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清水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上饶县教育体育局关于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及《关于制定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的几点要求》,促进我校课堂教学改革,使广大教教师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引导教师将课改的先进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改革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特制定《清水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发展学生素质为根本,以促进教师成长为关键,以提高教学效率为原则,打造高效课堂。从学生发展出发,围绕三维目标,积极开展集体备课,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形成以“导学案”为抓手,实施“问题导学、互动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二、课堂教学理念牢固确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学生观;实践教师观念的更新——“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教”;促进教师教学行为方式的转化,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优化教学过程,实现“教学合一”;建立高效、民主、道德课堂。三、课堂教学改革遵循的原则1、发挥集体智慧。课前教师集体研究,探讨教学内容,选取最优化的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2.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师没有权利一言堂,要真正理解学习的科学过程,用讨论代替讲述,用互动改变被动,用争论取代提问,让学生在快乐中主动学习。3.充分相信学生。教师的课堂教学主要任务是发掘潜能,因人施教,启迪学生的智慧。由抱怨学生到喜爱学生,由老师的填鸭式教学到学生的自主学习,让每个学生按自己的需求主动发展。4.认真研究学习过程。明确学习的三个环节,预习互学、展示交流与总结反馈。做到预习到位,学习充分,反馈及时。5.改变传统的教学习惯。教师要改变原有的备课、讲课、复习、提问、批改作业、课后辅导、课堂用语、授课方式等习惯,学生要改变传统的听课、回答、练习、作业、听课方式等习惯,培养新的学习行为。6、遵循及时总结、经常反思、交流探讨的原则,不断成熟具有清中特色的课堂教学结构。四、课堂教学改革试行年级、学科、教师1、年级:七年级2、学科:语文、数学、英语、思品、历史、地理、生物3、教师:七年级语文、数学、英语、思品、历史、地理、生物备课组老师五、课堂教学改革实施阶段1、调研、考察阶段(2010.9——10.)选派教学、教研管理干部外出学习、考察。2、宣传、动员阶段(2010.10.27——11.12)(1)、教学、教研管理干部向全体教师汇报考察结果。(2)、确立课改方向,并召开动员大会。(3)、向学生宣传“课改”,营造良好的“课改”氛围。3、成立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小组(1).成立清水中学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组长:王火生副组长:卢国盛组员:曹裕海、祝建新、郑钦展、周佑平、杨建国、吴水松、潘是雄、叶孝彬、郑小兵、甘仁伟(2).成立清水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小组组长:王火生副组长:卢国盛组员:胡芳菊、熊正行、郭安炉、苏晓琴、徐富荣、刘玉平、邱元清4、实践阶段(2010年11月15日起)5、实践课改年级教师学习安排A、走出去(1)、遵循学习、研讨、实践、再研讨、再实践的原则,借鉴他人经验,立足校情、校本,“摸着石头过河”。(2)、加强交流,注重合作。B、请进来。C、注重和兄弟学校的交流。六、“导学案”设计原则、要求、使用及流程1、“导学案”设计原则(1)、主体性原则: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做中学。(2)、导学性原则: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3)、探究性原则:尽可能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有可供师生丰富完善的“教师复备栏和学生笔记栏”,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4)、层次性原则: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2、“导学案”设计要求:第一、“导学案”应该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第二、“导学案”应注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体系;第三、“导学案”应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用几句话通俗易懂地告诉学生怎么样读教材;第四、“导学案”应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试题要精选;第五、注意“导学案”与一般教案、讲义的区别,不能把“导学案”写成类似学习辅导用书的模式。第六、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导学案”应有各自不同的特色。“导学案”的编写一般按课时进行,与教师上课同步,适合于不同课型的教学需要。第七、自主学习模块的编写,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编写,导学案首先是学案。题目设计要针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考点设计题目,数量不能多。第八、合作探究模块的设计,探究重点、难点,设计有层次的含金量较高的问题。3、师生如何使用“导学案”(1)对学生的要求A、看“导学案”——看课文——做“导学案”——课堂小组合作探究。学生根据“导学案”内容认真进行课本预习。所有学生必须自行解决“导学案”中基础题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做拓展题,生疏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应做好标记,第二天与同学交流或在课堂上向老师质疑。B、课堂上注意做好学习方法和规律的笔记,以便今后复习,学完一课后,要在“导学案”的空白处写上“学后记”(学后心得)。C、准备双色笔,自做“导学案”试题用黑笔,课堂修改用红笔。D、每隔一周将各科“导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2)对教师的要求A、教师必须在实施课堂教学的前一天将“导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回去预习、自学。学生预习后交给老师,教师根据需要抽批或全批“导学案”,了解学情,二次备课,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B、课堂上,教师要重申“学习目标”。C、教师上课时必须严格按照以下六个步骤去做:“自学→互学→展示→点评→小结→测评”。D、一般不布置另外书面课外作业,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导学案”,在上课前必须抽批部分“导学案”,以便了解学情,再次进行课前备课。E、课堂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课本的范例示范作用,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思考;重点、难点让学生议论;问题让学生思考解答;规律让学生寻找归纳等。除了注意开拓学生的思维外,教师还要提升自己,做到教学相长。F、要做到“四精四必”:精选、精讲、精练、精批,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纠。教师必须提高三种能力,即:提高备课中的“厨师”能力;提高课堂上的“公关”能力;提高教学时的“导演”能力。(3)其他使用要求A、要求学生使用“导学案”时坚持主动性和独立性。不管课前还是课上都要主动依据“导学案”进行自学探究,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教育学生课前预习时切忌抄袭他人,弄虚作假。B、课堂上要求教师以学定教、灵活使用。课堂上要随时把握学情,灵活进行调控,努力做到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坚决不讲,教师只讲学生的疑点,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提炼方法,最大限度的减少多余的讲解和不必要的指导,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学习和训练时间。课后,教师要在“导学案”上填写“教后记”,针对课堂教学情况形成“错题集”。C、定期的巩固复习:有针对地实施“周周清”“单元清”等巩固练习。4、导学案的设计流程第一步:个人自备。备课组成员钻研教材和课标,查找资料,形成自己的原始导学案,即个案。第二步:集体备课。备课组长指定一个人为主备人,召集组内人员就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法指导、知识链接、探究设计、达标测评等要素进行深入讨论,确定一个共同的导学案,即共案。第三步:教师复备。课前,教师在共案的基础上,根据自己任教班级的学情进行补充,每个班的导学案要求都不一样,内容要有所变动。即形成复案。第四步:教师续备。教师根据课堂的特定情况或突发事件,变化原来预设的导学案,进行课中备课。第五步:反思。反思课堂教学哪些方面与导学案不相符,本节课导学案的闪光点在哪。即形成补案。七、合作学习小组的创建1、合作学习小组建立的原则组建合作学习小组16字方针:“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同质结对,异质帮扶”。合作学习小组由班主任牵头,课任教师、学生参与意见进行分组。根据各班级学生数情况,可分4人组或6人组。小组成员由不同学习能力层次、性别的学生搭配组成,组内结成互教互学对子,形成合作学习的互补性。合作学习小组组长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指定或由学生推选产生。2、合作学习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具体要求A、课堂小组集体讨论学习小组讨论由行政组长主持,各成员轮流或分学科承担发言人。B、检查复习和预习情况组长:(课前)“昨晚大家复习和预习的怎样?今天上课时老师要检查XX,咱们先互相提问一下…”C、默写和背诵检查由小组长统一组织,(建议安排在课前或放学前几分钟)组员交换批改、检查。小组长把结果登记后,向学科代表或老师汇报。D、当堂达标测试实施当堂达标测试内容由备课组根据当堂所学知识确定,主要是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随堂测试时,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批改评分方式可由备课组决定,但要保证批改质量。3、合作学习小组培训的具体要求小组成员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完成小组学习任务。八、评价体系1、关于《导学案》设计、使用的评价(1)是否遵循“知识问题化和教学互动化”两项基本原则,把握“问题层次化、问题情境化、问题探究化,互动合作化、互动展示化、互动点评化”六大基本要求。(2)是否兼有“导学、导思、导练”三个不同层面的作用。(3)“导学案”的设计是否有“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法指导,知识链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小结、达标检测”等八项内容。(4)学习目标的设计要注重采用行为目标的陈述方式,而行为目标的陈述方式一般分为结果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两种形式。结果性目标明确说明学生学习要达到的结果,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具体、明确、可测量、可评价,主要用于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的陈述。体验性目标描述学生的内心感受和体验,所采用的行为动词一般为体验性或过程性的,主要适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行为目标陈述有四个基本要素,即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掌握了这些要素,才能设计好学习目标。(5)是否根据教师对教材理解而预设学习重难点;(6)教师是否将学习课程所用的学习方法进行细化,不能简单以“探究法”、“研讨法”等学习方法进行笼统概括。(7)教师是否把以前学的知识、即将学的知识和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机的链接起来,启迪学生的思维。(8)“自主学习”内容的设计,是否注重学生解决本节课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问题。(9)合作探究就是经过两个人以上合作解决深层次知识问题的方法。不能流于形式,由老师代替。(10)教师是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总结,通过画知识树或知识导图的方式去开发学生的思维。(11)教师是否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检验课堂预设目标成效。(12)教师“导学案”的设计是否遵循以下基本程序:个人自备(形成“个案”)——集体备课(形成“共案”)——教师复备(形成“复案”)——教师续备(形成“续案”)——教学反思(形成“补案”)。(13)“导学案”设计的基本容量是否达半个小时。(14)“导学案”的设计是否“一课一案”。(15)教师是否在课前将“导学案”发给学生,并指导学生自学导学案,通过自学做导学案。(16)在课堂结束后,教师是否收回导学案进行分析批改。(17)教师是否统一要求学生每人要有一本纠错本和保存导学案的夹子。(18)教师是否对学习目标进行解读。(19)教师是否在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后,按照现实起点进行教学,最后进行归纳总结。(20)教师在课堂上是否严格按照以下六个步骤去做:“自学→互学→展示→点评→小结→测评”。2、关于合作学习小组的评价学习评价是贯穿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必要环节。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评价这一工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评价按照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师生共同评价三个方面,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习的驱动力。A、自我评价:学生在每一个环节的学习探究中对自己的表现做一个中肯的评价。B、教师评价:是教师在对学生在课前预习、合作探究、拓展训练等环节的表现而进行的口头或书面评价。评价的内容主要有:(1)、综合评价(面向全体,针对总体的预习情况进行评价)(2)、个别评价(对某些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对学生的评价要以鼓励为主)。(3)、过程评价(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进行评价)。(4)、激励性评价(在学生完成任务后,给学生提出一个更高的起点或目标,激发学
本文标题: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923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