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生活与哲学》第八课复习.
2010年浙江省高考政治考试说明•①了解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另一个总特征•②发展的普遍性和实质•③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④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发展的普遍性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发展的实质唯物辩证法从事物的前进性和方向性出发理解发展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事物发展的状态)(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的曲折过程(3)既要对事物发展的前途充满信心,又要勇敢迎接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挫折。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1)量变和质变的含义(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3)做好量的积累,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质变1、发展的普遍性:•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2、发展的实质:•唯物辩证法从事物的前进性和方向性出发理解发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前进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考点一:发展的普遍性和实质运动变化发展运动是一般的变化。事物数量上增减,位置上移动,状态的重复循环,和性质上的变化进化和退化,上升和下降的变化性质上的变化只有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变化3、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分清事物当前所处的阶段和地位•原理运用:•①说明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人们观念的变化;•②说明看待一个人应当坚持变化发展的观点;•③说明我国的改革事业是新事物,要用创新精神拥护和支持改革,积极投身到改革事业中去;•④说明要用发展的观点对待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认识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是毛泽东思想的最新成果,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这体现了()•A.社会总是运动变化的B.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D.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B28.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涵义的阐述体现了①联系普遍性原理②人民群众是实践主体③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原理④发展的观点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为什么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第一,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和发展,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第二,社会历史领域的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第三,综上所述,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2、为什么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第一,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弱到强的过程。•第二,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可与接受也有一个过程。•第三,旧事物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考点二: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3、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4、方法论要求:•①要求我们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进其成长;•②同时准备走曲折的路,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接受挫折与考验。•反对盲目乐观,对困难估计不足或悲观失望,对前途失去信心。•原理运用:•①说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坚定信心,又要准备走曲折的的路,说明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曲折;•②说明要站在发展的立场上,支持改革等新生事物,促进其发展壮大;•③说明要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坚信光明的前途,才能满怀信心地战胜困难和挫折,向着正确的人生目标迈进;•④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过程的困难,尤其台湾问题;•⑤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与目前面临的不利因素;•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所遇到的问题;•⑦人类在科学探索中遇到的挫折和取得的成就;•⑧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分析等。21.下列诗句中蕴含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一哲学道理的是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②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2008年8月1日实施的《反垄断法》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自1994年草拟到出台,历经13载沉浮,于07年7月30日正式通过,“千呼万唤始出来”,这说明()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必然引起质变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D.认识具有反复性和上升性•1、量变与质变含义•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考点三: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量变与质变的区别联系含义特征表现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统一、相持、平衡和静止质变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根本的、显著的变化统一物的分解、平衡和静止的破坏•2、量变与质变的关系:•①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②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③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④事物的发展就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的质变基础上开始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3、方法论:•①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②要果断地捉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③坚持适度原则。•④反对两个极端:急于求成和优柔寡断。•原理运用:•①说明我们对待有益事物要重视量的积累,促成飞跃,而对于某些事物则必须坚持适度原则,防止盲目蛮干的思想和行动;•②说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去实现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③说明青年要把理想和苦干精神结合起来,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才能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④部分先富与实现共富的关系。有进有退,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提高国有企业的活力。•注意:以量变、质变认识的五个误区•误区1:量变即事物的变化,质变即事物的发展•误区2:量变是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显著的、根本性的变化。因此,量变与事物性质无关•误区3:质变就是由事物数量上的增减才引起的。•误区4:只要有量变,就一定会发生质变。量变的总和就是质变。•误区5:先有量变,后有质变,量变与质变是截然分开的。下列说法和“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②国家兴亡,匹夫有责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④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④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每发射一次,就前进一步。这就是中国特色的载人航天。这说明:①意识对实践活动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②事物是变化发展的③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④实践活动具有历史性,不会停滞不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2007·江苏)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央就曾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一些文件也有类似提法。2006年,中央又一次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过程说明()•A.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B.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C.新事物最终必定要战胜旧事物•D.旧事物还有可能重新压倒新事物B•(07·江苏卷)“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及贵。”(《史记·货殖列传》)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双方必然相互转化•B.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C.量变引起质变•D.事物是在曲折中发展的B•(07·上海)下列成语中,能够体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是()•A.庖丁解牛,游刃有余B.绳锯木断,水滴石穿•C.一叶障目,不见森林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B航天事业,是当今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从“神一”到“神六”,每一次发射都进一步优化,每一次飞行都有所完善改进,每一次空间试验都有新的收获。越是伟大的工程,前进路上的艰难险阻就越多。在成功发射“神舟5号”载人飞船之后,我国圆满完成“神舟6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神六“多人多天”飞行成功,无疑为下一步的航天员出舱活动、航天器交会对接以及建立空间站打下坚实的基础。2008年10月实现航天员出舱和在太空行走。2009年至2012年,我们要完成发射目标飞行器,在空间轨道上实施飞行器的空间轨道交会对接技术,便可以形成真正的空间站;再向前发展,中国人将探测火星等更遥远的星体。请回答我国航天计划的发展历程,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12分)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从神一到“神四”无人飞船到“神五”单人飞行,到“神六”双人飞行,到“嫦娥一号”的探月成功是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发生质变的具体表现,是为质变做了必要准备。“神五”单人飞行,“神六”双人飞行,“嫦娥一号”的探月成功是量变的结果。(3分)②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了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神五”为“神六”开辟了道路,从“神舟飞船”到探月成功是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又到新的质变。(3分)③发展具有普遍性。我国航天事业是不断发展的。(3分)④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材料中“越是伟大的工程,前进路上的艰难险阻就越多。”体现了这点。我国航天计划,还需要经过一个艰难曲折的探索过程。(3分)•注意解题角度:•用发展的观点分析……•一是要注意题目限定用“发展的观点”回答。•二要从事物发展的实质、普遍性、状态、趋势等多个角度组织答案。15.材料: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咖啡”、“芭蕾”、“沙发”等一些外来语已被汉语成功吸纳。近些年来,“OK拜拜”、“雷人”、“粉丝”、“介素虾米东东”等用语渐趋流行。对于外来语、网络语、中英文混用语,有人认为这是使用者个人的自由,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无须干涉;有人则认为这是语言使用的游戏化、粗鄙化.是对汉语规范性、纯洁性的侵蚀和亵渎.必须取缔;也有人认为需要具体分析它们是否符合汉语发展的内在规律,再决定取舍。结合材料,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①发展具有普遍性。汉语也是不断发展的。②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陈代谢是汉语发展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③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符合汉语自身发展规律的新的语言要素,具有强大生命力。④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汉语在其发展中总要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的争议也表明对新生事物也有一个认识过程。⑤做好量变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要积极积累、吸收符合语言发展内在规律的新元素,为促进汉语进一步的发展做好准备。•《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指出:三大经济圈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长三角内部产业一体化程度高,中心城市上海的辐射、带动能力强.“大珠三角”的一体化发展将助力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泛珠三角区域协作“具有国家战略层面的意义,将成为珠三角的发展、拓展腹地,但合作效果需要长期才能显现出来.京津冀经济圈一体化步入实质合作阶段,三大优势互补、资源有效配置、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初现端倪.•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12分)•(1)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对三大经济圈具体情况的分析。•(2)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三大经济圈呈现不同的发展趋势。•(3)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长三角内部产业一体化,中心城市上海的辐射、带动能力强。京津冀三大优势互补。•(4)体现了量变和质变关系原理。合作效果需要长期才能显现出来,体现量的积累才会发生质变。资源有效配置体现了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的变化能引起质变。(每点3分)16.一般地说,企业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从“起始期”“成长期”到“成熟期”“衰败期”的生命周期,被称为“第一曲线”。为了能够实现持续发展,避免失败,企业需要在高峰到来之前开辟一条新道路,这条道路
本文标题:《生活与哲学》第八课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994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