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语文】[六年级]2012-2013越秀区上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六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参考题一、听读短文,完成练习。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当你查看食物链的时候,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越往上,生完数量越;越往下,生完数量越。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1)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绿菌。()(2)杂草是数量最大的生物。昆虫和哺乳动物都靠它生存。()(3)肉食动物要比草食动物多得多。()3.为什么说最底层的绿色植物在这个“生态金字塔”中是最重要的?二、读拼音,写字母。mìkānqínyōuménglòng静()()测()键()虑()()línlínyùbòzhènyù微波()()()血()杀()耳()聋三、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读音下面“”线。1.他使劲拍了拍张东的肩膀说:“你的字刚劲(jìnjìng)有力,写得不错!”2.母亲绷(bēngběng)着脸对我说:“学习一定要坚持不懈,不能半途而废。”四、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精致——蕴含——抱怨——肃静——五、补充完整下列成语。()不经心可见一()焦()不安独具()心六、按要求改写句子,并抄写在横线上。1.海鸥注视着老人。(扩写两处以上)2.广州国际灯光节吸引了四面八方不同地方的群众前来参观。(修改病句)-2-3.大地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怎能不热爱它,照管它呢?(改为陈述句)七、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或修辞方法。1.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的确是渺小的。(说明方法:)2.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的确就像一叶扁舟。(说明方法:)3.走进这片森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说明方法:)4.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说明方法:)八、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1.“津津乐道、兴高彩烈、囫囵吞枣、饱经风雨”这组词语没有错字。()2.“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中的“峨峨”是“高”的意思。()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西江月”是词牌名。()4.“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寨子走了三圈”不能体现出嘎羧对寨子的依依惜别之情。()九、根据教材内容填空。1.轻必寡。(《老子》)2.方寸地,子孙耕。3.不是花中偏爱菊,。(元稹)4.时间就是性命,无限的空耗,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门外交谈》)5.,海面上起了大风,起了巨浪。(《月光曲》)6.伯牙谓再世无知音,乃,终身。(《伯牙绝弦》)十、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门吱嘎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穷人》)-3-1.联系上下文,解释“忐忑不安”。忐忑不安——2.用“”画出一个神态描写的句子。3.联系片段内容,回答问题。(1)你觉得桑娜是个怎样的人?从哪里看出?(2)这段话哪一种写法让你印象深刻?你觉得这样的写法有什么作用?十一、阅读文章,完成练习。忆读书冰心①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②我自从学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的商务印书馆出片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同的“天、地、日、月、山、土、木”以后的那几册,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③那时,我的舅你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④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我只学过那个字一半部分。⑤那时我还看了母亲针钱箩里常放着的那几本《聊斋志异》。聊斋故事是短篇的,可以随时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这对于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因为老师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其实我那时不定期没有读过柳宗元和李贺的文章,是汲取了聊斋中文言的营养的缘故。⑥我对那部述说“官逼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愤填胸!——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其自-4-己极生动的风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头面人物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写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⑦到得我十一岁时,回到故乡的福州,在我祖父的书桌上看到了林琴南老先生送给他的《茶花女遗事》,使我对于林译外国小说产生了广泛的兴趣,那时只要我手里有几角钱,就请人去买林译小说来看,这又使我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⑧《红楼梦》是我在十二三岁时候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我都看不惯。人到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⑨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即使不能出门,“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也是我唯一的消遣。读书让我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⑩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人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等等。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的词句的、无病而呻、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几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11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坤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读书书好,多读书,读好书。‖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1)“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的作用。(2)第⑤自然段中“柳州风骨,长吉清才”所赞赏的是和这两个人的文章。(3)第⑧自然段中,“我”读《红楼梦》的心理是变化的,起初是,人到中年以后,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和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2.概况第⑤自然段的段意。3.按要求补充内容。(1)文章以读书为线索,用“‖”分为三部分。请用小标题概况二、三部分的内容,并填在括号里。-5-读书的快乐——()——()(2文章第一部分举了许多;将读书的快乐写得很清楚,这部分写的很()。第二、第三部分则写得比较()。4.读句子,分析含义。“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句子中“越看越懂”的含义是什么?加点字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5.回答问题。(1)作者心目中的好书有什么特点?(2)联系全文,说说你对“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九个字的理解。(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读完文章后,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十二、冰心以《忆读书》为题,回忆了她自己读书的经历与感受。请你以《忆读书》为题,或以“读书”为话题,题目可自定,写一篇文章,要写出你自己读书的真实经历和感受。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表达要清楚。400字左右。
本文标题:【语文】[六年级]2012-2013越秀区上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111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