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一年级下册教案第五六单元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教学目标:1、知道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会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2、知道物品价格的表示形式。3、培养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并知道爱惜人民币。教学重难点:知道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会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课时安排:6课时第一课时:人民币的简单计算累计(36)课时一、教学目标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2.培养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3.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二、教学重点: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三、教学难点:元与角之间的进率:1元=10角。四、课前准备玩具熊,笔、橡皮、尺、练习本等。每个学生一个钱袋(内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五、教学过程(一)导入:从生活出发,创设情境,引出课题。1.老师出示一件物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师:猜一猜,用多少钱买来的?2.日常生活,哪些地方要使用钱?(请学生回答。)师:好的,下面我们来看这一挂图。教师问: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3.出示一位小朋友存钱的示意图,问:“零花钱可以用来干什么?”[渗透德育:保管好钱,积少成多,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献爱心等]小结: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比一比,看谁学得好。”(二)新授:认识人民币。1.认识人民币。大家好,认识我们吗?师:我们现在使用的是我国发行的第5套人民币(出示图片)。请同学们仔细看,这些钱你们都认识吗?(1)区别新版和旧版:以10元为例。①显示放大的“10元”,问:这是多少钱?你是怎么认识的?出示“10”和汉字“拾”,及单位“圆”(大写)。②出示放大的“10元”(新版),问:这是多少钱?你是怎么认识的?小结:对!看人民币上的数字和数字后的单位就能知道它的面值。③区别:这两张10元的人民币有什么不同?(图案、大小、颜色,等等。)④联系实际:10元钱可以用来干什么?(2)区别纸币和硬币。①出示5角纸币,问:你是怎样认识的?②出示5角硬币,认一认。③同时出现5角纸币和硬币,区别不同。④出示背面,问:背面是什么?(国徽。)小结: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人民币上都有国徽,所以我们应该爱护它,不要随意损坏它。2.随意点几张大额人民币,集体回答。20元,50元(新、旧版),1元(新、旧版)。3.老师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一些人民币,把它拿出来。活动形式:两人一组,一个拿,一个认。4.分类:这么多的钱放在一起,多不整齐,请小朋友想办法分类整理一下。(1)按单位分:元、角、分(板书)。(2)按质地分:纸币、硬币。(3)按数字大小分。(4)按新版、旧版分。请学生汇报:展示台上展示。5.请小朋友们把钱推到左上角,将书翻到第47页,你发现书上的人民币和我们平时所见到的人民币有什么不一样?(挂图显示。)小结:像这样,在人民币的左下角有一道红色斜线,这样叫样币,是不可以使用的。(三)换钱游戏:进行简单的计算。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人民币按单位有元、角、分。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来做一个换钱游戏,好吗?”一张2角可以换_____个1角。一张5角可以换_____个1角。小朋友们,动手换一换吧!活动形式:两人一组,可以左右两人一组,也可以前后两人一组。2.学习“1元=10角”的知识(板书:1元=10角)(四)实践活动。我们不仅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元、角之间的关系,同学们想不想活动活动,老师准备了一些小奖品,奖给活动中表现好的同学。1.师生互换:老师手中有1元钱,能换你手中几张2角钱?(同桌可以互相帮忙。)2.生生互换(解决不同的付钱方法):找方法多的和最简便的。师:(拿一件玩具)买这件玩具要花1元1角,有几种付钱方法?四人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请小组汇报(组员可以帮忙),发给点子最多那组奖品,表扬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许多种方法,再说出哪种方法最简便。3.小朋友们想不想用自己手中的钱去买自已想要的东西?好,让我们去“小小超市”看一看吧!选四名售货员,开始自由下座位买。[购物时要守秩序,讲文明,用过钱后洗干净手,买自己需要的东西,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五)总结。小朋友,这节课我们上得真愉快,学会了很多知识,你们都学会了什么?教学反思:《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的第一个课时,主要是引导小学生们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一年级儿童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市场购物的机会也少,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对于要用到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原则只有初步的意识。本节课的教学会使学生对人民币有进一步的认识,使学生在简单的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课堂上我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的活动中,积极主动的参与探究性学习过程,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培养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如: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进行人民币简单汇率计算,设计一些练习来巩固加深对1元=10角1角=10分的理解。又如: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给人民币分类等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的情境,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使学生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最后创设了购物活动,让学生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购物,学会自己付钱。《认识人民币》这节课的重点是在人民币的换算上,这部分内容是比较难理解的,我很苦恼的是:小时候见着的人民币到现在就几乎看不到了。现在教科书中的几种人民币在市面上怎么就没有流通了?如:旧版5元、2元、1元、2角、1角,更别说以分为单位的:5分、2分、1分了。除了让学生硬性认识外,在元与角、角与分的换算过程中,多数学生很难想到多种换算方法,让人头皮发麻。可能还要再设计看钱、认钱、、换钱、摆钱、购物等活动,花时间让学生学会不同人民币单位之间的多种换算方法,为后面人民币简单的计算做好铺垫。第二课时:认识人民币练习题一累计(37)课时1.填空1.1角=()分5角=()分1元=()分2.30分=()角10角=()元80分=()角3.4.(1)70角=()元(2)2元=()角5.1角=()分1元=()角3角=()分60分=()角第三课时:认识人民币练习题二累计(38)课时1.填空题(1)1角=()分(2)1元=()角(3)1元=()分2.填空题在○里填上>、<、=.1角○1分1角○10分1角○9分3.填空题1元里有()个1角5角里有()个1角4.填空题(1)1角=()分(2)1元=()角(3)10角=()元(4)10分=()角5.填空题(1)人民币的单位有()、()、().(2)1元=()角,1角=()分,1元=()分第四课时:人民币简单的计算累计(39)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50页教学目标:1、知道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会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2、知道物品价格的表示形式。3、培养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并知道爱惜人民币。教学重难点:知道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会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教具、学具准备:模拟人民币,挂图,物品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1、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2、按质地分办哪两类?1元=()角1角=()分一张2角可以换()个1角二、讲授新课1、老师拿了14个1角的硬币去买书,你们觉得这样方便吗?谁能帮我想一个好办法?(换钱)怎么换?小组讨论可以用10个一角去换1张1元,2个1角换一张2角。原来12角=1元2角请学生填空:3元8角=()角26角=()元()角你是怎么想的?2、同桌利用学具互换人民币。3、黄老师在商场中看到了价格牌上是这样写的:笔记本1.50元(问这1.50元是多少呢?)对了,我们看到1.5元中有一个小圆点,圆点的左边表示元,右边的第一位表示角,第二位表示分,所以1.5元就是1元5角,这就是物品价格的表示方法4、看其它文具的价格,把对应的用线连起来。本子0.50元5角墨水3.00元35元书包35.00元7元8角尺子1.20元3元彩色笔7.80元1元2角5、如果我要买一本本子和一把尺子,你们会计算吗?如果我用10元去买一瓶墨水,该找回我多少钱?6、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板书)三、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利用学具来进行买东西的实践活动。教学反思:本节课是认识人民币这部分知识的第二课时,使学生在认识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以及人民币之间的换算的基础上,会进行一些人民币的简单计算;了解商品价格的表示形式;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精神。在本节课中我有做到:力求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把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摸索方法,寻求答案。我只做参与者与指导者,让学生通过摆、看、拿、想、说、换、比等形式,以及小组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尽量引导学生独立探索,相互研究,大胆发表不同的见解,改变以往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想让他们在活动中、游戏中,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增长本领,从而达到乐学、会学、创造性学的境界。但由于教材特别灵活,教学内容相当开放,学生思维探究空间较大,自己感到尤其是中下等学生学习起来时无力下手,他们思考时摸不着头脑,回答的时候又不着边际。而一部分优等生则思路清晰,表达流畅,甚至在自主提问环节,知道买几样物品,一共要花多少钱?是用加法计算;在比较两样物品价格的便宜与贵时?用给出的钱买物品,问道应找回多少钱时?用减法计算。怎样才能让中下等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真正掌握关系和计算方法?如何将问题切细,分层进行探索,而又要考虑教师搀扶得过多,不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在学生探究过程中,特别是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如何把握介入的时机?如何更好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这些都值得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思考、实践。第四、五课时:认识人民币简单的计算累计(40、41)课时一、单选题1.买一双皮鞋价格为:[]A.98分B.98角C.98元2.一大瓶可乐的价格为:[]A.6元5角B.6角5分C.56分3.小明买冰棍用去8角,他付出一元钱,应找回的钱数是:[]A.2角B.2分C.1元8角4.大生有1元钱,买文具用去7角,买本需用6角,还差的钱数是:[]A.1角3分B.2元3角C.3角二、填空题1.2.1角=()分5角=()分1元=()分3.4.5.6.30分=()角10角=()元80分=()角7.在○里填上、、=.1角○1分1角○10分1角○9分8.在○里填上、或=.1元○5角6角○2元10分○10角9.在○里填上、或=.10角○1元9分○2角10分○90角10.2角6分=()分7角3分=()分1元5角=()角11.1元3角=()角1角4分8分=()分12.25分=()角()分76分=()角()分18角=()元()角13.7角2分7角=()分3角6分+1角3分=()角()分14.8分+9分=()角()分4角+7角=()元()角15.6元9角5角=()元()角5元3角3元=()元()角三、应用题1.看图列式计算.2.3.买一条毛巾5元,买一个脸盆12元,买毛巾和脸盆一共用多少元?4.小刚拿10元,买东西先用去3元,又用去4元,还剩多少元?5.妈妈拿80元,买了一双鞋,还剩20元,这双鞋多少元?第六单元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一)教学目标:1、运用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2、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3、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通过交流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熟练口算。教学重点:1、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2、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3、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课时安排:19课时第一课时: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累计(42)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56-57页教学目标:1、运用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2、创设情境,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空间。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
本文标题:一年级下册教案第五六单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244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