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手打系列】地理必修123全部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123全部知识点总结(学业水平考试必备)必修一:1:天体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分为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和星际物质等等,临近的天体彼此互相吸引,相互绕转构成天体系统。2:地球是一颗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其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是有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距离(温度),适宜的体积质量(大气和水)。3:太阳辐射是地球能量的源泉--是太阳内部高温,高压状态下发生核聚变反应产生的。太阳辐射有紫外光,红外光,可见光等。4: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电离层(无线电通讯),磁场产生巨大影响。5:地球自转自西向东一周24小时。上空看北逆南顺。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加速度相同(极点除外)。自转产生昼夜更替,地方时差(4m1115οοh),水平运动偏向(北右,南左)。6:地球公转斜身(66º34′)自西向东一周一年。上空看北逆南顺。近日点(一月初)快,远日点(七月初)慢。产生正午太阳高度角,昼夜长短,四季更替的变化以及直射点的移动和五带现象等。7:直射点的移动:①夏至(6.22):直射在北回归线上②春秋分(3.219.23):直射在赤道上③冬至(12.22):直射在南回归线上8:昼夜的长短:①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昼夜长短变化最小。②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差异越大。(极圈内有极昼极夜现象)③处于夏半年的半球昼长夜短,反之则昼短夜长④处于夏半年的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东半年昼越短⑤夏至: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冬至: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春秋分则全球昼夜平分。9:昼长=日落-日出=24小时-夜长日出时刻=12-2昼长,日落时刻=12+2昼长10: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H(正午太阳高度角)=90º-φ(当地纬度)±(夏半年取+;东半年取-)δ(太阳直射点纬度)11:地球内部由莫霍界面(均厚17km),古登界面(2900km)分地壳,地幔,地核三圈层。12:大气圈主要由对流层,平流层,高层三大部分组成。对流层天气复杂,对流旺盛与人类关系密切,大气岁地球和生物起保温,保护以及供应氧气的作用。1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反射,散射,吸收。大气是对太阳辐射起到削弱作用和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同时使自身受热的。大气保温作用是通过大气逆辐射对地面保温的。14:产生风的原动力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单一水平气压梯度力(一个力的风)单一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两个力的风)单一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三个力的风)15:低,中,高纬度三圈环流形成近地面七压(四压)加六风(三风)四压: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2个),副极地低压带(2个),极地高压带(2个)三风:低纬信风,中纬西风,极地东风16:海陆热力差异:夏季(冬季)海洋增温(降温)慢;夏季(冬季)陆地增温(降温)快。17:热力作用形成:低温------高压;高温------低压。动力作用形成:副热带高压;负极地低压。18:锋面天气系统19:气旋,反气旋天气:20:水循环:分内陆水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上内循环三部分,由蒸发,降水,大气输送,下渗,径流(地下地上)等环节来完成。21:洋流按水温可以分成暖流,寒流。按分布可以分为有副热带海区反气旋型大洋环流;中高纬度气旋型大洋环流;西风漂流;被印度洋季风洋流(夏顺东逆)。22: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表现为对气候,海洋生物,航海,海洋污染等方面的影响23:地质作用可以分为内力作用(地壳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地震等)和外力作用(风锋面类型锋面图锋面控制前锋面控制中锋面控制后冷锋晴,温度高,气压低阴雨(暴风雨,雪,沙尘暴)晴,温度低,气压高暖锋晴,气温低,气压高阴雨(多连绵雨)晴,气温高,气压低准静止锋---------------------阴雨(时间长)----------------------类型水平气流垂直方向对应气压天气气旋四周向中心旋转辐合(北逆南顺)上升低压阴雨反气旋中西向四周旋转分散(北顺南逆)下降高压晴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内力是地表高低不平,外力使地表趋于平坦,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地表形态。24:全球分为6大板块,板块间地壳运动剧烈。有消亡边界(海沟,造山带)和生长边界(海岭,断层)25: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要素组成的,它们互相作用,相互影响26:自然地理环境有规律的因热量随纬度变化的现象是纬度地带性;随降水沿经度方向的变化规律是经度地带性;随着海拔水分,温度的变化规律垂直地带性。27:平原有利于人类活动,一般便利开展农业活动,城市多交通发达,经济发展水平高。28:寒潮带来大幅降温,大风,雨雪或冰冻天气,影响人类的生命和生产活动。做好预报,防御,减少灾害损失。必修二1:世界人口变动主要是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的结果。经历了“高生搞死低增”“高生低死高增”和“低生低死低增”三大阶段。表现由“存世短,换代快,代际短”到“存世长,换代慢,代际间隔长”的特点。2:人口增长表现为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迁徙)两种形式。受自然和经济因素影响而产生社会差异。发达国家增长慢,老龄化严重;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增长快,经济水平低。3:人口迁徙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和心理因素都起作用。青年更容易迁徙。4:环境承载力主要受自然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类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人口合理容量(具有相对性特征)要小于环境承载力。5:城市空间结构(地域结构)可分为:中心商务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其形成的原因有:历史,经济,社会,行政原因。城市规模越大,其地域结构的分化越明显。6:城市化标志:城市人口激增,城市人口比重扩大,地域扩大(地域的转变过程,经济结构的变化)。7: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逆城市化出现: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发展速度快。8:城市化过程中会出现:环境污染,城市交通拥挤,城市住宅拥挤,城市绿地少。9:地域文化分为: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在长期的生产生活活动中创造的,具有地方特色。10: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繁殖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活动。其区位因素有:气候,土壤,地形,市场,交通,政策,劳力,低价,农业技术等。11: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有: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大收场放牧业,混合农业等。12:工业区位因素有:原材料,市场,交通运输,劳动力素质和成本,环境,国家政策等。13: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有交通,通信,商业贸易。14:交通运输有利于加速经济的发展,加强联系,加强交流,提高效益。古代城市多因水路交通发达而兴。15:商业贸易中心的形成条件:交通便利,有服务区。16: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全球变暖,臭氧空洞,大气污染,酸雨等17:人地关系经历了:史前文明适应自然阶段,农业文明利用,改造自然时期,工业文明矛盾日益尖锐时期。现处于谋求人地关系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时期。18: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其原则为: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要转变观念,调整行为,加强国际合作。19:秦岭淮河一线意义①气温一月均温0℃等温线七月均温28℃等温线②800mm等降水量线③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④暖湿润区和半湿润区分界线⑤温带季风与亚热带季风分界线⑥水田与旱地分界线⑦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界线⑧河流结冰与不结冰区分界线⑨一年二熟与二年三熟分界线必修三:1:区域的定义: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2:区域差异的原因:①自然条件的差异②社会经济的差异3:区域差异4:荒漠化荒漠化是气候异常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为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碱化。防治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5: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额能力增强,一些原来制约区域发展的地理因素得以客服,甚至成为促进区域发展的有力音速。6: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大河流域冲击平原,三角洲,盆地,往往能成为农业文明的发祥地。7:能源的开发------以山西为例条件: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市场广阔;位置适中,交通便利基地建设:扩大煤炭开采量;提高晋煤外运能力;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转变消费结构;保护生态环境。8:森林是重要的自然和环境资源,是“大自然德尔总调度室”长江三角洲东北地区青藏高寒区地形和地势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高原气候亚热带季风: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温带季风: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生长期短高寒水文特征外流河,干支流多,水量大,雨水补给为主外流河,雨水和融水补给为主多高原湖,多大河源头植被和土壤森林,森林土森林土,草原高山草甸,灌丛区域内部变化的主导因素纬度纬度,地形海拔矿产资源少石油,煤,铁丰富-------------------------9:人地关系中,人类活动起主导作用。顺应自然则人地关系协调,可造福社会;违反自然规律则相反。注意合理利用,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10:森林的作用:①调节气候⑥美化环境②稳定大气成分⑦吸烟除尘③涵养水源⑧防风固沙④保持水土⑤净化空气11:自然资源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动力,是人类社会进步以及文明发展的物质基础。资源的分布,数量以及利用差异,使资产产生调配。如:我国的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等。12:产业转移--------产业结构发生地域空间变化。如:珠三角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内地区域。产业转型为本地区产业变化。如:景德镇市电瓷业到汽车电子等。13:水土流失的原因:①自然原因:地形起伏差异大,气候,土质疏松,植被少等②人为原因:不合理的采伐,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14:水土流失的治理:①生物:植树种草②工程:修水库,打坝淤地,修护坡等③小流域综合治理(农业基本技能改造措施)15:河流综合开发利用防洪,发电,养殖,交通,旅游,供水等综合利用16:东北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①自然: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等②土地资源辽阔③气候适宜,多种农作物种植④人均耕地广且平坦⑤工业发达⑥商品率高,市场广阔。17:借鉴------经验,发展我国经济①:经济结构多元化和产品转型②依托科研促进产业升级③建立发达的交通网络④大力开展环境保护⑤开发建立信息网络,开拓国内、国际市场18:地理信息技术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定位,导航)、遥感技术(RS:获取资料和数据)地理信息系统(GIS:收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应用系统)、数字地球(地球数字化、构造虚拟地球)。地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检测、国土资源管理、国土开发规划等许多领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9: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国家现代化发展必经的历史过程,是互相并进的关系,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如: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浙江温州模式------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工业化-----城市化苏南模式------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本文标题:【手打系列】地理必修123全部知识点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219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