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题报告题目名称锁扣半固态压铸模及压铸工艺参数设计题目来源B题目类型1导师姓名XXX学生姓名XX班级学号0905010128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课题背景和意义:压铸技术起源于印刷工业的铅字铸造技术。19世纪初,世界印刷工业蓬勃发展,活字(单字母的铅字)的需求量日益增多,于是铸字机应运而生,1849年,Sturgiss制造了第一台用压铸法把铅铸成活字的压铸机,这台压铸机压铸机标志着压铸的黄金时代的到来。我国的压铸行业真正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当时摩托车、家电等行业开始兴起,带动了压铸行业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换代产品的更新和创新,需要多种多样、形状复杂、精度要求较高的金属结构件。在加工这些结构件时,在加工这些结构件时,在初级阶段往往采用金属铸造成型或精密铸造成型的方法。这些方法的逐渐一般还必须进行机械加工,才能达到结构件的技术要求和组装要求,而且外观粗糙,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原材料,达不到理想的经济效果。而压铸工艺具有以下优点:1.铸件的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好;2.可以生产出形状复杂、轮廓清晰、深腔薄壁的压铸件;3.压铸件组织致密,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4.才俩奥利用率高;5.生产效率高,以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6.经济效益好。由于金属压铸成型有不可比拟的突出优点,在工业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必须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大批量的生产中,虽然模具成本高一些,但总的来说,其生产的综合成本却得到大幅度降低。泵体类铝合金压铸件常出现表面质量差和模具寿命短等问题。针对由于模具开裂引起铸件粗糙度超差,“粥样”花纹、“细小麻点”等铸件表面质量问题,若采取合理安排内浇道、增加倒角、调整自动喷涂机及更换脱模剂等解决措施,结果可以使铸造表面达到了密封面的粗糙度要求,免除了机加工,并且延长了模具使用寿命,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国内、外研究现状:近几十年来,为了能生产出高强度、高密闭性、可焊接、可热处理、可扭曲等各种高要求的压铸件,在国外,除了真空压铸以外,有发展了挤压铸造和半固态压铸等闲的技术,并加以概括的称之为“高密实压铸法”,于是与之配套的新的压铸机机种也随即诞生。真空压铸技术220世纪90年代,德国Weinggartengongsi推出了带Vacual真空系统的压铸机,把真空装置与主机融合为一体,熔融金属是从压室下方吸入的,机器的运作程序包含了真空系统,由于同时配置了其他先进技术,生产出能符合各种高要求的压铸件。挤压铸造技术挤压铸造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前苏联发展很快,已有150家以上的工厂生产了200多种不同的非铁金属、铸铁和铸钢的零件。早期曾称为液态模压或液态模锻,甚至直接成为压力铸造。Toyotu公司也曾于1979年开始在一台1500t级的挤压机上成功地生产出汽车轮毂的情况。目前挤压机基本上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垂直式挤压机(VSC);另一种是水平合模、垂直压射的挤压机(IIVSC)。生产的厂家主要有UBE、Toshiba和IdraPrince等。半固态压铸技术半固态金属(SSM)自1979年由M.T.T.deMertonFlemings教授及其下属发明面世以来,受到铸造界的普遍关注,金属种类也由初始的黑色金属,延伸到铝、镁、铜等。又因半固态金属在成型技术方面,压铸是主要的加工方法之一,因而半固态压铸也是压铸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经过近二十几年来的发展,半固态金属(SSM)成型的方法及其设备有如下几种:(1)触变成形压铸技术;(2)流变成形压铸技术;(3)射压成形铸压技术。近年来,汽车工业的发素发展给压铸成型的生产带来了机遇。由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汽车轻量化是实现环保、节能、节材、高速的最佳途径。因此,用压铸合金件待敌传统的钢铁件,可使汽车质量减轻30%以上。同时,压铸件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热传导性很好,热量散失快,提高了汽车的行车安全。因此,金属压铸行业正面临着发展的机遇,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中国的压铸业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已成长为具有相当规模的产业,并保持每年8%~12%的增长速度。但是企业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技术开发滞后于生产规模的扩大,经营方式滞后于市场竞争的需要。从总体来看,我国室压铸大国之一,但不是压铸强国,压铸业还比较落后。如果把中、日、德、美四国按综合系数相比,以中国为1,则日本为1.75,德国为1.75,美国则为2.4。可以看出,我国的压铸工业与国际上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差距。而这些差距也为我国压铸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压铸成型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如下:1.向大型化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新产品开发的势头迅猛。为了满足大型结构件的需要,无论是压铸机,还是压铸模,向大型化方向发展势在必行。2.提高压铸生产的自动化水平。目前生产的状是,压铸效率不高和人力资源的浪费,制3约了压铸生产的发展。比如,在冷室压铸机上,金属液的注入以及压铸件的取出等运行程序的自动化程度的自动化程度还不高,因此,在这些环节中,只有提高自动化程度,才能满足大发展形势的需要。3.逐步改进和提高压铸工艺水平。压铸工艺是一项错综复杂的工作。除了理论上研究外,还需要经过实践的摸索和积累才能得到逐步的提高,但从现状看,还有一些有待完善的问题。比如,如何在金属液充填型腔时,减少和消除气体的卷入,生产出无气孔的压铸件来;如何改进压铸工艺的条件,消除压铸件的缩孔、冷隔、裂纹等压铸缺陷,提高压铸件的综合力学性能。目前已有这方面的实践,如采用真空压铸,以提前消除型腔中的气体以及超高速压铸,使气孔微细化等新技术,均获得了较理想的效果。4.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压铸模是高温高压状态下工作的,因此压铸模的使用寿命受到一定的影响。目前我国压铸模的使用寿命与先进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就大中型压铸模而言,国内的使用寿命一般在3万~8万次,而先进国家则为10万~15万次。提高压铸模的使用寿命,首先从提高模具材料的综合性能及热处理技术入手,提高模具的耐热、耐磨、耐冲击、耐疲劳性能。同时,提高模具成型零件的制造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对延长模具寿命也有积极的意义。课题主要内容: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国内外压力铸造的发展概况;2.翻译英文,写开题报告;3.理解分析图纸,读懂零件图,压铸模装配图及零件图的设计;4.压铸工艺参数的设计;5.编写设计说明书;6.撰写论文,准备答辩;课题研究方案:明确毕业设计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完成开题报告;了解铸件结构特点进行工艺设计及计算;进行工装设计,绘制装配图及各个零件图。日程安排:1.第1~2周:调研、查阅资料和撰写开题报告,翻译外文资料;2.第3~4周:设计计算,确定总体设计方案,设计铸件图;43.第5~12周:模具装配图和零件图的设计;4.第13~15周:完成压铸工艺参数的设计,编写设计说明书;5.第16周:完成全部设计内容,准备答辩,答辩。参考文献:[1]黄勇·压铸模具设计实用教程·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9[2]夏春英·提高铝合金泵体压铸件非加工面质量的措施·现代铸铁.·2012,(S2)[3]薛维丽,涂志平·我国压铸业的现状及进展·模具制造·2006,(4)[4]付荣利.·我国压铸模工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科学致富向导·2011,(32)[5]徐丽·泵体压铸模设计分析与研究·汽车科技.·1998,(3)[6]罗吉荣,曹文龙·国外压力铸造发展近况·铸造设备与工艺·1983,(4)[7]潘宪曾·国外压铸概况(上)·铸造技术·1982·(1)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学院意见学院院长(签字):年月日填表说明:题目类型:1、工程设计;2、应用研究;3、理论研究;4、其它;(选1、2、3、4)。题目来源:A、自拟课题;B、民用科研课题;C、国防科研课题;(选A、B、C)。开题报告内容使用宋体小四字号。
本文标题:XX—开题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277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