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新世纪教师素养》复习参考
《新世纪教师素养》自学复习资料第一章道德的魅力1、道德:就是通过理想、信念、传统习俗以及社会舆论来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方法与手段。2、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治国(政治文明);加强道德建设,以德治国(精神文明、思想建设)。3、以德兴教的根本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是建中特的基本方略;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道德行为)比道德宣言或道德演讲更能教育学生。4、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具有较高(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核心5、教师职业道德:简称教师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职业要求和思想感化的力量,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家长、教师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的总和。6、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有哪些?————(1)教师道德对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具有重要作用;(2)教师道德对学校整个教育工作的健康和稳定发展起着促进作用;(3)教师道德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社会风气,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7、为什么我们要施行“以德治国”的基本国策?————以德治国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方略。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想: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依法治国和依德治国是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德治搞好了,可以推动依法治国。8、中小学教育在得到建设方面面临的挑战:(1)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挑战(2)国际间激烈竞争的挑战(3)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并存的挑战(4)素质教育的挑战。9、加强师德建设从我做起:(1)加强师德修养要从我做起,这是由道德的特点决定的。道德的特点:利他性、内省性、示范性。(2)加强师德修养要从我做起,是自身发展的需要。(3)加强师德修养要从我做起,还由于教师队伍中确实存在许多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10、教师搞好职业道德修养应注意的问题:(1)认真学习道德理论,坚信以德治国伟大方略的意义(2)积极进行道德实践(3)努力提高文化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尤其是要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提高信息技术水平(4)努力参加课改实践,通过教育教学实践,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专业水平,提高职业道德水准,并且积极参加继续教育。第二章理想信念是道德之本1、理想:是人们对事物的最高追求,它是有科学依据,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并通过一定努力能达到的希望和目标。按照内容分为: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2、信念:是理想的强化状态,转化为信念的理想才是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推动理想实现的动力。3、社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社会制度和社会面貌的预见和期望。它在人们的理想中是最根本的,起主要作用,决定和制约着人们的职业理想、生活理想,是一个人全部理想的归宿和基础。4、职业理想:是人们对自己未来职业的构想和希望。是实现社会理想的桥梁,人们总是努力实现职业理想,以促进社会理想的实现。5、如何理解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理想,是人们对自己未来职业的构想和希望。正确地树立职业理想,是人生道路上一件头等大事。每个教师应把从事教育事业,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自己的崇高职业理想,作为和衡量自身价值的尺度。这是教师实现自己人生价值、追求自己人生幸福的最现实和最可靠的途径。6、教师要实现职业理想,应力求做到哪几点?——(1)树立教育事业心(①要对教师职业有高度的职业感情;②淡泊名利,安心从教;③要有高度的职业自觉性和工作主动精神,尽职尽责,开拓创新,努力完成本职工作,而不能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应);(2)以正确的教育思想教书育人;(3)要有教育责任感。7、师德修养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理想信念是道德之本,教育观念是师德之魂。——理想路上的困惑:择业与聘用、奉献与收获、热衷与改行。8、教师劳动的三重收获:(1)收获各类人才(2)收获真挚的感情(3)收获创造性劳动成果9、生活理想: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吃、穿、住、行、休息、娱乐以及恋爱、婚姻、家庭的向往和追求。它反映了人们最切身的利益,包括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第三章教育观念是师德之魂1、教育观念:是人们对教育的地位、作用、过程、方法、内容、评价等方面的理性的认识。教育观念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深刻性、稳定性,对教育行为具有制约作用。——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探究式)、(体验感悟式)、(实践式)值得提倡。2、教育观念对教师行为有哪些影响?——(1)教育观念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2)教育观念影响教师自身专业化的实现;(3)教育观念深刻影响着教师的师德修养。3、新的教育观的内涵:(1)教育是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才优势的根本途径(2)以育人为本(3)思想情感也是力量(4)让学生生活在希望之中:①及时慷慨的每个孩子积极的评价;②尊重、理解、宽容每一个学生,善待学生的错误,用有点融化学生的缺点;③给每一个孩子推销自我的机会和条件(5)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等重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6)成功更是成功之母(7)拿起表扬的武器。——人本主义认为,青少年成长是由三唯世界构成的:(1)学会生活(对生活世界的认识、理解、融合)、(2)学会学习(对知识世界的认知、构建、积累)、(3)学会做人(对心灵世界的唤醒、感悟完善)。——人的素质结构分为纵向的四层:(1)认知层面的素质——学习和掌握人类说积累的经验和创造的知识;(2)认识层面的素质——在学习前人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有规律的东西经分辨吸收变为自己的认识;(3)自觉再实践性素质——在已经形成的正确的思想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自觉进行再实践;(4)第二本能层面的素质——经过长久的学习和消化进行自觉的再实践,逐渐转变为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达到人的第二本能。4、新的发展观的内涵:1、要全面发展;2、让每个学生都创造奇迹:①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好的;②给学生提供”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港湾;③引导学生学会解脱;(4)要教”活书“;3、着力培养出格(锐意创新的)的人。5、新的学生观的内涵:(1)学生不是碗,教师不是不是缸;(2)没有差的学生,只有差的教育;(3)教育的捷径——发展强势智能(对教师来说,承认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发展强势智能,这就是个性化教学的表现)6、在实践中,如何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念:(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2)面向全体学生,同时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3)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第四章师生伦理关系是师德主体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现了新时期对教师(职业道德理想——为人师表、职业道德情感——热爱学生、职业道德行为——其余各条)的要求。2、师爱的特点:(1)泛爱,不是偏爱;(2)是严爱,不是溺爱;(3)既可育人,又可交人。3、如何做到爱学生?——(1)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2)要关心学生、了解学生。(3)体贴入微、严格要求。(4)要以法治教。4、怎样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答:(1)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学生;(2)以爱为基础,信任、理解学生;(3)面向全体,因材施教;(4)讲求民主,宽松和谐;(5)塑造和提升现代教师人格。————平等、民主、合作是新型师生关系的理念。——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和情感关系是师生关系的核心。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之本,尊重学生是师生关系之基。——教育从本质上说,是通过(师生关系)来构成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指师生在知识、人格、精神、道德等各层面的交流;新型的师生关系还指师生双方在教育中的地位是平等的,双方都具有完整的个性。5、新型师生关系的内涵:(1)从人际关系来说,应当是平等的、朋友式的,而不是居高临下的;(2)从教育过程来说,应当是民主的、互动的、和谐的,而不是专制的;(3)从教育方法来说,应当是服务的、全面负责的,而不是只管教的;(4)从工作目标来说,应当是着眼与未来、对学生终身有用的,而不是只看到眼前的。6、怎样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答:(1)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学生;(2)以爱为基础,信任、理解学生;(3)面向全体,因材施教;(4)讲求民主,宽松和谐;(5)塑造和提升现代教师人格。7、在新课程下,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发生的变化。(1)教师是新课程的探究者与开发者(2)教师是教与学的设计者和创造者(3)教师是学生发展的合作者与促进者:①学生的知识是在师生互动中生成的,包括四个方面:教材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经验;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得到升华;师生互动生成。②学生能力培养与方法获取得益于教师正确的指导促进与学生个人实践的成功体验的艺术结合。③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与艺术性,发挥评价的促进和发展作用。第五章坚持依法执教1、教师侵害学生受教育权常表现在哪些方面?——①侵犯学生受教育机会平等的权利;②侵害学生参加考试的权利;③侵犯学生上课学习的权利;(4)侵害学生受教育的选择权;(5)侵犯学生在升学、复学方面的同等权利。2、法治——靠法律的权威性和国家强制力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调节人际关系的;德治——靠社会舆论、道德的说服力、劝导力、人们内心信念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调节人际关系的。德治与法治不可偏废。法治靠他律,德治靠自律。3、侵权行为:行为人非法侵害他人人身权、财产权等权利的行为。4、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享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生成绩的权利,此项权利称为(管教权);——侵权的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5、人民教师应享受哪些权利?————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管理学生权;获取报酬待遇权;民主管理权;进修培训权;人身权。4、常见教师的侵权行为:侵犯学生的受教育权、生命健康权(体罚、变相体罚和不作为)、隐私权、名誉权、人身自由权、性的不可侵犯权、财产所有权。6、教师不作为侵犯行为的表现——(1)学生身体状况关照不力;(2)对生病或者受伤学生救护不力;(3)在履行职责中违反工作要求、操作规程;(4)未制止学生的危险行为;(5)未及时向学生监护人履行告之义务;(6)发现教育教学实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或不及时报告。7、教师争取合法权利的途径有:诉讼途径、行政途径、其他途径。8、教师权利救济途径:教师申诉制度(教师法39条)、教育行政复议、教育行政诉讼(四)教育案例分析——河南省某镇一所小学,为了迎接上级教育部门教学检查,该校三(3)班班主任李老师受校长委托通知王大军同学不准到校上课,理由是王大军同学平时调皮倒蛋,不遵守课堂纪律,成绩很差。为了达到评价好印象,故勒令该生停课一周。这位班主任停止学生上课的做法是否合理?请加以评析。答题(1)停止学生上课的做法是不对的,侵犯了学生的教育权;教师应依法执教;(2)分析与评论:停止违反纪律的学生上课,应符合教育活动的客观要求,与对学生的教育相一致,同学生违纪程度相适应,有充分客观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学校和教师不得善意不让学生上课,不能带有个人偏见或感情用事;后进生的转化需要教师的爱心、耐心和信心;教师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可偏爱,要讲究教育艺术。(3)个人观点:看法不偏激,基本符合实际,有一定操作性,给1—4分;看法独到,有创造性和操作性,再奖励2分,但本题给分不超过10分。6、教育案例分析两名学生周日到某工地玩耍,产生了偷拿工地上的钢筋卖钱的想法。他们正准备搬运钢筋时,被值班的工头当场抓住并扭送到学校。班主任对两名学生进行了严厉批评教育后,对两名学生处以每人4--14元不等的“治安罚款”。试分析班主任的做法是否合理?并阐明理由。——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罚款是指行政处罚主体依法强制违法行为人在一定期限内缴纳一定数额钱款的行政处罚形式。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罚款主体必须是具有行政处罚权的机关。教师不具备罚款主体资格;2、法律无明文规定的不得设定罚款,学校或者班级的
本文标题:《新世纪教师素养》复习参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39108 .html