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梳理古今异义词:1、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十分之一)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不同一般的)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到了)4、由山以上五六里(而,上)5、何可胜道也哉(尽)6、于是余有叹焉(对此)7、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治学的人、求学的人)一词多义:1、“观”:(1)观察、看。“古人之观于天地……”(2)景象。“非常之观”。2、“得”:(1)能够。“不得极夫游之乐”。(2)心得、收获。“往往有得”。3、以: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因为,介词)②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③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用来,介词)④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⑤由山以上五六里作连词用(相当于“而”,表承接)⑥无物以相之(来)4、而:(1)但是,却。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2)因而。而人之罕至焉。5、其: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那,代词,指代慧褒埋葬的时间)②距其院东五里(那,代词,指代慧空禅院)③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它,代词,代仆碑)④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前“其”,代词,代“穴”;后“其”,代词,代那些)⑤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前“其”,它,代词,指代后洞;后“其”,那些,代词,代游客)⑥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它,代词,指华山洞)⑦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前一个“其”,我们,人称代词;后一个“其”,那个,指示代词)⑧而予亦悔其随之(自己,代词,指作者)⑨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他们,代词,指代“古人”)⑩其孰能讥之乎?(难道,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6、之:(1)连接主谓取消句子独立性。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2)的。此余之所得也;非常之观褒之庐冢也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3)这里。卒葬之(4)代词,他。而余亦悔其随之7、夫:(1)那。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2)句首语气词。夫夷以近8、道:(1)道路。有碑仆道(2)说。何可胜道也哉9、然:(1)形容词词尾。有洞窈然(2)然而。然视其左右10、为(1)写。独其为文犹可识(2)是。于人为可讥11、焉①于是予有叹焉(语气助词,可译为“了”或不译)②而人之所罕至焉/然力足以至焉(代词,那里,指险远的地方)四、重要的句子固定结构:所谓华山洞者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其孰能讥之乎五、词类活用:1、名词做动词: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2、名词作状语:有泉侧出3、形容词做动词: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火尚足以明也不出,火且尽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享受尽或尽情享受)4、形容词作名词: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问其深5、动词作名词: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而其见愈奇6、使动用法: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特殊句式:1、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古人之观於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判断句: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⑤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⑥此余之所得也。⑦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⑧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定语后置有穴窈然省略句而卒葬(于)之有碑仆(于)道(吾)遂与之俱出,有志矣,而又不随(之)以怠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2、第一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提示: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据。3、第二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何作用?提示:略写前洞(19字: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设比: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第三段作者提出要赏“非常之观”,必须具备“志”、“力”、“物”三个条件,那么作者认为“志”、“力”、“物”这三者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明确:这里以景喻物,用“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比喻某种最高成就的境界。但这种境界“人之所罕至”,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怎样才能达到呢?作者提出了三个“不能至”:“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这三个“不能至”表达了三层意思,提出了达到目的的三个必要条件:”志”“物”“力”。在提出“志”这个条件时,用两个否定词构成双重否定,强调“有志”;在提出“力”和“物”这两个条件时,又分别把“有志”作为基本前提,也强调了“有志”。这就揭示了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要有“志”,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物”,把需要坚定的志向、不断的艰苦努力又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才能完成一种理想追求的道理。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而其中“志”又是最根本的。所以作者又对“志”的重要性,作进一步的强调和申述。“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是说有“力”而无“志”,因此未达到目的,这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悔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指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通过对比“力足以至”而未能至和“尽吾志也而未能至”两种情况,得出“可讥”“有悔”和“无悔”“无讥”两种结果。这一正一反的两层意思,突出了“有志”的决定作用,并且提出“尽吾志”,即全力以赴、坚持不懈的高标准要求。最后,以“此余之所得也”,收束这一段议论,归结到作者思想上的收获,回应“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乌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段议论以古人“有得”始,以自己“所得”终,前后呼应。
本文标题:《游褒禅山记》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985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