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章生物的生活环境单元测试题
第三章生物的生活环境检测题一.选择题(56分)1.家中饲养小鸟时,小鸟生活需要下列哪些条件?()A.食物与水B.C.食物、空间与阳光D.阳光、空气、水分、适宜的温度、空间和食物2.下列各项中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A.B.C.D.3.大雨过后蚯蚓常常会爬到地面上来,这是因为()。A.蚯蚓要B.土壤中温度太低C.D.4.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圈仅由植物、动物及其中的微生物构成B.生物圈包括地球的全部C.生物圈指生物活动能达到的范围,包括月球D.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生物及其生存空间的总称5.在内陆地区大面积植树造林,能够()。A.B.C.D.降低大气氧含量,增加降雨量6.探究光照对黄粉虫生活影响的实验正确的顺序是()。①提出问题②制定计划③做出假设④实施计划⑤表达交流⑥得出结论A.①②③④⑤⑥B.C.①③②④⑤⑥D.7.当环境发生急剧变化时,如果生物没有相应的适应能力,就可能()。A.加速进化B.C.快速逃跑D.8.在稻田中,影响其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①阳光②杂草③水分④土壤⑤田鼠⑥空气⑦蝗虫⑧蚜虫A.①②⑤⑥B.③④⑦⑧C.①③④⑥D.②⑤⑦⑧9.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有()。A.一种B.二种C.三种D.多种10.将来的你,如果和宇航员一起乘坐宇宙飞船飞向太空旅行.那时,你已经脱离了生物圈这个圈层,但你必须从生物圈中带上足够维持你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这些物质最起码应该包括()A.氧气袋、矿泉水、各种吃的B.太阳能电池、保暖内衣C.宠物猫、电脑、光盘D.驱蚊器、盆花、照相机11.生物学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要继续学习,不断探索,理智地运用科技成果,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你认为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生物圈的资源、空间是有限的,必须控制人口的膨胀B.西部大开发中,实施保护天然林、退耕还林还草措施,可改善生态环境C.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我国地大物博,物种繁多,生物资源丰富,可以任意开采12.“山上多植物,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句谚语形象地说明了()A.植物在生物圈的作用B.山上植物多要修水库C.治山要治水D.根的特性13.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蚯蚓的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这说明了()A.环境影响生物B.生物影响环境C.生物依赖环境D.生物适应环境14.樟树上下相邻的叶片互不遮挡,能使每片叶都尽可能多地接受阳光的照射,这种现象可说明()A.环境能适应生物B.环境不能影响生物C.生物能适应环境D.生物不能影响环境15.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蚯蚓的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这说明了()A.环境影响生物B.生物影响环境C.生物依赖环境D.生物适应环境16.野马遇到狼群袭击时,公野马总是掩护母野马和小野马先逃走,公野马与母野马和小野马的关系是()A.种内互助B.种内斗争C.种间互助D.种间斗争17.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根深叶茂B.大树底下好乘凉C.大雁南飞D.秋风扫落叶18.“鱼儿离不开水”,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A.生物的生存影响环境B.生物的生存适应环境C.生物的生存改变环境D.生物的生存依赖环境19.世界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最大深度为11084米)里有鱼虾类生存,但没有绿色植物,这主要是因为那里()A.没有二氧化碳B.温度太低C.没有阳光D.没有无机盐20.种庄稼需要施肥,肥料的作用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A.有机物B.水C.无机盐D.氧气21.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为了使市民们能吸入新鲜的空气,建设者们采取的最佳措施是()A.建高层楼房,居住在高层B.多种花草树木,扩大绿化面积C.加大住房面积,扩大居住空间D.增加美术作品,美化环境22.水母和海鞘有几乎透明的躯体,这种现象属于()A.保护色B.警戒色C.拟态D.以上都不是23.植树造林可以防风固沙、增加降水量、改善温室效应、美化环境等,这说明()A.环境影响生物B.生物影响环境C.生物适应环境D.生物与环境是统一的整体24.极地狐比沙漠狐的耳朵要小,这样可以()A.使听觉更灵敏B.适应北极的寒冷气候C.迅速奔跑以找到食物D.不容易被食狐动物发现25.水稻与稻株旁的稗草,水稻同稻田里的蝗虫,水稻与其茎叶内稻瘟病菌之间的关系依次属于()A.共生,捕食,寄生B.竞争,寄生,捕食C.竞争,捕食,寄生D.竞争,捕食,捕食26.某一品种的菊花通常在秋季开花,若使其在夏季开花,应采取的措施是()A.补充光照使光照时间延长B.适当提高温度C.遮光使光照时间缩短D.适当多浇水27.“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直接说明了()A.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B.人为因素对生物的影响C.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D.生物改变环境28.洞穴中的鱼类,因终年不见阳光,故可推论哪一器官可能会退化?()A.触觉B.嗅觉C.视觉D.听觉二.非选择题(44分)26.“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形象说明了生物之间的关系。27.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球人口数量剧增,人类对自然资源的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是破坏各种生物栖息地的主要因素之一。28.生物在___________的同时,也能_________环境。29.尝试利用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探究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在探究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影响的实验中,探究可以分为六个环节,分别是:、、、、和。此实验的变量是。在两种实验环境的中央分别放置的黄粉虫幼虫。得出的结论是:。30.下表是一项关于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原因的调查结果。请你分析并回答问题:原因哺乳动物鸟类偷猎31%20%栖息地的丧失32%60%外来物种17%12%其他原因20%8%(1)资料分析: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请你给出造成哺乳动物和鸟类之间数据差异的合理解释。31.阅读材料,分析回答:材料一:蜂兰的唇形花瓣常常与雌黄蜂的外表相近,可以吸引雄黄蜂前来“交尾”雄黄蜂从一朵蜂兰花飞向另一朵蜂兰花,就会帮助蜂兰花传粉。材料二:土壤是陆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生物起着重要的作用。被誉为植物界拓荒者的地衣,能够在光秃秃的岩石表面生长。地衣能够分泌地衣酸,腐蚀岩石,使岩石表面逐渐龟裂和破碎,借助长期的风化作用形成原始的土壤,从而为其它植物的生存创造条件。植物的根系对土壤起着黏附和固着作用。植被覆盖在土壤表面,对土壤起着保护作用。土壤中的动物(蚯蚓等)的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增加土壤的通气性。总之,如果没有生物,地球上就不会有土壤。(1)材料一说明:。(2)材料二说明:。32.在探究“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中,取长70厘米,宽30厘米左右的纸盒,在纸盒底层放一层湿土,以纸盒的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这样纸盒就可形成明暗两种环境,在纸盒内放入20只黄粉虫。(1)为探究黄粉虫是在黑暗还是在明亮环境中生活,应该将纸盒放在的环境中,假设黄粉虫适于在黑暗环境中生活,则盖玻璃板的一侧就成为该实验的。(2)从实验装置看,黄粉虫应该适宜在干燥还是潮湿环境中生活?。该实验装置能否探究黄粉虫是不是适宜在干燥环境中生活?为什么?。(3)已知黄粉虫适宜于阴湿环境中生活,我们将装置放在明亮环境中,在纸盒盖纸板的一侧放入食醋,过一段时间后发现黄粉虫都移向了盖玻璃板的一侧,这个实验说明。33.对分布在甲、乙、丙三地区的某种哺乳动物的测量结果如下表:某种哺乳动物的身体量度(单位:mm)甲地区乙地区丙地区体长395460540耳长12510890尾长1159080如果上述测量数据来自于安徽的黄山、吉林的长白山、广西的桂林,则根据测量结果可以推测:(1)丙地区为。(2)对该种动物外部形态起决定性作用的生态因素为。(3)该动物具有与外界环境相似的体色,显然可以有效地逃避猛禽的捕食,但难于躲避嗅觉灵敏的猛兽的袭击,这种现象反映了。34.材料分析:洁白的鹭鸟翱翔在翠绿的水杉林中,这曾是某大学最美的景观。白鹭被称为“大气和水质状况的监测鸟”,享有“环保”的美誉,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该大学学校不仅绿化好,还有成片的水杉林,是鹭鸟栖息的好场所。两年前,该校是敞开胸怀欢迎这些朋友的。鹭鸟越聚越多,最多时曾达到两万多只。鸟儿多了,麻烦也就随之多了起来,人们不敢开窗……..从今年春天以来,该大学一直想办法要把这些鹭鸟赶走。(1)你认为白鹭的栖息地是怎样的?(2)学校决定用噪音来驱赶白鹭。你赞成这种做法吗?你认为应采取什么措施来保证人与白鹭的和平相处?附:答案一、选择题(56分,每题2分)1—5DADDB6—10CDCDA11—15DABCB16—20ABDCC21—25BABBC26—28CCC二、非选择题(44分)26—29(每空一分,共15分)26.捕食27.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掠夺式开发,不合理利用28.适应环境,改变29.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光照,等量,黄粉虫幼虫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30.(每题3分,共6分)(1)哺乳动物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和栖息地的丧失。鸟类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2)鸟类一般生活在森林中,营树栖生活,或者傍水而居,栖息地比哺乳动物局限的多,而且主要取食对象也很局限,因此栖息地的破坏对鸟类的影响更大;人类从哺乳动物中获利相对较多,因此哺乳动物是偷猎的主要对象,所以偷猎对哺乳动物的影响更大。31.(每题2分,共4分)(1)生物能够适应其生存环境(2)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影响其生存环境32.(共7分)(1)有光对照实验(2)潮湿环境不能因为该实验没有把干燥条件作为实验变量来研究(3)黄粉虫对食醋的刺激能发生反应(2分)33.(每题2分,共6分)(1)吉林长白山(纬度高气候寒冷)(2)温度(3)适应的相对性34.(每题3分,共6分)(1)树林,食物充足,温度适宜(2)鸟类是人类的朋友,要善待它们。噪音不仅使鸟类害怕,连我们人类都无法忍受。建议另植一片水杉林,建一个更适宜鹭鸟栖居的生态乐园。这样不仅解决了问题,而且保护了鹭鸟,绿化了环境。
本文标题: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章生物的生活环境单元测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977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