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中学地理多途径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
经纶教研教学创新第31期-1-中学地理多途径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杨红武智涛一、引言21世纪我国开始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强调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了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在中学地理教学实践中,应该时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多途径为学生提供感受学习过程的机会,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自主探究学习,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发展。本研究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进行的积极尝试。在以往的中学地理教学实践中,我国中学地理教学方式究竟如何呢,这些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积极地转变学习方式呢?从中国学术期刊网查询结果表明,已有的关于中学地理自主学习方式的研究,大多是将转变课堂学习方式作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手段,强调课堂教学实践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上的作用,而忽视了地理实践活动中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忽视了校园网的利用对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方式形成的作用。为了彻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全面培养学生在中学地理课程中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应该在课内、课外全面地设计自主探究学习方式,建设、利用校园网资源,并通过具体的操作程式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而这样全面地培养学生在中学地理课程中的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要求,是已有学术研究成果中所不能满足的。这个问题正是本研究所要努力尝试回答的。二、理论基础自主探究学习方式主要是建立在以下三种理论基础之上:(一)兴趣-动机理论心理学认为,只有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会从内心产生出强烈的动机,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学生的知识不是由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在儿童已有经验基础上,在教师的帮助下逐渐形成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三)最近发展区理论该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分为两种水平,一是可能的发展水平,一是现实的发展水平,在可能的发展水平与现实的发展水平之间为最近发展区,新的问题情境只有落在最近发展区,学生才能最有效地学习。三、实施过程地理组自2004年开始在初中、高中年级开展中学地理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经纶教研教学创新第31期-2-初中组以“地理播报”形式开展自主式学习,《朝阳》地方课程以“社会实践”活动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高中组围绕教学主题或学生自选主题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认识到:自主探究学习方式是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基本原则,课程的设计应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参与探究的过程,如: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像和地理数据,从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运用网络等信息工具搜集地理数据或信息并对其进行整理、分析和评判等,通过参与这些学习活动,有助于学生获取新的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的学科素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实践与反思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形成了“中学地理多途径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系列研究的思路,该研究包括开展课堂教学中的课堂教学中的自主探究式学习、地理实践活动中的自主探究式学习、专题网站环境下的自主探究式学习,并将地理课堂教学、地理实践活动、专题网站资源有机地结合,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一)课堂教学中的自主探究式学习1.方案设计:课堂教学中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案设计的核心是教师提供与课程相关的图文材料、案例等,帮助学生生成问题,形成清晰的问题链,构建已有知识与目标知识的联系,层层深入、步步探究,进而解决问题。2.实施过程:实施步骤教师指导学生学习1提供与课程相关的图文材料、案例等。激发学习兴趣,进入课堂情境。2根据材料、案例等帮助学生生成问题,或提出问题。阅读、分析材料,发现、思考问题。3指导学生参与讨论,根据需要按主题分组进行合作学习。分析相关材料;尝试用已有知识、原理解释问题(可以合作协商)。4通过观察和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问题链。深入探究,解决问题,组织答案。5倾听、分析学生的思维过程是否合理,诊断答案是否正确。说明过程,表述结论,回答问题。6评价、讲解、答疑。反思、质疑(生成新问题)。7将学生答案中引申的问题,提出来再讨论。再讨论、再探究,解决问题。8指导学生总结结论,学会应用,如何完善后续研究实际应用,巩固知识。3.实施案例:“描述特征类问题的能力训练”教师为学生提供一组区域和地理要素的组合图,图中承载了丰富的地理信息:经纬度、等高线、岛域轮廓、河流水系、山脉分布、气候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城市和交通经纶教研教学创新第31期-3-线的分布等,要求学生利用其中的一幅或多幅区域图设计问题,或单独命题或对比分析,一组学生可以从地形、气候、河流三个角度设问,一组学生可以从城市、人口、交通三个角度设问,并要提供参考答案。其他组的同学要对答案予以评判,指出问题,共同讨论。教师从中指导学生参与讨论,鼓励和启发学生自己去探求知识和解决问题,最终规范答案。此节高三专项能力训练课取得了良好的复习效果,2007年侯爽老师的朝阳区高三地理研究课“描述特征类问题的能力训练”,听课人数20余人,受到教研员韩磊老师和同行们的肯定,对高三地理教学有借鉴价值。2008年杨红老师承担朝阳区高三复习展示课“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特级教师许鑫老师将这种复习方法评价为:准确把握高考命题方向,创设课堂学生自主学习情境,科学高效地高三复习课。(二)课外实践活动中的自主探究式学习1.方案设计:重点是主题的确定和内容的选择。主题与内容可以来自以下方面:一是从教材的知识内容入手确定探究主题和内容,如高二地理“中国文化副区的研究”;二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入手确定探究主题和内容,如高一地理“城市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当地的发展,运用所学的知识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2.实施过程:实施阶段活动内容时间安排选题教师列举几个可行性的研究课题,请学生选择其中一个作为探究课题,并回答下列问题:选题理由、研究计划与研究方法、课题成果的形式。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主动发现、提出问题,确定研究专题。开学前二周学法指导介绍研究方法:①文献法,②调查法,③实验法。一周设计方案分析背景——找突破口——设计步骤和方法二周实施并调整方案收集资料并进行整理归类;开展社会调查、实地考察;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课题方案,使之更臻于完善。根据设计方案的时间安排进行汇报结果将研究成果以书面的形式(论文、调查报告、研究报告)呈现,也可以辅以电子演示文稿、网页等形式。或将研究成果反映给相关部门。一周总结评价评价时侧重:过程、应用、体验、全员参与。评价结果的表示可以是定量的(分数、等级),可以是定性的(评语),也可以是两者的结合。评价时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结题经纶教研教学创新第31期-4-异,关注学生在某一方面的特别收获,给予肯定和鼓励。3.实施案例:“东大桥十字路口的交通状况的调查与研究”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开展对东大桥十字路口的交通状况的调查与研究,从时间角度、空间角度提出问题,确定研究主题,自选研究伙伴,设计调查问卷,实地采访调查,分析调查资料,小组共同讨论,合作撰写调查报告。如:高一于冕等同学从空间角度研究“我们的每日行程与思考”,张亮等同学从时间角度研究“巧用时间改善城市交通拥堵”,学生通过调查分析了东大桥十字路口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解决交通拥堵的建议。学生在实践中、在学习中、在创造中成为了各具特色的学习的主体。从学习效果评价来看,这样一种学习过程不仅在知识方面,更有价值的是在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方面收获更大。时间小组自评组评师评张亮(组长)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细致、严谨优张旭学习科学调查的方法认真、执着优孙翔宇搜集获取信息的能力摄影技术高良王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电脑技术高手优2007年高二何静雅等同学申报的“北京市东大桥路口的交通状况调查及解决措施”科技创新项目荣获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项目一等奖。2007年全国第四届“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项目研讨会上,杨红老师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科整合”的发言,李佳玉老师做《由留民营看新农村的发展之路》综合实践探究活动课展示,听课人数150余人,听课教师来自全国各地。(三)专题网站环境下的自主探究式学习1.方案设计:自主探究式学习网站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在强调社会实践的同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师生共建专题网站,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学生展示专题作品,为其他学习者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提供共享资源。根据地理学科的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心智特点,在课堂开展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地理资料收集活动。学生通过网络等途径收集资料,筛选、剪辑信息,并制作成幻灯片;教师在开学之初将往届学生制作的课件组建成专题网页展示给全体学生,对新一届学生的播报活动、探究学习有着重要的启示,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2.实施过程:经纶教研教学创新第31期-5-师生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在教学网站中组建专题资源库,共同搜集整理专题资料,为避免网络上无效信息对学生学习的干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必须进一步对其中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形成专题知识体系,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师生以这个专题资源库为基础,充分利用网站资源,采用虚实结合的方式进行探究学习。在网站中组建课题档案袋,组织学生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以专题作品形式进行创作,将研究过程和结果放入档案袋,转化为网站资源,提供给其他学习者共享,使学习者不仅成为网站资源的利用者,同时也是网站的建设者,并充分发挥网站的交互功能,为师生进行合作交流和成果展示提供虚拟时空。3.实施案例:“海南岛的开发和保护”海岛的开发所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教师选取了海南岛的旅游资源、海洋资源、热带作物三个方面自制专题网页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获取知识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设计了相关的问题来引领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依据感兴趣的问题自由组成小组,通过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形式,阅读资料和图表进行分析,将各类图文资料转变为讨论主题,进而探讨问题得出结论。2005年,李佳玉老师的市级公开课“海南岛的开发和保护”,听课人数30余人,并获得北京市的一等奖。2006年,《城市交通运输》网络环境实践探究课例发表在《中国多媒体教学学报》第一期。2007年,武智涛老师撰写的“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教学网站建设的实际应用”获北京市优秀论文一等奖。上述三种途径的自主探究式学习并非独立进行,而是将地理课堂教学、地理实践活动、专题网站环境下的自主探究式学习进行有机地整合,它们互为“知识平台——互动平台——探究平台”,各自发挥不同的功能和功效,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建多元、经纶教研教学创新第31期-6-动态、开放的舞台。模式图如下:实践活动自选主题自评组评课程内容互动平台→→→→探究平台→→→→学习成果自主探究师评学习网站2007年集体完成的论文《中学地理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与实践》获国家级一等奖,并发表在《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指导全书》、《中国教育》2008年11期。四、实施效果(一)通过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究班级”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的材料分析式探究和在专题网站环境下的自主式探究学习,通过对教师所提供的图文信息,自主探寻答案,或上网查阅资料,自主寻求所需信息,训练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敏感度,提升了学生解读信息的准确度。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的问题解决式探究和在地理实践活动中的自主式探究学习,通过对问题、材料、事实的层层剖析、问题解答,训练了学生探讨问题、阐释事物的能力,有助于学科学习能力的提升,见下表。2005届2007届2008届文综平均分189207205(2005届高三文科毕业班高中阶段未全面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二)通过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通过广泛地接触社会,在多元、动态、开放的大课堂中求得全面发展,学生不仅获得了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如2004年,在杨红老师指导下,高一张亮等同学通过调查分析东大桥十字路口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解决交通拥堵的建议,并完成“巧用时间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的报告,该研
本文标题:中学地理多途径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916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