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一战后德军重新崛起之原因探析
一战后德军重新崛起之原因探析一战后,德军受到极不公正之《凡尔赛条约》的宰割和束缚。但是德军官兵和德国国防科技与工业界人士励精图治,重整军备。最终以短短二十年时间,使德军重新崛起成为世界第一流之劲旅,并在二战初期获得辉煌战绩。笔者试图通过对德军重整军备之军事努力方面的分析,以探寻其成功摆脱困境获得主动之经验,从而为我军以劣势而求得跨越式发展提供借鉴。--------------------------------------------------------------------------------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作为同盟国的核心,它受到战胜国严厉残酷的制裁。由于惧怕德国强悍的军事力量和发动战争的雄厚实力,苛刻的《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军事做了全面具体的限制。德国被野蛮剥夺了基本的国防权力,德军遭到肢解和严重削弱。然而仅隔20年,德军便浴火重生,再次崛起成为欧洲最强之劲旅,并且在二战初期所向披靡取得辉煌战果。从军事角度来讲,德军的确创造了奇迹。虽然一战后在病态的复仇心理和反动的军国主义、纳粹思想驱使下德军逐步走上穷兵黩武的侵略道路,但是德军从严酷逆境中披荆斩棘重新振作的过程却显现了德意志民族卓越的精神品质和优秀的军事才能,在世界军事历史上留下深刻的一笔。回顾和反思这段历史,对于我军推进新军事变革,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一、沉重的制裁激起德国强烈的复仇和复兴情绪一战的战败和《凡尔赛条约》的制裁,使德国陷入其近代史上经济最困难、政治最混乱、军事最弱小的时期。为了解除德国的武装,《凡尔赛条约》规定:莱茵河右岸50至60公里内地区划为非军事区,德国无权设防;莱茵河左岸由协约国分区占领5-15年,德国必须拆除赫耳果兰岛的工事,永不恢复。德国军队遭到严格限制。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其中军官最多为4000名);海军不得超过1.5万(军官最多1500人),不得保留空军。总参谋部等类似组织均应解散;战争部人数限制在300人以内;废除义务兵役制,代以志愿兵制;士兵和士官要连续服役12年,旧军队军官必须服役到45岁,新任命之军官要至少服役25年;退役军官不得参加预备役训练,不得再次从事军事勤务;地方官员和人员不得参加军训。对德军的教育训练体制,《凡尔赛条约》规定每兵种只得有一所军官学校,关闭包括军事学院在内的其他军校,为杜绝军队以外其他组织的军事训练,禁止一切训练班、高校和各种协会从事与军事有关的活动。[1]除此之外,《凡尔赛条约》更是对德军陆军的体制编制,所用武器数量和海军的舰艇数量、吨位做出了极端细致的规定。可以说德军被削弱到连维持国内稳定和秩序都力所不及的地步。协约国企图通过这种严厉的限制彻底消除未来德国可能带来的军事威胁。然而物极必反,事与愿违。苛刻而沉重的掠夺性制裁严重挫伤德国人民的感情,从而激起了全国各界强烈的民族主义和复仇情绪。遭受打击最重的德国军人、军工企业家和军事科学家更是从条约签订的一刻起便不约而同的朝着反抗条约、重振德军的目标开始奋斗。他们逐步走向联合,密切协同,默契合作。同时复仇之心也驱使他们渐渐走向极端。所以正如协约国军控委员会美国代表团一位成员所言:“《凡尔赛条约》不是和平条约”,“这里面至少孕育了11场战争。”[2]仗剑而行豪侠气,长歌吴越百丈锋。锐藏千古刺白日,对酒峥嵘铸鱼肠。奔啸辉烟凝铁血,三千强弩射云低。戈东镝南天山靖,可死不败斩楼兰。2007-12-2811:40:00举报帖子使用道具二、总结经验教训,继承优秀传统,大胆革新军事思想一战惨败和《凡尔赛条约》的苛刻束缚,迫使德军不得不放弃其几乎全部的,然而却是陈旧和过时的武器装备和军事机构。同时也迫使德军上下有识之士认真总结一战失败的经验教训,从而谋求革新作战方式的新军事思想。这反而给德军的重振带来绝佳的契机。一战后立足现实,对传统军事思想进行总结、继承和锐意创新是德军得以迅速摆脱被动,重现强悍实力的根本原因。首先,军事战略思想上,德军保持了一贯的进攻战略,同时大胆突破,与东方结盟,妥善解决两线作战问题。一战后以汉斯·冯·西克特将军为代表的德军高级将领深深体味到德国资源匮乏、战争持续能力不足的无奈和消耗战、两线作战的痛苦。西克特将军,职业军人出身,亲自参与了一战,立有显赫功勋。身为战后魏玛共和国国防军总司令,他肩负恢复德军荣誉,重振德军声威的重任。为了在下一场战争中迅速击败对手,避免陷入持久战,西克特主张坚决贯彻快速进攻和速战速决的战略,以灵活顽强而迅速有力的进攻击败对手,这继承了德国传统的以进攻为主导的作战理论。然而,与此同时西克特大胆突破了施利芬单凭军事实力施行两线作战的军事战略。迫于现实德军实力不足,从未来战争考虑,西克特认为德国必须向东联合处境同样特殊的苏联,求得安稳之后背。所以在他的极大努力下,德国一改过去以军事手段同东方打交道的惯例,而是采用政治外交手段同苏联展开友好合作,达到了与俄“军事联姻”的目的。正是西克特在军事战略上的这一重大突破使得苏德两国展开了长达近二十年的领域广泛的亲密合作。它们一拍即合,互通有无,各得其所。可以说新生的苏联对德国经济特别是军事的快速复苏起到了重要作用。苏联广阔的空间为德军规避《凡尔赛条约》的束缚,开展新武器和军事人才的科研培训提供了安全而隐蔽的基地。所以西克特联苏的战略为德军短时期内恢复元气,创造了条件。其次,在作战思想上,抛弃阵地战,锐意实践新型机械化战争和诸兵种协同作战方式,把握先机取得主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堑壕战,消耗战和要塞防御的顶峰。其作战人员、物资和时间的消耗令人不堪回首。一战结束,以西克特和古德里安为代表的一批德军具有远见卓识的军官都把目光投向了一战中的新发明——坦克及其机械化战争新理论。艰难的现状和惨败的教训刺激这批富有创新和冒险精神的军队精英夜以继日的思索,如饥似渴的学习利德尔·哈特、富勒和戴高乐等人关于机械化战争的新学说和坦克装甲车指挥使用的新技术。他们已经看到从一战堑壕和铁丝网的废墟中脱胎出一种打赢下一场战争的新的战争形态。只是在各大列强的军方高层皆对坦克将主导战争发展理论不屑一顾的保守氛围中,要抛弃旧有的成熟的作战理论,尝试前途未卜之新学说需要极大的勇气、严谨的智慧和同顽固保守斗争的坚韧品质。作为德军总司令的西克特对确立机动作战思想在德军中的统治地位贡献极大。在1921年他指出:“未来的战争在于调动人数少但素质甚高的机动部队。若配以飞机,则作战效果更高。”[3]他对速度和机动性的重视是德国闪电战的萌芽。在国内外众多理论纷争不已的时候,他力排众议,吸收国外的先进军事思想,提出军事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结果不是阵地战而是机动战将成为主要作战模式的观点。这一思想成为德军建设和训练的基本指导思想。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在武器装备上并不占绝对优势,德军之所以能在欧洲所向披靡,就军事思想而言,首先应归功于魏玛共和国时期以西克特为首的一批德军将领所一贯强调的机动作战思想。从重重束缚中浴火重生的德军同当时欧洲各国特别是法国、波兰等国家军队的保守落后形成强烈反差。历史证明军事的伟大胜利首先源于军事理论的创新和领先。机动作战思想为德军重振指明了道路。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军虽没有坦克、飞机和其他先进武器,但胸怀复兴激情的职业军人们却用精心制作的模型默默演练着机动作战和诸兵种协同的先进战法。二战初期驾驶战车指挥千军纵横驰骋的德军将帅就是这样练就出一身本领。第三,在建军思想上,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小型职业化军队,锻造“领导者的队伍”。《凡尔赛条约》将德军限制在很小的规模。陆军只能有10万人,海军也只得保有1.5万。然而这为德军组建一支优质高效的小型职业军队创造了机会。西克特将军领导德军的建设,他极力主张质量建军,使德军成为精英云集的培养军队乃至全德意志民族优秀领导者的摇篮,成为德国民族和社会的脊梁。为了保留在未来战争需要时迅速扩充为一支庞大军队所必需的全部结构和框架,德军在人员教育训练和部队编制上都极力谋求建设一支基干军团。经过精心设计,从最高统率机构到基层分队,从轻武器到重型武器,一支军队的基本构成要素都在改名换姓之后,在各种名目的掩护下得到保留。同时,为了吸引经济困难的德国社会中的优秀分子投身军队谋求发展,德军以优厚的待遇和高出欧洲他国几倍的报酬确立了国防军极高的社会职业价值及令人倾慕的社会地位。这样逐步建立起一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而出类拔萃的基干型军队。首先,建立精简高效、健全完备的领率机关。1919年3月6日,魏玛共和国发布组建临时国防军(陆军)的法令,4月16日发布组建临时海军的法令。1919年11月8日,德国成立帝国国防部,下设陆军部和海军部、陆军部设5个局(处),即人事局(负责军官、士官的晋升、退役、退休和遗属事宜);部队局(担负原总参谋部的全部工作);陆军训练处;特殊事务处,下设军事和平委员会和航空和平委员会;监察处,下设步、炮、骑、工等8个兵种监察科,以及教育训练监察和武器装备监察科。1920年建设陆军管理部,下设4个局(处),即管理局(负责文职人员、营房、训练场、预算、薪金、供给、被服等项工作);兵器局(负责武器、弹药、器材和原料等方面的工作)以及卫生监察处和兽医监察处。[4]在上述这些单位担任领导职务的军官,在二战爆发后均成为德国军队的核心人物。其次,德军采取降低部队级别的方式,保留部队骨干。1919年7月,组建2个“集群司令部”,以替代过去的军司令部,下辖20个旅。集群司令部由1名将军和上校(任参谋长)以及约30名军官和数名文职人员组成。集群司令的军衔相当于步兵上将或炮兵上将。其任务是监督所属部队的训练,部队的使用,以及所辖地区的要塞和本土防御。师司令部(相当于过去的军司令部)也称军区司令部,由1名参谋长,8—11名参谋军官、2名医务军官和若干名文职人员组成。师长同时是各军区的最高指挥官。这种基干型的司令部体制极易扩编为战时司令部。特别需要提到的是德军运输部队,由汽车营和运输营组成。每个步兵师编1个汽车营和1个运输营。根据德军将汽车部队改编成摩托化战斗部队的设想,1921年建立了“摩托化部队监察部”,后改名为“摩托化运输监察部”,由古德里安任参谋长。该部于1928年开始以一个连的规模在组织和战术上进行战斗试验。1932年一直为组建装甲战斗部队而奋斗的古德里安被调任第3汽车营长,加快了改组工作的步伐。[5]1934年初,古德里安在库纳斯多弗演习中向希特勒展示了以坦克为主导的机械化战争的作战构想。他的新理论深得希特勒的欣赏,同年6月,德军便正式成立了“装甲司令部”。次年,德军便组建了装甲师,标志德国“闪电战”理论成型。为了规避凡尔赛条约对建立军事院校的限制,德军在连和团级单位建立起军事教育体系。列兵在那里受训成为军士,军士成为军官,以使一旦战争爆发每一个人的军衔至少可以晋升一级。同时扩大军队的计划也体现在保留军团光荣传统的政策上。少于300人的步兵连继承旧帝国陆军3000人军团的名字、荣誉和旗帜,这不仅鼓舞了士气,还为日后把军队扩大10倍提供了可行的蓝图。[6]以西克特为代表的德军领导人,倡导的建设高质量小型职业军队的建军思想是对新时期的新型战争的独到认识,反映了一战后坦克、飞机等现代化技术兵器的出现给军队编制装备带来的变化的客观现实,是军事理论发展史的一大进步。由于正确地处理了军队数量和质量与军队现代化职业化的辩证关系,德军率先走上质量建军的精兵之路,这为德军迅速崛起成为世界一流劲旅铺平了道路。第四,在指挥思想上,继承传统的“任务导向型指挥法”,充分发挥各级指挥员的战场主动性和创造力,极大地提升了德军的作战能力。德国认为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是赢得战争的基础。德国军事思想历来看重人在战争中发挥的主导作用。从老毛奇时代开始,德军即经常强调个人主动和责任在赢得战争胜利中的重要性。老毛奇发明的“任务导向型指挥法”更是成为德军军事指挥所奉行的根本原则。“任务导向型指挥法”又称概略指挥法。其内含就是上级在下命令时,只向下级赋予任务,说明当时情况,提供完成任务所必需的兵力兵器。而不规定完成任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部属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与之相对应的
本文标题:一战后德军重新崛起之原因探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139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