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初三历史学案101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社会的危机一、课前预习明朝1、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南京)。明朝中央废丞相,撤销中书省,由礼、户、吏、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军政。明太祖时设立的特务机构是锦衣卫2、明朝科举考试范围是四书五经,考试格式是八股文,即“八股取士”强化思想控制3、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增设的特务机构是东厂。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从刘家港出发,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明朝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日本)4、明成祖时修建了北京城,城中心的紫禁城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明朝医学家李时珍著有《本草纲目》;明朝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著有《天工开物》(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明朝农学家徐光启著有《农政全书》是一部大型综合性农书。明代引进玉米、甘薯等高产粮食作物。明朝中期以后,在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5、明朝徐渭善用泼墨;明朝董其昌的书法兼有“颜骨赵姿”之美;明朝汤显祖《牡丹亭》6、明朝丝织业中心:苏州清朝(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1、努尔哈赤统一东北女真各部,脱离明朝,建立“后金”。1636年其子皇太极在盛京(沈阳)称帝,改国号为清朝,并定族名为“满洲”。2、为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军机处的设立标志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3、为加强君主专制康熙、雍正、乾隆大兴文字狱。(为加强思想文化的控制)4、清朝的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进步5、明朝的厂卫特务机构和清朝的文字狱突出反映了皇权专制的黑暗6、康熙帝时通过雅克萨之战,经过平等协商,1689年与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7、顺治帝赐封西藏佛教首领达赖喇嘛;康熙帝赐封班禅额尔德尼,1727年,清政府设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维吾尔族)的叛乱,后设伊犁将军管辖新疆。乾隆帝时渥巴锡带领土尔扈特部(蒙古族)回国。清政府在中央设理藩院掌管少数民族事务8、清初郑成功(民族英雄)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到明清时期景德镇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清朝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只准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明清时期:古典小说成熟阶段。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和高鹗的《红楼梦》(清朝)。清朝的“扬州八怪”。清朝中后期形成京剧。清代奠定了今天祖国疆域的基础。初三历史学案1029、明清时期:山西晋商、皖南徽商。明清时期:我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到顶峰时期二、课堂练习1.人们常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形容丞相(宰相)的地位,我国古代设立和废除丞相(宰相)制度的朝代分别是()A.秦朝和唐朝B.西汉和唐朝C.秦朝和明朝D.西汉和明朝2.“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诗句中戚继光表明的志向是()A.荡平倭寇B.赶走荷兰殖民者C.击退沙俄侵略者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3.清朝专制统治力量加强的重要表现是()A.废除丞相制度B.设立东厂C.增设军机处D.设立锦衣卫4.明清时期,宰相制度的废除、军机处的设立、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从本质上反映了()A.专制集权统治的加强B.文化专制的加强C.思想控制的强化D.近代化因素的萌发5.“孽子孤臣一雅儒,填膺大义抗强胡。圣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这是张学良先生对一位古代民族英雄的赞词。这位民族英雄是()A.戚继光B.郑成功C.康熙帝D.左宗棠6.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在台湾回归祖国,清军进入台湾后,清朝设置台湾府加强对台湾的管理。当时台湾府是隶属于()A.浙江省B.江苏省C.福建省D.广东省7.近代中国落伍于世界,原因诸多,此漫画反映的是()A.专制统治加强B.对外闭关锁国C.频遭列强入侵D.政治腐败8.“继张班立功异域,开哥麦探险先河”,这副对联主要称颂的应该是()A.张骞出使西域B.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C.郑和下西洋D.麦哲伦首次环球航行9.观察右图,此图反映了清朝统治者()A.大兴文字狱B.焚书坑儒C.提倡言论自由D.独尊儒术10.2008年10月14日,一半黑瞎子岛回归,标志着中俄长达4300多公里的边界线已全部划定。那么在历史上中俄双方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A.《尼布楚条约》B.《瑷珲条约》C.《北京条约》D.《勘分西北界约记》11.王东准备策划一个历史图片展,下面是他找的三则图片,如果要为这组图片设置一个标题的话,应是()初三历史学案103A.治国有方的立国明君B.忠心卫国的爱国将领C.反侵略的民族英雄D.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12.周恩来说:“清代以前,不管是明、宋、唐、汉各朝代,都没有清朝那样统一。”下列哪项不属于清朝前期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A.设置台湾府,加强海防B.平定大小和卓叛乱C.册封达赖、班禅并设置驻藏大臣D.派戚继光荡平东南沿海倭寇13.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士”和清朝大兴“文字狱”的根本目的是()A.防止人民反抗B.压制知识分子C.巩固封建统治D.统一思想14.电影《东归英雄传》讲述了清朝时期我国的一支少数民族不远万里,历经千险回归祖国的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这支少数民族是()A.匈奴B.蒙古族土尔扈特部C.回族D.吐蕃15.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下列哪些措施有效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①册封达赖、班禅②设置驻藏大臣③设立西域都护④设立宣政院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6.“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材料批判了哪两个历史事件()A.设立锦衣卫、设立东厂B.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C.八股取士、焚书坑儒D.设厂卫特务机构、设立军机处17.明清时期,君主集权空前强化,下列措施属于明成祖的是()①实行削藩政策②设锦衣卫③设军机处④设东厂A.①②B.①②③C.①④D.②③④18.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你知道军机处设立于何时吗()A.明成祖B.明太祖C.康熙帝D.雍正帝19.中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下列图示反映出这些变革的趋势是不断强化()初三历史学案104A.专制皇权B.监察权力C.丞相权力D.地方权力20.如果你是《康熙大帝》的编剧,请把下列与康熙帝直接有关的历史事件写进剧本,你会选()①册封班禅②粉碎大小和卓叛乱③雅克萨自卫反击战④大兴文字狱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1.1405~1433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点是()A东南亚一带B中国南部沿海地区C印度半岛D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22.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民族英雄郑成功在给殖民者的信中说:“台湾者,中国之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信中所说的“贵国”是()A.葡萄牙B.俄国C.英国D.荷兰23.我国自古就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依据下列管辖措施判断该边疆地区应是()A.台湾B.东北C.西藏D.新疆24.右表反映了我国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进行有效管辖的相关史实,这个地区是()A.台湾B.海南C.新疆D.西藏25.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至今还保存着不少同郑和有关的遗迹,这是中国航海家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见证。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促进中外民间经济交往B.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C.销售中国的手工业品D.促进中国的海外贸易三、课后作业1、建立明朝,定都(南京)。朝中央废,撤销中书省,由礼、户、吏、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分管民政、刑狱、军政。时设立的特务机构是锦衣卫。朝科举考试范围是四书五经,考试格式是。(朱棣)迁都北京,增设的特务机构是。为了,明成祖派下西洋。郑和下西洋从出发,最远到达沿岸和东海岸。民族英雄抗倭2、建立清朝,改女真族名为。为,设立军机处清朝。为加强君主专制哪三个皇帝、、大兴。明末清初从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帝时通过之战,经过平等协商,与沙俄签订了《》。帝赐封西藏佛教首领,帝赐封。1727年,清政府设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平定大小和卓(维吾尔族)的叛乱,后设管辖新疆。时渥巴锡带领(蒙古族)回国3、代引进玉米、甘薯等高产粮食作物。西域都护安西都护府伊犁将军乾隆平叛
本文标题:七下第三单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272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