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中关村建设科技城的做法和启示
【关于落实“双自联动”战略的系列研究之一】中关村建设科技城的做法和启示按:早在2011年3月,北京市政府就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中关村科学城的若干意见》,科学城以海淀区的知春路和学院路为轴线,辐射周边区域,旨在充分发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创新资源优势,加快建设中关村科创中心。“若干意见”所提出的目标定位、体制机制创新、盘活科技资源、强化组织实施等指导性意见,对于上海浦东高起点规划建设张江科技城具有借鉴意义。当前,以中关村科学城、天津滨海未来科技城、深圳南山科学城、杭州未来科技城和滨江区为代表的科学城建设突飞猛进,推动了高新园区的转型,优化了科创中心的布局,引领了创新驱动的方向。张江科技城建设要学习借鉴中关村等地的做法,在全市、全国乃至全球大格局下谋划定位,主要服务于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建设,这也是浦东新区贯彻“上海科创22条”和“双自联动”战略的重要抓手和最新亮点。近期,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张江平台经济研究院等,作了关于贯彻“双自联动”战略的系列研究。我们把其中关于张江科技城谋划布局的研究成果,作为开篇之作予以刊载,供新区领导及相关部门参考借鉴。中关村把科学城建设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及人才特区建设相结合,着眼于引领贯彻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战略定位,其主要经验和做法,在于明确发展目标、提升产业定位、优化发展布局、打造人才特区、盘活科技资源、强化组织实施,在推动协同创新中,优化区域创新创业环境,形成产城融合、协同创新的合力。一、北京市促进中关村科技城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科技城是高新区的升级版。我们理解,科技城是在新技术革命和高科技园区发展的基础上,以培育壮大一系列前沿性高技术产业集群为特色,人才、技术、知识等创新要素高度集聚并辐射,科研、教育、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汇成一体,创新创业和宜居宜业交相融合的创新型组织形式和核心承载区域。国内外科技城建设的标志性地区是美国“硅谷”、纽约“硅巷”、波士顿创新功能区、日本筑波、印度班加罗尔、台湾新竹、北京中关村(海淀区)、深圳南山区、杭州滨江区等。中关村科技城最主要的特色是科教资源、人才特区、产业高地和产城融合。2011年3月,北京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中关村科学城的若干意见》,从如下6个方面,推动位于海淀区的科技城建设,取得突出成效。(一)明确发展目标:建成75平方公里的科学城,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新地标。形成“三个提升”、“四个融合”、“六个一批”的集聚辐射效应:中关村科学城将通过实现原创能力显著提升、成果转化能力大幅提升、辐射带动能力显著提升“三个提升”,推动科技与人才、科技与产业、科技与金融、科技与文化“四个融合”,建设一批自主创新的特色产业园区,新引进并支持一批全球领先的高端人才创新创业,新聚集一批研发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和营销总部,成功实现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新培育和发展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企业。(二)提升产业定位:打造网络经济、绿色经济等创新发展的产业高地。以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端环节,以及科技金融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为产业发展重点,形成高端产业集群,辐射带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充分发挥领军企业的产业带动效应。目前,科学城内已经培育聚集了联想、爱国者、汉王、搜狐、百度、小米手机、京东、博奥生物、中星微电子、科兴生物、碧水源、神雾热能等一批知名企业;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合作,启动建设了先进工业技术研究院、中关村航天科技创新园等48个产业技术研究院和相关应用创新载体;吸引了清华—富士康纳米科技研究中心、AMD(超威半导体公司)等在内200余家研发机构入驻;集聚了中国技术交易所等数百家各类科技中介组织;汇聚了千余家科技金融机构及风险投资机构。(三)优化发展布局:以海淀区科教集聚区为载体,着力打造3条新兴产业发展轴线。一是以中关村大街为核心,依托生命科学、军转民、新能源汽车等技术资源,打造“中关村生命科学与新材料高端要素聚集发展区”。二是以知春路为核心,依托航空航天与集成电路技术资源,打造“中关村航空航天技术国际港”。三是以学院路为核心,依托信息网络科技资源,打造“中关村信息网络世纪大道”。同时,依托特色产业基地,布局网络技术、清洁能源、生命科学、新材料等40多个创新园,形成创新集群集聚效应。(四)打造人才特区:以特殊区域、特殊机制、特殊政策、特殊平台,集聚造就特殊人才。科技城也是人才特区,其设立初衷是为了吸引集聚海外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千人计划”的创新创业,因而,不同于传统的工业区。北京地区入选中央“千人计划”的高层次人才和海归创业人才,80%在中关村科技城,中国民营经济的领军企业领袖,大多集聚在科技城。其成功做法:一是特殊区域。科技城以人为本,打造一个创新创业和宜居宜业的特殊区域,中关村海淀区在产城融合和人才安居乐业的服务上,领先于张江,不论是子女入学,还是商业和生活配套,都优于张江。二是特殊机制。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为中关村人才特区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提供“专员制”服务,这方面优于张江。三是特殊政策。实施股权激励等“1+6”政策和“新四条”政策,北京市还支持科技城落实10项具体人才政策,含人才科技经费使用、进口特需品税收优惠、简化结汇手续、重大项目资金支持,以及人才落户指标、居住补贴、出入境便利、医疗服务、家属安置等特殊的扶持政策。四是特殊平台。“中关村创业大街”为人才的早期创新创业,提供了特殊平台,形成比较完整的创业服务生态链,有效降低早期创业成本。推广“孵化加创投”的发展模式,支持大学科技园与企业开展项目对接和产业化。中关村雏鹰人才基地“京西创业公社”,已经汇聚200多家优质创业企业,创业服务平台所提供的不仅是房租补贴、启动资金支持、天使投资,而且是一个良好的创业服务生态环境。(五)盘活科技资源:激活科创机构、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平台共享、知识产权交易等创新要素。一是加快建设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北京市政府、海淀区政府和中关村科学城,与北航、北理工、北科大等12家高校,联手共建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二是推动高校院所加快实施技术转移。通过无形资产作价入股、技术转让、技术许可等多种方式,实施技术转移,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和海淀区政府,分别与北大、清华、中科院北京分院等,签署了共建技术转移中心的合作协议,设立了车辆、新材料、低碳等12家技术转移中心,推进了骨科微创机器人等数十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实施。三是调动科技人员成果转化积极性。深化股权激励改革试点,促进人才合理流动,高校教师、科研院所研究人员可以保留人事关系,创办企业或到企业兼职。四是引导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深入实施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工程,推动高校、院所向企业提供检测、联合研发等公共服务,开放共享科技资源。五是推动知识产权的创造和应用。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加强知识产权自主创造、保护与应用。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规模。依托中国技术交易所和中关村专利技术转移中心等,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和服务体系。(六)强化组织实施:建平台、编规划、给支持。一是建立工作平台体系。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中关村科技创新和产业化促进中心(首都创新资源平台),下设协调推进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的工作组。同时,科技城由海淀园管委会负责日常管理。二是编制区域空间资源整合规划。按照汇集创新要素的要求,研究编制区域空间资源整合规划,优化完善地区配套基础设施,保障重点项目实施。三是按需求导向,实施个性化支持措施。为了真正把政策和服务落实到创新主体,突破“最后一公里”的机制障碍,实行“一校(院、企)一策”的个案处理支持方式,制订具体实施方案。通过投资基金、政府采购、重大专项支持、技术转移、土地供应、公建配套、人才落户、公共租赁住房等举措,解决高校、院所和企业在推进重大项目过程中的主要需求。四是坚持政府与市场相结合。通过政府推动和政策引导,综合运用产业、财政、税收、规划、土地等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建立进退有序的空间和产业调控机制。区域内相关单位的存量用房或现有物业,通过“二次开发”,用于高科技产业研发和产业化项目的,报经市政府批准,可以采取协议方式供地。二、中关村经验对上海浦东建设张江科技城的启示及借鉴北京市以科技城规划建设,提升中关村能级,为“国家千人计划”高层次人才和高端研发机构,提供创新创业的空间和环境,其经验值得借鉴。浦东首先要着力推动从园区建设到科技城功能打造、从提供空间到提供综合配套环境、从引进经济到创新经济的提升。要围绕产业链配套创新链,立足于产业链的引领、创新链的源泉、价值链的高端,以小张江带动大张江、以浦东特点承载国家使命、以全市影响拓展全球影响,紧紧围绕服务于全球有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建设,进行再思考、再策划、再布局、再配套、再优化、再调整体制机制。(一)优化功能定位,发挥引领作用。建设张江科技城,是全市的战略部署,也是浦东新区落实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设科创中心战略决策的生命线和风景线。张江科技城的定位至少应承载四大功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核心功能区、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自贸区“双自联动”的综合试验区、带动服务全市创新驱动的标杆引领区。要在高端创新能力上大为提升,要在产业集群国际影响力上大为提升,要在小张江服务大张江的带动力上大为提升,要在体制机制创新的协同合力上大为提升,要在宜居宜业的环境亲和力上大为提升,努力实现“5个引领”:一是引领科技城建设的升级版;二是引领新一代先进技术研发创新重大突破的方向;三是引领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和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高端发展的趋势;四是引领国际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潮流;五是引领创新驱动、“双自联动”、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体制机制创新。(二)优化产业方向,突出创新驱动。要瞄准新一轮科技革命大方向,迎接全球产业转型大趋势,实施创新驱动的大战略。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建议科技城重点发展3大产业集群:以新一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为支撑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以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技术、材料技术为支撑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以新一代智造技术、低碳技术和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技术及互联网+的创新和应用为支撑的“四新”经济产业集群。1、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要加快重大创新成果转化,增强全球影响力。据新区发改委统计分析,2014年,张江高科技园区共有生物医药企业547家,实现营业收入419亿元,增长17.4%,保持了近几年20%左右的持续增长态势。绿谷制药、中信国健、微创医疗等自主创新企业和罗氏制药、辉瑞制药、礼来、美敦力等跨国研发总部,以及中医药大学、中科院药物研究所等研发机构,组成了完整产业链。关于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驱动和“十三五”发展规划布局思路,要突出创新链全球影响力的核心价值,我们有3点建议:一是加快绿谷制药的“971”新药等一批重大突破性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进程,体现颠覆性创新的全球影响力。二是把握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机遇,强化产学研结合的协同创新机制,争取新一批重大突破成果的诞生和转化、产业化。三是把握国家鼓励发展大健康产业的机遇,把张江“药谷”的高端创新带动力,辐射到国际医学园区的“医谷”和临港的“康谷”,并带动辐射全市“1+6”生物医药基地的转型发展。2、集成电路产业集群要引领设计、扩大量产,优化产业链发展环境,增强国际竞争力。据新区发改委统计分析,2014年张江高科技园区集成电路产业共有企业252家,实现营业收入398亿元,已经成为集聚全市乃至全国投资规模最大、经济效益最佳、产业链最全、创新能力最强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展讯通信、中芯国际、华虹宏力等,成为全国集成电路产业的领军企业,在设计、生产、封装测试、装备制造、关键材料等产业链整体环节上全面领先。但是,与硅谷和台湾新竹相比,我们在创新能力、发展规模和政策环境上还有差距。为了增强国际竞争力,我们建议:一是推进集成电路全程保税产业链的试点,争取国家有关部门支持,借鉴台湾新竹经验,结转环节的所有税收不征不退,
本文标题:中关村建设科技城的做法和启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970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