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七年级下有答案科学第一章1-3节阶段测试卷感觉世界声音听觉的形成
《科学》七年级下学生学习自测单元练习第一章1—3节班级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一、我会选(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感受器中不能..称为感觉器官的是()A.耳B.眼C.痛觉神经末梢D.鼻2.舌的不同部位对酸、甜、苦、咸的敏感性不同,对苦味最敏感的区域是()A.舌根B.舌尖C.舌两侧D.舌的全部区域3.妈妈常用手背来感觉小孩是否发烧,说明手背皮肤中有敏感的()A.触觉感受器B.痛觉感受器C.热觉感受器D.冷觉感受器4.“孔子闻韶音三月不知肉味”中的“闻韶音”和“知肉味”分别属于人的()A.嗅觉和听觉B.听觉和视觉C.听觉和味觉D.触觉和味觉5.耳的结构中,能接受声波并转化为振动的是()A.耳廓B.鼓膜C.听小骨D.耳道6.吃棒冰时感觉到冰凉,且舌头有点麻,这是由于()A.舌的温度感觉引起的B.舌的味觉引起的C.舌的痛觉引起的D.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7.下列感受器中,对环境温度变化刺激最敏感的是()A.眼睛B.耳朵C.皮肤D.鼻子8.形成听觉的正确路径为()A.声波→外耳→中耳→内耳B.声波→外耳→中耳→耳蜗C.声波→外耳→听小骨→耳蜗D.声波→耳→听神经→神经中枢9.下列四个句子:①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②引吭高歌;③她是唱高音的;④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10.在飞机起飞和降落时,乘客应将口微微张开,其目的是()A.避免呕吐B.进行深呼吸,以适应气压的变化C.缓解紧张情绪D.使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避免鼓膜受损11.狗的嗅觉特别灵敏,形成嗅觉的部位是()A.大脑皮层B.鼻腔C.嗅觉神经末梢D.嗅神经12.星期天,小林随着爸爸到郊外鱼塘中钓鱼,小林非常兴奋,大声地叫喊。刚要上钩的鱼都被叫声吓跑了,这说明()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B.声音在任何条件下都能传播C.水不能传播声音D.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13.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声音就一定有振动B.有振动就一定有声音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声音只可以在空气中传播14.在下列媒介中声音传播的速度最慢的是()A.30℃的空气B.20℃的空气C.水D.铁15.运动会上100米终点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声时开始计时则()A.成绩比实际的要好B.成绩比实际的要差C.成绩与实际的相符D.无法判断16.人具有的四种基本味觉是()A.酸、甜、苦、咸B.酸、甜、苦、辣C.酸、甜、辣、涩D.酸、甜、咸、涩17.火车停在站台时,时常有铁路检查人员去检查车轮和支承弹簧是否完好,他们不时用锤子敲敲被检查的部位,这是依据()A.声音的响度,判断部件是否完好B.声音的音调,判断部件是否完好C.声音的音色,判断部件是否完好D.声音,判断部件是否完好18.下列关于鼓声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鼓面振动的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的响度越大B.鼓面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的频率越高C.用大小不同的力量敲鼓,鼓声的响度不同D.敲鼓的力量越大,鼓声的音色越好19.以下减弱噪声的方法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的是()A.影剧院的墙面用吸音材料制成B.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C.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D.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设有隔音板墙20.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是()A.听小骨B.听神经C.耳蜗D.前庭和半规管21.味觉感受器——味蕾主要感受()A.有味气体的刺激B.干燥的化学物质的刺激C.分子或微粒的刺激D.溶于水的化学物质的刺激22.控制噪声是城市环境保护的主要项目之一,金华市区在一些主要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下列哪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A.摩托车的排气管上装有消声器B.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C.市区禁止机动车鸣喇叭D.大街小巷两旁种草植树23.呼吸道感染时,还容易引起中耳炎,这是由于细菌可以通过()A.鼓膜进入中耳B.半规管进入中耳C.咽鼓管进入中耳D.前庭进入中耳24.不借助任何仪器设备,凭人的各种感觉就可以区分许多事物。下列各组事物不能..用人的感觉直接区分的是()A.有细菌的水无细菌的水B.外观一样的蔗糖和食盐C.白酒和蒸馏水D.十字路口的红灯和绿灯25.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先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二、我会填(每空1分,共28分)26.舌的表面有许多小凸点,内藏__________,它里面有许多__________细胞,能感受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是对__________态物质的刺激最敏感。27.我们人体的皮肤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感觉功能。28.古人云: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由于大脑__________中枢__________的缘故,也叫嗅觉的适应。29.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透明液体,要验证水的这些物理性质,必须用到我们的__________觉、__________觉和__________觉。30.在生活中,有人用眼睛看,更有人用耳朵“看”,因为声音向我们传递着很多信息。(1)养花人挑选花盆时,常常将花盆拎起后轻轻敲击它,根据敲击声来判断花盆是否有裂缝,他是根据声音三个特征中的来进行判断的。(2)一位有经验的锅炉工发现,向瓶里灌开水,开始时,水的落差大、撞击力大、瓶里空气多,发出大声的并且低沉的“咚、咚”声。水将灌满时情况相反,发出小声的并且尖细的“吱、吱”声,则该工人判断灌水多少的依据是()A、音色和音调B、音色C、响度D、响度和音调你能简略地解释其原因吗?。31.用鼓锤敲鼓,鼓就发出声音,这时将细砂放在鼓面上,会看到砂粒在跳动,这说明声音是由鼓面的__________而产生的,声音以__________的形式通过介质传到我们的耳朵里,当鼓面停止__________,发声了停止了。32.“震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__________很大,“声音刺耳”反映了声音的__________高,“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_来判断的。33.一个听力正常的人要听到声音的两个必备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4.登月时,宇航员们在飞船内可以直接对话,但到了月球就只能靠__________交谈,这是因为月球上没有传播声音的__________。35.人对高音和低音的听觉是有一定限度的,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约是__________。频率大于20000赫的声波叫__________,如用于医院临床B超检查,动物中__________飞翔时也会发出这种声波。三、我会填图(每空1分,共11分)36.读耳的结构,完成下列题目:(1)C是,它的功能是。(2)E是,它的功能是。(3)当飞机下降时,乘务员要求旅客咀嚼糖果并不断吞咽,其目的是使__________开放,空气由__________进入__________以保持鼓膜内外气压的平衡。(4)当F受损时,造成的是______________耳聋,能否治疗?__________。(5)鼓膜的振动由__________传递到耳蜗,引起它产生神经冲动。(6)由图中可知,听觉的产生在____________的听觉中枢。四、我会实验与探究(每空1分,共11分)37.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丁: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让纸在笔尖上迅速滑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戊:将两张课桌紧紧在挨在一起和将两张课桌隔开,一位同学分别在一张桌子敲一下,另一位同学在两种情况下听到声音的时间不同。(1)能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的实验是__________。(2)甲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戊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8.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距离较长长短响度较响较响弱(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3)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9.在学习吉他的演奏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以下猜想: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的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了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1)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三根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2,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三根琴弦进行实验。表中有的材料的规格还没有填全,为了验证猜想3,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编号G处填上所缺数据: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m2)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m2)A铜600.76F铜801.02B铜600.89G铁________________C铜601.02H纤维1001.02D铜800.76I尼龙1001.02E铜1000.76(2)随着实验的进行,小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题部分一、1-56-1011-1516-2021-25二、2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____________________2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1)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4.____________________3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36.(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咽___________
本文标题:七年级下有答案科学第一章1-3节阶段测试卷感觉世界声音听觉的形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990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