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市政工程 > 《郑州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发展规划(2014—2020年)》
郑州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发展规划(2014—2020年)前言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衔接”为主要特征,以信息技术为依托,高效衔接多种运输方式,辐射一定区域的客、货转运中心,是优化资源配置,构建物流集散中心、贸易中心的基础平台。今后一段时期是我省加快实施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三大国家战略规划,让中原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更出彩的关键时期。我省在探索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大枢纽带动大物流、大物流带动产业群、产业群带动城市群、城市群带动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发展思路。建设郑州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是我省现代化之路的基础;是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推动轴带式向心布局发展的关键举措;是培育竞争新优势,发展高端服务业,支撑城市群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巩固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地位,推动区域开放发展的必然选择。为加快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衔接顺畅、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郑州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依据《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和《河南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等相关文件,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期限为2014—2020年,阶段性目标年为2015年和2017年。第一章发展形势(一)发展现状郑州地处中原,居于九州之中,是国家陆桥通道和京广通道交汇节点,长期以来承担着全国客货运输集疏中转的重要任务,素有“中国铁路心脏”和“中国交通十字路口”之美誉,具有辐射全国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交通基础条件。近年来,郑州市紧紧抓住推进实施三大国家战略规划的历史机遇,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初步形成了以汽车产业、先进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城市空间结构不断拓展,确立了“一主、一城、三区、四组团、二十六新市镇”的战略发展格局;以郑州为中心、辐射周边的立体化交通网络日趋完善,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持续提升,国际性物流节点作用日益凸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地位基本确立,建设郑州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1.立体化交通网络日趋完善。目前,郑州已初步形成了集铁路、公路、航空为一体的立体化交通网络。京广、陇海干线铁路与京广、徐兰高速铁路在此交汇,形成国家干线铁路“双十字”交叉;京港澳、连霍高速公路以及国道107线、310线在此交汇,形成国家公路“双十字”交叉;郑州至开封、洛阳、新乡、焦作、许昌五市之间的快速通道网络逐步建成,中心城区到周边城市组团之间一级公路快速通道加快建设,以郑州为中心、辐射周边的快速通道网络基本形成;郑州至重庆、合肥、济南、太原等快速铁路前期工作以及郑开、郑焦、郑州至机场等城际铁路建设加快推进,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快速铁路网、中原城市群城际铁路网初具形态;干支结合、货运优先、突出中转的民航运输体系和航线网络初步形成。截至2013年年底,以郑州为中心、覆盖全省的铁路营运里程达到5165公里,高速铁路营运里程达到865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859公里,普通干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8万公里;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以下简称郑州机场)已开通航线143条,通航城市达到83个。2.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持续提升。郑州是国家确定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近年来,省、郑州市不断加大投入,客货运枢纽场站建设成效显著,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不断巩固和提升。———铁路枢纽地位不断强化。郑州拥有亚洲解编作业功能最完善的列车编组站郑州北站、中国最大的零担货物转运站圃田西站和高铁十字枢纽站郑州东站。依托郑州铁路一类口岸,在中部地区率先开行了直达欧洲的铁路国际货运班列并实现常态化运营,郑州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地位显著提升。2013年郑州铁路枢纽旅客发送量3835万人次、货物发送量3011万吨,集装箱吞吐量10.57万标准箱。———公路枢纽地位更加巩固。郑州是我省及中原地区的公路网络中心、国家级公路运输枢纽。截至2013年年底,郑州市共有公路客运站85个,其中一级站4个、二级站11个,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32569万人次,同比增长8%;公路货运快速发展,全年完成公路货运量22800万吨,同比增长11.1%。———航空枢纽地位初步确立。郑州机场是国内干线运输机场、国家一类航空口岸、全国八大区域性枢纽机场之一。近年来,我省坚持民航优先发展战略,机场设施服务能力显著提升,航线网络更加完善,客货运量实现跨越式增长。实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郑州机场二期工程建设全面展开,郑州航空枢纽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13年郑州机场旅客吞吐量1314万人次,同比增长12.6%;货邮吞吐量25.57万吨,同比增长69.1%,增速位居全国大型机场首位。3.城市交通建设成效显著。———快速路网格局初步形成。“畅通郑州”建设不断加快,“环形+井字”快速路系统和次干道、支线路网建设全面展开,京广快速路一期工程、三环快速路主体高架主线建成通车,京广快速路二期工程、陇海快速路工程快速推进,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的快速路网格局初步形成。截至2013年年底,市区道路总长度为1500公里,其中快速路219公里。———“公交都市”建设初见成效。郑州是国家首批“公交都市”和“城市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试点工程”建设试点城市。截至2013年年底,地铁1号线已建成通车,2号线建设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公交路线总长度为4148公里,其中城市快速公交已开辟线路15条;共有公交车辆5745台,平均每万人16标台;全年日均客运量280万人次,公共交通出行占机动化出行的比例达到57.7%。初步形成了以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和微型公交为补充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4.现代物流业发展势头迅猛。依托便捷的交通区位条件和实验区建设,郑州产业承接能力不断增强,物流集聚高地优势显现,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发展迅速,现代物流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并成为全国首批综合性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城市之一。初步形成了以航空港区、郑州国际陆港、郑州国际物流园区为主要载体和核心区,以新郑华南城综合物流园、中牟汽车物流园、中原家居物流园、荥阳大宗物资及农副产品综合物流园等物流功能区为重点的郑州现代物流业发展格局。美国联合包裹公司、俄罗斯空桥公司、顺丰公司、菜鸟公司等国内外龙头企业先后落户郑州,豫鑫公司、长通公司、金象公司等省内物流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5.交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郑州市建设道路运输指挥、危险货物运输、公交综合信息管理、出租车信息管理系统等一系列信息化项目,成立了交通数字化综合指挥中心,并成为首批加入河南省公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的城市之一,实现二级以上客运站网上异地售票,交通信息化服务管理水平逐步提升;省级交通运输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工程平台建成投入运行,市级工程平台正在加快建设;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全车牌自动识别系统积极推广应用,郑州城市智能交通试点、智能高速等信息化工程持续推进,物流信息平台作用日益凸显,多式联运的货运信息网络初步建立,基本实现公路、铁路、航空为支撑的四通八达物流网络,物流信息化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郑州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成效显著,但与打造全国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客货枢纽场站总体能力不足;场站布局与城市发展和产业布局不协调;各种交通方式衔接不畅,运行效率有待提升;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突出;物流基础设施较为薄弱,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较低;交通信息资源需进一步整合。(二)机遇和挑战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和实验区三大国家战略规划的深入实施,为建设郑州枢纽争取国家支持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基础。全国经济稳中向好、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完善一个载体、构建四个体系、夯实五大基础、强化六个保障”总方略全面推进,为建设郑州枢纽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以郑州为中心、“米”字形铁路网为重点的立体化交通网络加快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持续提升。随着综合交通发展理念的不断完善,枢纽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彰显。同时,建设郑州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郑州城市首位度较低,产业基础薄弱,要素聚集和辐射带动能力不足。随着全国路网向多中心、网格化布局调整,郑州面临周边中心城市打造交通枢纽的竞争压力逐步加大。伴随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环境和资源承载力对交通发展的制约更加突出,枢纽建设受到土地利用、城市规划等因素的影响不断加深。总体来看,今后一段时期是郑州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战略机遇期,要举全省之力,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倾力打造郑州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提供强力支撑。第二章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三大国家战略规划实施,按照“核心带动、轴带发展、节点提升、对接周边”的布局要求,努力培育竞争新优势,构建开放新格局,以科技信息化为依托,以“三港三网”为重点,加快综合运输通道和枢纽场站建设,构建立体交通网络,强化枢纽内外便捷衔接,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打造覆盖中西部、辐射全国、连通世界、服务全球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以交通枢纽带动大物流和大产业发展,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提供强有力支撑。(二)基本原则———突出集疏,扩大辐射。强化陆空衔接,构建多式联运、内捷外畅的立体交通网络,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高效集聚流转;发挥区位优势,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地位,构建以郑州为中心、辐射全国、连通世界的高效便捷交通圈。———统筹布局,协调发展。统筹考虑城市空间、产业布局、人口分布、土地开发、资源承载力等需要,加强与相关规划的衔接,优化枢纽布局,促进各种运输方式便捷衔接、协调发展。———适度超前,突出重点。满足国际物流集散中心和全球贸易中心等战略发展需要,重点加强对外大能力运输通道和枢纽集疏换乘设施建设,强化陆空对接,提升服务保障能力。———信息引领,高效服务。充分发挥信息化对现代交通的引领作用,提升服务和管理水平,提高一体化运行效率,实现客运快速化、货运便捷化、运营智能化。———集约节约,生态环保。坚持绿色、低碳理念,整合交通设施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打造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综合枢纽,实现可持续发展。(三)发展目标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衔接顺畅、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全国性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建成国际物流集散中心。初步建成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和现代物流中心,形成以公路运输为纽带、高效连接铁路和航空运输的多式联运体系,确立全国重要的多式联运中心和集散分拨中心地位。到2020年,航空货邮吞吐量达到100万吨以上,铁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0万标准箱以上。———建成全国重要的客运中转换乘中心。客运枢纽服务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建成铁路、公路、航空及城市快速通道便捷换乘的一体化客运枢纽。到2020年,基本建成郑州国内大型航空枢纽,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2900万人次;铁路旅客发送量力争突破6000万人次。———建成转口贸易和多边贸易集散分拨中心。强化口岸功能,依托郑欧国际铁路货运班列、国际货运航班等物流载体,提升郑州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地位,推动多边贸易,建立多式联运“一站式”通关机制,形成具有货物转口分拨、分装加工、票据服务、金融信息等高端服务功能的贸易中心。到2030年,郑州综合枢纽场站和城市交通设施趋于完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国内大型航空枢纽地位进一步提升;建成具有一定规模、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用航空基础设施体系。形成客运专线、普速铁路、城际轨道和城市轨道相互衔接配套的轨道交通“四网”并存格局;建成郑州南站及配套的动车运用所、检修基地,建设郑州西客运枢纽,持续改造提升郑州站、郑州东站、郑州南站功能;建成铁路货运环线和新的铁路编组站,打造“客内货外、客货分线、作业集中、点线协调”的环状放射形特大铁路枢纽格局。建成以地铁、轻轨、有轨电车、快速公交为骨干,以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城
本文标题:《郑州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发展规划(2014—2020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048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