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七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共六课时)
1第一课时环境保护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联系生活,知道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2.结合材料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3.了解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和措施。过程与方法1.培养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学会与同学合作探究,分析讨论问题,并能积极的表达与交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热爱环境的情感,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二、教学重点: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2.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三、教学难点: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四、教学方法:1、基于对学生已有学习水平的估计,同时针对初一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比较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获取知识。2、教学中强调图表运用,经由过程设计问题情景,五、教学过程:探究活动1联系生活,说出你所了解的环境问题2学生发言老师引导:这些环境问题可以分为几大类?学生总结归纳承转:面对如此多的触目惊心的景象,和我们人类的行为脱得了干系吗?!探究活动2结合《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所学知识,完成示意图[资料1]据科学工作者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水土流失成因研究发现,自然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占到目前总水土流失量的9.6%,而人为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要占到90.4%。探究活动3结合此例,分析讨论环境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学生讨论,学生代表发言老师归纳:巨大的人口压力和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是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探究活动4阅读资料2,通过企业负责人说的话反映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是什么?[资料2]最近国家环保总局在挂牌督办的黄河沿岸一家重点污染企业做调研时,企业负责人说:“偷排每日的净收益往往能达到几十万元,而环保部门最高罚款限额仅为10万元,我宁愿罚款。”农业单产不稳不高需要更多的劳动力人口继续增长土壤退化水土流失人均耕地减少燃料需求增加3学生讨论,学生代表发言老师归纳: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是主要原因。思维拓展: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吗?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同学们,归纳一下,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通过分析,大家会发现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人类造成的。既然这样我们有没有办法解决环境问题呢?探究活动5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探讨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学生讨论,学生代表发言老师归纳: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1、控制人口规模2、转变发展模式3、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解决环境问题,还需要各方的参与环境保护,积极行动起来。探究活动6环境保护,政府和企业义不容辞,大家知道他们做了哪些呢?企业环保行为:举例1:康师傅环保轻量矿泉水瓶产生原因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巨大的人口压力4可别小看这个环保轻量矿泉水瓶,康师傅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加快生产速度,节约用电量,有效减少能源的消耗。真正做到降低碳排量和减少电的耗费量。生产线的用水量也呈现下降的趋势,既节水又节电。举例2:如家酒店低碳洗簌包装政府环保行为:各国参加全球气候变化大会,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环境管理组织各种活动,加大环保宣传……探究活动7环境保护,刻不容缓,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1、尽量乘坐公交车(自行车更好)。2、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在医院例外)。3、简单装修房屋(还省银子呢)。4、使用布袋购物(买菜别忘提篮子)。5、使用无氟冰箱(只要经济许可)。6、拒绝笼养鸟(就让动物园养去吧)。7、优先购买绿色产品(对自己、对大家都有好处)。8、多用肥皂,少用不用含磷洗涤剂(看那变臭的水)。9、节约用纸(少发纸贺卡,电子贺卡多时髦)。10、及时举报破坏环境的行为(否则...)11、节约用水(现在北方多缺水呀,一水多用吧)。12、少施用化肥、农药13、还有好多(其实你都知道,是吗?)。5六、课后总结:经由过程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理解最深的是哪一个知识点?此刻还没搞懂的又是哪一个?还想了解什么?6第二课时垃圾一、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2、通过写垃圾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二、活动准备:1、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说环境的变化,并了解当今社会人们是如何处理垃圾的。2、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和录象带。三、课前准备:1、教师用的展板一块,照片、文字材料(粘贴好)。2、录象带。3、地球图片、文字、双面胶带、钢笔。4、学生研究用的方案和宣传稿。活动过程:一、计算导入:(算一算)“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上一堂研究课。在上课前,老师想出道题目考考大家,怎么样?1、出示题目:某市约有180000户家庭,如果每户家庭每天产生1千克的垃圾,那么1天之内,这个市会有多少垃圾呢?如果以30天计算,每个月又会产生多少垃圾呢?如果一年以365天计算,海宁市每年又会产生多少垃圾呢?2、学生计算,教师板书。7日180000千克180吨月5400000千克5400吨年65700000千克65700吨3、“看了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话想说吗?”4、“我们刚才算的,只是某市一年之内家庭产生的垃圾量,这个是不是最终的数据呢?为什么?(加上宾馆、饭店以及某市大大小小的27000家厂家,垃圾量大大超出了上面的这个数字)某市就有那么多的垃圾,那么全世界呢?”5、出示地球图片,讲述全球垃圾现状,贴上垃圾覆盖的效果。“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有关垃圾的问题。这个问题可是个世界级的难题,你们有没有信心挑战这个难题?”二、观看录象:(看一看)“我们就从自己熟悉的某市来开展研究。接下来,就让我们从录象中去看看某市产生的垃圾是怎样的一种情况!”1、学生观看录象。2、“看了刚才的录象,你有什么想说的吗?”3、“某市正在争创省级文明城市,难道我们能任由这些垃圾散布在大街小巷,影响某市的形象吗?你们能不能为环保局的叔叔阿姨出出主意,帮他们想想如何处理这些已经产生的垃圾?能接受吗?”三、研究方案:(写一写)1、学生研究,教师巡回指导。2、全班交流,教师提要求。交流建议:(1)、其他小组在汇报方案时,所有的同学都要做个文明的小听众。如果你有不同意见或同一小组的成员要补充的话,请等这位同学汇报完再发言。8(2)、如果你们组的方案和前面小组的方案相同或类似,那么你就不必在重复。3、随机补充: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将垃圾分成三类:一、有机垃圾:又称湿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或餐余废弃物。包括:瓜果皮、蔬菜皮、变质食品、剩饭菜等。二、无机垃圾:又称干垃圾、可回收垃圾或可再生废弃物。包括:废纸、废金属、废塑料、废玻璃、废织物(布料)等。三、有害垃圾:又称危险废弃物。包括:废电池、过期药品、水银温度计、废油漆桶等。中国国家环保总局近日向社会公布了处理城市垃圾的国家行动方案。这个方案规定:今后中国的城市垃圾将进行填埋处理,并把垃圾填埋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发电。消除白色污染的好办法: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开发环保产品,以取代传统的纸杯、纸碟、饭盒。前不久,波兰一家面粉厂的厂主维索茨基想出了制造能吃得下肚的环保杯碟。他把磨完小麦剩下的麸子压制成各种大小杯碟和碗具,适合旅行野餐或开生日会。人们可以在餐后将这些环保杯连碟子一起吃。四、联系实际:(说一说)“让我们为同学们这些创意的方案鼓掌。如果国际上还没有采用的话,你还可以申请专利!除了为环保局的叔叔阿姨想出这些处理垃圾的办法外,我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该注意些什么呢?”1、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2、教师评价。五、活动延伸:(试一试)(备选)“刚才我们的同学都表明了自己的决心。但是光靠我们班的同学,毕竟力量有9限。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想想,用什么办法能使全校的同学,全社会的公民都参与到保护环境、减少垃圾的行动中去?(宣传)你们想怎么宣传?(指名说)接下来,老师请大家发挥集体的智慧,把想宣传的内容写下来,好吗?”六、活动小结10第三课时城市的固体废弃物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城市废弃物的概念、来源、类别,以及所带来的社会危害,从而使学生正确认识城市废弃物的同时,养成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良好情操。教学重点:1、了解城市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途径。对环境造成的几种不同的危害。2、如何解决和处理这些城市废弃物。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通过对城市的固体废弃物的了解,来具体联系生活实际,从而培养学生主动保护环境的良好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学过程:一、阐述城市废弃物的概念,并联系实际举例。二、城市废弃物的五大危害:1、污染水体,使生命之源趋于枯竭;2、污染空气,使生命要素受到损害;3、污染土壤,使人类母亲的呼吸受到摧残;4、侵占土地,是生活空间受到损失;5、传播疾病,使人类健康受到侵犯。三、解决和处理城市废弃物的具体方法途径:1、堆积法;2、填埋法;113、焚烧法;4、沼气发酵法。四、总结:复习本课所学,使学生再度认识固体废弃物的危害,使学生争做热爱环境的使者。12第四课时空气与人的关系教学目标:1、让学生都有环保意识。知道净化空气人人有责。2、人人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学校,保护我们的家园。教学准备:两只较大的塑料袋,一只装有助动车尾气,一只装有普通空气的塑料袋。教学过程:1、师讲述空气对我们的作用:人要生存,就要呼吸空气,一个人只要几分钟不呼吸空气就会死亡。可见,空气与人的关系是何等的密切和重要。但是,不是什么样的空气都有人所需要的人所需要的是洁净的空气。人如果吸进被污染的空气就会感到不适,甚至生病,严重的还会死亡。如助动车尾气,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长期吸入被助动车尾气污染的空气,那么,我们人体血液中的含铅量等有毒有害物质将明显增加,会导致积累性中毒。很明显,被污染的空气对人类有直接的危害。大气污染物分为气体状态污染物和固体颗粒状态污染物。2、让学生思考:我们怎样来减少污染,净化空气呢?四人小组讨论。同学们在讨论的时候,首先要弄清当前空气污染的原因在哪里?3、学生反馈:空气污染主要有两个原因:即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自然污染难以抗拒,但人为污染是可以防治的。4、教师给学生做一个实验:用两只较大的塑料袋,将一只塑料袋灌进助动车尾气,将另一只塑料袋灌进普通空气,然后同时将两只小动物分别放进两只塑料袋封口,10分钟后启封塑料袋,看一看两只塑料袋中的小动物有什么变化?5、老师可以针对这个实验谈谈助动车尾气的危害有哪些?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说致癌,也有的说儿童吸入后导致血铅升高。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导致贫血。铅对儿童的行为、智能、心理、听觉、语言、注意力等,均有不良影响。136、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小学生怎样为净化空气做贡献呢?7、教师小结:我们坚信,只要我们不断努力,人类一定会在碧空如洗的蓝天下呼吸到洁净的空气的。8、实践活动:调查学生家中用助动车的有多少?14第五课时生命与绿色同行教学目标:1、了解当今世界环境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2、知道全世界和中国在保护环境方面所作的努力。3、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保护环境的好习惯。教学过程:一、人类在享受科技进步的时候,面临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一)发展和恶化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能源问题和温室效应。2、热带雨林所遇到的问题。3、物种消失的阴影。4、自然资源的过量消耗。5、一个全新德发展观——可持续发展了解斯德哥尔摩会议后世界环境变化。三、中国德绿色行动1、《环境保护法》颁布,(绿色德保证)《环境保护法》颁布的背景(1)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使环境保护工作有法可依。(2)设立环境保护机构,加强环境管理。(3)加强环境保护德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人们德环境保护意识。2、游戏:第一次切苹果,你觉得应该是一半左右吗?为什么?(不是!)第二次切苹果,你觉得应该是四分之一吗?为什么?(不是!)第三次切苹果,你觉得应该是八分之一吗?为什么?(不是!)第四次切苹果,你觉得应该是十六分之一吗?为什么?(不是!)第五次切苹果,教师切下1/16苹果片上的苹果皮,然后沉重得告诉学生:同15学们,看吧,1/16苹果片上的这么一层薄薄的苹果皮,就相当于我们全球60多亿人口可以利用的总的淡水资源!3、学生谈谈做了这个游戏之后
本文标题:七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共六课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985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