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二力平衡的条件》说课稿
2.8《二力平衡的条件》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二力平衡的条件》,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以及教学程序四个部分对本节课做如下说明。一说教材本节课是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运动和力第8节内容1、本节课在教材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力学是本册书中的重点内容,二力平衡的条件又是力学中的重点.首先,本章前两节已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现象,为学习二力平衡做了充分的知识准备。其次,本节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为八年级学习浮力等知识奠定了知识基础,也做好了思路和方法上的准备。因此,本节知识是联系新旧知识的纽带,在力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解决力学问题的理论基础。本节教材分为力的平衡的概念、二力平衡的条件和它的应用三部分。从已学过的牛顿第一定律入手,提出问题,分析得出我们周围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力的作用,从而引出二力的平衡,再通过实验,一步步观察、分析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接着通过实例讲述了如何运用二力平衡条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制定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如下教育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力的平衡的概念;②理解二力平衡条件;③运用二力平衡条件分析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通过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平衡现象。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对我们生存的空间探索的欲望。4、确定重难点二力平衡条件是力学知识的重点内容,是通过实验探索得出的,并且它具有应用的广泛性和后继学习的基础性,所以将知识目标②作为重点;而学生刚刚接触到力,对实际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分析,学生感到比较生疏,因此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实际问题就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二.学情分析初一的学生,对新生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善于观察,热衷于动手实验。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力的相关概念和力的三要素,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知识铺垫;他们也经历了一些简单的探究活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合作的意识。三、教法学法为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我在教学中采用情境引入、引导探究、指导讨论、演示突破的方法为学生搭建支架,学生主要以观察现象、亲历实验探究、组间协作、讨论归纳等方式来获取新知识。四:教学过程1.教学资源教师:多媒体课件、示教板、弹簧测力计学生:两端带有定滑轮的木板、带孔的硬纸板、细线、钩码、刻度尺依据教学目标,我把本节课设计为以下六个环节:环节一:视频引入从学生感兴趣的真实情景出发,激疑生趣,引发学生思考,很直接的引出平衡的概念。环节二:观现象、究本质→认识平衡与平衡力学生凭借已有的经验结合对周围物体的观察,列举出他们认为平衡的物体,例如:桌面上的物理书,悬挂的灯管等,进而得出静止的物体是平衡状态。这是学生看到的表面现象,究其本质是什么呢?老师立刻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对他们所列举的几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对平衡物体的受力有个全面地认识,进一步指出一个物体如果只受两个力的作用而平衡叫二力平衡,既澄清了概念,又明确了本节课的主要任务。环节三:师生合作、解读探究在这一环节里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活动:活动一:学生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猜一猜]引导学生从力的三要素方面考虑,猜想二力平衡的条件。[议一议]在猜想的基础上,以小组讨论的方式,结合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设计实验,并说明合理的实验步骤;[做一做]在老师的指导下,参照老师提供的实验探究卡,分组合作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具体做法:将两端带有挂钩的细线按照自己的想法,将一端钩在带孔的硬纸板上,另一端跨过定滑轮用钩码来拉,进行实验,探究出两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关系以及合力。[画一画]平衡状态时,学生用刻度尺将两个力的作用点连接划线,观察两根细线和所画的线的位置关系,清晰同一直线的特点;活动二:对比演示、观察归纳◇与学生实验对比,老师对硬纸板施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学生观察硬纸板的运动状态,进一步体会同一直线的深刻含义。◇硬纸板处于平衡状态,用剪刀将硬纸板一剪两半,钩码和半张硬纸板会向两侧掉下,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学生通过讨论、补充的方式完整得出二力平衡条件:一个物体、同一方向、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活动三:深入探究、完善概念◇静止的物体受平衡力,受平衡力的物体一定静止吗?老师演示钩玛在拉力和重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学生通过观察,深信不疑的得出: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也可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学生熟悉的厢式电梯中间的运行过程就是匀速直线运动,实验结合生活,学生清楚了平衡状态,不仅局限于静止,也有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但完善了平衡状态的概念,更清晰了平衡状态与平衡力的关系,为学习力和运动的关系作了很好的铺垫。环节四:应用迁移→巩固提高为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具有稳定性,实现正迁移,我设计了三个梯度的讨论问题,检测不同层次学生达标情况,面向全体,激励内化。【议一议1】:为什么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表示物体所受重力?既学习了竖直方向的受力分析,又实现了测量物体重力方法上的逆向迁移;【议一议2】播放视频起重机竖直匀速吊起重2×104N的货物,在空中水平匀速移动3m,又竖直匀在这三个阶段,起重机的拉力大小关系:注重方法教学,指导思维过程,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议一议3】利用二力平衡知识,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测一下物理课本沿水平桌面移动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目的:应用知识、迁移能力环节五:总结反思,拓展升华以解决杂技椅子顶为话题,总结出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平衡力→二力平衡条件,又结合图片,利用平衡知识解释生活中其他的平衡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应用意识。环节六:巧布作业,动手动脑作业的布置从学生实际出发,分层布置,学生既动手,又动脑,不但巩固新知,而且体现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总之,这节课学生从已有认知出发,以观察平衡现象为切入,经历探究、分析、归纳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和动手活动,不但学到了知识,发展了能力,而且提升了情感。以上是对这节课教学设计的阐述,谢谢各位!
本文标题:《二力平衡的条件》说课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380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