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课题习作5【教学要求】:1.选取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学会用第一人称,向大家介绍一种这一动物。2.介绍他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表达要正确,清楚。3.把图片和文字结合起来,也可以自己画图,给动物设计一张名片。【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向大家介绍动物时,要说清楚它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表述要准确。难点:把文字和图片结合起来,给动物设计一张名片。【课前准备】:1.搜集一些动物的图片。2.把例文中薛爱华同学为鲸、海龟设计的名片制作出来。第一课时总课时数授课时间教学要求:1.选取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学会用第一人称,向大家介绍一种这一动物。2.介绍他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表达要正确,清楚。3.把图片和文字结合起来,也可以自己画图,给动物设计一张名片。教学重难点:重点:向大家介绍动物时,要说清楚它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表述要准确。难点:把文字和图片结合起来,给动物设计一张名片。教案一、导入1.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很多同学都喜欢小动物,告诉大家,你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2.为什么喜欢它呢?课前,大家已经搜集了一些动物的资料,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二、例文引路1.有这样一位小作者,想我们大家介绍了鲸,大家想读吗?教师范读《鲸》,问:他向我们介绍了鲸的什么?(样子,特殊本领等)2.这位同学还向我们介绍了海龟呢。指名读例文《海龟》。3.教师适当点评:介绍语言是否清楚,表达是否准确。可点拨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三、学生习作1.明确要求:向大家介绍动物时,要把你所了解的关于这些动物的知识讲清楚,如“我”的样子,“我”喜欢干什么等,可以列出一些具体的数字,也可以举一两个小例子。2.习作指导。学案指名学生带上动物的图片,上台讲解自己喜欢的动物的一些知识小作者是怎么介绍的?(列出具体数字等)现在,看着图片,想象自己就成了这些动物,你该如何很高兴地向大家介绍自己呢?想一想。小组讨论,指名交流。练习写稿。(1)习作顺序:先介绍“我”的名字,再说我的外形特征,接着介绍“我”的特殊本领。(2)习作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修改评议。巩固案设计名片1.(出示薛爱华同学设计的名片)评议:这两张名片设计的怎么样?.2.为你喜欢的动物画张画,也可以用图片直接代替。3.把图片和文字结合起来,为动物设计名片。第二课时总课时数授课时间复备栏教案誊写作文学案教后反思课题练习五教学要求:1、了解中国城市的特征以及别称,学习因果句的三种表达方式。2、练习写好钢笔字。3、读读背背。4、口语交际:说笑话。5、学写毛笔字,练习写捺。教学重点:口语交际和写字。教学时间:四课时。第一课时总课时数授课时间教学内容:一、学用字词句教学要求:了解中国城市的特征以及别称,学习因果句的三种表达方式。练习写好钢笔字教学重难点:学习因果句的三种表达方式。教案一、学用字词句1、指名读题,弄清题目要求。(1)查字典。(2)问同学或请教老师。(3)联系词语猜一猜。2、集体认读词语,正音。3、补充句子。(1)自己先说一说,在指名说,订正。(2)填学案学生自己试读每个词语。遇到不认识的字解决方案:观察画面,说一说城市的特征。(1)小组内交流(2)指名说。(3)连线。写句子。(3)教师小结:因果句的三种表达方式。三、写好钢笔字1、审题,明确题目要求。2、指导3、在写的时候,左右的比例怎样,哪些笔画要收,哪些笔画要放。4、出示“效”,指导书写,学生书空。5、教师范写,注意左部收右部宽,撇要缩,捺要伸。说一说自己还知道的城市别称,谈一谈为什么有这样的别称。找几个自己感兴趣的写下来学生练习在田字格里描红“效”,并临写。巩固案1、按以上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书写“诊、初”两个字。(教师巡视指导)2、反馈写字情况。第二课时总课时数授课时间教学内容:读读背背教学要求:读读背背。教学重难点:会背诵成语教案一、读读背背1、师生一起回顾《东方之珠》。2、认读成语。3生自读成语4、指名领读,正音5、展示背诵。二学习孟子的话1、学生看图,说说图意2、师范读名言。3、生自读名言,读准字音。4、小组内互读,指名读。5、说说名言的意思。学案指导学生看插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小组合作,看图理解词语大意指名说说词语意思并说说用词说句子。练习背诵自由练读,同座互背巩固案1、指导有感情朗读。2、练习背诵。第三课时总课时数授课时间教学内容:口语交际:说笑话教学要求:口语交际。教学重难点:口语交际教案一、谈话导入:1、师生谈话:同学们,我们来看一小段节目。2今天咱们也来开个“笑话会”,一块分享笑话带给人们的乐趣!”二、指导交流1、分组里说一说自己准备的笑话.2、全班同学评议:表达是否清楚,有没有趣,怎样更吸引人。3、每个人再准备.学案放一段笑话:这是什么节目?它有什么意思?小组里推荐一个代表向全班同学讲笑话。巩固案比赛讲笑话,评出笑话大王.第四课时总课时数授课时间教学内容: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教学要求:学写毛笔字,练习写捺。教学重难点:练习写捺教案1、指导学生观察“八”字中的捺——竖捺(1)向右下直下起笔;(2)逐渐按笔;(3)提笔,笔锋至尾处渐渐收笔。2、教师执毛笔范写竖捺.3、指导观察“过”中的捺——平捺:将捺起笔处的笔锋向下,不是平直起笔,而是逆锋向右上起笔,然后提笔圆转,再向右下逐渐按笔,平直运笔,渐渐拖出笔锋。学案学生临帖描红(提示正确的执笔姿势)学生临贴描红。巩固案学生自由练习写两种捺,互相交流书写心得,教师巡视指导。(程度高的学生还可以练习写含有捺画的字。)板书设计:学写毛笔字:教后反思课题17石头书教学目标:⒈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⒉通过学习,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科学的热情。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情分析:课文情趣盎然,寓科学知识于充满童真的对话之中,科普作品成了有趣的儿童读物,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使其产生阅读期待。因此,读好对话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科学的热情。2.理解石头书的含义教具准备:挂图、磁带、小黑板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第周总课时数授课时间教学要求: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案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⒈书是我们常见的学习用品,从书中我们能汲取营养,获取丰富的知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与书有关,题目是:石头书⒉看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想法?二、初读指导:⒈自学生字词。⒉学生自读课文。⒊检查自学情况。⑴出示词语,让学生逐个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⑵指名解释词语:⑷齐读生字词。⑸指导书写生字:重点指导学生书写勘、探、叔、矿、刨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⒊各自轻声试读课文。⒋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⒌弄清脉络,出示思考题:三、精读课文⒈引出全文的感情线索。读课文思考:川川和磊磊这件事的过程中是在不断变化,清在稳重画出有关的词语。⒉朗读第1、2自然段。⒊朗读指导: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这种好奇的心情表现出来。⒋过渡:勘探队员的不同寻常的举动引起川川和磊磊的好奇,哪们,勘探队员到底在干什么?下节课学习。学案学生质疑⑴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不了解的词语。⑵会读会写生字词。⑶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勘探奇怪聚精会神足迹矿物地壳刨根问底根据下面的意思,对照课文想一想,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说了这些意思。⑴川川和磊磊发现一位勘探队员趴在石头上看着什么,感到好奇。⑵勘探队员叔叔的介绍使川川和磊磊理解了石头书的含义,了解了有关化石的知识。⑶川川和磊磊很高兴,也想读这本书。巩固案1练写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二课时第周总课时数授课时间教学要求: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科学的热情。,教学重、难点: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教案一、精读课文⒈朗读课文3、4自然段。过渡:第1、2自然段告诉我们勘探叔叔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聚精会神看着什么,叔叔究竟在干什么?川川和磊磊听了叔叔的回答后为什么感到很奇怪?。学案比较奇怪与好奇的异同思考:勘探叔叔夫人面前明明是一块光秃秃的石头,可他为⒉学习5~13自然段。引导学生从石头的外形,石头的字画,及石头的价值和作用这些角度考虑⑴川川磊磊听了勘探叔叔的话,为什么不禁笑了起来,不禁什么意思?⑵石头上的字指的字是什么?画指的是什么?⑶读第12自然段,联系第8、10自然段,想想勘探队员叔叔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这里曾经是海洋和密林?⑷刨根问底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说明了什么?这本书究竟有什么用?只是根据什么来推断的?⒊朗读第14自然段。川川和磊磊为什么高兴?为么说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多?这里的读字应怎样理解?二、总结全文:⒈说说石头书的含义。⒉教师小结:今天我们随着作者阅读了石头书,了解了有关石头里蕴藏了这么多知识。在大自然种,还有许多类似的石头书这样的事物,等待我们去探究,去研究。我们现在应努力学习,长大了去揭示哪些奥秘。什么说自己在读书?⒋分角色朗读课文。巩固案读读下去面的词语。带点的只还有另外的读音,你能用另外的读音再各组以各词语吗?不知道的可以查查字典。好.奇地.壳藏.着矿石分角色朗读课文。课题18、小稻秧脱险记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故事。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除草剂、喷雾器具有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的作用,培养学生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的兴趣。学情分析:这是一篇科普新的童话故事,寓农业常识于生动的故事之中。全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杂草对于稻秧生长的危害,以及喷洒除草剂对保护稻秧所起的重要作用。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故事。2.课文内容,培养学生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的兴趣教具准备:挂图、录音机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第周总课时数授课时间教学要求: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重、难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复备栏教案一、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小稻秧脱险记。2、领读,“险”是什么意思?那“脱险”呢?3、看到这个课题,有什么想知道的?一、初读指导。二、理清脉络:1、看来课文可分为遇险——脱险——脱险以后三部分,自己试试。2、哪一部分着墨较对,重点在写?三、学习生字学案小稻秧遇到什么危险?怎么脱险1、学生自己读课文2、同桌读3、指名读,集体评议。4、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小稻秧遇到了怎样的危险?它又是怎样脱险的?自学生字新词巩固案1.比一比,再组词。跟()欺()险()银()期()脸()2.读读词语。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一拥而上不由分说第二课时复备栏第周总课时数授课时间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故事。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除草剂、喷雾器具有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的作用,培养学生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故事。2.理解课文内容。教案一、学习课文1、学习第一、二自然段。(1)默读1、2段,(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怎么来演遇险(3)结合表演(4)师讲:小稻秧刚刚移栽之后,有一个复苏期。这时需要的养料较多反问句:怎么可以交给你们呢?2、学习第3、4自然段(1)指名读反问句。为什么把喷雾器说成是大夫呢?什么叫“收拾”?他为什么要收拾这群杂草?稻田里哪儿来的毛毛雨呢?这毛毛雨实际上是什么?(2)指名分角色读喷雾器和杂草的话,说说你为什么要这么读。3、学习第五自然段二、复述课文。学案画出描写小稻秧和杂草的词语,体会体会他们的意思。请学生说说的下列词语的理解:团团围住、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自己轻声读课文,思考:小稻秧是怎样脱离危险的?是谁救了它们?那群蛮不讲理的杂草怎样了呢?(1)齐读第五自然段。(2)小稻秧这时候是怎样的心情?找出书上的句子读一读?向上挺了挺身子实际上是指什么?1、默读
本文标题:三年级上册--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047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