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中小学音乐教学评价(二)评析题
1《中小学音乐教学评价》评析题三、评析题(要求:从设计理念、教学目标的把握、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结构的严密度、教学方法的合理性等方面阐述和评价)【案例1】流动的春天教学内容:欣赏《小燕子》学唱《小雨沙沙》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感受春天聆听《小燕子》1、播放《小燕子》2、教师笑迎学生进教室3、引题:小燕子什么时候来到我们身边?4、再放音乐。1、随音乐《小燕子》进教室。2、学生回答。3、复听音乐,创编动作。创设良好氛围,从《小燕子》自然引到春天的话题。话说春天1、问: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在春天里最想做什么事?2、说说春游、踏青等节日的由来。1、说说春天。2、聆听老师的讲话。从春天的话题入手,了解有关春天的知识,引起学生兴趣。再次感受春天——学习歌曲《小雨沙沙》1、教师上下摇动沙球,问:像是春天里什么声音?(春雨沙沙声)2、引:雨还能发出怎样的声音?3、引导学生将不同的雨声组成二声部节奏。4、播放《小雨沙沙》5、指导学生理解歌曲,有表情地朗读歌词。6、再次播放歌曲。7、指导学生随钢琴演唱歌曲。8、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9、指导学生编创动作,边唱边表演。1、自由回答。2、模仿不同的雨声。3、分组练习各自声部的节奏,再合练。4、完整聆听歌曲《小雨沙沙》。5、有表情朗读歌词。6、再次聆听歌曲。7、随钢琴轻声演唱歌曲。8、有表情地演唱。9、边表演边唱。通过听老师演奏,引发学生的兴趣。为歌曲的学习打下基础。歌曲的学习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并采用听唱、跟唱、有表现地唱等多种不同的演唱方式来巩固歌曲。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表现春天——用自制乐器,简单表现春天的场景。1、引:春天里,还有哪些场景值得我们回忆的?1、学生畅谈。2、学生分组自由创让学生知道音乐与生活息息相关,很多平常的事物,通22、指导学生用自制的简易乐器,表现某一场景。3、巡视学生活动情况。4、请学生分组展示。5、评价学生的分组活动和表现。6、带领学生一起舞蹈《踏春》编。3、学生分组展示。说说表现的是什么场景?片断:①模拟春雨沙沙声和青蛙鸣叫声。②模拟山间泉水声,模仿地质队员勘察地质。③模仿同学们迈着整齐的步伐踏春去。4、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表现。5、舞蹈《踏春》。6、随音乐出教室。过简单加工都可制成乐器,培养学生自制乐器的兴趣。通过简单场景的表现,既让学生体会成功的愉悦,又培养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表现。创设轻松快乐的氛围,结束课堂。3【案例2】非洲的灵感教学准备:课件一套非洲康加鼓一套电子琴音箱非洲人面具油彩学生自备道具教学目标:1、了解非洲音乐中丰富多彩的鼓乐和歌舞,以积极的态度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理解和尊重世界多元音乐文化。2、体验非洲音乐中复杂多变的节奏特点,感受非洲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体会非洲歌舞曲的丰富艺术感染力。3、用欢乐、热烈的情绪演唱刚果歌舞曲,用节奏、吆喝声表现非洲歌舞曲的风格,进一步感受非洲音乐鲜明的特点和丰富的生活内涵。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学内容教的内容学的内容一、导入画面播放,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学生自我感受出示非洲地图“知道这块地图位于世界的哪个洲吗”分别请学生代表介绍课前了解的非洲欣赏一段非洲民间歌舞场景“看了刚才这段画面,同学们,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谈感受,如“鼓点激烈、热情奔放”二、走进非洲音乐(一)鼓1、《击鼓乐》片断“请看下面这段音乐画面,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节奏——鼓声、舞步——学生同学用凳两边击鼓——老师示范,再问:“有什么变化”——生引出强弱对比——师生一起演奏。Xxxxxxxxx请一位学生表演“在这段鼓乐中,鼓的节奏组成了非洲音乐的基础,刚才同学们也从画面上感受到了鼓的魅力,我们请同学来给大家表演一下好吗”。学生表演(学生叫好,为什么好)大家积极发言康加鼓表演大家知道吗?这组鼓叫什么?”——引出康加鼓——艺术家精彩的康加鼓表演。的确,非洲的鼓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鼓的类型很多,表演技法也各具特色,演奏方式也很多,有独奏、重奏和合奏。学生欣赏讨论“这段表演你认为精彩在哪里”“你能从音乐要素方面来说说他的精彩之处吗?”“投入、热情、狂野”“节奏有疏密,力度有强弱”4学生创编活动。非洲是个多部落的民族,非洲人民的生活多姿多彩,有祥和、有战争、有欢乐。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画面的情境用鼓并运用这些音乐表现要素来进行音乐创作,表达非洲人民的生活。小组讨论创编,老师巡回指导。分组表演,简单评价(二)舞南非《战士的舞蹈》鼓被称为非洲传统音乐之魂,但舞蹈在非洲人民的生活中也占居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请看这段南非《战士的舞蹈》听到的:有鼓声、鸟叫声、呐喊声。(分别模仿一下)看到的:舞蹈动作简单等——又离不开鼓声简单舞蹈老师教基本舞步(肘部相对)加进1、2走基本舞步学生模仿(和着节拍和韵律),再可请全体男生模仿,女生加进喊叫声合作表演分析舞蹈特点刚才我们看到非洲舞蹈热情奔放的一面,请简单说说舞蹈特点以及你的联想非洲舞蹈的节奏强烈,它的动作主要強调了人体每个部位的表現力现代非洲舞非洲音乐走到今天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民间音乐,已和现代的生活更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跟着一起跳,共同体验。小结刚才我们欣赏了非洲的鼓乐和舞蹈,你能谈谈非洲音乐舞蹈给你的印象吗?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再做补充,并列表说明(三)歌过渡接下来我们再一起来唱唱一首非洲刚果民歌《伊呀勒啦》,看看你又会有什么新的体验。欣赏,自然律动学唱1、老师范唱带着快乐的情绪演唱加三种节奏完整歌唱、表演2加“啦”演唱3加歌词演唱,引出歌唱的即兴性4、加强弱、用“一领众和”方式演唱5、、完整演唱X---x---XoxoxoxoXxxxxxxx三、体验非洲灵感师生共同狂欢现在,请大家都带上自己的道具,唱起来跳起来,让我们在非洲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尽情狂欢吧。”总结“今天我们所感受到的音乐都是非洲人民最直接、最本能、发自内心的情感的迸发,从中我们也真正触摸到了非洲的灵感。同学们再见。”结束在非洲音乐声中愉快结束本课5【3】课题《丰富多彩的节奏乐》课型:综合课教学目标一、通过一系列节奏乐的欣赏和体验,感受丰富多彩的节奏乐,培养学生对节奏的兴趣;发掘节奏在戏曲、曲艺、舞蹈、生活等领域中的重要性。二、把基本的节奏训练穿插在有趣的音乐内容中,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听辩、掌握应用一些基本的节奏型。并能应用所学的节奏知识创编节奏乐,初步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教具准备:电脑、课件、打击乐器等;教学步骤设计意图一、导入1、学生欣赏一段音乐;2、提问:这段音乐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师“这是一段爵士鼓演奏的节奏乐,但是也可以作为单独的表演形式存在。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感受的《丰富多彩的节奏乐》。”揭题二、感受1、戏曲中的节奏乐听一段戏曲中的节奏乐,提问:(这段音乐你熟悉吗?在哪儿听到过,它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呢?)这是一段戏曲中的节奏乐,它用我们中国民族乐器中的锣、鼓等打击乐器演绎了一段快速、铿锵有力的音乐,给我们塑造了《智取威虎山》中解放军英勇敏捷的人物形象。由此可见节奏在戏曲中不仅可以单独存在而且可以塑造人物形象。下面我们来念一段锣鼓经,看看可以塑造怎样的人物形象呢?冬冬冬冬冬冬乙冬冬仓台台七台乙台仓仓七仓七仓仓00运用两种不同的速度和力度,可以表现不同的人物出场。例如:包公、小丑等;请一位同学来表演一下小丑出场,大家为他念锣鼓经。2、曲艺中的节奏乐欣赏一段天津快板,看看节奏在快板中的作用。概括出竹板敲击的节奏可以控制语言的速度,语言的韵律又决定了竹板敲击的节奏型;请学生来表演一段快板。内容《蛙声》。3、舞蹈中的节奏乐欣赏一段踢踏舞,概括出节奏是舞蹈的灵魂4、器乐中的节奏乐欣赏一段由我们的双手奏出的节奏乐,看看他给你塑造了怎样的音乐形象?欣赏《闹花灯》它通过我们中国民族乐器中的锣、鼓、排鼓等打击乐器演绎了一段农历正月十五舞龙、舞狮、闹花灯的热闹情景。打击乐器在我们的器乐中最擅长演奏节奏乐。通过聆听使学生注意到节奏可以作为单独的表演形式存在;这部分内容学生很感兴趣;使学生在无意中掌握了基本的节奏型;以有趣的节奏训练形式,把枯燥的节奏变得生动、有趣;65、生活中的节奏乐师:“你注意过生活中的节奏吗?这里有一组来自生活的节奏请你听一听、猜一猜、奏一奏。”2/4XXXXXXXX(时钟、嘀嗒、)4/4XX00XX00XXXXXXXXXXXXXXXX0(门铃、叮咚)4/4XX00XXX00(敲门、咚咚)4/4XXXXXXXXXXXXXXXXXX(铅笔、嚓嚓)师:“上周已经让同学们去挖掘生活中的节奏,并请你把这些节奏整合后表现出来。下面请各组同学准备一下,请你来表演一下。”6、节奏创编形式:分组活动;要求:根据所学的节奏,创编一小段节奏乐,能够体现生活场景,塑造音乐形象;步骤:讨论设计——汇报——学生自评——师评例:小马练跑步、出操、球场、雷阵雨等;第一组主题《小马练跑步》节奏:XXXXXXXX。。。。。。第二组主题《运球比赛》节奏:XX00XX00XXXX00XX00XXXXXXXXXXXX00XXXXXX00第三组主题《雷阵雨》节奏:隆。。。。。。XXXXXXXXXXXXX—。。。。。。第四组主题《出操》节奏:XXXXXXXXXXX012345678。。。。。。各小组表演之前把写的节奏交上来。(投影)“你认为哪一组编得既有创意、表演又好为什么?”学生评价师:“每个小组都各有特点,也准备得很认真。如果把我们生活中的这些节奏搬上舞台将是怎样的效果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欣赏节奏片段。三、归纳小结问题:“那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领悟了什么?”学生回答:a节奏是音乐的骨架;b它既可以和音高一起组成美妙的旋律,也可以单独来表现音乐的内容;c生活中的各种节奏也是一曲非常美妙的音乐。师:“希望你热爱音乐、热爱生活,下课。”7【4】东北风情教学过程一、借助舞蹈导入新课1东北秧歌(老师表演)2师生共舞,感受东北秧歌的特点,并介绍十字步。二、相关文化学习,多方位了解东北的风土人情师:东北是我国的第一平原,包括了辽吉黑三省。在辽阔的黑土地上居住着满、回、朝等很多民族。我们的家乡地大物博,长白山的天池象一块天蓝得宝石镶嵌在长白山脉,传说这里是女娲沐浴更衣的地方。哈尔滨的冰灯晶莹剔透,五彩斑斓,仿佛把你带进了水晶般的世界。那迎面走来的大秧歌,让你感受到东北人的热情与豪爽。这里是清文化的发源地,一宫两陵象征着清文化的辉煌。勤劳朴实的东北人与蓝天白雪为伴。雪上摩托车,马拉扒犁,好似把你带到了孩提时代。这里是唢呐声声的黑土地,这里有浓浓的东北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养一方艺。东北人的勤劳朴实,孕育出具有东北特色的艺术风格。民间曲艺种类:高跷,舞狮,秧歌,旱船等介绍东北的二人转。三、感受与学习1、介绍二人转俗称“蹦蹦”,是以东北的民歌、大秧歌为基础形式的曲艺种类。表演形式边扭边唱,二人对口唱,具有热烈奔放。活泼,风趣,喜庆红火等特点。欣赏传统的二人转小帽《小拜年》。2、学习歌曲,《欢欢喜喜来过年》欣赏感受音乐风格。对照曲谱,感受节奏变化用’la”轻声模仿歌曲,请注意声音的弹性。歌曲的处理。(衬词。波音、声音等)表现歌曲。(加入表情与声音律动)四、创作1分组创作节奏型2各小组分别展示(将节奏型写到黑板上)3用打击乐表现4多种方式表现(服装、道具、舞台、腰鼓等)五、发展师:东北的黑土地上,有一个民族特别擅长打猎,建立的王朝发源地在东北师;对,下面我们欣赏满族神话舞剧,《白鹭额娘》第四幕的片断。这场舞剧的音乐是根据满族民歌《摇篮曲》创作的1欣赏舞剧体会满族的音乐风格2欣赏赫哲族民歌《乌苏里船歌》,体会乌苏里江上悠扬的渔歌。六、小结8【5】音乐的情感表达-----欣赏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导入——激趣(创设情境,引导情感投入)学生在聆听进行曲风格的《拉德斯基进行曲》自由律动进入教室。在环境布置上,改变了传统上的座次排列,拉近师生的距离。教师用富有激情的语言导入。(背景音乐插入)师:让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去感悟音乐,让我们去感悟音乐,让我们领略贝多芬的激情与浪漫,感受格什温的蓝调,感悟音乐的涓涓细流,感悟音乐的澎湃与清
本文标题:中小学音乐教学评价(二)评析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935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