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七年级下册总复习材料(语文版)
季初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总复习材料第1页(共23页)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总复习材料第一单元第1课《石榴》一、解题:此文选自《郭沫若全集》。“爱石榴”是本文的抒情线索,我爱的就是石榴的色、形、神――石榴身上体现出来的精神。二、作家作品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四川乐山人。主要作品: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蔡文姬》等。三、字词①奇崛(jué):奇特突出②辟(bì)易:退避开辟(pì)③枯瘠(jí):形容植株干枯、瘦弱④犀(xī)利:锋利⑤金罍léi:殷周时期盛酒的青铜器皿⑥陆离:形容色彩繁杂⑦忍俊不禁(jīn):忍不住笑⑧丰腴(yú):丰满⑨玛瑙mǎ′nǎo⑩唾津四、全文结构第一部分(1段):爱石榴,采用对比的写法点明石榴的可爱。第二部分(2-6段):绘石榴,具体描写石榴的特征。按由枝叶到花朵再到果实的顺序来描绘石榴。第三部分(7-9段):赞石榴,抒发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与赞美之情。五、中心(主旨)本文托物言志,借石榴寄托情怀,通过对石榴的生动具体的描绘,表现了石榴的美丽、热烈、充满活力的特点,赞扬了不怕威压、毫不示弱、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的品格和精神,也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执著坚定的信念和热切的追求。六、重点句段①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总领全文,写出作者对石榴的感情。)②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对偶、对比,写出石榴枝叶的独特风采。)③秋天来了,它对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皓齿。(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石榴果实成熟的样子。)④禁不住唾津的潜溢了。(交代“我”喜欢石榴的原因和对石榴的向往。)⑤那可不是夏天的心脏吗?(反问、比喻。根据色彩外形来设喻。)七、思考与练习①为什么说石榴花是“夏天的心脏”?答:共有两层含义:一是从花的色彩和外形的角度打比方,二是从石榴“热烈”“充满活力”这一内在特征的角度打比方。心脏是使人具有活力,而石榴能给火热的夏天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二者在这点上是相似的。第二个比喻是核心,是以第一个比喻为基础进行的,通过这个比喻,准确形象地表现了石榴热烈、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内在特征。②夏天、“夏天的心脏”有什么特点?答:热烈、充满活力、积极向上、坚贞刚勇。③“我”为什么喜欢石榴?答:“我”喜欢石榴,不仅因为它美丽,还因为它与众不同——在夏日的炎阳之下,蓬勃向上、解脱尽重重束缚的无畏精神和品格,而这种品格与作者相符。作者赞美石榴,实质上是要赞美那种英勇无畏的品格和敢于斗争、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④石榴有什么内在风度?答:质朴、俊逸的风度,不畏炎阳直射的品格,充满活力、蓬勃向上的精神。⑤本文的写法?答: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第2课《海燕》一、解题:文题点明了本文的描写对象。作者将浓浓的“乡愁”寄托在小小的海燕身上,赞美它的身姿,赞美它的勇敢,关心它的生活。在作者眼里,它不仅仅是“海上的小燕子”,而是一个象征物,是作者深沉而浓厚的思想感情的化身。本文是一篇状物类散文(记叙文)。二、作家作品:郑振铎(1898—1958),现代著名作家、文学史家。笔名西谛、郭源新,福建长乐人。本文写于1927年。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迫季初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总复习材料第2页(共23页)害进步人士。郑振铎被迫远走欧洲,于5月21日只身乘船前往法国巴黎。航行途中见到海燕,引发绵绵乡思,写成这篇优美的咏物寄情散文。三、字词①轻飔(sī):轻柔的凉风②隽(juàn)妙:美妙③隽(jùn)逸:俊秀飘逸④憩(qì)息:休息⑤粼粼(lín):形容水波明净的样子⑥融融泄(yì)泄:和睦快乐⑦忧戚(qī):忧伤⑧蹇(jiǎn)劣:不顺利⑨皎(jiǎo)洁:明亮而洁白⑩圆晕(yùn)四、全文结构第一部分(1-7):对故乡的小燕子在春天里活动的情景进行了细致的描写,构成了一幅隽妙无比的春景图。第二部分(8-14):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带着对故乡小燕子的深厚感情,对海上小燕子进行了细致描写,着力刻画了一个“海上小英雄”的形象。五、中心本文通过描写故乡的小燕子和海上的海燕,抒发了作者浓浓的乡愁,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与热爱之情。寄寓了作者一定要返回祖国的期望和信念。六、重点句段①乌黑的一身羽毛,光滑漂亮,积伶积俐,加上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劲俊轻快的翅膀,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一只小燕子。(作者从羽毛、尾巴、翅膀三个方面描写小燕子的形体,突出它可爱活泼的特点,流露出对小燕子的喜爱之情。)②第一年,小燕子来住了;第二年,我们的小燕子,就是去年的一对,它们还要来住。(强调小燕子与故乡人的情谊之深。)③见了它们,游子们能不引起至少是轻烟似的,一缕两缕的乡愁么?(用反问句式,强调自己思想之深。用“轻烟似的”“一缕两缕”形容“乡愁”,这是一种举重若轻的写法。)④海水是胶洁无比的蔚蓝色,海波是平稳得如春晨的西湖一样,偶有微风,只吹起了绝细绝细的千万个粼粼的小皱纹,这更使照晒于初夏之太阳光之下的、金光灿烂的水面显得温秀可喜。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海!天上也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平贴于空中,就如一个女郎,穿了绝美的蓝色夏衣,而颈间却围绕了一段绝细绝轻的白纱巾。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天空!我们倚在青色的船栏上,默默的望着这绝美的海天;我们一点杂念也没有,我们是被沉醉了,我们是被带入晶莹的天空中了。(比喻、拟人贴切传神,情景交融,心随景醉。)⑤在故乡,我们还会想象得到我们的小燕子是这样的一个海上英雄么?(时时想起故乡的燕子,实际是对故乡的思恋。)⑥小燕子在海面上斜掠着,浮憩着。它们果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么?(作者之所以相信,其实是希望眼前的海燕就是故乡的小燕子,是因为他想借以抚慰自己的心灵,捎回自己对故乡、对祖国的牵挂。)⑦啊,乡愁呀,如轻烟似的乡愁呀!(直接抒情,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七、思考与练习(二)与(三)(要背诵第一段与第八段)八、燕子的形象?答:有光滑漂亮的羽毛,伶俐可爱,飞行的姿态隽秀飘逸,憩息于电线上时成为一幅有趣的图画,与人形成了一种融融泄泄的亲密关系,成为故乡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九、本文的写法?答:1.托物言志2.对比3.比喻、拟人(借物抒情)4.举重若轻十、练习题⑴文章通过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草等景物的描写,把温暖、舒适而又充满生机活力的_____________生动地再现出来,为小燕子的出场提供了一幅美丽的背景图画。(春风春雨春花故乡的春天)⑵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小燕子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形体、飞翔(动态)、憩息(静态)、与故乡家人的亲密关系四方面。流露出作者对小燕子的喜爱和对故乡的无限眷恋之情。十一、拓展⑴与燕有关的诗句:【唐】杜甫: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赋得盈盈楼上女》【唐】孟浩然:燕子家家入,杨花处处飞。⑵与燕有关的成语:伯劳飞燕蚕头燕尾歌莺舞燕环肥燕瘦旧燕归巢来鸿去燕劳燕分飞新婚燕尔燕尔新婚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燕瘦环肥燕舞莺啼燕燕莺莺燕语莺啼莺飞燕舞莺歌燕舞莺啼燕语莺吟燕舞玉燕投怀季初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总复习材料第3页(共23页)第3课《白鹅》一、解题:本文以“白鹅”为题,表达了作者对白鹅的眷恋之情。《白鹅》这篇课文,作者重点表现的是白鹅高傲的特点。文章从刚把这只鹅抱回家时的姿态描写中,留下了最初的“高傲”的印象。继而以“鹅的高傲”为线索,从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细致地刻画了鹅高傲的特点。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的特点。用反语来表达对鹅的喜爱之情。二、作家作品:丰子恺(1898.11.9—1975.9.15)原名丰润、丰仁。浙江崇德人。漫画家、作家、翻译家、美术教育家。三、字词①北碚(bèi):地名②麒麟(qílín):传说中象征祥瑞的动物③猥(wěi)鄙:卑鄙低劣④轧轧(gá):形容鹅的叫声⑤叫嚣(xiāo):大声叫喊⑥引吭(háng):放开喉咙。吭,喉咙。⑦譬(pì)如:例如⑧盛馔(zhuàn):丰盛的饭食⑨窥伺(kuīsì):暗中观察,等待机会⑩分娩(miǎn):指下蛋⑾岑(cén)寂:寂静寂寞⑿奢侈(shēchǐ):花费大量钱财追求过分享受左顾右盼冥顽愚蠢小心翼翼局促不安从容不迫三眼一板丝毫不苟扬长而去空空如也蹑手蹑脚不胜其烦大模大样四、全文结构第一部分(1-4):描绘白鹅与众不同的“傲慢性格”。第二部分(5):叙述白鹅对“我”一家所做的贡献(从物质、精神上),表达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与怀念之情。五、主题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通过对一只白鹅的形象描绘,突出了它傲慢、与众不同的性格,表达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和怀念之情。六、重点句段①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我”对白鹅的初步印象——性格高傲。此句为全文的总领句。)②鹅则对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要求饲食时的叫声,也好像大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一样。(比喻贴切,形象生动地刻画出鹅的叫声特点,进一步突出它的傲慢的性格。)③因为我们这屋实在太简陋,环境实在太荒凉,生活实在太岑寂了。赖有这一只白鹅,点缀庭院,增加生气,慰我寂寥。(鹅对“我”精神上的贡献是点缀庭院,增加生气,使“我”寂寥的心得以安慰。)七、思考与练习1.作者是从哪四个方面来写白鹅“高傲”这一特点的?作者为什么喜欢这只白鹅?答:从鹅的头、叫声、步态、吃相四方面来写。作者喜欢白鹅的原因:一是因为它那高傲的性格,二是因为它能给家人物质与精神上的贡献。2.为何用“傲慢”来形容鹅?答:用形容人的词语来描绘鹅,把鹅写得富有灵气,文中写鹅的头部、叫声、步态、吃相等,反映了鹅的生活习性,是动物的本能,这些都与性格无关,作者却将其说成是傲慢性格表现,显然把鹅当成了自己生活中的一个朋友,读来非常富有亲切感,其次,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却是一种欣赏的态度,反映了作者内心对于这只鹅的喜爱之情。3.为什么称鹅为“鹅老爷”?答:“老爷”一词原是旧时代对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的尊称。作者用以称呼白鹅,可见白鹅在他家拥有特殊的地位,享受特殊待遇,于是白鹅也就有理由表现得架子十足。4.对于结尾两句有何理解?答:由于战争作者不得不居住在郊外,荒村的简陋小屋,与外界绝少来往,于是感觉到一种沉寂的苦涩,但有个性的鹅打破了寂寞,使荒凉的、死气沉沉的环境有了生气,使作者苦闷的心灵得到一份安慰,所以作者对鹅怀着一份感激和留恋之情。八、练习题1.“而在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中,更表示出一种傲慢之气。”这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领起下文、总领全文)2.体会下列句子所表达的情趣:⑴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用比喻的手法写出白鹅的步态。⑵要求饲食的叫声,也好像大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一样。——用比喻的手法写白鹅叫声的傲慢。季初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总复习材料第4页(共23页)⑶这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丝毫不苟。——用拟人手法写白鹅吃相的特点。⑷写鹅的叫声,为什么还要写鸭和狗的叫声?——通过对比,突出鹅的叫声的傲慢。九、拓展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鹅赠鹤【唐】白居易君因风送入青云,我被人驱向鸭群。雪颈霜毛红网掌,请看何处不如君?第4课《鹤群》江口涣一、字词伫(zhù)立绮(qǐ)丽湮(yān)没剽悍(piāohàn)盘旋(xuán)湮没剽悍飓风冉冉无可言喻优哉游哉束手无策络绎不绝伫立:长时间的站立。绮丽:鲜艳美丽。轻盈:形容女子身材苗条。剽悍:敏捷而勇猛,动作轻快。无济于事:济,帮助。对事情没有帮助,指解决不了问题寡不敌众:人数少的抵挡不住多的。本文形容—只鹰抵挡不住众多鹤的攻击。盘旋:环绕着飞或走。本文指鹤群环绕着飞。二、全文结构第一部分:(1—3)谈论鹤群。第二部分:(4-28)观看鹤群。第三部分:(29-30)祝福鹤群。鹤群翔空——队形美、姿态美(外在美)——喜悦、赞美之情第二部分:鹰鹤大战——亲情美、协作美(内涵美)——敬佩、赞叹之情救助伤鹤——亲情美、合作美(内涵美)——惆怅、牵挂之情三、中心课文通过写鹤群的形态美与精神美,热情歌颂了鹤群团结战斗、友爱互助的精神。第二单元第5课《鲁迅自传》一、解题:题目为偏正短语。
本文标题:七年级下册总复习材料(语文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984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