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诗歌散文 > 《长亭送别》(2013届高二语文).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送别李叔同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元·王实甫长亭送别元·王实甫长亭送别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郑光祖——《倩女离魂》白朴——《梧桐雨》《墙头马上》元杂剧四大悲剧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纪君祥《赵氏孤儿》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元杂剧常识元杂剧是一种有着完整的体制,把曲词、宾白、舞蹈等有机结合的一种戏曲形式。结构:四折一楔子四折: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折:幕,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楔子:指戏剧的序幕或过场。在第一折前或折与折之间。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杂剧角色分为旦、末、净、丑、杂。旦:正旦、外旦、副旦、小旦;末:正末、外末、副末、小末;正末为男主角,正旦为女主角。净:花脸、三花脸俗称“大花脸”“花面”,大都扮演性格或相貌上有特异之点的男性人物。丑:俗称“小花脸”,男性次要人物。多扮演性格诙谐的人物,有文丑和武丑之分。此外,还有以剧中人职务身份为名的杂角,如驾(皇帝)、孤(官员)、卜儿(老年妇女)、孛老(老年男子)、洁郎(和尚)等。角色:杂剧的舞台演出由“唱词”“宾白”“科介”三部分组成。唱是杂剧的主要部分。除楔子中可由次要角色唱以外,一剧四折通常由主角一人唱到底,其他角色有白无唱,正末主唱的称“末本”,正旦主唱的称“旦本”。白,即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因“唱为主,白为宾,故曰宾白”。有散白、韵白,又分对白、独白、旁白、带白等。剧本还规定了主要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叫作“科介”,简称“科”,如“再跪科”“鼓三通、锣三下科”。剧本的语言:在音乐上,杂剧的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楔子只能用一二支小令,不能用套曲。宫调,即调式。乐音七声,即宫、商、角、变徵、徽、羽、变宫。以宫为主的调式称“宫”,余称“调”,合称“宫调”。元杂剧常用“五宫四调”,即正宫、中吕宫、南吕宫、黄钟宫、仙吕宫;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合称“九宫”。曲牌,是曲调的名称,每个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剧本中每套曲子的第一支曲子前面都标明宫调。如《长亭送别》第四本第三折第一支曲子标示的【正宫】【端正好】,表示这一折自【端正好】以下各曲均属【正宫】。元杂剧的音乐:作家作品:王实甫,中国元代杂剧作家。名德信,是位不得志的落拓文人。编撰杂剧13种,代表作《西厢记》与《丽春堂》《破窑记》。王实甫的戏曲语言以富于文采为特色,曲词之美,与剧作的故事之美、人物之美、意境之美和谐统一。被誉为“花间美人”。这在《长亭送别》一折中尤为突出。他的代表作《西厢记》全名为《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共5本21折,该剧取材于唐人元稹的《莺莺传》和金人董解元改编的《西厢记诸宫调》(习称《董西厢》)。《西厢记》故事的来源、发展唐•元稹•《会真记》(《莺莺传》)——崔莺莺性格软弱,屈服于命运;张生始乱终弃。有“女色祸人”之论。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男女主人公为争取婚姻自主,共同抗争;“才子配佳人”。元•王实甫•《西厢记》(《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提出“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理想,突出双方纯真爱情;表现男女主人公反抗封建势力,追求婚姻自由的自觉要求。剧情简介惊艳匪惊赖婚传简赴约赖简佳期饯行按照崔莺莺的行动可以把全文分为哪四个部分?送别途中长亭饯别临别叮嘱惜别目送“《长亭送别》是一首真挚的抒情诗,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是一支撩人心弦的离歌,它给人以深沉的美感享受。”深秋霜林图黄叶衰草图古道烟霭图赏析“深秋霜林图”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幅图画整幅图画有什么特点?在整折戏中起什么作用?碧云密布,黄花遍地,西风渐紧,北雁南归,霜林红染空间广阔、色彩斑斓。衬托出了莺莺为离别而烦恼的痛苦压抑心情;萧瑟的秋景与悲惨的心境化而为一,无法分开,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两句是莺莺自问自答。经霜的叶子怎么会和莺莺有关系呢?在为离别的痛苦而流了一夜眼泪的莺莺心目中,经霜的树林是被她的离情感动而变红的。“染”,枫林“红”是自然现象,而在这自然现象中却加入了作者的主观感受——“泪染”。全篇句句是景,只一“泪”字是情,但就这么一个“泪”,是所有的景物都闪耀着别离的泪光。经霜的树林,在充满离别愁绪的莺莺眼中,尽是离人的斑斑血泪。一个“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得大自然的景物融入了凝重的离愁,蒙上了一层沉郁忧伤的感情色彩,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无法分开,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欧阳修:“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一在意象的组合,典雅华美一在情感的抒发,委婉含蓄一在动词的运用,恰到好处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词曲中思王太白。通晓流畅和秀丽华美相统一,诗意浓郁,哀愁绵长,堪称“情景交融”的元曲绝唱:为伊消得人憔悴在这幅图画中,崔莺莺是怎样的形象?为什么会这样?松了金钏,减了玉肌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滚绣球】【叨叨令】和【端正好】相比,艺术手法有什么区别?【端正好】主要采取因景生情的手法,通过景物描写,用凄凉的暮秋景象来引出莺莺的离愁别恨。【滚绣球】主要采取由情及景的手法,通过心理描写(希望柳丝系马、疏林挂斜晖、马慢走车快随),抒发莺莺那种不忍遽别、虽一时半刻的厮守也不肯放弃的惜别之情。【叨叨令】则更是直白的倾诉离别的痛苦心情,直抒胸臆。赏析“黄叶衰草图”“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飒飒秋风、黄叶纷飞、袅袅烟气、野草零落食不下咽——“眼底空留意,寻思起就里,险化做望夫石。”“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整个宴会笼罩在萧条的气氛中,莺莺的形象是怎样的?运用夸张、比喻、对比的手法,借眼前的杯盘酒菜来传情,用厌食酒来表现她的愁苦至极。思考:“恨塞满愁肠胃”,莺莺“恨”的是什么?从中看出莺莺的什么性格?恨“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指功名,突出了莺莺的轻功名、重爱情的叛逆精神。莺莺这种“轻功名、重爱情”的精神还在哪里得到了体现?【么篇】“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二煞】休“金榜无名誓不归”曲终人散,四顾无人之际,莺莺与张生倾诉私情。用一个字来描绘莺莺离别之时的心理活动?怕“停妻再娶”;“金榜无名誓不归”。莺莺的倔强与叛逆的行为表现了她的轻功名、重爱情的反封建精神,但是我们也可以窥见封建时代妇女身上所承受的巨大压力,以及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里妇女悲惨屈辱的地位。莺莺的痛苦是一种不能主宰自己命运的痛苦,所以让人无限同情;她的倔强与叛逆让人无限佩服。赏析“古道烟霭图”长亭目送何见何愁?青山疏林、青烟薄暮、夕阳古道、风啸马嘶,构成一幅深秋郊外黄昏的画面,与【端正好】两相辉映(甚至气氛更加萧瑟更加凄冷)。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烦恼胸臆愁野云飞填逐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离愁渐远渐无穷•青山: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戴叔伦《题稚川山水》)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林逋《长相思·吴山青》)•古道: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夕阳:斜阳外,寒鸦点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烟霞: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林》)自由朗读两支曲子,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品味鉴赏。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写出她怅然痴立、极目远送——欲见却不能的惆怅和欲离却不忍的的眷念。看似平易,其实含情极深。日夕薄暮,本是当归之时,而今却挥袂远别,人何以堪!一个“古”字,不但平添了许多苍凉况味,而且把别离的凄苦之情推及古今。“无人语”,原来还有窃窃私语,现在却归于一片寂静。偏偏这时候从张生所在之地传来马的嘶鸣声,听到马的叫声而见不到骑马远去的亲人,她的心情可想而知!“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与[滚绣球]曲中“恨不倩疏林挂住斜阳”互相照应。李煜将愁变成了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又将愁变成随水而流的东西(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李清照又进一步将愁搬上了船(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王实甫则把愁装在了车上。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物象,自然贴切,不着痕迹,意境完整。意象的精心选用情景的密切交融情态的传神描摹典故的适当运用修辞的广泛使用诗词的巧妙化用意美:性情美情态美意境美形美:整齐美错落美声韵美神美:神韵美(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曲词警人余香满口“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夸张“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夸张,与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同。“将来的酒和食……”——比喻夸张“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五岳低”——比喻夸张“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夸张用典“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比喻对比夸张引用“碧云天,黄花地……”化用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引用苏轼《满庭芳》的原句。“未饮心先醉”化用柳永《诉衷情近》“未饮心如醉”“一春鱼燕无消息”来自秦观的《鹧鸪天》;“伯劳东去燕西飞”来自乐府诗《东飞伯劳歌》;“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化用范仲淹《苏幕遮》“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红楼梦——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本文标题:《长亭送别》(2013届高二语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053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