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自护教育”主题班会
“青少年自护教育进班级”教学设计“自护教育“主题班会一、教学总体设想及依据:青少年自我保护能力差,对陌生人和异常现象缺乏戒备,防范侵害、保护自己的意识和能力较弱又常受到伤害。教学设计通过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生活中一些具体情景和事例作对比,架设生活与教材的桥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他们在探讨中感悟、分辨是非,从而在复杂的环境中作出准确的判断和正确的选择。通过设问,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探究新知识的同时获得轻松、愉悦、成功的情感体验,以此来完成教学目标。二、教学理念:本课的教学主要采用案例教学和情境教学,通过讨论、归纳、总结把所教内容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案例教学即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组织学生学习教材,分析、研究案例,进行价值导向引导,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情境陶冶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情境,以引起学生对新课学习的欲望和一定的情感体验,给学生带来情感,感知具体情境,领悟教材内容,达成陶冶情感、情通理达、激情促信之目的的教学模式。三、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懂得生命的价值,警惕不法侵害,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法制观,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增强学习与体育锻炼的自觉性,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思想道德与身体素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2、能力目标: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初步掌握辩证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学会运用智慧,机智勇敢地与侵害行为作斗争,增强与违法行为作斗争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交往与沟通的能力,提高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自我保护能力。3、认知目标: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保护的必要性,认识一些不法侵害的情形,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善于运用智慧保护自己,知道呼救法、周旋法及正当防卫都是自我保护的有效方法,了解常用的呼救电话号码。四、教学重点、难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设想及措施:教学重点:增强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只有意识增强了,才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让他们自觉地遵守法律,并通过法律来保护自己,使自己健康地成长,达到在法制教育中自我教育目的。教学难点:自我保护的必要性,找到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完成这一目标用正反两方面事例的对比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展开小组讨论和竞赛等方式实现。五、(一)、教法:情景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归纳、总结等(二)、教具:多媒体。六、课前准备:在老师的组织下,依据自愿和指定相结合的原则,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并布置任务:第1小组由平时比较容易相信别人的同学组成;任务:回去把父母的身份证带到学校来;第2小组由平时喜爱上网的同学组成;任务:介绍各自熟悉的网友;第3小组由富有正义感关心他人的同学组成任务:从社会生活中找一些青少年的权益受侵犯的实例;第4小组由个头较小曾受其他同学欺侮的同学组成;任务:回忆自己受欺侮时,“以智取胜”及心理感受。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约3分钟):(播放背景音乐)教师:“小树生长需要阳光和煦,小花吐蕾需要春风化雨……”我们的健康成长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伤害青少年的事却屡屡发生,同学们,你或你的同龄人在生活中受到过哪些伤害?让我们一起说一说:(让学生发言)(二)进入新课(约30分钟):1、活动开展:环节一我们班级准备开个文具店,今天向第1小组同学借用他们父母的身份证,请第1小组同学把带来的身份证借给我们。此时应提醒其他同学观察1组同学的表情。过程:班长去收第1小组同学带来的身份证。讨论要点:身份证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我们使用时要注意些什么?(多媒体展示)讨论结果:身份证是证明自己身份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有效证件。这种证件不能随便借与他人。(师引导落脚点)学生感悟:第1小组的同学对身份证作用认识不清,缺乏防范意识,自我保护意识较弱,同学们警惕性不高,面对不法侵害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师引导)教师总结:保持高度警惕是避免不法侵害的前提。即我们常说的一句谚语“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环节二我们班级的几位“网络高手”介绍自己最熟悉的网友。过程:第2小组同学依次交流他们的网友,每一位同学交流后,老师就启发其他同学发问是否确实是真实的。老师不做任何评论,接着让学生阅读材料。(多媒体展示)讨论要点:李云家被盗的原因是什么?网上交友要注意些什么?(多媒体展示)讨论结果:李云家被盗的原因是李云轻信了自己的网友。教师小结:(多媒体展示)网上交友要注意:(1)不要轻易说出自己、同学、好朋友的真实姓名及住址、电话、学校等信息;(2)不要轻易与网友会面,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3)与网友不要有金钱的交往;(4)不要轻易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5)遇到低级庸俗的网友,马上避开,不要理睬等。学生感悟(略)教师总结:第2小组同学中“犹豫者们”要比“肯定者们”警惕性要略高一些。环节三:有人说青少年是弱者,我们青少年更容易受到伤害;请举出一些具体事例。过程:让第3小组同学在班上交流收集的资料。讨论要点:怎样使这些同学避免悲剧的发生?如何达到惩罚犯罪的目的?(多媒体展示)讨论结果(略)教师小结:(多媒体展示)对同学们的自我保护提出一些建议:(1)上学、放学或外出游玩要结伴而行,不去树林、山洞等偏僻地方;(2)不去营业性舞厅、录像厅、通宵电影院等潜伏着不安全因素的地方娱乐;(3)不与陌生异性单独会面,不搭乘陌生人的车辆;(4)记住犯罪分子的特征并及时报案;(5)学会报警等。学生感悟(略)教师总结:自我保护一定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文明的举止,得体的衣着打扮,是自我保护的防护衣。班上“活跃”的女生一定要自重,一定要记住这些建议。环节四:“以智取胜”是取得成功的最佳途径。让我们第4组同学交流他们的经验。过程:第4小组同学交流他们的资料,让同学们感受智慧的作用。讨论要点:我们青少年在遇到意外险情与伤害时,该怎么办?(多媒体展示)讨论结果(略)教师小结:(多媒体展示)(1)用巧妙的方法(如挤眼睛)向他人求救;(2)人身安全第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3)避免激怒对方;(4)自己与对方比较,确定最佳处理方案;(5)采用心理战术,镇定自己,威吓对方;(6)利用周围环境躲避等。学生感悟(略)(师引导)教师总结:我们遇到意外险情与伤害需要冷静,运用最有效求助方法。有能力将犯罪制服的,就勇敢搏斗;没有能力制服时可以用呼救法、周旋法、恐吓法以脱身。不得已时,两害相权取其轻,争取把损失降到最小,青少年要有自我保护的智慧和方法。2、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播放背景音乐)活动完成后,用多媒体投射出案例《荣誉》,并让学生思考:主人公靠什么保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在这个故事里,主人公靠法律保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在此基础上引申出一些具体的合法权益,如:受教育权、人身自由权、荣誉权、名誉权、姓名权、消费者合法权益等与学生有密切联系的各种权益。(师引导)(三)、讨论及总结:(7分钟)(背景音乐多媒体播放案例谁能保护我,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初二的女学生放晚自习回家,途中感觉有人在背后跟踪她,她沿途经过两个公用电话亭,并先后遇到警察叔叔、爸爸的同事,乘电梯时还遇到楼下的阿姨、电梯工人等人,但是她没有把这种感觉告诉他们,直到家门口被坏人所害。(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小结:我们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和保护。并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为此国家于1991年9月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996年6月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现在又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惩治罪犯,很多的事故就可能避免。(四)、课后作业:(开放性评估题)(多媒体投影)(背景音乐)1、让学生制作“青少年救护、自护卡”。要求:作品应便于携带,上面有匪警、火警、急救、交通事故报警、青少年维权热线、当地派出所等救电话号码及助方式等。2、在网吧上网的人中,据调查中学生占45%。有些网吧的经营者无视国家的有关法规,以牟利为目的,传播黄色信息和其他有害信息,诱导青少年沉迷于网上娱乐活动。有些青少年不接受家长和老师的批评教育,迷恋网吧,荒废了学业,甚至由此走上了犯罪道路;请根据材料简要回答:作为青少年应该怎样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本文标题:“自护教育”主题班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351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