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中学物理学科说课评分标准
中学物理教学概论好的物理教学至少和物理学研究一样重要,但前者也许更为困难。——韦斯科夫第一篇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理论第二讲•中学物理教学目的和任务§2.1义务教育的目的与任务•关键是两个方面:•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放在首位•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根本目的•一.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放在首位•1.德育、2.智育、3.体育、4.美育、5.劳动教育§2.2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与任务•概括为:•.一.掌握基本知识,•二.培养初步能力,•三.激发学习兴趣,•四.形成高尚品格。一.掌握基础知识1.中学物理教材中物理知识划分的依据①看在整个物理学中的地位、作用②看在工业、农业和科学技术应用程度③看不同阶段学生的接受能力。2.中学物理教材中基本知识的分类①重点知识②重要知识③一般知识(一)重点知识•①标志:A、在物理知识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B、是进一步学习和工作的需要;C、是学生能接受的物理概念和定律。•②内容:二力平衡、密度、压强、电功率、欧姆定律、焦耳定律........•③要求:(三环节)•掌握——达到领会(深刻理解)巩固(不遗忘)运用(熟练掌握)(二)、重要知识•①标志:A、为了掌握重点知识而铺设的台阶——特点是预备性和过渡性的知识;•B、由于学生基础不足而降低要求的知识•②内容:力、重力、惯性、浮力、功、熔点、沸点........•③要求;理解含义、会判断问题、进行简单计算。(三)一般常识•①标志A.扩大学生知识面、奠定广泛基础B.在物理学中地位重要、富有生命力。(由于学生知识限制,而降低要求只作一般知识介绍•②内容有机械运动、乐音、噪音、原子、核........)•③要求初步印象、知道大意。二、发展学生能力•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人)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总是与活动相联系的;是通过在活动中的表现来评价的;是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能力特性:实践性、综合性、渐进性.中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分类•(一)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二)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三)分析核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一)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观察目的:A.了解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和发生发展的条件,认识事物的某些属性和特点。B.取得可靠资料(观察记录、测量数据),以备进一步研究之用。C.善于发现或提出问题,培养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能力要求:A.了解实验目的B.会正确使用仪器C.会记录必要的数据D.会分析、整理数据得出必要的结论E.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注意事项•A.明确每次观察的目的、任务、重点。•B.观察训练中要严格要求,注意观察全面、准确、细致、敏锐•C.鼓励学生养成课内课外随时观察的习惯,鼓励他们多看、多想、多问。•1.有的现象人的一生可能就看到一次,并转眼即瞬。如:天文观察中哈雷慧星、彗星撞木星等•2.教给学生观察方法,看什么、怎么看、条件是什么。•3.启发学生注意生活实际、多问几个为什么,如:天上的星星、太阳月亮、天气、....(二)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思维:思维是人脑将观察、实验所得到感性材料进行加工,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思维的过程主要有: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分析是在头脑中把某一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从而把个别的方面与特性分解出来加以认识的过程。在分析中常用到比较药品分析、案例分析、受力分析、用隔离法解决力学问题.•抽象是头脑中将事物的本质属性抽出来,从而与其它属性区分开来。就是找特殊性。如:漫画、中国人的口味: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三)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就是:•信息处理和观察反馈、观察和实验能力、初步分析和概括能力的具体体现•包括1.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简单的计算问题•2运用观察、实验手段解决简单问题•3运用物理知识结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总之是脑手并用的能力•对初中生来说:这方面的能力主要靠教师示范、学生练习、课堂讨论分析、参加竞赛。关键是培养:“直觉”、•蓬加勒有句名言:直觉是发明的工具。.培养兴趣、激发求知欲望2005年2月21日星期一•兴趣:是人们要求获得新知识的一种积极的心理表现。•兴趣可使学生在学习中:由好奇——喜爱——自觉探索——追求。由自发——自觉——形成意志——克服困难——成功。•兴趣;分直接兴趣(低级)、间接兴趣(高级)•兴趣是出自内心,不用意志控制。•有趣的实验,使学生吃惊、振奋、向往,对老师佩服,爱听你的课。四.形成高尚品格•以“四有”为培养目标。•注意:1.爱国主义教育•2.辩证唯物主义教育•3.培养科学态度教育•4.健康个性教育健康的标志:生理健康——身体各个器官的健康心理健康——精神方面的健康、思想方面的健康。小气、吝啬、嫉妒、多疑、自卑、自大等都使不健康的表现。乐于助人、守法、向上开拓、勤俭、爱护公物等都是思想健康的表现重点小结•1、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与任务–掌握基本知识、培养初步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形成高–尚品格。–2、基本知识分类及要求•(1)、重点知识•要求——掌握——达到领会、巩固、运用。•(2)、重要知识•要求——理解——达到会判断问题、进行简单计算。•(3)一般常识•要求——初步印象、知道大意。•3、能力分类(1)初步观察、实验能力。(2)初步分析、概括能力。(3)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能力•4、基本概念•兴趣、思维、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2.1义务教育的目的与任务•关键是两个方面:•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放在首位•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根本目的•一.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放在首位•1.德育、2.智育、3.体育、4.美育、5.劳动教育§2.2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与任务•概括为:•.一.掌握基本知识,•二.培养初步能力,•三.激发学习兴趣,•四.形成高尚品格。一.掌握基础知识1.中学物理教材中物理知识划分的依据①看在整个物理学中的地位、作用②看在工业、农业和科学技术应用程度③看不同阶段学生的接受能力。2.中学物理教材中基本知识的分类①重点知识②重要知识③一般知识(一)重点知识•①标志:A、在物理知识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B、是进一步学习和工作的需要;C、是学生能接受的物理概念和定律。•②内容:二力平衡、密度、压强、电功率、欧姆定律、焦耳定律........•③要求:(三环节)•掌握——达到领会(深刻理解)巩固(不遗忘)运用(熟练掌握)中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分类•(一)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二)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三)分析核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三.培养兴趣、激发求知欲望•兴趣:是人们要求获得新知识的一种积极的心理表现。•兴趣可使学生在学习中:由好奇——喜爱——自觉探索——追求。由自发——自觉——形成意志——克服困难——成功。•兴趣;分直接兴趣(低级)、间接兴趣(高级)•兴趣是出自内心,不用意志控制。•有趣的实验,使学生吃惊、振奋、向往,对老师佩服,爱听你的课。四.形成高尚品格•以“四有”为培养目标。•注意:1.爱国主义教育•2.辩证唯物主义教育•3.培养科学态度教育•4.健康个性教育健康的标志:生理健康——身体各个器官的健康心理健康——精神方面的健康、思想方面的健康。小气、吝啬、嫉妒、多疑、自卑、自大等都使不健康的表现。乐于助人、守法、向上开拓、勤俭、爱护公物等都是思想健康的表现作业阅读“阎概”1-20页第三讲中学物理教学过程和教学原则§3.1物理教学过程•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对教学过程均有论述:•孔子:教与学的过程是“学”、“思”、“行”。•杜威:教学是学生的直接经验不断改造和增大意义的过程。•皮亚杰:教学是一个发现和认知结构不断构造的过程。一、物理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一种认识过程•1、教学过程的三性•教学过程{与一般认识过程相比}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特殊在是学生个体的认识。•(1)间接性•学生在课堂上学的是间接经验,是人类现成的文化知识。•(2)有领导性学生的认识是在教师领导进行的。•(3)、有教育性•学生在认识过程中,其结果是在智、德、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发展。•二、构成教学过程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一个过程要有若干要素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组成一个结构,一个结构运行起来有一定的功能,教学过程也是如此。•1、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1)学生、(2)教师、(3)物理世界。•2、三要素间的相互关系•(1)学生是认识的主体•(2)物理世界是被认识客体•(3)教师是在引导学生认识客体过程中起主导作用。3、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是指地什么?•主体的本意是“内因”、“依据”•学生学习是一个复杂而有规律的认识过程,这是要通过学生的主观能动来完成。•“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用自己的脑袋来学!”•是学生以“同化”和“顺应”两种形式,在对立的“适应”和不适应”或“平衡”与“不平衡”相互转化中不断发展,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自我调节是学习(形成认知结构)的关键——主体的本意。4、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什么?•教师的作用:传道、授业、解惑。•具体的讲就是要为学生创造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物理的环境。•这环境能使学生受到全面的系统的物理基本训练,达到:•取得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态度;掌握科学方法和技能;•发展科学思维。(导引、点拨、启发)三、教学过程的规律性1、教学的认识性•这是由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所决定的•主要反映了学生为主体,知识为客体的关系•实现二次飞跃、二个转化——这个认识规律就说明教学具有认识性。2、教学的双边性•这是由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而形成的。•就是说教学不是加工零件、不是广播和演戏。•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的默契配合。•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主体作用)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一言堂》、《满堂灌)都是不行的。3、教学的教育性•教学本身就是教育,这里要突出的是:4、教学的发展性•教学的发展性是指教学不光是传授知识,重要的是:§3.2中学物理教学原则•定义:根据教育、教学目的,为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阎金铎先生的阐述•1、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2、激发学习兴趣的原则。•3、创设物理环境、突出观察实验•的原则。•4、启发思考、教给方法的原则。•5、联系实际、联系生活的原则。1、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1)科学性•对物理现象、物理概念、物理定律的描述要正确无误。•要讲的正确、清楚、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2、激发兴趣的原则•许多名家都重视兴趣的作用。•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杨振宁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赫尔巴特说“教学应当贯彻在学生的兴趣当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一阶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探究和行动。3、创设物理环境,突出观察实验的原则•这个原则是说:•物理教师要创设一个便于学生观察、明显、清晰、是学生有身临其境感觉的物理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生能积累大量的、生动的、具体的感性知识和数据。•让学生感到是在探索知识,象科学家一样——观察、研究概念和定律。(爱因斯坦:是我们的理论,指导我们在实验中观察到什么),(教学的两情相依,物理情境、师生的情感)4、启发思考,交给方法的原则•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物理知识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思维加工,形成认知机构。•教给学生物理知识时,要考虑两方面问题,(1)要按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来学习;•(2)要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实际。•在实验中•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介绍仪器名称、用途。•每一步中要让学生明确看什么、作什么,为什么这样作。•对实验结果要让学生看清楚,并解释这个结果说明什么。5、联系实际、联系生活的原则•不联系实际,就是空谈,内容枯燥,学生也不爱听。•要用生活中的现象激发学生兴趣——求知欲望。作业阅读“阎概”72-93页第四讲物理教学方法论•作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法。不论出发点如何正确,方法不恰当,效果也要受到很大影响。•教法也是如此,恰当的教学方法,对于完成教学目的任务是具有重要作用。本章的主要问题•一、教学方法的概述•二、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三、改革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启发式§4.1教学方法的概述•一、什么是教学方法•二关于教学方法的讨论一、什么是教学方法•1、定义•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任
本文标题:中学物理学科说课评分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919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