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高考领航】2013年高考地理总复习1-2人口的迁移练习中图版必修2
1【高考领航】2013年高考地理总复习1-2人口的迁移练习中图版必修2一、选择题中国国家统计局2012年1月21日在北京透露,根据抽样调查数据推算,2011年中国总的流动人口规模为2.1亿人左右,其中外出农民工是主体,去年年末达1.9亿人。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主要从事建筑和服务等行业,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据此完成1~3题。1.吸引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最主要因素是()A.自然资源的地域差异B.城市文化设施先进C.城市经济发展产生很多就业机会D.城乡交通联系十分便利2.农民工为城市的繁荣作出了贡献,原因主要是()A.使城市青壮年劳动力增加B.使城市地域范围扩大C.使城市消费水平提高D.使城市秩序更加井然有序3.农民工进城对其家乡带来的问题是()A.缓解了其家乡所在地的人地矛盾B.有利于加强家乡与外界的联系C.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环境问题D.可能造成一定的人才外流或者劳动力短缺解析:第1题,农民工进城目的在于获取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入。第2题,人口大量迁入城市,可以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从而推动城市繁荣。第3题,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带来的问题是人才外流或者劳动力短缺。答案:1.C2.A3.D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北京市实际常住人口达到2012万人,常住人口总量控制目标已经提前十年被突破;新增交通供给、南水北调水量可能被新增人口抵消。因此必须建立人口迁移流动调节机制,发展高端产业,对人口规模和人口结构做出必要的调节。据此完成4~5题。4.大量人口迁入北京的最主要原因是()A.北京是国家行政中心,人们的政治地位高B.北京环境优美,居住条件较好C.北京各种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发达2D.北京社会经济条件好,就业机会多5.和上海相比,对北京城市人口容量限制性最大的因素是()A.交通条件B.矿产资源C.淡水资源D.土地资源解析:第4题,北京的经济发达,生活和生产条件好,就业机会多,吸引人们大量迁入。第5题,注意是和上海相比,上海的淡水资源比北京丰富。答案:4.D5.C6.影响下图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A.西部土地充足,土地生产潜力大B.西部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制造业的发展C.西部、南部离海洋近,水资源丰富D.西部、南部光照充足,空气洁净,环境优美解析:人口迁移是自然和经济、社会等综合影响,美国本土人口向西部、南部“阳光地带”的迁移与东北部环境恶化,西部、南部光照充足、空气洁净、环境优美有关。答案:D下图是根据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绘制的2001~2050年部分国家迁入人口趋势图,读图完成7~8题。37.关于人口迁移流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人口多的国家迁往人口少的国家B.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C.全球迁出人口少于迁入人口D.由东半球国家迁往西半球国家8.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减轻了迁入地的就业压力B.加重了迁出地的环境压力C.为迁入地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D.为迁出地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没有帮助解析:第7题,图中的竖轴表示每年各个国家的人口迁入量,不难看出包括中国在内的几个发展中国家都是负值,说明发展中国家人口是迁出的趋势,而发达国家人口是迁入的趋势。第8题,人口迁移解决了迁入地的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促进经济的发展,但增加了迁入地的就业压力,减轻了迁出地的环境压力,对迁出地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有较大帮助。答案:7.B8.C(2012年海口模拟)图甲是我国某省人口情况图,图乙是该省2010年人口金字塔图。读图,回答9~10题。9.表示该省人口机械增长(指因人口迁移而引起的增长)的曲线是()A.aB.bC.cD.d10.2000年该省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是()A.总人口增长快B.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快C.迁移人口少D.人口老龄化严重解析:第9题,b、c、d三者相关性密切,根据坐标轴指示的含义可知,应分别为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a为机械增长率。第10题,由人口金字塔图可以看出,该省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较大,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答案:9.A10.D4(2011年海南单科)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数据显示,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9万人,比2000年增11700万人;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据此完成11~13题。11.所给材料反映出的现象是()A.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B.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减少C.我国人口空间分布趋于均匀D.我国沿海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12.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中、西部发展政策的吸引B.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C.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D.人均耕地减少13.该现象会()A.提高我国环境人口容量B.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C.加重我国劳动力负担D.增加我国粮食需求量解析:第11题,由题干可知,材料反映出的现象是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第12题,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流动人口主要是流向东南沿海的大城市,目的主要是务工和经商。第13题,流动人口大量增加,主要是流向大城市,可以加快城市的建设,提高我国的城市化水平。答案:11.A12.C13.B(2011年广东文综)读“1995~2009年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图”(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15题。14.1995~2009年,该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5A.迁入率持续上升B.迁出率持续降低C.机械增长率缓慢下降D.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15.从人口迁移模式看,该省级行政区可能是()A.上海B.安徽C.湖南D.河南解析:第14题,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区域人口迁入率始终高于人口迁出率,即该区域人口机械增长始终为正值,所以,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第15题,影响人口迁移方向与规模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一般规律是由落后地区迁往发达地区,故上海符合题意,安徽、湖南、河南以人口迁出为主。答案:14.D15.A二、综合题16.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2010年9月4日,河南省淅川县盛湾镇河扒村363户1432名移民别离故土,奔赴新的家园。至此,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首批移民集中搬迁安置工作圆满完成。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工程总共需动迁安置约33万人。这是继三峡工程之后,中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库区移民。材料二丹江口水库及南水北调中线沿线人口迁移示意图(1)影响南水北调和三峡工程移民的因素是()A.自然灾害B.婚姻家庭C.经济建设和政策D.矿产资源开发(2)对材料二中人口移动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人口年龄结构上看以青壮年居多B.从人口受教育程度看以高学历人口居多C.从人口移动距离看以长距离迁移居多D.从人口移动形式看以近距离分散为主(3)材料二中呈现的人口移动对当地环境产生哪些影响?解析:第(1)题,这类移民是为了保证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进行的移民。同时这样的移民形式和方向有利于移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6第(2)题,这些人口多是近水库的农村人口,且是村民集体迁移,实行近距离分散,就近安置。第(3)题,人口近距离分散后会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压力。答案:(1)C(2)D(3)人地矛盾突出,导致生态退化,对生态环境产生压力。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材料一材料二在金融危机影响下,自南方沿海开始向北方各省市延伸的企业困境,不断爆出玩具业、纺织业、地产业、炼钢业等产业的破产、停工、裁员消息。持续多年的“民工荒”,在经济紧缩中,正演变为民工的“就业难”。(1)我国民工流出最多的省区是________省(市、区),民工净流入较多的省区是广东、________和________(省、市或区)。(2)我国目前的这种人口流动将()A.加重沿海地区的环境压力B.加重西部地区的环境压力C.加速中部地区的资源开发D.严重阻碍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3)请为解决“民工荒”和当前的民工“就业难”问题,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两条即可)解析:第(1)题,由中国民工流出省份空间分布图,结合图例可知,四川省流出人口最多;再读民工流入省份空间分布图确定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四省区的流入民工均在1000万人以上。第(2)题,大量劳动力迁入会增加沿海地区的经济活力,使经济更好地发展,但同时也加重了沿海地区的环境压力。第(3)题,针对“民工荒”“就业难”的原因和目前中国经济形势提出合理化建议。答案:(1)四川浙江、江苏、上海(任意两个)(2)A(3)解决“民工荒”的措施:①完善劳动力用工市场,以应对宏观经济的波动对劳动力需求造成的影响;②改善民工工作环境,维护民工权益,提高待遇。解决“就业难”的措施:①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②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科学种田,稳定农民与土地的关系,确保农民增产增收;③实行产业化经7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推广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④提高农民自身素质,转变观念。(任意两条)
本文标题:【高考领航】2013年高考地理总复习1-2人口的迁移练习中图版必修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261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