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75”暴雨灌城后的反思
“7.5”暴雨灌城后的反思2014年7月5日,我县城区发生内涝,建成区60%有不同程度进水,最大进水深度达0.6米,众多住宅小区、居民住宅底层进水。作为城市建设者的一员,为此进行了深刻反思:1、城区内涝下水道爱莫能助。先看天上来水会给城市带来哪些问题?不外乎洪水、内涝和普通雨水这3种。洪水,是指因大雨引起的河流暴涨。应对洪水,城市一般有防洪工程,如堤坝、水库等,往往可防百年一遇的洪水。也就是说,城市排水系统与防洪关系不大。再来看普通雨水,这与城市排水系统具有直接关系。我县排水系统设计沿用芜湖市的暴雨强度公式,重现期为2年,满足最大降雨强度为36㎜/h,而“7.5”最大降雨强度为41㎜/h。很显然,排水系统不能解决这次大雨的排水问题。人们不禁会问:要这样的排水系统何用?其实,“7.5”暴雨灌城涉及到的概念即为城市内涝。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也就是说,城市内涝肯定是超过城市排水能力的情况。不少人寄希望于通过改造排水系统,来解决城市内涝。这种思路有失偏颇,甚至是个误区。且不论改造地下管网工程浩荡、耗资不菲,单说排水系统以更高标准来设计,如按照10年一遇来设计,那20年一遇、30年一遇呢?下水道依然爱莫能助,且“7.5”暴雨内涝雨停水退,说明下水道完好。正如全国知名专家周玉文说:“现在很多人关注的是排水系统,其实解决内涝问题并非排水系统的职能。最重要原因是目前尚没有城市排涝系统。”2、“水泥森林”中生态系统的消失国家减灾专家史培军曾说“城市规划不尊重自然地理格局,是形成内涝灾害的主要原因”。城市中的塘坝沟渠已风华不在,塘坝沟渠调蓄功能大大下降,城市之肾不能正常代谢。下水道再完善,河道承接能力不足,内涝依然不可根治。同时,土壤成为城市的稀有资源,大量道路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沥青等材料,土壤被压实,结构遭到破坏,渗水能力丧失,城市之肺不能正常呼吸,导致本应成为地下水水源的大量降雨,反而成为城市排水的巨大负担。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0年对国内351个城市排涝能力的专项调研显示,2008年~2010年,有62%的城市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内涝,其中内涝灾害超过3次以上的城市有137个。在发生过内涝的城市中,57个城市的最大积水时间超过12小时。这说明城市内涝已成为我们共同的城市病,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然而,每一次内涝过后,这些城市的管理者都表示要下力气加强地下排水系统建设,解决内涝问题。2003年开始,南昌市先后投入20多亿元,改造城区地下排水系统;2005年,又投资10亿元启动了1000多条小街小巷地下排水系统改造工程,却仍难逃脱内涝困境。城市排涝系统涉及河道排水、城市内沟塘坝渠蓄水等多方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即便城内的排水能力提高了,承接排水的河道能力不足,遭遇强降雨时,城市积水难以排出,内涝自然如影随形。3、建设规划衔接不佳各类城市规划之间的衔接不佳也是导致城市内涝的深层原因。规划由宏观到微观大体可以分为: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简称详规)、修建性详细规划(简称修规)、区域规划,最后才是建设方案等具体建设。不同规划阶段衔接不佳,或理解不准确。从而造成标高定位错误,排水系统对接不上等。这是在城市规划业内的诟病。如皖南第一街与周边住宅小区、学校排水的衔接问题。4、城市绿地“透水”的第一特性无法彰显城市绿地也是接受暴雨考验的重要载体。面积的大与小,数量的多与少,功效的高与低,真切感受与统计数据在不断碰撞。近年来,我县在争创园林县城的过程中,投入大量资金来提高绿化率,绿化面积大幅度提升,但细心的人们不难发现,为突出城市景观,几乎所有的绿地都高出地面。为何要这样设计?答案在于落后的园林绿化思想。城市绿化建设者一直在过分强调园林绿地的观赏性,为保证所谓的‘四季有绿,三季有花’,城市绿化大量采用外来植物、而忽略了耐涝易活的本土植物。外来植物不仅需要大量浇水,还需要良好的排水条件,因此绿地都高于路面。下雨时,城市的雨水不是往绿地里流,而是往路上流,绿地起不到有效缓解城市排水压力的作用。以上反思仅为笔者本人之拙见,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业内专家予以批评指正。
本文标题:“75”暴雨灌城后的反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328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