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3-4单元备课
1第三单元教材分析主备人:任桥回民小学杨艳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共三篇课文,《蘑菇该奖给谁》、《骑牛比赛》、《小松树和大松树》,虽然都是故事,但有的是童话故事,有的是寓言故事。这几篇课文有一个共同点,都是通过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而且这个深刻的道理是借文中人物的口表达,文字浅显、语意深刻。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一单元称之为“明理篇”。《蘑菇该奖给谁》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是“因为他敢和高手比呀”,告诉我们有勇气敢于与高手比,虽败犹荣。《骑牛比赛》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是“你不知道我曾经从牛背上摔下来上千次”,告诉我们高超的技术是靠长期刻苦锻炼得来的。而《小松树和大松树》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是“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的呀!”告诉我们,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明理篇的关键是让学生读懂句子蕴含的道理。因此,抓住中心句体会故事表达的深刻道理,应该是这组课文教学的一个关键。教学中,我们要把悟理渗透在对人物形象的感受、评价上,渗透在特定情境的对话中,不宜为说理进行抽象的分析。二、教学目标1、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并读通课文。2、学会29个生字,认识6种偏旁,认识绿色通道内22个汉字。认识3个多音字(得、地、只)。3、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由生字组成的相关词语和句子的意思。4、学习问号、感叹号,能读出陈述、疑问语气。(三课皆有)能正确读出长句子中的停顿。〈骑牛比赛〉5、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三、教学重难点这些课文内容虽然浅显,且文中都有明确的揭示主题的语句,但意义深刻,孩子们往往不能深刻地体会。三篇课文的故事性强,《蘑菇该奖给谁》借助对话展开情节,相对而言篇幅较长,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有直接联系,《骑牛比赛》则不然,故事讲述的时间、地点、人物与我们的生活差异性很大,《大松树和小松树》的意义看似浅显,但很多孩子不能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因此,本单元课文的教学应加大情景创设的力度,着力为孩子“扫盲”:1、用读好对话、说好插图、演好角色的方式,引导孩子进行角色归位,从而突破难点——要敢于和高手比。2、引导孩子扫知识方面的“盲点”,例如搜集文字、图片资料,了解有关南美洲、有关骑牛比赛的知识,从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3、3、角色模拟,实地表演,理解风伯伯的话。总之,以情激趣,情趣为先,力争让孩子在快乐积极的学习活动中阅读明理。四、课时安排:9课时6、《蘑菇该奖给谁》…………………………………………………………………2课时7、《骑牛比赛》………………………………………………………………………2课时8、《小松树和大松树》………………………………………………………………2课时《练习三》……………………………………………………………………3课时2沈闸中心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备课课题6、蘑菇该奖给谁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P39-42的内容。教学目标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对话时的不同语气。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敢于和高手竞争,才能显示出示真正本领。重点难点1、理解兔妈妈回家后与小白兔和小灰兔的一段对话。2、理解兔妈妈最后说的一句话和意思。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或投影片★教学预案再设计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1、板书课题。2、正音:读准“蘑菇”两字的读音。3、齐读课题。读了课题后,你们想知道什么呢?(师在题目旁打上小问号)让我们带着问题来读读课文。二、初读课文1、自己借助拼音练读课文。要求:做到字字读准,句句读通。边读边画上小节号。2、再读课文。要求:画出生字词,尤其要读准生字的字音。生按要求读课文,师巡视指导。3、检查自学效果。4、自读生字词。5、正音。“练”读边音。“参”是平舌音。“临”是前鼻音。“敢”是前鼻音。“习”、“乌”:是整体认读音节。“军”:韵母是“ün”,不是“un”。“得”:是多音字,“得”可以组成什么词?当读作轻声时,用在动词的后面。“地”:本文中读轻声,它是用在动词前,“的、地、得”之间的区别一定要弄清。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去掉拼音后,再读。6、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读一读,把句子读正确、流利。指名朗读,评议,再读。37、师范读课文,敢和老师挑战吗?生再读,指名读。三、初步理解课文1、上课时,同学们提的问题中,你们已经弄懂了哪些?2、通过读课文,你们知道了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说得真好,为什么兔妈妈偏偏把蘑菇奖给了没有得冠军的小白兔呢?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学习。3、教学生字(1)读生字卡片,巩固字音。(2)教学新偏旁。参:私字头,书写新偏旁,跟读两遍。军:秃宝盖,跟哪个偏旁很相近?有什么区别?跟读两遍。(3)自学课后生字的笔顺,边学边书写。(4)反馈检查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这些生字?师重点提示:练:第6笔是横折钩,那一小横千万别忘记写,右边不能写成“东”乌:跟“鸟“有点像,为什么没有一小点?引导学生从“乌”的字义上想。(乌鸦全身黑黑的,边眼睛也看不出来了)(5)指导写字(6)师重点提醒以下几个字:参:下面的三撇不要写成横,长短要有变化。军:下面的“车”中间一竖要写在竖中线上。提:左窄右宽。加、敢:左右等宽。(7)师范写生字,生描红。(8)生临写生字,师巡视指导。第二课时一、复习1、抽读生字卡片。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二、细读课文1、细读第1自然段。2、自读课文第1自然段,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3、从中可以体会到兔妈妈对它的孩子怎样?4、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兔妈妈对孩子们的关心、爱护。细读第2——4自然段。5、兔妈妈提着一大篮蘑菇回来了,它是怎么问她的孩子的?孩子们又是怎么回答的?4指名分段朗读2——4自然段。6、从兔妈妈的问话中,你知道了什么?(1)用亲切的语气读读妈妈的问话。(2)小黑兔回答妈妈的问话时心情是怎样的?(3)同学们谈一谈小黑兔的话,体会体会。(4)指名分角色朗读妈妈与小黑兔的对话。评议,他的读能让我们体会到小黑兔的心情?(5)请同学们再读读这句话,体会体会小黑兔的心情,想一想它是怎样说句话的?(6)指名读,评议,再读。同学们通过朗读,体会到了小黑兔的心情,大家能不能加上动作说句话?生边做动作边朗读课文。小白兔又是怎样的心情呢?同学们读一读小白兔的话,体会体会。指名读。评议,再读。(7)同学们体会得真好,现在你能通过做动作有感情地读一读小白兔的话吗?自读,指名读,齐读。分角色朗读2——4自然段。7、细读第5——7自然段。(1)对于两只小兔的回答,妈妈十分惊讶。(2)让我们读出兔妈妈惊讶的口气。(3)那么小白兔和小黑兔又是怎么回答的?从中能体会出它们的心情怎样?指名说,相机观察插图。(4)有感情地分别读小黑兔和小白兔的回答。(5)分角色朗读5——7自然段。8、细读8——10自然段。(1)这次兔妈妈是怎样说的?指名读第8自然段。(2)你体会到兔妈妈的心情怎样?(3)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来的?(3)有感情地练读第8自然段。9、对此,小黑兔非常不理解,它非常生气,齐读第9自然段。(1)兔妈妈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呢?(2)指导有感情朗读全文。三、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51、你们读得真出色,你们能告诉老师,你们怎么知道读哪只兔子的话该用什么语气呢?分角色朗读课文。2、老师奖励你们,我们一起表演课本剧,好吗?评选最佳表演。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沈闸中心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备课课题7、骑牛比赛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P43-45的内容。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重点难点1、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教学预案再设计教学过一、导入1、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4、师简介南美洲的骑牛比赛。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再读课文,画出本课的生字词,重点读一读。3、检查自学效果。(1)自读生字词。(2)正音。翘舌音:术、束、洲、致、超、掌。平舌音:曾后鼻音:掌、曾6程边音:烈只:能用它的两个读音分别组词吗?(3)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4)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一读,碰到长句子多读几遍,要求把课文读正确、流利。(5)检查读书情况。4、出示长句子,指导朗读。好几个骑手/骑在野性大发的/公牛背上,只两三秒钟/就摔了下来。5、指导停顿,领读、练读,指名读。6、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7、再读课文(1)再指名分段朗读课文。(2)其它同学边听边想:每一段告诉我们什么?(3)生互相交流。(4)齐读课文。三、教学生字1、读生字卡片,巩固字音。2、引导用笔顺表,自学生字的笔顺。3、反馈检查。4、你用什么办法记住了这些生字?5、指导书写。“术”:中间的竖要写直,而且都要写在竖中线上。“特”、“观”、“技”、“位”:要写得左窄右宽。生描红、临写,师巡视指导。第二课时一、复习1、认读生字卡片,口头扩词。2、齐读课文。二、精读课文1、指名读第1自然段。(1)“特别”可以换成什么词?(2)把这喜爱之情读出来。2、自读第2自然段。(1)读完后,你有什么感受?(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南美洲人特别爱看骑牛比赛?(3)挤满了人兴致勃勃指导读词(4)谁能读出人们爱看骑牛比赛的那种感情?练读,指名读,评议。(5)从哪里看出这个骑手“技术高超”?A、看图理解:疯狂、上下蹦跳、牢牢。B、再读两、三遍,体会“技术高超”?C、不管是看他自己骑车的情况,还是拿他跟别人比,我们都会7发现他的技术很不一般,这就是技术高超。这个人的技术为什么会这么高超呢?师范读第3自然段3、自读第3自然段。1)这个骑手是怎么回答小姑娘的问话的?(2)谁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只有……尽管……他还是……小姑娘……我曾经……上千次……(3)男女生分读句子,说说“上千次”说明什么?(4)你从骑手的话中知道了什么道理?学生自由讨论,自由说。4、指导朗读(1)小姑娘的话读出兴奋、惊奇的感情;(2)骑士的话要读得沉稳、有力、亲切。5、范读6、生赛读,评议(1)这么好的课文,应该牢记在我们脑中。(2)愿意把这个故事讲给同学听吗?9、指名讲。三、总结课文1、学完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2、讨论后,出示,练习填空。高超的本领是经过()得来的。只有(),才会有()。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沈闸中心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备课课题8、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P46-48的内容。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在田字格中书写。3、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风伯伯对小松树说的话。教学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8准备★教学预案再设计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一篇非常有趣的故事。1、板书课题。2、读准“松”的平舌音、翘舌音。3、齐读课题。4、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二、初读课文1、放多媒体动画,听故事。2、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再读课文,标上小节号,画出生字词。生按要求自学课文,师巡视指导。4、检查自学效果。5、正音。听:是后鼻音。呢:读轻声。惭:读平舌音。伯伯:第二个伯读轻声。(1)自读,同座位互相读,互相纠正。(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3)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一读,把课文读通顺,碰到长句子多读几遍。(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评议。(5)以下几个词作重点指导:“地方”、“孩子”、“爷爷”等词语的第二个音节读轻声。三、初步理解课文1、再次指名朗读课文。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1)刚开始学课文时,你们提的问题已经弄懂了哪些?(2)剩余的问题,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课文,弄懂它们。四、教学生字1、(出示生字卡片)读生字字音,巩固字音。2、教学新偏旁。孩:“孩子”所以就是子字旁,与“子”有什么区别?3、自学课后的生字笔顺表,并试着描红。4、反馈检查:“孩”的笔顺。你们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呢?还有什么值得注意地方呢?师作重点
本文标题:一年级语文下册第3-4单元备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136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