央银行机构,中央级机构是最高权力或管理机构,地方级机构也有其独立的权力。3、复合中央银行制:集中央银行业务和职能与商业银行业务和职能于一身的体制,包括大一统制和混合制两种。4、跨国中央银行制:中央银行制度的一种。即与一定的货币联盟相联系,是参加货币联盟的所有国家共同的中央银行,而不是某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5、货币替代:由于金融抑制,金融时常不发达。效率低下,以及政治经济不稳定等原因引发的国内公众躲避本国货币的行为6、货币发行:货币发行具有双重含义,一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的发行库,通过各家银行的业务库流向社会;二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的数量大于流入的数量。7、中央银行贷款:是指中央银行应商业银行、政府财政或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要求,向其发放的,以缓解其暂时性流动资金紧张局面的贷款。中央银行通过发放或收回贷款可以起到调节货币供给量,进而调控经济的目的。8、再贴现及再贴现政策:再贴现也叫“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为弥补营运资金的不足,将其持有的未到期的商业票据提交中央银行,请求中央银行对商业票据进行二次买进的行为,中央银行将扣除一个再贴现利息后支付票面净额。中央银行通过变动再贴现率和再贴现业务其他条件就可以控制基础货币的投放,从而影响市场利率和货币供应量,这就是再贴现政策了。9、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来发放和回笼货币,以此来调节和控制货币供给量和影响市场利率,从而调节宏观经济的行为。10、存款准备金制度(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依法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缴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比率和结构,并根据货币政策的变动对既定比率和结构进行调整,借以间接地对社会货币供应量进行控制,同时满足宏观货币管理的需要、控制金融体系信贷额度的需要以及维持金融机构资产流动性的需要的制度(政策)。11、准备金、备付金及超额存款准备金:准备金包括商业银行存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和备付金。备付金即支付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保证存款支付和票据清算而保留的货币资金,包括库存现金和在中央银行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存款款。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总额中扣除法定准备金之后的剩余部分就是超额存款准备金,也称剩余准备金或业务备付金。12、货币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和信贷总量,调节利率水平和汇率水平,以期影响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从而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了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旨在调解货币和信用的政策手段或措施的总称。13、一般性政策工具:西方国家中央银行多年来采用的三大政策工具,即法定存款准备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这三大传统的政策工具也被称为“一般性政策工具”,主要用于调节货币总量。14、选择性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或特殊用途的信贷而采用的信用调节工具,主要用于经济领域的结构性调控。15、直接信用控制:中央银行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强制干预金融机构业务活动,以实现政策目的的货币政策手段。16、道义劝说(窗口指导):中央银行利用其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通过各种非强制性的方式,诱导或劝说金融机构,顺从其政策意图调整业务决策的货币政策手段。18、物价平稳:物价稳定是指一般物价水平在长期内没有显著的或急剧的波动,保持在一定的限度内。19、充分就业:是指凡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参加工作者,都可以在较合理的条件下,随时找到适当的工作。20、经济增长: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长,也可以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来衡量。21、国际收支平衡: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对其他国家或地区全部货币收入和全部货币支出相抵后基本平衡,即略有顺差或略有逆差。22、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中央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以货币政策工具首先影响利率或货币供给量等货币变量。通过这些变量的变动,中央银行的政策工具间接地影响产出、就业、物价和国际收支等最终目标变量。因此,利率或货币供给量等货币变量被称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23、货币供给量:是指一国在某一时点上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存量,它由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供应的现金货币和存款货币两部分构成。24、基础货币(储备货币):又称高能货币。是银行体系创造货币的基础,包括流通中现金和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两部分。它是货币扩张和收缩的基础或源头。25、货币政策时滞:货币政策时滞是政策从制定到获得主要的或全部的效果所必须经历的一段时间。包括内部时滞(认识时滞和决策时滞)与外部时滞。26、货币乘数:也称货币扩张系数,是货币供应量与基础货币的比值,反映中央银行放出的每一单位基础货币可以创造多少整个社会货币供给数量。27、清算业务:中央银行的业务之一,是指各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都在中央银行开立存款准备金账户,相互之间发生的资金往来和债权债务关系都由中央银行办理。28、流动性比率:指期末流动性资产平均余额与流动性负债平均余额之比,反映银行流动资产满足客户随时支付的准备能力。29、货币购买力指数:指单位货币在报告期所买的商品和劳务的数量与基期所买的商品和劳务数量之比。它是生活费用价格指数的倒数。30、准货币: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广义货币层次的组成部分,指流动性略逊于现金和活期存款,不能直接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但变现能力又较强的货币。属于M2,包括那些流动性比现金和活期存款差的各类存款。31、金融监管:金融监管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金融监管是指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监管当局依据国家法律规定对整个金融业(包括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实施的监督管理。广义的金融监管在上述涵义之外,还包括了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和稽核、同业自律性组织的监管、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管等内容。32、骆驼银行评级体系:“骆驼”评级体系是目前美国金融管理当局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信用状况等进行的一整套规范化、制度化和指标化的综合等级评定制度。因其五项考核指标,即资本充足性、资产质量、管理水平、盈利水平和流动性,因其英文第一个字母组合在一起为“CAMEL”,正好与“骆驼”的英文名字相同而得名。33、资本充足性管制:资本充足性管制又称资本充足条件,既保持银行正常营运和健康发展所必需的资本比率。包括资本与总资产的比率、资本与负债的比率、资本与风险资产的比率、坏帐准备金与贷款总额的比率等。34、货币发行:一指货币从中央银行的发行库,通过各家银行的业务库流向社会;二指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的数量大于流入的数量。35、经济发行:经济发行是财政发行的对称,是指中央银行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按照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来发行货币。36、奥肯法则:由奥肯发现的失业率与自然失业率之差和实际国民收人与潜在国民收入之差之间存在的负相关的经验关系37、《皮尔条例》:1844年7月29日英国国会通过由当时的首相皮尔主持的《皮尔条例》。确立了英格兰银行货币发行银行的地位和货币发行的保证制度。38、GDP:国内生产总值的英文缩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39、金融三级汇总:所谓金融三级汇总是在资产负债表的基础上将一些项目进行合并、轧抵后形成的。第一级是将金融资料合并成三个职能部门:货币当局、存款货币银行和特定存款机构。第二级是将中央银行概览与存款货币银行概览合并成货币概览。第三级是将货币概览与存款机构概览合并成银行概览。40、货币概览:是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与存款货币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归并表。41、金融概览(或银行概览):金融概览(或银行概览)除包括货币当局与存款货币银行之外,还包括金融体系中其他非银行的金融中介机构。它是在货币概览的基础上再合并其他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而形成的,相对于货币概览而言,金融概览更大些。二、简答题1、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基础(1)银行券发行问题。(2)票据交换问题。(3)最后贷款人问题。(4)金融管理问题。2、中央银行各阶段的特点:产生时期的特点:教材p.11;强化时期的特点;中央银行扩展时期的特点:教材p.163、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1)复合的中央银行制。又可分为两种形式:①一体式中央银行制②混合式中央银行制。(2)单一的中央银行制。又可分为两种形式:①一元中央银行制,②二元中央银行制。(3)跨国中央银行制。(4)准中央银行制。通货局或者是介乎通货局与中央银行之间的机构。4、影响中央银行制度选择的主要因素:第一,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与信用发达程度。第二,经济运行机制。第三,国家体制。5、中央银行的特征:(1)它代表国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监督金融机构的活动。其领导人由国家任命。(2)它是居于超然地位的、有一定特权的特殊法人。(3)其业务活动的对象主要是金融机构和政府,不以营利为目的。(4)它虽为金融机构提供存款、贷款和清算服务,但发挥的不是普通的支付中介和信用中介作用,而是控制信用、调节货币流通的作用。(5)中央银行吸收存款一般不支付利息,为政府及金融机构提供服务一般也不收费。(6)中央银行资产应保持较大的流动性。6、中央银行在对外金融关系中的地位:中央银行在对外金融关系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1)国家对外金融活动的总顾问和全权代表;(2)国家国际储备的管理者;(3)国家的国际金融活动的调解者和监管者。7、简述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必要性:在经济全球化中:(1)本外币政策有冲突;(2)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影响;(3)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产生变化;(4)货币替代使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发生变化;(5)外部经济因素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增大。货币政策协调内容:(1)汇率政策的协调;(2)利率政策的协调货币政策协调途径:(1)加强国际间货币政策有关信息的交换;(2)减少对货币总量指标的依赖;(3)强调汇率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4)加强国际间金融货币合作。8、简述金融开放对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加入WTO后,中国金融业开放将促使中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更多地依赖于市场手段,加快实现宏观调控方式从直接向间接的转变。但从近期看,银行业开放导致的中国金融体系变化,将改变货币需求的稳定性,使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更加复杂化,对转轨时期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产生重大影响:(1)货币政策控制力减弱。(2)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降低。(3)部分货币政策工具的效率有所减弱。(4)货币政策的外在约束增强。9、中央银行贷款的特征有哪些?中央银行作为特殊的金融机构,其贷款也体现出独有的特征:(1)以短期贷款为主,一般不经营长期贷款业务;(2)不以营利为目的;(3)应控制对财政的放款;(4)一般不直接对:工商企业和个人发放贷款。10、再贴现与中央银行贷款有什么共同点?区别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在中央银行贷款和再贴现两种业务过程中,中央银行都是贷出资金,对商业银行进行资金融通,因此,从广义上讲,再贴现属于中央银行贷款的范畴。但二者还是有区别的,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再贴现业务中商业银行实际是预先向中央银行支付利息,而且只能获得票据面额的部分资金,而贷款业务中商业银行是到期归还本息,且可获得贷款的全额资金;第二,再贴现本质上相当于中央
本文标题: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期末复习综合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913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